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苟晶替考案官方公布真相,剧情出现了大反转。
虽然涉案背后15人的“犯罪团伙”被打掉,很多退休的老干部也被取消或者降低了待遇,但是过程中却发现,凤凰周刊报道的“痛点”几乎全部是伪造的的。
没想到浓眉大眼的凤凰周刊竟然也学起了咪蒙系,为了搞一篇爆款文章,夸大甚至编造了一系列的故事,在高考临近之前,先是搞得全国人民群情激愤,然后又搞得大家觉得自己智商被侮辱一般。
那些曾经替苟晶叫屈的民众,纷纷调转枪头,在苟晶的微博之下开启了疯狂的谩骂模式。
对于这个局面,相信关心政治的朋友都很熟悉,靠民粹主义站在风口上的人,一旦让民众感受到了欺骗和背叛,那么曾经飞得越高,如今就会摔得越狠。
所以,无论是被反对派骚乱搞得灰头土脸的特朗普,还是在微博上被骂惨了的苟晶,接下来都只能死扛到底。
毕竟,凡是靠着“放卫星”取得成功,走了"fake it till you make it"路线的公众人物,从来都没有回头路,只能继续硬着头皮,从卖拐到卖车再到卖担架,一个梦想接着一个梦想走下去。
昨天留言区,有好些读者留言让我评价一下苟晶反转这事儿。
就像上篇评论的文章,政事堂没有情绪化,而是在说背后的两个群体,当一个人上升成为政治人物或者公众人物之后,我们的关注点就应该从对错,转为利弊。
就像大商人特朗普的行为有对错,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行为只有利弊。
同样,凤凰周刊和苟晶虽然不怎么厚道,但是从公众利益的角度,他们是做了一件有利于我们的事儿。
一方面,短期来看,15人团伙的重磅处罚是对今年高考监管敲了一个警钟,今年的灰色交易必然会收紧,让更多的考生享受到公平的环境。
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民众经历过一次“普法”后,有了这个案例,对于高考腐败的申诉通道必然轻车熟路,导致长远来看会更加公平。
毕竟,凤凰周刊和苟晶打了一个样,未来那些真的遭受到高考不公平的群体,明白了应该找谁,留什么证据等一系列的手段,有了这些,反而也就能够保障自己的利益不被侵害。
这事儿的逻辑跟资本市场上的做空机构很类似,做空机构赚的钱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但是,美国的监管机构却选择纵容,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可以通过容忍小恶来避免大恶,来保证投资者的公平。
毕竟,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现实中,不够“奸”的老实人都是接盘的,每次被伤害之后,都会选择原谅ta。
所以呢,在政事堂看来,民众骂凤凰周刊和苟晶是他们的自由,但是,我们更要保护他们,因为受损者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保护了他们,也就保护了弱势群体发声和维权的通道。
就像90年代万元户就牛逼的时代,“毫无道德感”的王海靠着打假能搞出千万身家 。但是,随着中国制造的品牌化发展,不仅被克林顿接见过的王海没有了动静,曾经各地权势滔天的工商局,如今都快被精简没了。
因此,未来苟晶这类人物是否再次出现,不是她一个小女子所能决定的,而是由高考和教育是否能一直保持公平公正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