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要积累,还不是战场消耗的时候。
一、
1962年,中国和印度的边境摩擦激化,中国怎么警告都没用,印度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搞事情。
毛泽东主席和同志们吐槽:“想了十天十夜,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要来搞我们。”
同年10月,中印自卫反击战爆发。
战争打了一个多月,解放军摧枯拉朽,收复被印军多年蚕食的领土,恢复了传统的边境线。
印度一顿操作猛如虎,转头一看原地杵,心情拔凉拔凉的。
直到几十年后,印度人都忘不了这个惨痛的教训,印度外交秘书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
“在中国提及此事的人已经很少了,但对于印度人却一直刻骨铭心。当时我11岁,那场悲剧给我的影响和留下的印象都非常深刻。”
可见,中国确实把印度打怕了。
毛泽东主席讲究“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力争用一场战争赢得50年和平,抗美援朝和对印反击,都是这样的。
如今58年过去,印度估计忘记当年的悲惨世界了,又来暗搓搓的搞事情。
前两天在中印边境的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军越过实控线非法挑衅,结果被我英勇的解放军肢体围殴,已经有20人死亡。
印军动不动就越过边境线,算是传统保留节目了,他们以为在土地上修建哨所,就算把土地占了,典型的没见过大世面。
但事出反常必有妖,周围的国家那么多,印度为什么总是和中国过不去?
其实原因大致有这么几个:
地理位置、势力范围、生存安全、世界格局。
尼赫鲁
二、
我们看一下地图就知道,印度北部是一片大平原,基本没有天险可守,非常适合骑兵和装甲军团作战。
唯一可以利用的天险,北面是喜马拉雅山,西北面是开伯尔山口。
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喜马拉雅山属于不可翻越的天险,根本没人能越过喜马拉雅山威胁印度的安全。
古代印度最重要的是开伯尔山口。
开伯尔山口位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间,最狭窄的地方只有600米,屯驻几千士兵就能守的严严实实,相当于中国的山海关和函谷关。
可惜古代印度一直守不住。
从公元前开始,中亚的游牧民族一波一波攻破开伯尔山口,冲进印度北部平原建立国家,什么雅利安人、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都是这么进来的。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以后,发明了种姓制度,把古印度人变成不能翻身的底层人民,古印度人当然反抗过,不过都被镇压了。
后来的游牧民族进来一看,哎呦不错哦,于是把自己也定位成高种姓统治阶层,原来的贱民还是贱民。
经过几千年的叠加,逐渐形成牢不可破的种姓制度。即便法律层面废除了,依然活在印度人的心里。
英国没有走开伯尔山口,而是从海洋来的,不过结局都一样,印度又被征服了一次,除了少数王公贵族,大部分印度人都变成英国的奶牛。
英国征服印度,相当于发一笔横财,完全可以支撑起英国的世界霸业。
但印度的地缘格局太奇葩,三面环海一面靠山,如果其他大国想进来挤奶,实在是太容易了。英国想要保护印度奶牛的安全,就要给印度奶牛带上保险套:
一个内湖,两个同心圆、三个缓冲区。
一个内湖就是把印度洋看成内湖,嘴上说是印度的内湖,其实就是英国的鱼塘。
两个同心圆是以印度为中心,把不丹、尼泊尔、锡金做为小圆,伊朗、阿富汗、西藏、缅甸和泰国做为大圆,这两个圆圈类似于栅栏,共同保护印度奶牛的安全。
而三个缓冲区就是阿富汗、西藏、印度洋,分别是阻止俄罗斯、中国、其他海洋大国进入印度挤奶的桥头堡。
这个保险套对于中国而言,就是威胁到西藏的安全。
因为喜马拉雅山的的地势太高,印度一旦守不住的话,很容易被冲过来的中国军队一波带走,不过喜马拉雅山大部分地方是无人区,只要把南坡上的不丹、锡金和尼泊尔占住,基本就差不多了。
最重要的西藏,以及西藏的藏南地区和阿塞钦地区。
英国策划西藏脱离清政府和民国政府,搞出“麦克马洪线”划走藏南9万平方公里,都是这个目的,不过历代中国政府都没有承认过。
英国部署完毕,十分满意自己的劳动成果,对印度三哥说:“好好挤奶哈,大英帝国的军功章里有你一半。”
印度三哥咧嘴一笑,喷出一股咖喱味。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逐渐维持不住庞大的殖民地了,不得不做出妥协,允许殖民地独立。
1947年印度独立,紧接着便是印巴分治,开伯尔山口从此脱离印度,不过这个事影响不大。毕竟都是热兵器时代了,中亚小国还能再进来不成?
但印度做为英国殖民地转型的独立国家,不仅继承了殖民地时代的一堆毛病,还顺便继承了英国在印度的野心。
什么野心呢?
还是那个“一个内湖、两个同心圆、三个缓冲区”的野心,于是印度逐渐吞并锡金、指导不丹对外关系、用经济控制尼泊尔,把英国留下的内圆完善起来。
随后印度向东瞅了一眼,发现喜马拉雅山隔壁的中国太大了,妥妥的印度潜在敌人。
这么琢磨,印度实在是睡不着觉。
如果外圆不能搞起来,将来总有刁民要害朕。
在国家安全思路的指导下,印度收留出逃的达赖插手西藏事务,并且在藏南和阿塞钦地区修建哨所,逐渐蚕食中国领土,尼赫鲁甚至狮子大开口,向中国要12.5万平方公里土地。
中国为了收复失地付出多大代价,你一句话就要相当于一个省的土地,简直是开玩笑。
双方经过多次会谈都谈不拢,中国怎么警告都没用,发展到1962年就是对印自卫反击战。
那次作战的地点就在藏南和阿塞钦地区。
中国用战争把印度教训一顿,让印度做了几十年老实人,最近十几年大概是伤疤好的差不多了,想起曾经的梦想,又开始搞事情了。
这几天爆发肢体冲突的加勒万河谷,也在阿塞钦地区。
这也是为什么中印在边境线总是冲突,毕竟有历史原因的。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三、
我们平时说起印度,总感觉是个沙雕,如果把印度放在世界对比,其实人家是个地区性大国。
虽然印度工业化不行,人口教育不行,社会治理不行......但是国土面积大人口多,藐视一下缅甸、泰国、阿富汗等周边国家还是没问题的。
当年英国可是整个南亚大陆的霸主,跺跺脚都要颤三颤的角色,如今印度继承了英国的法统,当然要继承英国在南亚的霸权。
英国可以,那么我也能做到。
所以印度的梦想就是画个圈圈的当大哥,把周围小国都笼罩在印度的势力范围之内,复制英国在南亚的霸权。
由于印度和英国藕断丝连的联系,很可能英国就是印度的梦想设计师。
冷战结束后,印度开始“东向”战略,努力和东南亚国家发展经济合作,强刷存在感,倒也取得不少成果。
但印度东进的同时,中国也在崛起。
虽然东南亚自古以来不是中国领土,却受到中国影响极大,而东南亚的政治经济局势变化,反过来也会影响中国。
所以中国崛起以后,必然要在东南亚刷存在感,比如越南、缅甸、泰国、柬埔寨等等。
这就造成撞车的局面。
印度说:东南亚是我的小伙伴,我们玩耍的可好了,泥奏凯。
中国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不要这么小气嘛,再说谈恋爱交朋友都是双向选择,胖友不要自作多情哈。
印度怒了。
地方就这么点大,蛋糕盘子也有限,中国要来东南亚抢生意,印度必然要少赚很多钱,于是像个小媳妇一样,成天用幽怨的眼神盯着中国。
其实东南亚国家也难,两边都是大国,稍微偏向一方就得罪另一方,只能两头照顾着勉强过日子。
如果只是东南亚还好说,不过就是少赚钱而已,当中国进入印度洋以后,印度完全不能忍。
做为南亚霸主,印度的理想可是把印度洋当成内湖的,谁家军舰在印度洋活动都要经过它的同意。
英美是老牌帝国,又是印度的亲爸爸,经常光临印度洋属于蓬荜生辉,可中国只是曾经的穷兄弟,怎么能和亲爸爸并驾齐驱呢?
而且中国在印度洋修建了很多港口,比如瓜达尔港、吉布提港、吉大港......如果用一条线连起来,这些港口正好环绕印度洋,把印度包围在其中。
印度看着这条线,感觉十分不好。
中国在青藏高原俯瞰印度,西边的巴基斯坦是铁哥们,东边的孟加拉国是久经考验的兄弟,已经从三面包围印度。
现在又在印度洋到处修建港口,在海洋上把印度包围的密不透风,印度不禁发出长叹:“哥们到底要干嘛?”
美国封锁中国,中国就要来封锁印度,怎么不按照常理出牌啊。
其实印度想多了。
中国只是想做生意赚钱而已,并且用赚来的钱结交天下朋友,做为五千年文明古国,这点雅量还是有的。
但是站在印度的立场来看,总感觉中国想害朕。
能有好脸色才见鬼了。
四、
从目前来看,印度和中国竞争基本没戏。
可英国是印度的旧爸爸,美国是印度的新爸爸,都是能给印度遮风挡雨的好爸爸。
而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又在全方位遏制中国,印度做为中国的邻居,是一颗天然的好棋子。
于是美国说搞一下,印度就去搞一下,美国说不要做生意了,印度就得对中国收缩市场。
父子配合的亲密无间,动不动就给中国上眼药。
印度在世界格局中的任务,就是在南亚大陆围堵中国,这也是印度向资本主义世界的投名状。
比如这次加勒万河谷的冲突,一方面是为了转移印度的国内矛盾,一方面是配合美国对中国的围攻,多有默契。
那么就有个问题:
美国不愿意中国崛起,为什么愿意援助印度?
要知道印度也是大国,一旦借东风崛起的话,凭借人口和资源,照样是美国的威胁,美国怎么就没想过遏制印度?
唯一的解释是,美国不怕印度崛起。
甚至可以说,美国根本不认为印度能够崛起,即便给援助给武器,印度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成为美国的威胁。
虽然印度是南亚大国,可以对周围小国指手画脚,但印度的工业能力不完善,很多东西没有自主生产的能力,就连军队都是万国牌的。
只要美国实施经济制裁,印度只能躺平挨锤。
说到底,还是独立自主的工业能力太差劲。
而且印度没有经历过革命洗礼,国内的社会阶层,依然是殖民地时代的样子。不论基层或者高层,都没有被整合起来,散乱的一塌糊涂。
这样的国家,能有什么战斗力。
所以说,不论是武力还是精神革命,都是国家转型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不经历这个过程,国家就不能涅槃重生。
如果中国在辛亥革命之后,一直由北洋政府执政到今天,那么也是个印度化的国家。农村是农村,地方是地方,中央是中央,完全是三明治式的结构。
只有经过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革命,才在各方面整合国家,逐渐发展成如今的中国。
印度没有革命,少牺牲了很多人,但是把旧时代的东西原封不动继承下来,在建国的那天起,就已经是60岁的老人了。
革命有牺牲也能重生,和平过渡没有牺牲却直接老化,一个国家得到什么就要失去什么,世界总是很合理的。
最重要的还是印度的种姓制度。
这玩意除了革命真的没办法,而印度的宗教又鼓励人们忍耐,我觉得有生之年恐怕见不到种姓制度消失了。
在种姓制度下,印度的婆罗门大多在英美学习工作,享受资本主义的腐朽生活,留下一堆首陀罗在印度苟且偷生。
用中国的术语来说,婆罗门相当于买办,对于英美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
熟悉中国历史的都知道,只要做了买办,那么只能向背后的爸爸献媚邀宠,一旦爸爸们不喜欢了,马上可以找人替换他的位置。
而且印度用的还是议会民主制度,这就更方便美国操纵了。花点钱操纵民意扶持反对派,不要太容易。
所以印度还是当年的奶牛,美国喜欢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怕它崛起。
中国可是统一了两千多年的国家,除了清末落后的200年,其他时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而且现在又奋起追赶回到正常跑道上,甚至名次还不错。
美国怕哪个爱哪个,一目了然。
对于美国来说,印度是永远没有能力背叛的棋子,用它来围堵中国,再合适不过。
五、
中国在世界上处于四战之地。
东边有太平洋封锁链,西南有印度,唯一的突围方向是西北,于是我们和俄罗斯交朋友,并且提倡一带一路。
印度毕竟是野心不小的大国,而且中印之间还是有历史矛盾,平时有点小摩擦属于正常操作。
但要说中国和印度爆发大规模战争,估计不太可能。
因为局势没走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双方都有调整转向的余地,不像两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陷入存量博弈多年,各国经济停滞人民对生活不满,全世界都是死水一潭,各种矛盾已经积累到必须用战争解决的地步。
现在世界已经进入存量博弈了,但远远不是没有退路的时候,此时爆发战争只会打断各自的发展进程,甚至影响未来决战的准备。
这个时候高筑墙广积粮,就是未来的筹码。
大家都是成年人,握手谈和的事都懂。
真要打起来,最高兴的可是大洋彼岸的大统领。
但是由于大方向没有变化,未来类似的摩擦不会断绝,甚至可能会越来越多,我们要用平常心看待。
唯愿我们的解放军战士平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