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高兴自己没有变成年轻时最痛恨的那种中年人的样子。
没有变得油腔滑调也没有世故圆滑,没有利欲熏心也没有委曲求全,没有慈眉善目也没有獐眉鼠目。
虽然大多数时候会隐藏起来,但我内心还是拥有20多岁时那种愤怒和天真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用。
我很高兴。
早上醒来,读到上面这段文字。
然后我就反省我自己,看看和这段文字里相比较,我有多少是吻合的,又有多少是不吻合的。
结论是我好像是处于里面两种对立状态的中间态。
就像白色和黑色里的黑白灰一样。
这自然让我惶恐又让我警觉。
然后想起去年的时候,读到过的一首诗:
最近几天,寻访故地,看到了很多的故人旧人,心里感慨很多。这些感慨,很多不能说,也无从述说。
也正是这些不能说,让我明白,我为什么是不合时宜的了。
01
在人生的诸多要素里,唯一值得宝贵的是时间。
就像我们看科幻电影,要发射火箭或者飞船,是要等时间窗口的。一旦错过了,你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或者下一盘棋,等到终了,你一推棋子说,不玩了,没有时间了。有时间,你才有翻盘的机会。没有,你就欧沃了。
所以,你一定要庆幸当年的勇敢。
正是当年的勇敢,让你跳出了某种强大的势力,某种不可知的循环,让你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广大的世界。
02
在微博上读到两段文字。明显感觉是年轻的生命,很真诚地在体验生命。
一段是@桃知了:
许多时候我不去计较,也尽可能地去包容 理解和退让,是因为我忽然真正意识到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不久前的一天,我突然发现,人和人之间不论是什么关系,最终注定彼此失散,只是时间或许漫长到大半生,或短暂到几分钟而已。分离之后,你和这个人的连结,几乎全都靠着共同度过的记忆支撑。
所以我并不想等到了分别以后,每当夜深人静脑海里浮现出关于对方的记忆,会是怨怼 指责 争吵和不堪。——“希望即使未来有天我们走远了,你在想起我的时候,也会念得我的好。”
一段是@阿胖万事屋:
在海边的小城玩。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就会看到许多人往沙滩聚集。
穿比基尼游泳的白人,带着女儿踩水的父亲,闹嚷嚷的韩国小姑娘,披着鲜艳丝巾的中国阿姨。还有提着公文包的职员,晒得黢黑的三轮车车夫,笑个不停的情侣。
想起以前导师讲“人人生而平等”,他说:“人在出生的那一刻是平等的,都是生命,都会吃喝拉撒,都需要呼吸空气。然而在社会环境、各自的家庭、受到的教育,享有的资源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这种平等被打破了。”
我反驳:“不是这样的。从出生开始,就有人胖有人瘦,有人美有人丑,有人聪明有人愚钝,命运就是不公平啊。”
可当我在海滩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突然就明白了导师所说的“平等”。
无论你是什么肤色,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今天开心与否,海浪不会向你一人翻涌,夕阳也不会为你一人停留。海就在那里,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它,每个人也都不可以拥有它,“潮起潮落什么都不为”,这就是大自然的公平。
这样的文字还能感动我,或者说打动我,我想是因为它们的真诚和干净。
从什么时候,我开始把干净作为评价一个人,一段文字的最高标准了呢?
如果我说圣经里的那段话,是不是在说我是倚老卖老,是人到中年油腻的一种体现: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
03
昨天还是前天,看到李宝玖说的一段话,我觉得这段话,多多少少地说出了一些我想说的话,虽然这些话未必能完全地完整表达我想表达的。
我就在想,很多人之所以还觉得瞎爷的这个号值得看一眼,不就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有共同的思想,或者共同的想法吗?
他是这样说的:
时不时地进行一些社会观察,目的不是去批评谁,而是保持一份清醒,每个人都应该尝试着去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然后变得复杂起来,然后不再卖弄单纯,因为单纯不值得炫耀,更何况那些乔装打扮过的。
04
昨天我劝自己的时候,想起来金庸那句话:各有因缘莫羡人。
这里的因缘,该是指人生里的各种机遇,各种选择和由此得到的结果。
各种选择,各种面对,各种承受。
所以今天早上想起来一句话:
"不要比较,活着的人都是无敌的。"——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
05
【一段摘抄】
“所以你发达以后,带你女朋友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我想带她去奢侈品柜台买包,她想买哪个包就买哪个包。”
“就没有一点高层次的追求吗?比如一起做些有意义的事,出去旅游什么的,你们应该多去看看。”
“我们一起看过堪培拉的湖,看过雪山之巅的云层,看过太阳从海面跃出,看过南岛的棕榈沙沙作响。我们看过雄鹿走到面前低下鹿角,我们看过融化的冰錐落入水泊,还有那些星系的爆炸与复苏,所有一切都落在雨里,在黑暗里闪耀。”
“你们……什么时候看到的?”
“在我们合租的家里,无数个晚上,我们躺在床上手拉着手一起想象。你得知道,对于穷人来说,精神都是富裕的,我们就差钱了。”
“明白了,你们还是去买包吧。”
06
还是忍不住想讲一遍这个故事: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他向围观的民众叫喊:“彼得!”
彼得听到主人呼唤,穿过人群走向前,罗马士兵呵斥他,让他退下,十字架上的耶稣再次呼喊,“彼得,我在叫你。”
彼得再次向前,罗马士兵的皮鞭落在他身上,他被打翻在地,只听到十字架上的耶稣呼喊,“彼得,我需要你。”
彼得匍匐向前,身上被打得皮开肉绽,终于来到十字架下面,他望向耶稣,“主,我来了,听从你的召唤。”
耶稣在上面悠悠说到:“我被钉在上面,能看见你家。”
上面是不得不有的分割线
以上是去年的今天写的文字。感谢有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能让我记录我自己的心路历程。
也感谢热心的读者朋友们,如果不是你们到处转发,我也就无法在网络上打捞出这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