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都市圈能否破解中间塌陷难题? | 新潮沉思录

2020-07-13

文 | 袁蕾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两座城市,成都与重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在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今天,所有人都希望重庆和成都能够肩负起带动整个西南地区的发展。然而现实来看,重庆和成都的发展势头虽然强劲,但是却长期互为竞争关系,最大的问题便是带了西南地区较为严重的中部塌陷问题,即重庆与成都的发展并没有对周边城市形成带动,也没有形成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次级城市。与此同时,川渝地区的扶贫脱贫压力仍比较大,在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时期的2020年,成渝协同发展必然关系到整个西南地区的扶贫工作大局。

 

而且重庆和成都多年来都没有形成产业分工与互补的关系,支柱产业同质化,竞争远大于合作,尤其高端发展平台的竞争日趋激烈。由于竞争的关系,多年来两地在城市协调合作机制、空间发展战略对接、统一市场建设方面,都难见实质性进展。

 

实际上有类似问题的不仅是成渝地区,山东也是。只不过山东省除了济青之外还有个烟台,三个经济龙头之间缺乏协同也是近年来山东发展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即便如此,山东省的发展也是相当均衡的,济青烟虽然互为竞争关系,但是对于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是能看到的,然而成渝城市群在产业发育,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不仅与山东有一定差距,与江浙沪、广东、京津冀这些都市圈相比劣势都是很明显。

 

说白了,成渝都市圈的不仅缺乏有梯度的次一级城市,就重庆和成都两座核心城市,也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不过,与西部整个地区的后发优势一样,成渝城市群目前的相对落后状态,也正是未来的发展潜力。从政策的角度来说,重庆和成都都是国家中心城市,拥有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的行政等级,至少在西部地区,有着无可匹敌的政策吸附力。

 

与此同时,两市还拥有两大国家新区,两大自贸区的加持,以及“一带一路”的陆上开放窗口,成渝城市群的政策起点并不低。在全域开放方面,也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据新闻报道,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会议强调,“四川将对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行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国家战略在四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显然,四川已经意识到了成渝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成都和重庆要做大做强并不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但是周边的兄弟城市要如何发展,如何去解决单个城市自强的问题却更让人头疼。

 

2019年,成都GDP1.7万亿名列全国前茅,常驻人口超过1600万,俨然成为整个西南地区的超级都市。然而四川省第二名的绵阳,GDP只有2800多亿,常住人口只有480多万,成都的体量已经是第二名绵阳的近6倍。

 

这也是为什么我自己一直反对在国内打造类似于东京这样的超级都市,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城市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根本不可能负担三四千万人口的正常生活,另一方面超级都市强大的虹吸作用很容易造成周边地区的人才及产业空心化。而对于城市群来说,必须要避免出现这样一个只能吸血却不能造血的超级都市,同时还需要有几个二三线城市作为支撑,最后县域经济必须比较强才能让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连成一片,最后形成一个类似于江浙沪的城市群。

 

在笔者看来,首先让周边城市享受到成渝这两座核心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是成渝都市圈协同发展的第一步,这才是比成渝加强协同更迫切的问题。对成渝两核来讲,不仅自己要做大做强,还要随时考虑到如何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问题;对于周边城市来讲,只有进一步做大人口、经济体量,也才能有参与一体化的资本。各个城市的内生发展激活了,城市群的连接就会是自然而然的事。

从会议内容看,四川已经提出要在经济水平发展和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中心统筹规划一批省级新区,加强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和人口的承载能力,同时还要求不能一哄而上,因为新区本身要承担区域综合发展重要任务,一哄而上的结果只会造成资源浪费和产业同质化。

 

因此,推进成渝一体化,必须要摒弃“等靠要”的思维。四川明确区域副中心“要靠实力说话”,这一点做得很对。

 

而到了具体怎么发展的层面,对于区域一体化来说,肯定没有什么比交通一体化更重要的了。加强区域交通体系筹划,将周边城市的交通建设纳入到整个成渝都市圈中共同谋划,重点推进跨省铁路、高速公路路线对接,实现区域交通规划“一张图”,不仅可以加快西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也可以避免重复建设问题。四川已经要求在成渝都市圈建设3个“1小时交通圈”,首先打通“内畅”环节,加快推进成渝中线高铁的建设,最终形成成渝两市之间、两市至区域主要城市之间、成都都市圈内3个“1小时交通圈”。

 

下一步则是要着手解决成渝两座城市支柱产业同质化、经济发展互补性不高的问题,特别是重庆是直辖市,而成都只是省会,从行政级别上来说,只能由四川出面去协调成渝协同发展的问题,而不是像山东这样,可以在省内框架下解决问题。

 

当然了,有聪明的读者问了,京津冀和江浙沪也都是平级单位,他们是怎么协调的呢?这就是成渝都市圈比较特殊的地方了,珠三角、江浙沪、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实际上都是只有一个核心(深圳、上海、北京),而成渝是两个,双核心却又级别不对等,缺乏顶格协调机构,这也是成渝都市圈未来面临的第二大难题。目前,四川已经提出要携手重庆建设川渝自贸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可以看做是对未来成渝两市如何协调的探索,其成果也令人期待。

 

作为一个山东人,这几年深刻的见到了多核心区域发展缺乏协同带来的种种问题。既然有成熟的经验在前,对于重庆和四川来说,如何去避免这些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持续推动成渝都市圈的发展,以双核心之力推动整个西南地区发展将会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精选留言
  • 成都和重庆之间全是山,没有大片的平原提供工业化的土地需求,川渝经济带如何连起来也是一个大问题。
  • 还是在逐渐带动的。 重庆直辖这些年发展成效显著,已经在带动广安南充。南充已经成为重庆汽摩零配件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 成都目前的作用,主要是把去省外讨生活的人留在四川。避免四川被沿海地区吸血。成都对周边地市的带动也有,明显可见的是眉山这个方向。
  • 需求、经验、政策、动力这些都有,但关键问题还是人,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有没有?
  • 向合肥学习吧,没有产业的提升一切头衔都是空谈
  • 在成都学习生活了3年,去年开始在德阳上班,准备回绵阳的绵阳人点赞
  • 汽车产业的从业者从自己专业角度说吧。两个城市都是工厂,缺乏研发中心(重庆还比成都好点,但是也十分有限);在ICV产业上也很尴尬,要是能合在一起做,也许还能在这波汽车产业的新方向上有所突破。
  • 蕾蕾好久没发文了吧!
  • 山东潍坊不比烟台更具极点特质么~
  • 完全是两个性格不同的塑料姐妹情… 一个是爱慕虚荣的网红,没有实力只能靠卖地,还欠一钩子债,努力维持所谓准一线的人设; 另一个是天生硬气的女汉子,看不起隔壁的妖艳贱货,无奈家庭负担重,辛苦帮衬兄弟姐妹… 根本定位上就是不同玩法,一个是招商引资的门面,另一个是专注解决局部区域发展,有点类似于珠江口两边的港澳,一边敲锣打鼓,繁花似锦,一边低调内敛,闷声发财…
  • 四川省的问题在于尽全省之力供一成都,重庆和成都之间的丘陵地带一直处于一种诡异的发展不足的状态。而川南的宜宾泸州更多时候也如同局外人一样看着成渝互飚。可以说成渝分治23年,四川就迷惘了23年,疯狂地发展成都及周边,完全忘却了川南川东川北。
  • 对于中国来说,都市群比大都会要更有价值,中国不是小国,人口众多,大都会会抽干大量地区的发展潜力,同时会撑爆大都会的生存环境,最后变成双输局面。都市群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地域广、人口多的特点,通过高速铁路、城际公路、城际轻轨互联。都市群内产业互补,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在发展,交流,生活上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巨型共同体,不仅能充分发挥地区潜力,还能对领头城市进行补充和解压。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