《道德经》和《圣经》,冥冥中的注定 | 岱岱

2020-07-28

瓜友们,大家晚上好。

 

最近审核好严,成渝篇放不出来,那就写几天文史篇吧。

 

嗯,岱岱打算和大家聊聊《道德经》。

 

 

嗯,这本代表着中华文明渊源的书。

 

岱岱很赞同陈寅恪对华夏文明的诊脉:

 

“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而佛道二者中,道家又是我们中国原生态的思想创造,作为一个复兴路上的中国人,道家这个我们文化传承最内核的东西,是很有必要了解清楚的。

 

岱岱那天喝醉酒了,在微信群里,和大家聊过岱岱读《道德经》的方法了。

 

一直有瓜友要求岱岱写文章详细复盘下,嗯,终于来了。

 

岱岱的原话是,要读《道德经》,不是一上来就找各种版本的道德经读,而是要先读其他书做铺垫,最后再读《道德经》,你才能读懂道德经的伟大和玄妙之处。

 

先读哪些书作铺垫呢?

 

岱岱曰:先读《圣经》,然后读《周易》,然后读《孙子兵法》和《黄帝内经》,最后读《道德经》,你就能读懂了。

 

岱岱可以笃定的说,现代那些对道德经解读不提道德经和《圣经》、《周易、《孙子兵法》、《黄帝内经》有内在紧密关系的,都是门外汉。

 

为什么读《道德经》之前要先读《圣经》呢?

 

难道圣经这本西方宗教的书,真的和道德经有莫名的内在联系?

 

两者诞生时代都近似,在希伯来圣经中,一神论的出现,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六世纪,那个时代,恰好对应中国的春秋时期,老子孔子赫然在世。

 

这被称为人类文明大爆炸的轴心时代:

 

公元前700—300年的轴心时代公元前6世纪前后,人类精神领域实现了一大突破版,在古代希腊、中东、印权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中国的孔子、孟子,印度的释迦牟尼,波斯的琐罗亚斯德,巴勒斯坦的先知,希腊的苏格拉底……

 

他们对人类的一些根本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世界几大文化模式——中国式的、印度式的、西方式的,大致同时确立起来。

 

这一时期被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称为“轴心时代”。

 

几乎在同一时间,西方诞生了圣经,中国诞生了道德经。

 

一个道德经,在古中国,一个圣经,在古中东,一个中华的老子,一个犹太的先知,这两个跨越万里、不在一个文明区域的思想理论,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日月同辉”。

 

公元前6世纪,东西文明,日月同辉!

 

下面,和岱岱走进中东,走进圣经,看一看圣经到底为何伟大,到底和道德经有何冥冥中的关系。

 


 

我们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一想到宗教,肯定首先想到:“愚昧”、“迷信”、“精神寄托、”“统治阶级的洗脑工具”等等这概念。

 

的确,宗教在我们现代已经弊大于利,马克思成一针见血的指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是统治阶级用来麻醉人民的东西,拿破仑和马克思一样持此观点:“宗教使穷人不去谋害富人”,嗯,利用人性需要精神寄托这一无法克服的弱点,用宗教来麻醉人民。

 

这是岱岱写宗教前必须要交代清楚的东西,因为我们国家是无神论国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国家,所以必须要先声明立场。

 

声明完了,岱岱可以亮剑了。

 

如同僵化的儒家在后期成为了中华文明进步的枷锁,在前期却是中华文明进步的阶梯一样,僵化的宗教在我们现在当然是人类文明的精神麻醉剂,但是在前期,宗教却是人类文明的最大推动力,没有之一。

 

是的,没有之一。

 

人类历史上每个地区的文明演化,都有宗教,没有一个文明能跳过宗教进行演化,这已经表明了宗教对文明的不可或缺性。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政治现象,古时由于人类对宇宙的未知探索,以及表达人渴望不灭解脱的追求,进而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体系。

 

而宗教也有其本身演化的趋势,那就是从多神论到一神论。

 

一开始,宗教都是多神论。

 

多神论指信仰和崇拜许多神的宗教,典型代表为印度教和古希腊宗教。

 

比如古希腊奥林匹斯十二主神分别为:宙斯、赫拉、波塞冬、雅典娜、阿瑞斯、得墨忒耳、阿波罗、阿耳忒弥斯、赫淮斯托斯、阿佛洛狄忒、爱马仕和赫斯提亚。

 

希腊神话

 

各位神在宙斯的领导下分工合作,每个神都只有一种超能力,管理一项事物。

 

多神论有多个神,但各个神的地位实力不同,往往创世神或最高神的身份也是唯一的。

 

多神论常见于青铜时代及铁器时代,到轴心世纪才逐渐有一神论的泛起。

 

一神论,它同多神论最大的不同,是只承认有一个神。

 

除了这个神之外也有实力、地位不同的各种天使、神仆……但是在崇拜上集中到一神。

 

一神论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特点,它们都将“上帝”看做是世界的惟一创造者,并且是仁慈的神圣的至善者,管理并插手人类的活动。

 

犹太教中的一神论起源于古以色列,它将耶和华作为惟一的崇拜对象,并排斥任何别的种族和国家的神,起初并不否认他们的存在。

 

伊斯兰教明确指出只有一个永恒的、自生的、无可比拟的神。

 

基督教则认为惟一的上帝体现在神圣的三位一体中。

 

犹太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神教,演化出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人类先有多神论,后面才有一神论。

 

而奠定一神论理论基础的,就是《圣经》的上半部《旧约全书》。

《旧约全书》的伟大,尽在于此,《圣经》的伟大,尽在于此。

 


马克思曾说过:“从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

 

岱岱借用一下:“从多神论到一神论,是一次惊险的跳跃。”

 

为了这次跨越,人类准备了上千年。

 

宗教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在于对两个世界的影响。

 

一个现实世界,一个精神世界。

 

这两个世界,是密不可分的,宗教就是整合这两个世界,将其统一起来。

 

鲁滨逊漂流记那本书里,讲鲁滨逊漂到无人荒岛上,出现了这样一番思想波动,很能引起人类的共鸣,更能解释宗教整合两个世界的作用:

 

“吃过晚饭,我想外出走走,可是周身无力,几乎连枪都拿不动(因为我从来外出都要带枪)。所以我只走了几步,就坐在地上,眺望着面前的海面。这时,海上风平浪静。我坐在那里,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这大地和大海,尽管我天天看到,可到底是什么呢?它们又来自何方?我和其他一切生灵,野生的和驯养的,人类和野兽,究竟是些什么?又都来自何方?­

 

毫无疑问,我们都是被一种隐秘的力量创造出来的;也正是这种力量创造了陆地、大海和天空。

 

但这种力量又是什么呢?­

 

显然,最合理的答案是上帝创造了这一切。

 

继而,就可得出一个非同寻常的结论:

 

既然上帝创造了这一切,就必然能引导和支配这一切以及一切与之有关的东西。

 

神能创造万物的力量,当然也能引导和支配万物。 ­”

 

鲁滨逊漂流记里的这段话,太经典了。

 

人类看到了世界,想知道世界是怎样来的。以人类原始时代的认知水平,他肯定不知道星球、宇宙大爆发、量子理论等等,他们最好的解释就是异于世界的神创造了这一切。

 

人类为了更好的适应自然环境渐渐发现了各种自然规律,然而人类只能是发现规律,无法创造规律,人类解释不了为什么太阳每天升起落下,为什么河流有定期泛滥,原始人类没有科学,他们只能感到冥冥之中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支配着这一切,比如太阳神阿波罗每日乘着四匹火马所拉的日辇在天空中驰骋,从东至西,晨出晚没,令光明普照世界。

 

这就是原始人类对自然规律最好的解释:

 

能创造万物的力量,当然也能引导和支配万物。 ­”

 

现实世界,精神世界,一神论相对于多神论的进步,也是这两个世界的进步。

 


先说现实世界。

 

每一个神或每一个宗教的背后,不仅有其自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观体系,还有与之对应的政治体制。

 

因为古代宗教文明,都有一个祭祀集团。他们掌握了解读神谕的权力和传教的权力,维持着知识垄断,有自己的寺庙地盘,有信徒们供奉的经济收入,古代的国王代表君权,也无法直接摧毁取代这集团,古代的君王要维系统治必须依靠祭祀集团的配合。两者是合作与竞争的并存关系。

 

祭祀集团对人类文明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文字。

 

古埃及文明的文字是祭祀发明的,古华夏文明的文字也是祭祀发明的,为什么是祭祀发明文字?

 

文字最早的运用,不是为了统计生产进行社会组织,而是祭祀集团为了沟通神灵而创造:

 

《淮南子》:“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天雨粟,鬼夜哭,气场上还原了古代祭祀们进行宗教神秘仪式时候的场景。

 

文字是一个文明正式的开端,而文字的诞生和宗教和神秘主义有莫大关系,因为古代祭祀相信,“神”创造了人类,人类的名字也是神“赐名”的,人直接称呼他人的名字,会伤害到这个人。

 

于是,中国对称呼姓名有一个规定——

 

 

有意思的是,远隔千山万水的印第安人也有避讳姓名的规定,和中国类似这说明,文字在任何地方,其诞生都和宗教有紧密的关系。

 

可惜的是,发明了文字后的祭祀集团,又垄断了知识,不允许普及平民教育。

 

人类社会进步,知识普及兴起,无法彻底垄断知识的祭祀集团被文官集团所取代。

 

然后,又是君权与文官集团为代表的相权的千年博弈。

 

是的,又是一个轮回。

 

君权与相权博弈的前身,是君权与神权的博弈。

 

一神论比多神论进步的地方,就在于此。

 

君权镇压族长权,帝制消化血统制,官方一神吞噬淫祀,本质都是权力的集中。一神论是国家在人口增长、规模扩大后实现封建集权的重要思想武器,其金字塔式的神权结构与多神教网格状的格局相比天生有利于君王和核心统治集团的控制,也在客观上减轻了底层民众的经济负担。

 

与其说宗教彼此狗咬狗,最后一神教胜出,不如说是是权力和被权力禁锢日益加强的民众选择抛弃了多神教,拥抱自主性稍强一些的一神论。

 

多神论到一神(多圣)论是部落、城邦制国家向封建集权国家演化的结果之一,也是权力实现这种演化的手段之一。

 

比如信奉多神论的罗马,在向帝国进化的时候,其多神就在逐渐向独神论转变,如埃拉伽巴路斯号召全民信奉一个太阳神,到最后宣布接受一神论的基督教为国教。

 

所以希腊神话永远是多神论,因为希腊是城邦制,是分散的,部落制城邦制的文明,没有一神论诞生的中央集权政治土壤。

 

最早的一神论宗教改革,就诞生在有中央集权基因的古埃及。

 

埃及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第一次将西亚北非诸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还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宗教改革——阿蒙霍特普四世宗教改革。

 

在古埃及众多信仰的神中,阿蒙神的信仰范围无疑最广,垄断了知识和财富,阿蒙祭祀在权力上和法老平起平坐,然后阿蒙霍特普四世一道圣旨下到全埃及,所有的埃及人民只能信仰太阳神阿吞,阿蒙神为非法,应该取缔。他下令封闭除阿吞神庙以外的所有神庙,逼迫这些祭司僧侣们还俗,没收他们的财产,把一切公共场所乃至私人坟墓中的“阿蒙”字样统统磨掉,禁止人民向阿蒙神庙捐献财物,甚至迁都,远离阿蒙神祭司势力范围。

 

古埃及人民在新神和旧神之间徘徊不定,不知何去何从,阿蒙祭祀们的一句话让埃及人民醍醐灌顶:

 

“不可能只有一个神的,你想想,只有一个神的话,那么多人天天向他祈祷保佑,他一个神忙的过来吗?”

 

古埃及人觉得很有道理,毕竟,那时候没有人能有“全知全能”这个神灵宗教概念,古埃及人还是觉得,祈求神灵保佑是多神论更靠谱下,最后,这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一神论宗教改革,因阻力太大而人亡政息,阿蒙霍特普四世死后埃及依然回归到阿蒙神为主的多神论格局。

 

古埃及文明燃起的一神论改革失败了,但却留下了火种。

 

这个火种的继承者,叫摩西。

是的,那个带领犹太人走出埃及的摩西。

摩西分红海,犹太出埃及

 

《出埃及记》里对摩西的记载,是有很明显的漏洞的。

 

里面说摩西是犹太人,当时犹太人是埃及人的奴隶,但是人口众多,埃及法老担心将来控制不了犹太人,于是下令所有出生的犹太男孩必须溺死,摩西就是在这样的法令下被亲生父母投入尼罗河的,在尼罗河漂流被埃及公主发现并收养

 

摩西是西方的江流儿?

 

长大后带领犹太人离开埃及来到现在的以色列,还有《摩西十戒》,成为当时以色列的法律来源之一。

 

这个说法有太大的漏洞了,摩西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在尼罗河漂流被埃及公主发现并收养”,毕竟,埃及公主怎么可能去收养一个不明来路的弃婴。

 

更有合理性且更经得起出土文物考证的情况,是这样的。

 

摩西是埃及人!他是支持阿蒙霍特普四世一神论改革的埃及人!

 

阿蒙霍特普四世宗教改革失败后,作为失败者的摩西,受到埃及祭祀集团的清算压迫,摩西不得已下,带领同样被压迫的犹太人出走埃及,并创立了犹太教,被犹太人奉为先知。

 

然后犹太人把摩西"编"成了自己人……

著名的犹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主张这个说法,弗洛伊德甚至还说,摩西可能是阿蒙霍特普四世的儿子!

 

弗洛伊德根据摩西的名字与埃及许多法老名字中“摩斯”音节相近这一点,得出了非常惊人的结论:摩西是埃及人,而且与阿蒙霍特普四世存在某种关系。

实际上,“摩斯”在古埃及语里有“儿子”之意,往往跟在某位神灵的名字后面构成人名(如图特摩斯)。弗洛伊德推断,保存在旧约中的摩西的名字是不完整的,其原始形式很可能是“阿顿摩斯”。

 

因为摩西是严格的一神教犹太教的创始人,而他在埃及唯一可能接触到的一神教就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的阿顿信仰。弗洛伊德继续推测,摩西可能是忠于阿蒙霍特普四世的新宗教的官员,甚至可能是法老的儿子!

所以摩西在圣经中会有这样逻辑极其不自洽的描述:

 

“婴孩的摩西在尼罗河漂流,被埃及公主发现并收养……”

 

真以为是唐僧江流儿啊。

 

不管犹太民族的先知摩西,到底是不是埃及人,是不是法老的儿子,反正摩西的犹太教和埃及的一神论宗教改革,有无法掩盖的联系:

在阿马尔奈所出土的铭文当中的《阿顿颂词》,发现这段颂扬唯一真神“阿顿”的内容与描述方式,与《圣经》流传至今的诗篇第104节十分相近。

 

摩西的一神论犹太教,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直接继承了古埃及一神论宗教改革。

 

鉴于以独一神论为核心的犹太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一神教,因此自然被视为是所有一神信仰之祖,历来被视为是犹太民族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之一(艾略特对犹太民族的赞美),所以上面这些论断大大打击了犹太人作为“天选民族”的骄傲,所以犹太人坚决不承认摩西是埃及人,坚决不承认犹太文明是埃及文明的学生。

 

佛洛依德本来备受犹太民族尊敬,但他提出犹太先知摩西可能是埃及法老的儿子后,佛洛依德就失去犹太民族的宠爱了。

 

佛洛依德:我爱民族,但我更爱真理

 

埃及法老的宗教改革失败了,留下的火种却在犹太民族那里得到了继承。

 

犹太民族回到故居地后,地处的位置很特殊,处于埃及和两河流域和北部蛮族的交汇处,远古时代就有商旅文化,那个时候每个民族都有好几个主要的神,多个民族的主神就更多了,把处于文明交汇处的犹太人整蒙了。

 

犹太民族被摩西打了一神论的防疫针,又因为走南闯北多了什么神就见过,更不会去信仰其他民族的多神论宗教了,就这样,摩西的一神论在犹太民族那生根发芽,成了思想钢印。

 

犹太民族凭借着人类历史最早的一神论宗教,协调统一了神权,只承认一个神那就是上帝。祭司和首领们代表上帝在人间的统治,保证了民族的凝聚力,还有不承认其他民族的神,比其他多神论宗教更快的凝聚了民族向心力,开始了他们上古时代的辉煌历史。

 

摩西之后,是耶稣。

 

耶稣对摩西最大的进步,就是把拓宽了一神论的生命力。

 

摩西的犹太教只承认犹太民族是上帝的选民,能上天堂,排斥其他民族(大概摩西在埃及被迫害的严重了,心理上有抵御意识),所以那些年来犹太人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先进的一神论在中东没有传播出去。

 

但耶稣不一样,耶稣更进一步,他认为人人都是上帝的选民,只要信奉上帝做好事,都能上天堂,创立了基督教。

 

最终,耶稣的基督教走对了历史进程,罗马帝国选择扶正基督教,基督教正式登上人类历史舞台,对人类历史发挥了莫大影响力。

 

有意思的是,耶稣是犹太人,还是大卫王之后,但犹太人不认耶稣。

 

因为耶稣宣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犹太人认为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化身,不可能有儿子,耶稣这样做是亵渎了上帝,所以把耶稣搞死了,还不承认耶稣是犹太人,结果所有基督徒都仇视出卖害死耶稣的犹太。

 

犹太人也是真的会玩。

 

不是犹太人的摩西,犹太人死活要认亲戚。

明明是犹太人的耶稣,犹太人却死活不认。

 

荣格说过,“传说是一个民族的原始记忆,沉淀成民族性格”,看到犹太民族的历史如此狗血,岱岱只能说,有这样宗教传说的犹太民族,其民族性格,就两个字——

 

西方宗教史真的是一团糟啊。

 

阿蒙霍特普四世

 

埃及法老

 

第一个提出一神论的宗教改革家

 

第一个既是伟大思想家又是伟大政治家的人

摩西

 

第一个提出成熟一神论理论的先知

大型魔术表演“分红海”的魔术师

耶稣

 

一神论的集大成者

走对历史进程的天选之子

从阿蒙霍特普四世到摩西,再到耶稣,

从古埃及到古以色列再到罗马帝国,

这就是西方一神论宗教的三大猛人。

 


这是一神论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在精神世界上,一神论的影响更大。

 

从认知世界规律的角度,一元论通常要比多元论高级。

 

人类掌握了各种自然界的规律后,将这个规律拟人化,塑造成了神灵,一个神灵代表着一项人类对自然界认知的规律。

 

祭祀们是这样解释世界运行的:

 

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神每天早上东边开始驾车到西边。尼罗河定期泛滥是河神享受了我们的祭祀,所以赐福我们,某次不定期,突然发大洪水,祭祀们就说是河神奥西里斯遇难身亡,他的妻子伊西斯悲痛欲绝,泪水持续不断的洒落到尼罗河里致使,河水暴涨。

 

这个神管农业,那个神管水利,这个神管身体健康,那个神管生儿育女,这些不同领域的事情,都专门安排一个神分管。

 

事情顺顺当当,就是你们祭祀给力,神灵赐福,事情不顺当,就是你们祭祀不给力,神灵惩罚。只看到只掌握表面一些规律,而不去深究背后的深层次规律,交给神就玩事了。

 

一句话,多神论,本质上是人类无法综合各项自然规律的表现。

 

而从认知世界规律的角度,一元论通常要比多元论高级。

 

因为一种理论对世界抽象化的最终结果是多种元素,便会面临思辨上的质疑——它们是否是某个更加一般性事物的具体体现?

 

所以,我们看到。

 

我们总是把世界万物物质一分再分,从分子原子到原子核,从原子核到质子中子和夸克,只为证明,世界万物都能用一个最基本的粒子组成。

 

我们总是把宇宙规律一简再简,从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理论上宇宙间所有现象都可以用这四种作用力来解释,只为证明,得出统一说明四种相互作用力的大统一理论,就是宇宙的终极规则。

 

爱因斯坦晚年就一直在追寻这样一个理论,统一四种作用力的大统一理论,试图用一条公式,写尽宇宙万物的演化规律。

 

最终,爱因斯坦至死也没做到这一点,最终,他和牛顿一样,晚年转向了宗教。

 

科学界也一直在努力,但是,科学家也无奈的表示:

 

“大一统理论,有可能明天就被发现,也可能永远不会出现。”

毕竟,当人类能用一个公式就解释宇宙万物运行规律时,人类就已经不是人类了——

 

是神了……

 

牛顿和爱因斯坦这样的智者,在晚年都转向了神学,为何呢?

 

宇宙是完美的,人类是不完美的。

 

人类将宇宙规律凝缩到了4个规律,但却一直无法整合这4个规律成一个规律,就像夸克之后无法再细分一样。

 

人类永远无法穷尽宇宙终极奥秘,永远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之间徘徊不定。

 

21世纪的人类,其认知水平的本质,可能和公元前12世纪的古埃及人没有本质区别。

 

古埃及人觉得星空是一汪清水世界是主神身体,21世纪的人类觉得幼稚可笑,说宇宙有恒星有银河系,这才是科学,古埃及人可能会问:

 

“那宇宙之外是什么呢?”

 

人类永远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之间,徘徊不定。

 

而一神论的宗教,其实是人类一个很好的模式。

 

多神论,本质上是人类无法综合各项自然规律的表现。

 

一神论,本质上是人类对宇宙认知的大一统理论。

 

独一无二全知全能的神创造了宇宙,宇宙万物的演化都是神的意志。

没有什么太阳神月亮神,只有一个上帝!上帝创造一切,上帝掌握一切!

 

一神论是一种大一统解释,一种终极解释

 

爱因斯坦还在想着如何整合四大力,用一个终极真理解释宇宙。

摩西已经把多神论整合成一神论,用一个终极之神解释宇宙。

 

最后,爱因斯坦跑去和摩西学了。

所以,一神论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最大影响,就在于此。

 


一神论的特征,就是大一统,现实世界政治集权的大一统,精神世界认知的大一统。

 

最后,一神论宗教将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再度统一起来,人间的一切都是为了理想的天国,上帝旨意要在人间贯彻。

 

一神论实现了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成了古往今来无数人的心灵寄托和精神追求。

 

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在西方的表现就是一神论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在东方的表现,就是四个字——

 

中国人是多么追求“内圣外王”的境界啊。

 

这下能理解西方人对一神论宗教的心理寄托和精神追求了吧。

 


公元前6世纪,轴心时代。

 

在中东,经过千年的演化,多神论到一神论终于实现了惊险的一跃,继承了古埃及文明遗志的摩西,提出了一神论成熟的理论,写出了《摩西十诫》。

 

上帝的声音借摩西之手,响彻了耶路撒冷的上空。

 

这是人类文明一次惊险的飞跃,一次伟大的升级。

 

拥有一神论强大思想武器和组织工具的西方,已领先其他文明一个身位,正踌躇满志的迎接他们时代的到来。

 

阿蒙霍特普四世不会想到,摩西不会想到,耶稣夜不会想到,此时,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华夏文明,在没有临近先进文明的情况下,自行进化出了另一条非同凡响的道路,让人类文明再次迎来惊险的一跃。

 

引导千古不朽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东方,有位老人身骑青牛,仰望苍穹,如黄钟大吕般代表整个华夏文明,向这个世界,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精选留言
  • 意犹未尽,代代是骗子!口口声声说讲道德经,结果一句内圣外王就没了
    西方的乱七八糟的我不感兴趣,我要看东方的!
    下一篇啊,明显未完待续,岱岱在群里聊过道德经,下篇就是整理版
    人类文明是一个整体,东西文明遥相呼应,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不把东西放一起看一起比较,领悟不到真谛的
  • 始终认为宗教不如儒道墨法四大学派靠得住。 奉道足矣,何必信神?祖宗在上,何必供神? 或者说,我们的神,是人。 多么可爱!
  • 这些经都不如平安经
    追热点?你第一天关注岱岱?
  • 龟龟,有犹太特色的埃及宗教
    一语中的
  • 好像理解了为什么古代中东和欧洲是神权国家,而华夏是世俗国家。因为在中东在欧洲,宗教先于政治实现了一元论,即中央集权,所以宗教的组织力瞬间领先于政权不止一个段位,即便政权想要完成统一,也必须扛起宗教的大旗来借鸡下蛋,因此建立的任何政权都只能是宗教国家而不是世俗国家。而华夏世界在没有宗教的情况下,率先完成政治一元论,所以从秦皇汉武开始,就注定了这片土地不会有宗教国家。
  • 李耳确实没有浪费图书管理员这个身份。
  •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无神论国家。因为我们有易经玄学! 国外动不动就说“上帝惩罚你”,中国人不信这一套--“把你的生辰八字拿出来,帮你算一算就清楚了!”
  • 代代终于露出致命硬伤,不懂传统文化,完全不懂中国哲学!
    希望你看完下一篇能这么说
  • 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
  • 殷商和印第安没关系。原始社会,其实都差不多。要有关系,那也是全人类的关系,类似于都是从非洲走出来的,都是非洲人。最讨厌把印第安文明犹太文明全牵强附会到中国。本质上都是自大表现中的超级自卑,或者是有意识地扰乱本源,强附好感,达到政治目的。
  • 岱岱能讲一下,中医和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和道德经的关系么?
    下一篇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神,神本为一之天地后生出万物!.... 东西方历史脉搏的跳动和近代国内这两种文化所引发出的话题,也时常让人们难以抉择,作为个人,偶更容易接受中国的道德经论!
  • 岱公,世界史包括中国史,都是站在西方人的视角写的,如何站在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的视角,用古中国人的思维,从天文历法开始入手,去深入的解读中国史,世界史
    站在人类视角去看
  • 为什么蓝星上现今最世俗化的国家竟然传承着最普世的宗教,佛教教义宣扬众生即是佛化身,从多元到一元乃至化整为零。是老子孔子舍利子选择了华夏,还是华夏选择了老子孔子舍利子,笑
  • 比起对具体事件的分析,还是更喜欢岱岱像这样讲对人类的精神、文化的分析。掌握大本大源,那些枝节问题也就好办了。
  • 记得网上看到有说印第安人可能是,殷商被灭后逃到北美的,殷地人的意思,还说跑那么远航海技术其实很牛逼,很多习俗穿着打扮包括文字发音都是跟我们类似的
  •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 不好意思,我想请教一下,为什么一神教的自主性比多神教稍强呢?是应该从宗教组织的角度分析吗?
    多神论条条框框多,一神论稍微自主性些
  • 西方用一神论完成集权,东方用郡县制完成集权。所以西方讲性恶论,宗教需要用救赎解释来获取权利,所以中国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如一张白纸,微观上强调个人自理以减轻集权管理压力。性恶论的西方人与性善论的中国人的道德观根本不在一个圈子里,心理学上,不曾拥有的东西无需珍惜,而一张白纸上有几滴黑点我们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一辈子时时刻刻惦记。相对说西方人犯罪的道德成本比我们低非常多,看到老外,绝不能以己度人!
  • 坐标地,栾川……老君山,老子归隐地,期待后续,道可道,非常道!
  • 点了赞,舍不得点在看,好东西要自己留着
  • 开头那句话,不是陈寅恪,是冯友兰
    是陈寅恪在冯友兰书里写的审查报告,你不信翻翻冯友兰那本书
  • 看着岱岱从更高纬度解读人类文明经典,就是一个字爽,也了解到历史文明的精华对于它们那个时代的意义,以及对于我们后人巨大的影响,告诉我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不要去嘲弄历史,要去实事求是去认知,任何一个时代都面临着局限性和未知性,流传下来的经典也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对未知世界最合理的解释。
  • 第一吗
  • 第一次被戴戴的文章给弄糊涂了,希望有机会读到你用辩证唯物主义剖析佛学、道学、儒学。 如果能够政委,你很伟大,如果能够倒推出来,辩证唯物主义有毛病,你更伟大!
    你没看明白这是未完待续吗
    你理解偏了
    希望有机会读到你用辩证唯物主义剖析佛学道学儒学,如果能够政委,好!如果能够倒推出来,辩证唯物主义有瑕疵更好!!!
    余下2条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共产主义万岁,哈哈哈。
  • 我们所存在的宇宙,也许也只不过是别的世界的一粒尘埃。 世界(包括时间与空间)既趋于无限大又趋于无限小。
  • 看不到圈文 可惜。期待下一篇无神论的中华。昨天那篇引用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有点搞笑了。其实大致对应岱岱意思的应该是“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爱其师,不贵其师,虽智大迷”。
    我和白居易一样,讲个笑话自己成大家笑话了,无法不装逼啊
  • 中国古代从伏羲氏到太昊帝到昊天上帝,在孔子的春秋时代已经形成了最高神的宗教思想,但是春秋时代是史官的时代,祭司已经从商朝的占卜者变成了周朝的算卦者,这一切都源于《周易》对占卜学的规范统一和教材普及,宗教变成了哲学,最早掌握文字的那批人饭碗不保,只能转业当了史官,仓颉也变成了史官的鼻祖
  • 看来岱岱也是有西方古典哲学情节的。 科学和哲学现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大一统,基础科学无限逼近洛希极限,哲学自黑格尔后被解构得乱七八糟。马克思倒是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但是科学基础没有飞跃,马哲也就无法进步。您所说的大一统,在科学上表现为物理学家一直追求的统一宇宙规律,在哲学上表现为哲学家追求的终极真理至真至善至美,从当前的种种条件看,几乎不可能实现了。物理大厦的拼图越来越繁杂,哲学家们的学说越来越丑陋,这也是“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哲学已死”等论调越来越有市场的缘故。宇宙是完美的,人是不完美的,我们还有追求真善美的资格,就怕宇宙真的无比丑陋。
  • 一个基督徒路过 人需要的不是一个宗教信仰,人需要的是一个答案, 我是谁?从那里来?往那里去? 摩西只是一个传递答案的人。 耶稣基督就是那个答案。
  • 一神论的最大弊端是排斥异教徒,所以太平洋其实不大的。
  • 古华夏大地是有宗教信仰滴,就拿丝绸来说,上古时期死亡时,从最开始用丝绸裹得和木乃伊一样,到后来变成各式各样的衣服穿在身上。就是想着,死后能像蚕蛹样“化茧为蝶”,能够起死回生或转世轮回。
  • 深得我心,深得我心!最近在知乎发表一则关于宗教信仰的评论,得到百来条回复,我惊讶地发现7.8成的回复者或多或少都是信命的信徒。我作为985理科生,从各个角度对宗教进行了自我思考,得到的结论与岱岱的观点几乎不谋而合,这篇文章像春水一样浇灌了我对宗教的思考和理解。但是有一点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何一神论就比多神论更先进,多神论照样可以按照每个神灵的职位不同,互不干涉地安排世界的秩序呀,君主照样可以利用多神论统治民众集权。难道是因为一神论让民众植入了帝王一人独大的思想吗?
    神性,多神论的神不可避免的带有人性,希腊神话和北欧神话,里面的神一样为了荣耀打架为了欲望乱交,而一神论的神是全知全能的,神性比多神论强多了,符合人类对终结规则终极存在的升级认知
  • 宗教的条条框框其实有着确立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但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又会阻碍发展。所以宗教改革对西方人来说是大事,而东方人却难以理解。
  • 精神世界: 西方的宗教(一神教),神和人之间是不可逾越的万丈鸿沟,神是神,人是人。而东方的宗教(不论佛教还是道教),神和人之间都是可以转化的,神可以被贬为人,人也可以修炼为神。 现实世界: 西方一直未形成大一统,东方早就形成了大一统且根深蒂固。 PS:一神教感觉是把自己的灵魂交出来,献给上帝,而东方的宗教确是命运自己主宰,修行在个人。 不妥之处,请指正。
  • 为什么西方是宗教神权社会,而华夏是皇权世俗社会?很多人不知道,有些人是知道但不敢公开宣讲出来。这其中区别的关键就是血统。血统能把亲人凝聚起来,而没有血统关系的人群想组织起来,只有依靠神神叨叨的——宗教这玩意了。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道德经》和《圣经》,冥冥中的注定 | 岱岱》有2个想法

  1. 现在评论中西文化条件尚且不足,整个世界在西方伪史的信息茧房里。如果世界历史不实打实的弄清楚,讲明白,在虚假上继续前进岂不是更加虚假?

  2. 道德经阅读

    读《道德经》会发现因为各种版本或者内容不同,或者标点位置不同,表达的意思可能会相反。所以我取帛书《老子》来理解《道德经》。下面是第一章的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一种翻译是:可以用言语表述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言语说出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无名是天地的始端,有名是万物的根源。所以经常没有欲望,以便观察无名的微妙;经常有欲望,以便观察有名的端倪。两者出于同一个源。名称不同,指的是同一个道。无比玄妙深远,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多数翻译在翻译无欲时就翻译成没有欲望,但是在翻译有欲时不翻译成有欲望,而是翻译成有意识,或其他意思。我认为多数翻译和理解不将有欲翻译成有欲望符合宗教和社会倡导的减少欲望的理念。
    对这一章的理解应是:我们用名称和讲解来认识道,而在内心去掉名称的束缚来理解道的含义。
    第三章说: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这里的无知无欲应该不是说教人没有知识和欲望,而是让人知道无知无欲的境界,就像理解恒道和无名一样。有人虽然有深奥的学识,但应知道有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道,这样就会虚心谦下,而不会轻举妄动。
    第二十二章说:炊者不立,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这一章简要地说就是自以为是、急功近利和贪食的人是令人厌恶的,有欲望的人不这样做。但是按照世俗的理解自大,急功近利或是贪食是贪欲的结果。而老子却说:有欲者弗处。
    要想理解老子“欲”的意思,应该了解《道德经》中心思想。《道德经》的中心思想讲的是道德,但是他只描述了道德的表现或特点,没有给出直接的描述,这正符合他开始所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所以我们要自己用心灵去体会。下面是老子对道德的主要描述: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第四十九章)报怨以德。(第六十三章)所以要以善和信对待任何人,要以德报答怨恨。
    第六十三章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
    我们如何理解这些:欲无欲,为无为,学无学,事无事,行无行,味无味。我们把欲、为、学、事、行、味这些看作是有欲的行为,但是要达到恒道的结果,就是无欲、无为、无学、无事、无行、无味。这里的“无”应解释为无名或不能用言语和文字表达。道恒无名指的是道没有名字或者是道不能用言语和文字表达。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建造房屋最后用的是空的地方。所以“学”可理解为学习通过各种感官可接触的道,“无学”是学习不能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恒道的本义。“学无学”可解释为“学恒道的学”。
    现在能够把第一章的有欲和无欲的关系解释为此二者出于同一个源,或者说此二者同时出现,就是欲无欲,名称不同,指的是同一个道。无比玄妙深远,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
    第六十四章说: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某也。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乱。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蔂土。百刃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从这一章我们可理解做事要自始至终认真去做,要慎终若始。如果执意而为就要失败。所以,这里理解“为无为”就是慎终若始。“欲不欲”就是我们虽然有日常所需,但不会追求所谓高雅时尚稀有的东西。“学不学”就是通过学习而不会再犯众人以前犯的错误。
    第七十九章说: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印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又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又,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上面理解“为无为”就是圣人做事不会居功自傲或占有,而是功成身退。
    第四十章开始说: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让我们记住《圣经》来自 上帝的智慧。
    43“你们听过有话说:‘要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44但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迫害你们的祷告。45这样,你们就可以作天父的儿女了。因为他叫太阳照好人,也照坏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46你们若只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做吗?47你们若只请你弟兄的安,有什么比别人强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做吗?48所以,你们要完全,如同你们的天父是完全的。”(马太福音第五章43-48节)
    4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5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6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7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8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4-8节)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