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医生和中国医生 | 新潮沉思录

2020-07-19

文 | 北方朔风

 

 

医疗人才的待遇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讨论的热点,而这个问题之间,实际上与医疗人才培养机制有着十分深入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互相决定的。而在这次疫情之中,我国医疗人员的杰出表现让人印象深刻,而这两个纠缠已久的问题,也上升到了全新的热度。

 

之所以说医疗人员待遇和培养机制互相决定,背后可能涉及到了并不简单的经济学原理,但是简单的说来,就是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缺口越大,待遇也就提高的越多。我说不出来什么具体的经济学原理,但是有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摆在这里,那就是美国的医生待遇。

 

美国的医生待遇,应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或许我们可以给出很多的解释,比如说美国经济发达,美国的医疗保险业集团与医生之间微妙的关系,美国的医药科学行业世界第一什么的,这些情况确实有它的道理,但是有一点是无法回避的,美国的医生待遇优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医生数量的不足,而这个不足,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美国每千人人均医生数量为2.6人,在各个发达国家之中,是一个较低的水平,不要说和日本和欧洲部分小国那样人均医疗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相比,和中国比起来,人均也没什么优势。而且从八十年代开始,实际上这个数字是一直在下降的。不断提高的医学院学费,更加严格而复杂的医师考试,还有渐渐加长的培养流程,这都是美国用来调节医生数量的手段,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严格的准入制度,确实提高了美国医生各方面的水平,美国在医学研究领域的霸主地位,也确实与这样的准入制度有一些关系。

 

只不过有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高水平的医生在处理疑难杂症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确实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高水平的医生,在同一时间里边,处理普通病人的数量,并不会比普通医生有太多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有医生的短缺了,而在资本主义的游戏规则里边,自然价高者得,这一点在这次疫情之中,也表现的很明显,来自贫民窟的人群,新冠病毒死亡率远高于来自于富人区的人群。

 

依照这个角度来说,美国的医疗人才培养制度,显然是不够成功的,虽然保证了高质量的医疗人才,但是数量远不足以为社会服务,这也是美国医疗费用高涨的要素之一。当然了,如果只是要解决医疗人才不足的问题,美国人是完全有办法的,美国正式医生人均收入接近一年三十万美元,这个数字高于硅谷大多数公司程序员的收入水平,硅谷可以吸收大量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程序员,理论上也可以吸收大量第三世界的医生——在很多领域,美国都利用待遇的绝对优势,吸纳全世界的人才。

 

但是实际上按照统计,这几年中国人在美国获得医师执照的,每年的数量似乎只有两百人左右,而印度医生的数量,也没有太多,这样的效果,很大程度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如果真的有那么多医生一下子涌入美国,美国医疗集团的情况,和现在还一样吗?毕竟,医疗市场总归是存量市场,不像是互联网行业,在暂时的情况之中,大概还是以增量市场为主。

 

再回到我国的情况,我国的医生待遇,一直是被诟病的,虽然比起社会平均收入总归是高一些的,但是比起来其他国家那种高出社会平均水平好几倍的情况,确实是低了不少,而因为医疗人员的相对不足,我国医生的工作压力又很大,所以中国的医生岗位的吸引力,并没有其他国家那么明显。好在因为老一辈的观念,和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医疗人员的数量暂时缺口不大,但是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这样的医疗人员结构在数量和质量上面都受到了挑战。

 

应该说,在质量方面,我国的教育和医疗系统是做出了很多努力的,从规范化培训的推广,和在规范化培训之后,添加了各自科室的专业培训,以及医师资格考试的改革,其出发点都是为了提高医生的水平,需要承认的是,这样的措施,确实提高了青年医生一定的水平,但是这样的措施也带来了很多副作用,规范化培训压力大,收入很低是各大医学相关的论坛与自媒体之中,年轻医生最经常抱怨的话题,不少的一部分规培医生,甚至一个月到手的收入还不足两千元,而工作时间每天却高于十个小时。可以说是待遇十分不友好了。

 

然而这并不是他们最为恐惧的事情,他们更担心的是,自己进行的工作都是重复性的简单劳动,并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录入病历和在手术台上面拉钩这种事情,虽然确实有它们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年轻医生提供的成长空间,确实是比较有限的。这样尴尬的现状,并不是官僚主义的刁难,而是各种情况综合起来的尴尬现状。

 

首先是虽然理论上规范化培训,对于培训内容都有着标准化的要求,但是实际上来说,上级医生的精力有限,能用在带教上面的空间有限,同时很多医院的高年资医生,虽然能力优秀,但是在教学上面缺乏经验,很难有效的教育年轻医生,有时候会采取简单那粗暴的方法;其次是,相对复杂的医疗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即使是千分之一的风险,对于现在的患者和家属来说,都是有点难以接受的。

 

但是要提高水平,年轻医生就必须要进行危险的操作,如果阅读我国外科各个领域的开创者们的传记,就会发现他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自主进行很复杂的外科手术,虽然那个时候,人们对于风险的要求和现在自然不能同日而语(举个例子,从五十年代到现在,手术麻醉的风险发生率降低了百分之九十九),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年轻医生的成长,这样的经历是很宝贵的.

 

还有一点,对于医院来说,很多时候缺乏好好培养规培生的动力,对于相对较差的医院来说,很多人来这里只是混个经历,本来就是把这里作为一个跳板,医院方面对于留不住的人,自然缺乏一点动力。而对于优秀的医院来说,慕名来这里的规培生不会少,但是医院的人才梯队里边,实际上不太需要这些规培生,各大省会城市的三甲医院里边,招聘的最低标准也是名校硕士毕业了(这真的是最低标准了),哪里还在乎规培生呢?

 

另外一个问题在于医生的数量,在综合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各种规范化培训提高了水平,基本上也就意味着降低了数量,按照现在的情况,如果从大学开始,把学历和规培专培都搞定,这个医生的年龄都要三十出头了,这在各家互联网大厂面前,可是要走人的年龄了,而对于医生的生涯来说,才是刚刚开始,这样的培养无论怎么说,都算不上快速。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医疗人员缺口确实切实存在的问题,总得要解决,而目前来看,多快好省的培养优秀医生这个事情,着实是存在难度的。那么,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一个比较现实主义的办法就是培养全科医生,这也是我国这几年在推动的一件事情,以相对较低的要求,培养出来一批负责社区医疗的全科医生,因为主要负责健康管理和简单的初诊,所以培养起来会相对容易一些。应该说这个设想,有很大程度学习英国nhs的风格,虽然nhs在各种英国笑话里边都是被嘲笑的对象,而nhs负责基层医疗的gp,在各位留学生的嘴里边,成为了只会开感冒药和说“多喝热水”的存在。但是客观来说,nhs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上面,是有它的优势的——虽然这是以严重牺牲用户体验作为代价的,这点很多在英国看过病的人都深有体会。

 

 

毕竟,一个全国前十的医院主任上门诊,一上午四十个病人,三十五个是头疼脑热,这着实不是一个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好方式,在我国医疗资源本就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这并不是个长久之计。而大多数的慢性疾病,如果社区医疗资源利用良好的话,确实可以以低成本实现管理,也难怪各位公共卫生学家对于nhs评价不低了。

 

分级诊疗加上社区医生的模式,虽然理论上确实可以优化配置,但是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培养模式,虽然这些年我国对于全科医生的培养进行了很多尝试,但是终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式,随着老龄化的挑战越来越明显,给我们验证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时间并没有那么多;其次,nhs的体系之下,可以给gp提供一个相对体面的收入,我们的社区医生,能否实现这一点,依然是有待观察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在于,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群众,对于中小型医院缺乏信任感,更不要说是社区医疗中心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社区医疗中心和全科医生,能否被高效利用起来,也是相当需要思考的问题。

 

但是不管怎么说,现行的医疗人才培训制度,都是需要去改变的,关于这一点的改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邻国日本,日本医院系统的2004年改革,通过打破了大学附属医院对于研修医培训权力的垄断,让实习医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从而提高了实习医生的待遇。不可否认,从总体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改革,确实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指望类似的情况在我国发生,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虽然我们总说我国医疗资源不足,但是从总数来说,我们的医疗人员数量,比起来顶尖医疗机构的数量,是多了太多的,我国的情况永远都是医生争着去好医院,而不是好医院去争人才。

 

在这种过度竞争的情况下,这样的方式并不能实际提高我国规范化培训医生的待遇。日本这个改革成功,也和他的各种国情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的医生即使在不怎么样的医院,也能有着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待遇,所以只要完成实习,在哪个医院都会有个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保底。这样的情况,在我国,尤其是不发达地区,显然是毫无复制意义的,我国很多医院,并不存在各种保底的情况,自然会有过度竞争。

 

这样的情况远不止日本一家,其实那些在这次疫情之中表现的十分愚蠢的发达国家,在医疗人才培养的地方,都或多或少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说对于基础学科的重视,比如说对于实习医生劳动时间的保障。从拓展视野的角度,我们当然应该学习这些制度,但是我国有属于自己的国情,照搬照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这些国家的人才培养制度,也面临着各种新挑战,我们不能指望学习别人过去的方式,就能解决现在和未来的新问题。

 

我不否认,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总是喜欢做一些比较灰暗的推测,但是在医疗的问题上面,我认为我的推测还算是相对客观,并没有太多不必要的情感,现实在于,虽然医疗技术发展让我们攻克了一种又一种疾病,但是医疗成本也快速上升,而因为人体的边际效应特点,医疗资源自然会显得越来越有限,这是整个人类社会都要面临的现实主义挑战,并不是单纯医生需要去面对的,更无关个人情感。

 

随着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周期走入下行期,各种矛盾也越来越明显,这也体现在了医疗上面,这是不可回避的,哪怕是人类医疗系统之光古巴,也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虽然古巴的医疗系统以高效著称,以极低的投入,实现了极高的人均寿命。但是依然需要南美其他国家的患者医疗旅游来补贴运行,而这两年南美普遍经济局势不稳定,这也让古巴的医疗系统遭到了巨大的冲击。

 

这就是现在的现实,在这样的大潮之下,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需要去面对,我们很难在这样的冲击面前,找到一个堪称完美的方案,但是它是个现实的问题,现实的问题,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是要去面对的。

 


精选留言
  • 有钱你就不觉得中国的医院有多好了,如果你是大富大贵有权有钱的那种,没事就去跑美国医院检查检查
    反正我不是,想这些干啥呢
  • 综合方面比较,中国公有体制下的医护人员是世界上最好的医护人员,没有之一
  • 只要你有钱,在私立医院你绝对就是上帝待遇。嫌弃去公立医院排队、服务差的,说白了就是你太穷还太贪心 成年人85%以上,少年儿童50%以上,老人30%以上的问题都可以在诊所或者社区医院解决。连个感冒都要去挂三甲的专家号,还嫌贵嫌排队,还是国家太惯着你了,你咋不上天呢?这种观念不扭转,社区卫生机构就难有大作为
  •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前三十年解决全民医疗问题靠的是水平有限的赤脚医生,现在以后的三十年同样也得靠水平有限的普通全科医生,然而,中间这四十年的市场化,导致的最大变化的就是,人民被过分吊高的医疗期待和被过分伤害的对普通医护的信任
  • 外带一个医保崩溃的隐患。
  • 作为2020考研失败正在准备2021考研的医学生,真的要说一句这行业培养周期太长了,有点想法的话硕士学历基本人手必备。前期待遇很低,后期也不见得就一定能熬出头,若不是父母均患有慢性疾病,我真不知道我学习的动力是什么。省级三甲招聘已经是博士起步了,而且就算博士进去也是跟一堆博士竞争,临床和科研都不能落下,压力之大难以想象。硕士毕业也就是市级三甲,上岗还不一定顺利,需要有招聘机会。县级医院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我本科辅导员寒窗苦读11年,本科到硕士一直想做个医生,后来博士毕业时想法就变了,回到本科母校做了辅导员,告诉我们临床太累,不如搞点别的
  • 规培名义上是提高医师水平,但本质上就是卫健委控制医生并实现分级诊疗的一种手段。 现在好多规培基地资格的医院(不算那种顶级医院) 一边完全只招没有临床基础的科研型博士非升即走,让他们给医院写文章做科研提高医院排名。 一边大量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招社会规培人员干着原本本院住院医的工作维持医院医疗基础运转。 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医科大学博士几乎全员申请考核制,不让普通人参与,自然而然把家庭背景一般,只愿意读到硕士想工作养家的人分流到纯基层医院,实现分级诊疗。 然而基层一没技术二没待遇,根本留不住人,所以目前好多同学疯狂的转行外企或者考公务员。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 所以大力发展中医药,这其实是个经济账,只要能缩短20%的病程,那么往中医药上砸的钱就不亏,然而新冠显示的,不光是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无一例轻症转重症,这都是切切实实的省钱。而花出去的中药钱,则是参与大西北扶贫,毕竟中草药是农产品
  • 先把那些炮制“八毛门”、“缝肛门”、“丢肾门”、“钟南山的儿子是个纨绔子弟”、“砍人有理被砍有罪”......等等大新闻的霉体妓者抓起家交给陈将军做新冠疫苗试验,不然我国的医疗改革怎么改都是错的 建议沉思录扒一扒“王石去日本做动脉造影”,见微知著,那群霉体不去写小说真的可惜了 唉,为什么我遇到的精x尬吹“x国xx科医疗水平比你国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时,xx从来不是烧伤呢?
  • 最反感的是药品和医疗器材方面的改革,原来经常用的相对好用的药品从原来的几毛钱 几块钱飙升到几十几百块钱,然后又因为医保控费等原因不得不放弃
  • 这么一说nhs跟以前的赤脚医生的思路还真有点像,先兜住感冒发热拉肚子,搞二八定律,疑难杂症留给大医院,不过结果还是看项目落地情况…..
  • 因为父母作为医疗人员,认识了不少医生也享受到不少“亲友价”的医疗服务。我的基本观点是,我国医疗的出路指望现在新出来的医学生像老一辈一样无私奉献几乎是不可能了(一堆教科书复读机不粘锅),那些伟大的人再伟大也不愿意自己子女学医了。体系注定只能现阶段修修补补了,学习别人没任何意义,这样只会让那些可怜人彻底绝望最后反社会。我能做的只是在耳濡目染下,对于大多数医疗的基础知识熟悉,自己和父母常常接触的小毛病做到“久病成医”。医疗健康的本质问题是需要你自己爱惜自己的身体,客服自己人性的弱点如熬夜,情绪控制,贪吃等。说句难听的现如今中国人的毛病99%是由于社会压力,平时生活环境和自己作(精神疾病已经大规模爆发)。可惜我国现在劳动力,资本都是过剩,所以才有许多人愿意贱卖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到最后老无所依或是有钱也换不回自己的命了。
  • 严格来说,医学生虽然要读书读到30岁博士毕业才能获得大三假入职资格(不是能一定能入职,现在看来博士毕业已经不能保证入职大三假了) 但是他最能熬夜的十年已经在规培专培读研读博的过程中燃烧给大三假了 所以大三假怎么可能缺正式工老爷?博后不升即走,规培包身工更只不过是药渣而已
  • 只需老牌斡旋家在患者疾病之间斡旋片刻即可。
  • 不知道什么原因,民间小诊所、卫生站一间一间都关了,虽说19年6月十部委那次发文让人觉得私有化倒车,但是不得不说,确实有必要给小诊所卫生站留一条活路,看小病去大医院是真的不行,去卫生站还不用挂号那么麻烦。
  •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 总医疗资源不足,但是医生相对一流医院却居然还多…… 这背后是什么样的后果?
  • 技术进步必然带来改善,就比如现在医疗图像领域进展迅速,ai对癌症的识别已经超越了人类专家。未来也许会出现ai作为主力,医生作为辅助,大医院专家专门做疑难杂症。 到时候我们要担心的也许不是缺少医生,而是医生太多了,缺少熟练护工。
  • 接网名为“今”的网友,这种以压榨基层/初级医生组建起来的体系并不可取
  • 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群众,对于中小型医院缺乏信任感,更不要说是社区医疗中心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社区医疗中心和全科医生,能否被高效利用起来,也是相当需要思考的问题。以上作息的描述非常准确,分级诊疗实际上已经失败,大家有病都会更信任三甲医院。这个问题基本无解,在我看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贫富差距加大,十年二十年,基本没希望解决。表示很悲观。
  • “不患寡而患不均”
  • 小医院确实不敢去,5月右眼出问题,省医院没预约到号,先去了一家公立的小医院,说是右眼麦粒肿,左眼没问题,开了3种眼药水(我都不知道3种眼药水该怎么滴),还有口服的头孢;隔一周去省医院,说是双眼睑板腺堵塞,只开了1瓶眼药水,每天热敷两次,没有口服药物,虽然挂号费贵了几十块,但药物费只有之前的零头。个人经验,自己懂的病就自己买药,不懂的病还是不要怕麻烦,老老实实去大医院排队吧
  • 总结一下之前的感性吐槽: 1.中国人的健康和命不值钱。 2.中国人到了医院会发现健康和命特别值钱。 3.以上两点中,人性的善与恶都存在于医院,但是伟大的医生们的向善和勇敢值得更高的待遇和尊敬。 4.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有道理的,无法拯救一个人的灵魂你再拯救他的身体也无济于事。 5.现实的无奈是,即使是冷战刚结束的天顶星人美国也无法保障每个人都看得起病,政府和医生们现在已经尽力做到很好了。 6.最优解决办法现在以我的智力和眼界,只能给出如下建议:加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医疗知识和教会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 的确有钱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这在所有国家都一样的,但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大多数。我们承认在科技上和美国的差距,但也要认清发展的目标是为了所有人都能享受更好的医疗条件,有着更完善的医疗体制。这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和大家为之奋斗的
  • 中国医生的工资收入不高,但在一些重点医院,加上灰色收入并不比国外低。药品提成促进了过度医疗,红包带来恶名,由此带来的医患矛盾其实是医疗投入不足与医生高收入要求之间矛盾的转移。无论怎么样医改,不增加医疗投入或拓宽医院资金来源,矛盾还是得不到根本改变。所以在现有的医疗投入情况下,从上到下都明知的灰色收入问题,并不能去给予中断,否则医生就真的没人愿意做了。这种情况下,理想中的转诊制也很难落实,一是缺少大处方和红包的社区医院没有医生愿意去,二是减少流量的重点医院如何弥补医生收入的降低。所以,无论医改改出什么花样,医疗投入的问题都是越不过去的瓶颈。
  • AI不大可能作为主力,诊断出来倒是不其次,难的是手术以及庞大医药费。医疗还是手工业,价格就不会低。焦点感觉还是在预防为主和药物研发上,从源头减少疾病提倡健康生活比花里胡哨的治疗成本低多了,缺少自主产权的药物消耗医保也是很猛的。
  • 中国各个学科的毕业生都不少,但总体行业发展总是有莫名其妙的问题。 美国被人为制造了医生少的局面。但中国的劳动力相对过剩,这更是资本市场的运作结果吧? 学习欧美日的意思,就是资本市场之路走到黑,把原本的公有制经济丢到脑后吗?英国NHS的经费被砍了很多了,它的福利属性本文也没展开。 一个健康的社会本来就不应该让那么多人需要去医院治疗。但是,让人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这和资本市场是严重冲突的。医护人员自己也要值夜班,加上手术抢救等高压工作环境,他们的生活状态非常不健康。自己需要在业余时间高度自律来调整,甚至牺牲全部休闲娱乐活动。 而且,医学的很多东西是经验性的,它比起其他自然科学,不成熟太多。目前医学论文也是学术造假大户。 但机械重复操作,本身也可以通过各种软硬件来自动化,不需要投入那么多人力。只不过这需要完善,都不用到AI的地步,全面升级检测硬件和软件就可以。 但在各行业的软硬件开发投入方面,也受制于资本市场,陷入僵局。互联网技术等研发快,是因为他们真的有高利润。但其实很多没什么利润的“夕阳产业”,那一系列劝退专业,本身的自动化水平还相当低。 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是低效的,因为它的分配机制仅仅是为了利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边际效用递减,利润降低之后,市场本身就失去了所谓的活力,但这个领域其实还非常不完善。 依赖资本市场发展经济的思路根本走不通。再说的好听,资本市场也是为了攫取剩余价值存在的。但它绝对不可能是按需分配。 真按需分配的那种主义在中国的很多社交媒体上都是**,所以这让人悲观
  • 参考盐引或者茶引制,放开公办和民办医院的开办限制和医生聘用限制,医生每在基层资源匮乏地区行医三年且考核良好及以上获得可以自由选择民办医院行医三年或提高公办医院年资的一级。医生不得在盈利性质的民办机构从众超过10年以上,等……
  • 等待AI大数据的帮助
  • 中国很多和民生相关的东西,本来都是可以很好发展的,然而一旦市场化,马上就变得畸形。
  • 实事求是地讲,人类距离克服自然选择还非常遥远,在这种背景下追求得病不死,实为逆天改命之举。而人类蝼蚁一样的生物,如何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对抗自然呢?
  • 规培专培不够?再来个三培吧,三甲劳动力不够?那就博士毕业后一律培训到45岁再说
  • 所谓医疗服务质量实际上是一个偷换概念,医疗的本质是治病救人,天上人间般的服务治不好病也是白搭,医疗工作中医生是上帝,患者不是消费者,他们不是来消费医生服务的,这本来就不应该是市场经济问题。要找医生解心宽的人请去找神棍或者心理医生,再不济也可以去听德云社和刘老根。把医生当做小姐或相声演员的人,真走错了地方了。美国对医生的培养是有很丰富的经验的,但是美国的医生是一个阶级群体,他们是个阶级组织(协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肯定不会扩大医疗能力的供给,这样才能保证本阶级的利益,这是非常合乎情理的选择,类似的其实还有律师协会等。
  • 还是要有ai联网诊断,机器人护工。。
  • 恰好接触了一点点交叉学科,指望ai取代医生是想多了,它最大的前景是辅助提高基层医疗水平。且不说算法设计和数据采集标注都需要医学专业人员参与,应用起来采集病史,体检和决定必要的辅助检查也必须要一线医生完成,否则来个奇葩患者对着电脑东拉西扯分分钟玩死它;机器可以提供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参考,但是最终还是要人去判断结果是不是正确,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方案,手术科室就更别想了。总之ai最大的前景就是保证基层医疗机构水平的下限,而医疗水平的上限,包括ai的上限还是人决定的。顺便实名羡慕美国临床培养方式,本科自然科学背景让他们搞起交叉学科得心应手,这些人才也是他们能占据研究前沿的基础,希望协和的试点也能搞下去并推广。
  • 数量与质量
  • 有一点问题,大医院还是比较在乎规培生的,毕竟免费劳动力。没有了规培生很多大型医疗机构会很难运转下去的。
  • 举证有瑕疵。米帝富人区相比贫民窟的新冠死亡率低,只是说明富人区采用严防死守的策略,而没人管的贫民窟则趋向于自然而然的群体免疫。而长期看,富人区的死亡率逃不脱cdc公布的死亡率,其实只有后死和先死的区别罢了。
  • 待过不少地方,从自己的感受来看,医疗资源没有明显短缺感受。现在推动的分级诊疗和社区医生,以及医保改革,都是非常好的政策。随着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个人健康管理和科学认认知的提高,也会慢慢减少医患矛盾及医疗资源的滥用。就医生质量和数量来看,目前并不是突出的短板,毕竟公立医院不是利润驱动。还是首先解决流动性的以及待遇平衡问题,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对医疗资源引力的重要因素,但对于发展的不平衡,就需要出台鼓励和补贴政策。整体来看,在目前的基础上走下去,只要上下足够重视,未来还是乐观的。
  • 我问各位一句,凭什么你们就觉得医疗一定要贵???说嫌贵可以等死无疑是拿患者生命威胁,本质上跟劫匪强盗的逻辑是一样的。另一方面,不能把患者逼急了,否则分分钟报复社会,这就是艾滋病的报销比癌症高的原因。
  • 其实美国建立的分诊制就是为了弥补医生不足。大部分诊所clinics都是三五个外科医生加上十几二十几护士坐镇,然后一层层往上,到巨无霸医院。有幸半夜去过急诊,当地一家十分大的私人医院,主导心脏疾病和肿瘤,几栋大楼和直升机降落场,但整栋急诊楼就那一个医生,躺在床上等了一个小时见了五分钟,账单十分肉疼。不过好在没有做救护车,自己打uber去的 现在一个趋势是美国注册护士课程难度也在不断提高,有半个职业医师的要求,大部分情况资深护士都可以应对不在需要医生。但这些人为制造出的门槛去维护医护的高工资而忽视了很多没有保险看不起病的人或者没保险医护看菜下饭的弱势群体。当然美国医生下限比律师高,但是上限不如律师。
  • 广州的社区医院还不错,比心
  • 本身我们就依靠医术水平提供了一个分级,卫生所,诊所,小医院,大医院,超大型医院,只不过还是信任医术都偏爱大医院,规培目的是为了提高基层医术,不过这里有个经济悖论,基层去的大部分是大专毕业的,大专培养周期一般三四年,这些人本身就靠一些医术在地方提供便宜基础医疗养家糊口,送到其他地方再规培三年,六七年这部分成本算上去,医术提高了,价格如何和医院有优势,现在大部分基层和私立很多选择不规培,不愿提高成本,如果说一起提高医疗价格还是有优势,就像美国医生严格培养计划,投入大专的成本不如全部投入优秀的本科生培养医生,也许数量也差不多,但水平和成本利用率却高很多,也许美国也意识到解决不了人们去大医院?这里的成本是教育投入和医生培养医疗价格。也许我们的优势是可以选择不用市场经济,医疗本身并不适合资源自动区分聚集,不过这样对医院管理能力和经济知识要求很高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