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公平吗?——以唐朝为例 | 新潮沉思录

2020-07-16

作者大概是皮唐

文 | 皮唐

 

 

总看到有人把高考比作古代的科举,看到高考出了什么作弊冒名顶替的事儿,就会说放到古代会怎么样云云,严格说来,这是不准确的。
 
因为两者概念很不一样。总得来说,高考的目的还是为了选拔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接班人,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等等,而科举的目的,则是选拔官员,是皇帝从门阀手中争夺用人权。
 
当年唐太宗斩在城门楼上,看着新科进士鱼贯而入的时候,带着阴谋得逞的坏笑得意地跟人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正是这种心态的真实写照。
 
对科举来说,所谓促进公平,其实更是皇帝强化自己权力的一种衍生品。
 
那么科举考试到底严不严呢?答案是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明清时期要严格许多,而唐朝就比较宽松。篇幅所限,我们这里只说说唐朝。
 
唐朝的科举是在继承隋朝的基础上进行的,也算是科举大发展时期,在发展初始阶段,考试的规范性自然很成问题,在武则天之前,连糊名法都没有,考生名字直接写在卷子上,考官一眼就能看见。
 
想想看,你的名字在考卷上直接暴露在考官眼前,这要是有人请托就不用说了,哪怕早听过你的大名,也可能直接录取。其严格程度,比起现在中学的期末考试,恐怕都要差上那么一点。
 
而这个糊名法,在武则天时代,也只是采用了很短时间,之后很快就取消了。直到宋朝,才有了规范的糊名方式。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考试之前,走后门也是被允许的。考生可以光明正大,把自己平时写的作品,挑选出一些比较满意的,整理成卷,投献给一些达官贵人和名流人物,给自己造势,是为“行卷”
 
在唐朝,考试成绩并不是衡量你是否录取的唯一标准,考官也是可以根据你的平时表现来决定的,所以声誉和清望至关重要。
 
可以想象,要是某个名流显贵对你的文章比较中意,说上两句好话,你的名声就可能传遍京城的文化圈子了,这对你接下来的考试自然大有帮助。当然要是直接交给考官,得到认可,那效果就更是杠杠滴,可以立竿见影了。
 
可是“行卷”就完了吗?并没有。
 
“行卷”之外,还有“温卷”。如果一次投献,名流显贵们没有看中,也不要紧,接下来你还有机会,过几天,再换个人去投也是可以的。总之可以重复多次投献,这个行投那个,那个不行再换一个,直到有人被你的热情和才华打动为止。
 
像白居易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当年他带着自己作品去找顾况的时候,本来人家听说白居易的名字,还开玩笑说,长安居,大不易,结果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时候,顿时眼前一亮,急忙改口,说“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这句评价最终成就了白居易,给他带来了极大声誉,之后的金榜题名也就可以预见了。
 
无论如何,白居易是一个正面的例子,这说的是顾况独具慧眼,通过“行卷”给大唐挖掘了一个难得的人才。但是问题在于,你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像顾况这样只看才华,不问出身。
 
如果一个考官没什么操守,那么可想而知,考试的录取结果将会是非常黑暗的。
 
当年杨国忠儿子考明经科的时候,就出现过这种情况,杨国忠的儿子杨暄,明明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还厚着脸皮去考明经科,结果连及格线都没有过。但是考官达奚珣惧怕他爹的权势,到底还是给录取了。而在杨国忠看来,这似乎是理所应当的。
 
后来达奚珣派儿子去杨国忠面前邀功求表扬,杨国忠怎么说?他勃然变色,发了脾气:
 
“我子何患不富贵,乃令鼠辈相卖!”
 
说的是,我儿子不怕不富贵,但真实的意思恐怕是,你爱录取不录取,你特么敢不录取试试啊?
 
行卷,温卷,看人录取,这就完了吗?很抱歉,依然没有。
 
除了那些不黑不白的灰色地带,唐朝科举中是有过泄题现象的,而且泄了之后,当事人也没有受过什么处分。《唐国史补》中,就有过这么一段记载:
 
崔元翰为杨崖州炎所知,欲拜补阙,恳曰:“愿得进士,由此独步场中。”然亦不晓呈试,故先求题目为地。崔敖知之,旭日都堂始开,敖盛气白侍郎曰:“若试《白云起封中赋》,敖请退。”侍郎为其所中,愕然换其题。是岁二崔俱捷。
 
这个崔元翰本来是通过杨炎的渠道,拿到了考题,不料这个事情被崔敖知道了,考试的时候,便牛气冲天地对考官说:你要是出某某题,我就不考了!看到自己的隐私被人揭露,考官大惊失色,于是赶紧换了考题,并在之后把两人全部录取。
 
这个事情属于考官层面,可以看出对暗想操作的管理是很松的,更夸张的是,对考生的管理也不严格,考试的时候,竟然有枪手代考。我们熟知的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就是一个代考高手,多年以来,给人代考过不止一次(思神速,多为人作文)。
 
有意思的是,这位才华横溢给人代写文章的大才子,竟然是一个科举落榜者,屡次参加考试,都没有中第。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温庭筠这人性格放浪不羁,不修边幅,喜欢讽刺权贵,所以考试的时候,明知他有才华,水平早已超过了录取标准,人家也硬是不要他(就是这么任性)。
 
当然了,更有意思的还在后边,后来温庭筠再次参加考试,给人当枪手,结果被发现了。朝廷是怎么处理的呢?
 
大中末,山北沈侍郎主文,特召庭筠试于帘下,恐其潜救。是日不乐,逼暮先请出,仍献启千余言。询之,已占授八人矣。执政鄙其为,留长安中待除。
 
“执政鄙其为,留长安中待除。”当权者只是瞧不起他这种行为,留在长安,不给他分配工作,仅此而已。
 
这个行为在明清时期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你要是敢背地里搞这些幺蛾子,轻则充军,重则杀头。比如俞鸿图(腰斩),比如鲁迅的祖父(斩监候),都是栽到科场舞弊案上的。
 
总得来说,唐朝的科举考试,就是这么一个情况,虽然比起之前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各种潜规则野蛮生长,规范性依然很成问题。
 
而且,写到这里,我们也要直面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唐朝的科举,其实并没有很多人想象得那么重要。
 
尽管科举在唐朝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到最后你不考进士做官都觉得脸上无光,高级官员中也以科举出身的为多,但以300年为尺度,总体上看,终唐一朝,科举出身的官员只占到了一个很小的比例——15%,大头都是别的渠道。
 
唐朝的官员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科举,门荫,流外入流
 
其中门荫的人数是最多的。按朝廷规定,当时五品以上官员,都有门荫子孙的特权,三品以上,更是可以直接荫到曾孙。
 
凡用荫,一品子,正七品上;二品子,正七品下;三品子,从七品上;从三品子,从七品下;正四品子,正八品上;从四品子,正八品下;正五品子,从八品上;从五品及国公子,从八品下......三品以上荫曾孙,五品以上荫孙。孙降子一等,曾孙降孙一等。赠官降正官一等,死事者与正官同。
——新唐书·选举志
 
当然,门荫并不代表立即就有官做,还要经过学习和考试,才能取得做官资格,但所谓的考试,也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基本都是可以通过的。要知道唐朝的进士也是不一定有官做的,韩愈当年考中进士,等了好几年都没有分配,后来就干脆去地方当幕僚了。
 
权贵们的子弟,至少在起跑线上就比普通人家赢了一大截。
 
至于流外入流,则是一些没有品级的幕僚和胥吏,可以通过一些考试,成为有编制的公务人员。
 
至于明清时期,虽然考试比唐朝严格很多,但是拿钱捐个贡生、监生,去做个候补道台的,也不在少数,总而言之,权贵们有的是渠道。
 
科举成功走上人生巅峰的自然不在少数,但它的意义,更在于给读书人画了一个大饼,给了大家阶层跃升的希望。
 
可见自古以来,公平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平民百姓的子弟,不容易啊。
 

精选留言
  • 科举算哪门子寒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古时的寒门用阶级史观来分类应该算作小资产阶级与中小地主。从秀才开始就有政治经济特权,这至少也得是现代的国考,更何况国考的职位大部分在古代只能算作“吏”,水浒曰:“为官容易,做吏最难”。 薛仁贵号称“家贫”,只因为他家的地没上三位数 太平天国首义六王,洪是中农,冯、石是中小地主兼小知识分子,韦是暴发户大地主(金田起义前最主要的投资人和资金来源),这四个人可以算是古代的寒门,而纯正的无产阶级杨、萧当时只算黎庶、黔首
  • 但是说到底,科举制度和高考,都是寒门子弟阶级上升的最重要的通道,所以无论是科举还是高考,都要保证公平,如果这最公平的通道都被达官显贵控制了,那这个社会必然会动荡不安
  • 寒门子弟可也不是普通人啊,至少也是个地主阶级,你普通老百姓可没那个钱让孩子去私塾读书。
  • 唐朝科举最出名的有两件事,一是王维投卷投给玉真公主,当上了状元。当然代价是王维当了玉真公主的面首,老婆死了都没再娶。二是杜牧,考官喜欢他的文章,拿着阿房宫赋去找其他人。结果其他人说前三名定了,真粉考官说四五六也行,结果都定了。真粉说不能再低了,最后定了个第六名
  • 唐这个朝代比较奇葩的没有很好的打压门阀,门阀士族直到白马驿才被彻底清算。没有秦汉对诸侯,明清对士大夫那样严厉,最后就是土地过早集中,府兵制破产,只能募兵制,然后节度使嘛。。。。。。
  • 隋朝的王通可以算古代的阶级上升范本,六代人都写书了,到他本人,才达到留名青史的地步。 而在古代,一个上中农,要达到有写书的能力,至少要奋斗三代吧,如果没有遇到刘邦。 所以,人家是奋斗了十代人。
  •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 捐钱做候补道,可是会被两榜正途的官场绝大多数人看不起的。而且普遍官位做不高,一生普遍就是个平庸的地方官或者就在等空缺官位。如果不是清末生逢乱世候补道们可以搞团练,在清的历史上更微不足道
  • 唐朝还是可以靠军功的,比大怂只能靠笔杆强多了。大明也是跪在军功抬不起头。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