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人不倦的劣等父母 :阉割式教育 与 致盲式溺爱 | 灏泽先生

 4月29日

正文: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一条不得不承认,但是又不得面对的现实:
 
这个世界上,你所能看到的95%的父母,其实都是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竭尽全力的拖孩子的后腿。
 
他们几乎清一色的,坚信公立系统性教育,是孩子的唯一出路。
于是,为了在这个系统中胜出, 他们亲手毁灭了孩子的自主、好奇、探究、与各种朦胧滋生的欲望。
 
如果孩子们,本身是一块又一块优质的原料, 是钢锭、是玉料、是木材。
那么,绝大部分人的前二十年,都是在被不惜代价的给锤打成 “螺丝钉”。
木讷、保守、墨守成规、缺乏进取。
 
可惜,现实的生活,并不会给木讷且墨守成规的人以任何机会, 落后就要挨打 愚笨就难出头。
 
所以,有时候看看那些平凡而又执拗的父母, 歇斯底里要求孩子读出成绩的时候。
 
你我作为外人,只能报以一身哀叹, 这些父母的诲人不倦 恰恰是 毁人不倦啊。
 
 
 
之所以会在今天的文首写出这样的一段话语,其灵感来自于即将开学前,我与朋友们的一场饭局。

 
首先, 我们都知道 人和人的差距,是体现在所有方面的, 即 强者万事强 弱者万事弱。
其中,对于子嗣的教育也是如此。
 
所以,在饭局上 我们提及对孩子的教育的时候,基本都不外乎以下几个核心思想:
 
1 - 我们要帮助孩子做到的, 不是让他被任何体系的教育模式给同质化, 而是挖掘出他自身的天赋和秉性。
 
他是一块玉料,他就应该做优质玉佩。他是一块钢锭,他就应该做精工钢件。他是一块木材,他就应该做上等木品。
 
2 - 人与人的差距,不是突然到了20岁 或者25岁,就突然拉开的。
差距的拉开,是体现在孩子的三岁 五岁 七岁,乃至年年岁岁。
 
今天我们的孩子能比别人家孩子早点明白 “社会的游戏规则”,那他就是比别人孩子要领先直观的十几年。
 
3 - 给孩子垫砖,让孩子踩在我们的肩膀上进阶 和保阶。
 
 
所以,不管我们的孩子是上了精英贵族院校、K12全日制、公立四大、还是什么。
自己的孩子自己挖掘和开发,是每个父母当仁不让的职责。
 
是不能依托于他人,只能靠自己循循善诱 亲手调教。
 
不是不相信老师,是不能自我欺骗和抱有幻想。
毕竟有太多太多的事儿,是老师这个角色所做不到的。
 
老师,再尽责再认真,他能够为你的孩子点拨出一条 “高科中举之捷径”,就已经是称得上是居功至为了。
 
同样,以一名老师的精力和高度, 也几乎是不可能在孩子尚处六七岁 到 十七八岁的过程中,为他提供任何 “私人化精英教育”。
他所能教育的一切,全都集中在课本上,却无法超脱课本。
 
但我们都知道,包括灏泽也一再重复的说过,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 真正能够让他高概率登上社会前端的, 一定不是 科考类知识。
 
而是包括 :政治、历史、人文、法律、艺术、金融 等等等等。
 
那请问,这些知识 孩子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如果你说 是从大学学府中得来, 好 请关闭本文章,随后继续你的生活, 灏泽不想和你争辩了。
可假如你说, 这还是要父母自己去学 随后再去教, OK 答案正确。
 
 
你看, 灏泽纵观身边所有的朋友圈 还有我所接触并涉及的所有精英和门阀圈, 他们都对孩子的 “文凭教育” 有一个 高度的“共识”。
 
“文凭” 本身只不过是一个体系用来给人打上标签,并为之“增值”的商标而已。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 从幼儿园到小学,入学的意义纯粹是为父母腾出时间来进行集中管理。
从初中到高中,就是两次考试,来进行大浪淘沙的筛选, 最后进了大学,才是真正的四年期的 “精养”,以便他在二十几岁出来后, 能让社会觉得你好歹还有点 “文明人的共识”, 而得以通过你的文凭,来把你依次分类到对应的岗位上去。
 
说白了, 文凭就是这么简单纯粹的一个东西。
它不崇高 不稀罕 不值得有些人把它作为一个 “炫耀终生”的成就来不断念叨。
 
如果有人整天以 啊 我是北大清华 或者藤校毕业生自居,那这个人基本就是一个废物。
这大概率说明他步入社会后,没有创造任何学生期间以外更值得炫耀的成就。
 
 
也因此,包括我在内 以及身边所有的精英圈层,从小到大的一句话都是:
 
考试和学校,仅仅是一个你需要去攻陷的体系, 这个体系被攻陷后, 你就能得到领先别人的优势
另外,这个体系并不难攻,它充满了捷径和近路, 来 爸爸妈妈教你。
 
上面这段话,可能每个家庭各有不同,但是大体意思一定是这回事儿。
 
所以,你要是再看看身边的富贵家庭和精英家庭出来的孩子,你就会发现 他们除了家境优渥以外, 学习成绩也是不会差的。
 
这其中的奥妙是什么?答案就是这个:
 
教育系统,是一个生来就是被你功克的目标。
既然是要被攻克的目标,那它就一定有破点。
 
也因此,往往精英家庭的父母, 本身就是教育领域的天生高手,哪怕所教育的孩子也是他们的头一胎。
很简单啊,其实我们回想一下我们年少的学生时代就可以恍然大悟, 我们所经历的所有考试,本质 都是有捷径的。
 
举个例子来说, 就拿理科 这种看似是很 “拼功夫”的领域来说, 其实不管你是数理化哪一科, 要想拿高分的核心宗旨 都是对“解体逻辑”的吃透。
 
那解题逻辑是哪里来?是针对每个学期的知识点的复习, 那每个学期的知识点是什么?无非是每五个月的四五个概念。
 
所以,真正的解体战略,应该是你在开始一个新学期的时候,就自己先把整个学期的所有概念给全部过一遍, 哪怕不求甚解。
 
随后,在每次老师教到对应节点的时候,不断的反复思考 “既然是那样,那追求那样的过程中,哪些会成为我们的盲区?”
 
就这么简单,这也是我们自从高考恢复以来, 包括文科和理科考试的所有出题思路。
它考的,就是你对过程的反刍。
 
这也是为什么,你再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你以前读书时候的学霸同学,好像平时也不是那么努力, 但是就是赢在了 对每个学期的大流程的参透性上。
 
同理,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高考名师,其之所以能成名的根基就在于 “让学生懂出题思路” 和 “猜对每年的高考出题方向”两块。
无一例外。
 
归根结底,精英群体之所以能对“文凭”有此共识,根源在于 我们都太明白一个事物的本质是什么。
那么越早让孩子明白这个事物的本质,他就也越早被启发, 那自然 就能够知道:
 
原来一个班级的三四十个人在一起学习,纯粹是听课 而并非学习。
自己一个人去默默探索和寻思这门课业的 “破点”才是 “捷径”。
 
 
那请问,平庸父母是怎么办的呢?
一天的工作忙碌后,随后看到孩子的成绩不佳,便大发雷霆。
其中尽责的一点的,会和孩子两个人在写字台前大眼瞪小眼的熬着, 每天就是模拟卷三套 海量的题目洗脑。
 
他们会把 “学习就是为了学习”误以为是正道。
 
结果却忘记了根本:
之所以让孩子们这样的练习的目的,就是掌握解体的逻辑,而不是不断的重复 “思考”。
这种练习就是为了让你不假思索的看透其破点。
 
学习,就是为了不学习!
 
那对不起,平庸父母的孩子,除非天赋异禀,自我发掘了这个“关口”,否则注定被具备点睛之能的精英家庭碾压。
 
这也是为什么以前我小时候真的不明白, 同样是学些,他娘的怎么有的小同学就那么那么笨?按道理来说智商也不低啊?
 
有趣了,后来成了年,各自在社会阶层分流,随后再重新相遇时,才豁然发现,他们这辈子的认知和思维就没有变过。
 
永远都是 “对生活中的一切,进行重复的思考和耗神,却没有在根本上进行凝练和提取的习惯。”
 
你说,就凭这一点,这人和人的差距,他能不拉开嘛?
 
那这里所谓的阉割式教育  和 致盲式溺爱,指的是什么意思?
 
我这里要回忆一下我曾经在国内读初中时,班级里的一名同学了, 这名男同学我们且称其为 许同学吧。
 
许同学的父母,就是典型的标准“严苛父母”,严苛到心理扭曲的那种, 即他们不会允许自己的孩子把精力投放在除了 “念书”以外的任何事项上。
哪怕是饭后看个动画片,都会被斥责 “反正是用脑用眼,为啥不看看复习题?!”
要是他和我们这帮坏孩子一起去打游戏什么的, 呵呵 ,他的母亲是真的能连班都不上,就骑着电瓶车来家里敲门 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猛扇孩子许同学耳光,并领回家的。
 
那你说,她不爱她的孩子么?
从一天下班开始,买菜 做饭 所有的食材都是精挑细选,没有半分懈怠。
孩子做功课,她能连电视机都不开 蹑手蹑脚的做家务,连自己从凳子上摔下差点摔的腰间盘突出,都满脸冷汗偷偷招呼孩子他爸去医院而不惊扰许同学。
每天早送晚接,事无巨细 老师和家长的联络本,三天一总结 五天一长篇。
 
所有的细节都展现了她的爱护和关切。
 
一个平庸 却 固执, 一个盲目 却 愚钝的母亲的爱护和关切。
 
今天的许同学 确实在后来的人生考上了名校,上海交大 并成为了一名称职的科研人员。
那又如何呢?泯然众人 性格萎靡窝囊。
 
一如他在学校时一样,身上再无半点雄性荷尔蒙的展现,至今还在相亲与由于要不要和领导提出不想加班。
 
当然咯,这仅仅是一个个例,但却又是绝大部分中国80-00后孩子的普遍常态。
 
 
其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压根就没有真正的抓住重点,并予以最迅猛的方式进行突破。
结果就是,同样的二十年光景。
 
许同学的20 * 365,全部都是无止尽的 练习题 模拟卷 练习题 模拟卷 练习题 模拟卷 练习题 模拟卷 练习题 模拟卷 练习题 模拟卷 练习题 模拟卷 练习题 模拟卷 练习题 模拟卷。
 
这个20,是荒废和被浪费的20, 毫无意义 点无价值。
 
但相比我们呢,可能仅仅有3 * 365的时间,就由父母帮忙引路,把这个系统的模式给摸透,随后每次都能够拿到个 95%左右的得分比, 也就可以了嘛。
 
谁他娘的在乎那5%?!
 
那时,他和他母亲盲目争取这5%的时间,都够十三四岁的我,把大明王朝1566和IMDB250给看遍了好嘛。
 
试问他们家小许,这辈子懂的这些课题以外的点滴么?
 
阉割式教育 致盲式溺爱,舍本逐末 毁子怠孙, 岂是罪人二字可形容。
只因他们是为人父母,便使得孩子无法追究和怒恨。
 
你能怪他们蠢 耽误了你的大好年少,但你能怪他们没尽力么?
 
所以说到这里,灏泽就要再引入一个新的概念了, 即:
 
亲子关系,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我曾经不断地有重复过, 所谓的夫妻关系, 本质更像是一个合伙的企业,是利益共同体。
是你好了,我也要带你一起升级, 是彼此一起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和阻碍。
 
而优质的亲子关系, 本质则是师徒制。
不是说这个过程中,对孩子的爱就没了, 恰恰就是因为有爱, 才值得你去不断地循循善诱和为其铺路,展示你的舔犊之情。
 
这一点,我就特别感谢我的父母, 还有很多其他精英和门阀家庭的长辈对我的启示。
因为,他们从来从来没有拿“长辈”这两个字作为自我标榜的资本, 而是作为引导与分享的基础。
 
这里说一句题外话, 我其实从小到大就始终感觉 “长辈应该被尊敬”是一句很扯淡的话。
凭什么啊?就凭他们比你多活了十几二十年乃至几十年?
 
年龄虚长,一无所成 品德败坏的长辈,值得尊重不?当然不。
长辈之所以值得被尊重和爱戴,是因为他们身上有切实的 “品质”值得你去敬佩和学习。
 
也因此,我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待我特别的平等。
比如当我对某些事物不理解,乃至对他们的作为不认同的时候,他们的态度从来没有 “我是大人,我就是对的,你以后就懂了。”
 
为什么要以后?现在就给儿子你说说原因。
你当下能不能理解不要紧,但是 你起码有了概念, 有了概念 ,你就有了理解, 有了理解 你就有了认知。
 
成熟,不就是这样一步步沉淀出来的吗?
 
对此,我还曾经一度以为我的爹妈是我的造化,是上天开恩让我投胎进了两个教育家的家里,后来我才知道 啥呀 我爹妈文化水平都不咋滴!
 
但是后来行走社会,一经对比,就发现 几乎所有的精英父母都是这个思路和教育策略。
 
所以我们会发现,为什么学霸孩子,也都要分两种。
 
一种就是许同学这种, 苦修式学霸。
那是真的苦,如同老黄牛耕地,每天不断的用血汗去浇灌去磨练。
成绩是好,但代价巨大, 乃至荒废年轻人最精华的一生。
 
另一种就是那种投机取巧的精英学霸。
其成绩,是他整体优秀的一种延续性体现而已,其优秀在总体的认知上。
这种认知,你放到任何别的领域里,一样万事都能玩得转。
 
上述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实力。
今天,之所以会写这篇文章,也是希望献给所有有幸读得本文的父母和年轻人,都能够在即将开学的前夕, 好好想明白。
你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
究竟是为了那苦修的过程一再重复?还是为了早日寻找到通往成功的出路?
灏泽作为过来人,我是衷心希望你能够选择后者, 哪怕选择了前者 也能阴差阳错的走到后者。
因为我作为一个看命的,实在是见过太多太多太多的钢锭、玉料、木材,被不由分说的 挫成了廉价庸碌的螺丝钉。
而这段命中最大的劫,就极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师长、你的长辈所“送给”你的 致命玩笑。
 

 

63 人喜欢 

文章已于2020-04-29修改

精选留言
  •  235
    先生,你没穷过,很多孩子没有你出生时的条件。对于穷苦孩子,读书是一条很重要改变命运的出路。如果不读书,考不上好大学,更没法和你们这些精英家庭的孩子相比。如果家中有条件,傻子才会死命的学。
     560
    我完全理解你的意思,但是 贫穷 不代表就要当傻子。 我的这篇文章 就是写给可能家境一般,但依然希望寻找捷径的孩子和父母的。 很多事儿 真的不是钱的限制,而是思路本身阻碍了去触及财富。
  •  69
    科研人员也挺好的呀,要说螺丝钉,哪个行业都大量存在,如果窝囊颓废,那是个人的问题。
     281
    如此被打压,尚且成了科研人才,如果好好引导和启发呢?
  •  209
    “自己当猪,望子成龙”,大概就是大多数平庸父母的真实写照了。
  •  95
    20年前,有些人批判应试教育,而盛赞日本的素质教育。可20年过去了,日本产生了一代宅男,中国年轻人不比谁差。每个国家国情不一样,科举制度都在中国存在了一千多年,中国的教育可能说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毕竟人口基数在这呢!个人看法,勿喷!感谢灏泽分享!
     191
    说得非常好,但是 我们要想明白一个逻辑,那就是 科举制度本身是提供了海量的官僚和螺丝钉人才。 但是这个过程中,并不代表精英群体的教育也是走这套路。 正因为我们的规模太大,是日本乃至其他先进国家的十倍之巨,所以我们才拥有了在人才总体上的一战之基。
  •  175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太赞同你的想法了! 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告诉家长们: 平等和相互尊重才是关键。 学习考试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说实话: 听懂的没几个! 大多数还在纠结孩子能不能进名校。。。。。。
  •  51
    略读过几篇文章,有时候总觉得不太舒服,大概是过于冷酷和直白,但不得不说您的观点很多时候都犀利又直接,直截了当切中本质问题,值得深思~
     145
    不喜欢绕来绕去的表述, 世间绝大部分的道理,三言两语都能抽骨剥筋。
  •  34
    最近在知乎上,遇到一个985的,说是华为呆得受不了,要回家乡考个公务员。完全一副心力耗竭的样子。 因为见识太少,还真觉得是不是以自己的能力恐怕很难在大公司立足。才不是呢。估计就是那家伙意志力太差。 老师对解题思路的描写极其精到,就是题,就是把它解决就行了。知识、智慧、认知,去好书上学去! 总算明白为什么担心很多学生会被课本中无处不在的绵羊思维给影响了,因为他们根本不读其他书啊。
     144
    不光如此,我们教育体系就是把人往服从和呆滞的方向在带, 只有父母聪明,才能帮孩子脱离苦海。
  •  111
    我一直觉得父母坑,现在做什么事都不再期待他们的支持了,都不用告诉他们,如果告诉他们,得到的定是否定与不屑与恐慌,除了打击我的信心,别无他处。
  •  102
    这个世界上,你所能看到的95%的父母,其实都是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竭尽全力的拖孩子的后腿。—— 这段精辟的大白话,精准到位、贴切无比。
  •  30
    狗教育不出狼。还非得强行教育我也是服气。外面打不过人家回家找自尊呢这是??
     84
    你还在纠结这个,有的父母则是已经在想办法把自家那天生的狼驯化成狗了。
  •  84
    很多喷博主的人貌似还是没有理解他的意思。不是不要学习,而是懂得学习的意义。学习的真正意义是锻炼思维能力,掌握了“投机取巧”的学习方法,自然就能轻松的成绩好。这个不是题海战术能解决的。
  •  83
    出身在底层,父母很可能并不比你聪明,他们所谓的经验总结和人生智慧可能傻得错得离谱。想想曾经班里混日子的少年少女们,你的父母从前也像他们一样,现在的生活也是刷抖音看电视聊微信,他们只是混到了一把年纪而已,并没比十几岁时有多少长进,否则何以是庸庸碌碌的789?底层年轻人想要阶层跨越,真的不是他们的垃圾父母能教得出来的。 你必须很早就得长大,自己学会决断,而且下了注最好不能犯错,这也要看投胎。其实很多人一出生,八字就决定了一生的大概走向。底层翻身,岂是不易二字可以概括?
  •  71
    其实你说的那个上海交大的同学,也不能说被毁了,她是不是也超越了父母,父母能做的就这么多了,不能苛责,每个人的命不一样。
  •  60
    大概我就是那个有着平庸的父母,但是又有着小小的天赋的人吧。根据我的经验就是,破点往往是抽象的,一次顿悟,其实有万次我执的加成。破开之后,恍然大悟,从此以后,变得非常灵活,能迅速抓住本质。可以应用在各个地方。学习各种知识,实践各种活动,而最需要历练的还是做人与交人。这个在寻找破点中…
  •  59
    我常看的三个公号,先生的,育儿的,心理的,多次惊奇的发现你们很多观点都是不谋而合的,正说明了智慧是相通的,,孩子小的时候我犯了很多错误没能好好引导,恰逢疫情孩子天天在家,痛定思痛的做出了轻微改变,孩子却大变样了,让我惊喜又感动,先生的文字让我更加确定目前走的路是对的,此篇一定多读,鞭策我不再用旧有的脑回路去育儿,谢谢
  •  55
    说的很现实,现在的家长追求的就是成绩,其实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思维方式,思辨能力,任何学科都是相通的,要像织网一样把知识贯通,社会不缺人才,缺乏的是敢于创新的人才,孩子的能力以及独特的见解,以及好的发散性思维比高分重要的多。
  •  52
    我之前参加过一个合伙人的教育创业。 我最深的体会是父母认知的上限,决定了这个孩子18岁的顶端。 但是绝大多数家长,往往就是把钱丢到教育培训机构听个响,玩了2-3年就放弃了。 说实在的,这个年代的世面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都是哄人的,你觉得好看,那都是老师加工出来的,你的孩子就是一个老师的输出工具,还是倒贴钱的那种工具。 后来我觉得这样真的真没意思,老师学生都被裹挟了,是谁?就是家长的认知。
  •  49
    用继承人的思路培养下一代,知识是生产要素而已,关键是如何教会他们运用手上资源把家族蛋糕做大。然而父母不懂政经哲艺,不具备高认知力,真的想不到这层…孩子要破局可以选择远走高飞、独立生活,好好在社会上历练搓磨,颠覆原生家庭的观念,重塑新认知。
  •  42
    可悲的是,我所认识的大部分二十来岁的成年人,还以为政治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知识。
  •  41
    我和爱人早就商量过,学习成绩就是个投机取巧的活儿,和以后的工作一样。儿子要是有正事做,我们帮他给学校写假条。
  •  38
    想起了您的成名作《寒门难贵,豪门难败》里校长的那句话,“你觉得那些自己事业都没成功的父母,能在教养孩子这件事儿上拥有多高的高度?有这功夫还不如去拿个外籍呢!” 后背发凉……
  •  37
    其实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来说,读书永远是唯一的出路。文凭只是给他们更好地参与竞争,以后走得远不远,是下一个阶段的事情了,取得文凭至少让他们在以后能够有喘息的空间,停下来独立思考。
  •  35
    当年为考驾照、每天刻苦练习、教练气得快吐血!我也累得快吐血!罢了,罢了、还是走捷径吧!托关系找了个考场敎练、考试前一晚合场子、教了我三小时、循循善诱,轻言细语……、这三小时改变了我这个平民老百姓的人生观、原来"方法用对了"就能接触到这样的优质教练、让我在后来的考试中以一种游戏的心态考完全场、而之前那是无法逾越的高山、以后处理每件事时都会参考这段经历!那时可没有先生这样的好文章直接指路的! 所以先生用心良苦!您这是救人渡命啊!
  •  35
    说实话,睡前总要满怀期待的打开微信,看到灏泽先生更文像中了彩票一样激动。不看睡不着觉
  •  31
    深有感触,这件事和穷富并没有太大关系。我见过家里物质条件很好、但是却清高孤傲(实则不懂人社会道理),格格不入的“好学生”书呆子。也见过出生农村、家里贫穷,但是却游刃有余,八面玲珑的年轻俊杰。关键在于你是否有清醒的认识。
  •  30
    能看文字的人,都是善于思考、学习的人,从小就喜欢看杂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地理、天文,什么杂书都有,后来工作了,每天坚持看社会新闻,体会国家政策,并且思考为何这么做,每与人谈及这些,多数被周边嘲笑,说是吃饱了没事干,每及与此,只是笑笑,他们怎能知我的想法,先生说的升阶是孤独的,都是悄悄的,坚信此观点!至于学习,从小可能天赋异禀吧,玩着就学会了,更兼融汇贯通,这个与阅历有关,更与所读杂书有关,曾去测智商,152,不知准与不准!
  •  30
    真的是我一直想说的。精英真的分两种。学习不光是死读课本 而是考验自己的逻辑思维 想象力 空间力 真的不是死读书
  •  29
    给儿子进了号称名校的学校 发现里面老师水平低到令人乍舌 从头到尾只重视书本知识与成绩 家长也多是先生笔下羊群 像我这种另类的父母是不被老师接受 还会影响到老师对儿子的态度 实在是悲哀
  •  26
    现在反过来看,很多学习都是浪费,语文背古文,数学微积分,化学,生物,历史(学法不客观),政治(马列)。应该在中学开设宏观课程:经济学,哲学,客观历史和政治,社会学,法学,微观课程:公司财务,工具课:统计学
  •  25
    特别理解先生的话,我们做咨询的几乎都是跟这些985、公务员接触,家里环境都不差,可是家长几乎都把孩子物化了,没有尊重和理解,只有命令与服从,导致一上大学或者一工作 ,高高举起的小鞭子没有了,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痛苦到上班/上学如上坟。即便这样跟家长们稍微说一点点,就引来喷子,现在我也不说了,反正以后这些孩子都是我的客户,也挺好。思维的局限是没法突破的,因为他们只能看到自己头顶巴掌大的天空。。,
  •  23
    我上学那会要是读了这篇文章就好了。。。。其实老师教的是学习的方法。现在读到也不晚。这种先找到本质,然后在过程中不断验证本质的方法才是灏泽想要教会大家的。这也是升阶的一条路。不过灏泽恐怕要失望了。羊就是羊,羊变成狼了社会会乱掉。所以高阶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永远成为羊,子子孙孙无穷尽的做羊。哦对了,其实也不怪高阶,因为羊喜欢做羊--即便他们嘴上不承认。
  •  21
    未来将会为人母,就是我今天学习和提升自己最大的动力。想来想去,也就是父母或者师父会愿意带教孩子。但不能想着由别人来承担,未来的母亲得先做好自己这份内的准备工作。 想来也可悲,不是为我。 我作为一个兼职的教育工作者,在外面提供给孩子的教育,或者叫某种服务或产品,不得不迎合家长,迎合他们的观念,但是回到自己家里,坚决不会如此。 到今天最害怕听见的一句话,就是——老师,孩子就交给您了。每到此时,总是膝盖一软。
  •  19
    辅导二年级一道数学题,问5盏开着的灯同时关4盏有几种关法。咱不能上去就给小孩说C54组合数,其实就是C51,共5种。而是让小朋友逆袭思维,假设现5盏灯都是关的,开1盏得几种方法。
  •  19
    自己本身是烂泥 还死命想把孩子扶上墙的父母太多了
  •  18
    作为一个7岁女孩的妈妈,特别感恩能看到先生这篇文章!有时候并不是孩子需要怎样,而是家长的引导!我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首先得把自己修炼成什么样的人!
  •  15
    其实老师又不是没教过,我想99%的人都听过老师说过一句话: 学历只是敲门砖,只是好多家长和学生没听懂或者没思考这句话什么含义,误以为是步入社会仍然需要像学生时代一样N*365。工作关系我接触过两个被老美针对的企业,里面太多高级人才了,但绝大多数是许同学,相反,我一基层认识哥们学历不出彩,但我特欣赏的是他的思维,每每跟他聊天都有种被点醒的感觉,果不其然,金子是会发光的,现在他混到大中华区销售总监,而且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别让自己做重复意义的事情
  •  15
    写的好,明明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家长非逼着娃挤独木桥,这就是境界啊!
  •  14
    我就是这个80后中被祸害的一个。读书时只有敢翻教科书课本知识,完全无课外阅读。一个人凭直觉傻傻的刷题,没有思考,没有方法。不但累,而且没有好成绩。 现在带娃的过程中认识到很多以前自身的问题,在不断学习中,和儿子共同成长。学习思考并发现底层的本质逻辑,现在会有意识地不给孩子太多思维上的限制,但给规则意识等。教育是一门艺术,管束有不能过度纵容,需要温和而坚定。 的确很多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无意识造成的。我在学习修炼中。
  •  14
    这篇看得太过瘾!跟先生一样大爱雍正王朝和大明王朝1566。其实中国的公立教育,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找不到一门学科的兴趣切入点,一个是不懂得保护孩子的个性与兴趣。为了文凭把最珍贵的东西丢了。我本来以为先生要说外国户口本的事,没想到是说在公立教育中的学习方法。总结的非常好,其实想在公立教育体系胜出,根本就不是靠题海战术,而是挖掘本质然后举一反三。但是不是人人都有这个悟性,再加上猪队友父母,基本就要坏菜。如果不懂教育,其实不管比管还好呢!
  •  14
    让孩子本然看世界,不被知识固定住 是家长们要努力的方向
  •  13
    阿泽叔叔说的是,一种思维……的养成。精英式学霸因为有“大局观”,所以他之后遇到问题,也会是这种解题思路。 结合上一篇,苦修式学霸可能会考上985、211、藤校,但很大概率会成为工具人。 有些人是天生的狼,有些人是天生的羊。物竞天择,万物有灵。各有各的归途和去处罢了。哈哈
  •  13
    长辈之所以值得被尊重和爱戴,是因为他们身上有切实的 “品质”值得你去敬佩和学习。 太赞同这句话,当我身在安乐乡乐不思蜀时,有位长辈送我四字“居安思危”,一语点醒了我。我由衷佩服这位理工科长辈,耄耋之年,自学中医还颇有心得,他的学习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感恩先生教诲,最近正在思考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文章及时雨,感恩!感恩!感恩!
  •  13
    认同,虽然我的父母没有太多学识,但给我关爱和尊重。这样才能激发主观能动意识。至于这个摸索考试捷径的事,好像没有别人点拨,自己总结出来了应该还是要感谢老师吧,以前的老师还是很负责。
  •  13
    其实进社会了才知道,以前学校里分数不是最要紧的,学历差不多的人智商也都差不多(大天才除外),还是要看会不会灵活的变通,待人处事也好,处理工作也好。就是因为我妈比较喜欢和我平等的分享经验,而我爸总是和我说:因为我是你老子,所以你得听我的,我到现在都懒得和我爸有啥深入沟通。
  •  11
    从未去过任何补习班,高考大省,各科平均,985,自己总结知识架构、出题逻辑、错题反思、预习和复习方法。高考后的假期给一个孩子上10节课,物理不及格变及格。非常非常赞同先生观点,学习是个简单的事,难的是认知、情商和已有的资源。
  •  11
    唔,深有同感。学校的学习,学的是一种快速抓住本质掌握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不仅仅是考试的高分。家中清贫,略重男轻女,幸好父母尊重孩子,我成绩还行,求学至硕。酷爱看各种书,大学时做家教兼职、摄影、写稿参赛等,和学院、学校多有联系,后获工作推荐。曾经有点愧疚自责,从小到大我的爱好好像并不是爸妈或者是大家传统喜欢的好学生,但是又觉得按着别人的想法过自己的生活太亏了。所以,就按自己的想法活吧。//在最艰苦的环境也要尽力打好自己的牌很重要。很感谢父母,尤其是一直喜欢读历史、政治的handyman 电工爸爸。以前他言语鞭策我要读书自立,现在言语中又要我不能过于安乐,要做"中国人中最勇敢的那些人"。他没有明说,我却知道,有点类似先生说的,金钱财富是附带的,是志气和事业的附产品。父母亲节快到了,祝阖家安康。好了,继续奔跑。
  •  11
    刚和朋友聊完天,花了一晚上时间劝服她对孩子的教育放宽心点,因为我了解她孩子:相当优秀,有潜力。然而她焦虑来自于在跟我之前跟另外一个搞培训机构的人聊,对方告诉她孩子上小学前要学会多少多少字,要会计算多少多少的加减法等等……我简直要被这样坑人的机构老板气吐血!好在朋友说她焦虑的时候一定要找我聊聊,她说我比较冷静,能更清醒的帮她分析问题。
  •  11
    先生文章的许多观点,可以激发人上进的欲望和持久的行动!但一将功成万骨枯,许多的枯骨来自寒门!寒门中绝不缺人才,但上行的高度取决的要素太多,因人而异!
  •  10
    很多人可能弄错了先生的意思,投机取巧是要分事情,不是让你们做啥事都投机取巧。就像穷容易激发意志,也同样容易让人什么事情都钻研较真。钻到对处,这个人的狠劲一般富家子弟比不上,这是穷的环境给予的优势。但是穷的环境也会给人一种事事需要紧绷的压力,导致无法放松。这样在生活里就容易没有格局,干些捡芝麻扔西瓜的事。文中所说的考试就是这样一件事,你要钻研学习、锱铢必较这种精神应该等到你当学者拼事业时候发扬光大。在此之前应该放松点海纳百川厚积薄发,战略上重视,战术上轻视。读书学习是很重要的,但在人生阶段里,前期这些成绩重在参透而不是死磕。以穷的狠劲,换个富家的心态,想必定能事半功倍。
  •  10
    讲得很对,也很真实。虽然还未婚,但看到周围的父母,有些一年花10-40万上私立学校,有和体制接轨的私立,也有不屑和体制接轨,重视价值观思维方式人学教育的私立。有些花几百万上千万买学区房,为了读体制内出成绩升学率高的学校。父母和父母阶层不同,格局眼界见识不同,选择必然不同。
  •  9
    老师也是科举怎么上来的,真正的大儒也不在中小学。国内为何搞科举,主要还是人太多,分流人。不需要那么多人去体制内,做科学家,做白领。更多的,还是去基层做个螺丝钉。至于为何要把教育抄的那么火,还是因为教育产业化的。收割教育,这个是种影性税,和烟草,盐一样。
     1
    写得非常好
  •  9
    先生所言句句珠玑,入木三分。实在是发现了宝藏公众号。 我是寒门出身,身边同学和家长不乏有本末倒置还自作聪明的;我的父母相对有宏观思维的萌芽,也至于我本身会与同学有些许不同, 对于学习的认知各方面与同学有一些不同,处在这种环境中一度怀疑是自己出了什么问题,差点被同化。不过也好在高中在北京念了,从十八线小城市出来逐渐接触一些相对优秀成熟的人,才发现原来不是我有问题,是我身边人太次!!!差一点自己的萌芽就被掐灭了,想起来后怕,后来又是发现了先生宝藏公众号,愈加坚定了思想。 讲真,底层的同学有相当一部分是块不差的材料,的确是父母毁人不倦。我父母也有相当局限,还好他们至少支持我改变,一些同学的确可惜,明明天赋很好却只爱追剧?!我在宿舍里听三国,杜月笙等等一度被嘲笑。。。 今年高考,年纪还小还有机会吧!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哈【自我欺骗】
  •  9
    曾经和毁人不倦的老师斗智斗勇的叛逆青年路过。强烈认同解题思路这个观点。以前数学我几乎只做课本上的题目,再加一点练习册里最难的那几道就完了,一道题有时候要花几个小时摸索,然后同学就很奇怪为什么我的习题册都是空白的还能考高分,而我觉得刷题真的很蠢,别说那些题目逻辑是一毛一样的,有些题目连数字都懒得给你变一变。 然后我们“亲爱的”老师们,生怕学生在自己那一科目上花的时间少了,变着法子布置作业占用时间(是的这才是真相),不愿意做无用功的我就抄答案。高三一场接一场的考试,都是高度雷同的题目,真特么压抑(我考个中上不就完了么你管我怎么学的)。其实拿个小本子知识点做个图一归纳就完事了。 我现在没有成功,这种没有成功完全是自己其他素质的欠缺,和考试没关系。另外我一直觉得,应付学校和家长真的很心力交瘁,影响情绪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学校的图书馆后来还关了(这特么设来就是为了上级检查吧,再说一句,我那学校还是出过几个状元的),在求知欲最强的时候,连本好书都看不到,看个历史人物传记还会被没收(我又不是看言情!) 所以,学校?呵呵呵……
  •  9
    这篇文章看的 太有感触了 我妈就是文中说的许同学他妈这种 我从小就想逃离他们的束缚 大学跑在省 工作也跑外省 但是到了成家立业的事又被左右了 自己性格优柔寡断 磨磨蹭蹭 知道弱点但是改不掉 希望看到文章的父母不要做许同学这样的父母 真是毁人不倦
  •  9
    师父,你知道在线下不小心灏泽的粉丝相遇了,会发生什么吗?未婚的,可以直接谈恋爱。做项目的,可以直接聊怎么圈羊宰羊。连寒暄都免了,线下灏泽粉比提清华北大NBA还牛逼
  •  9
    看似是写教育,实则人生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思考,一个“为什么”太妙了👍👍
  •  9
    未来是知识经济,创意,知识产权才能有更好的经济效益,我们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知识。知识和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家别看见个别例子就觉得读书无用,我想先生想讨论的是成功之道,和治学之道不同。我们的文化瑰宝是价值千金的,值得学习的,但是不能死读书,而是过了上学的阶段后要学以致用,综合能力的提升,不知道我领会到了没?
  •  8
    除了你说的这一点,学历还在贬值,肉眼可见的速度,所以平民家庭还把高考当成改变命运的敲门砖实在是傻逼
  •  8
    不能再赞同!80后从初中开始就盛行补课,普通人的大多数家长都不会逆势而行,“我们不补,我们看更多世界”这种敢于与整个大环境对决的父母少之又少。如果父母能有这魄力,孩子不管能不能上好学校都不一定会变成庸碌的螺丝钉。在国外的感受:至少跟我一起来的普通留学生里被问及兴趣爱好时能拿得出手的基本没有因为除了学习我们没干过什么…我们可能也有过好多想法,但都被各种压制了。而外国学生大多都是好多存货,并朝着自己兴趣爱好发展。国外的素质教育虽然有弊端但是一定是有百花齐放的益处的。自己真的是在不同文化的认知冲击中认识到先生文中所说,我相信绝大部份有认知的80后家长都会进步太多,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不会重蹈覆辙。(认知有限,还请见谅)
  •  7
    父母之爱子,当为其计深远,我们活在当下,但孩子活在未来,尽己所能开拓眼界,做好孩子前20年的生命合伙人足矣
  •  7
    作者说某些家长想把狼驯成狗,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应该是担心在外跑丢了或有闪失用链子拴着,又没得吃的喝的供应。我上大学时想申请助学贷款,爸妈死活不同意,家底掏空交了学费,剩了不到八百做生活费,我妈高兴的说家里还有三百块。因为入学时交了第一年学费,第二年第三年申请不到助学贷款,每次半年半年的交,滞纳金有四百块之多,相当于半学期生活费。 初三时住我爸单位宿舍,我爸经常不见人影,给一点点零花钱,很少做饭,我晚自习后换煤球做饭炒菜,那时候没电饭锅,吃完饭差不多十一点,第二天早上五点四十起床去早读。印象中最多的是彩椒番茄土豆,中考有体育,别人越练越有效果,我是越练越差,因为练习消耗的肌肉得不到补充。 高考前住家里,考试当天骑车去考场,夏天蚊虫多没空调风扇,蚊帐里也热的受不了,我妈点了两盘蚊香都没赶走蚊子,我发现蚊香很劣质,就是锯末加颜料的假劣产品,我问哪买的,我妈说有人沿街叫卖,很便宜只有正常的一半不到,就买了些。 不能说他们不关心,无关紧要的时候还是挺关心的,做他们认为很重要的事情关照。 当我让他们配合做点小事,无非是点点鼠标,连续二十天,或者给他们几万块干两千块的事,他们就变得非常有原则,坚持说自己有更重要的事或那样做不美观。 离我爸退休还有半年多的时候,我掏钱让他去北京做了检查,发现有老年痴呆前兆,我爸对单位的报到要求置之不理。 对于五六十年代的人,不要指望他们改变价值观,思维方式,或者吃亏中汲取教训,这是不可能的,把他们当金鱼或者草履虫对待,吃好穿好就行。
  •  7
    穷人家必须牺牲一代人的特长爱好,先努力成为现有体系接受的螺丝钉,有了稳定的生活资料来源,才有机会让后代站在肩膀上去争取更多幸福。但往往家长们在成为螺丝钉为下一代打基础的过程中,真的投入到螺丝钉的思维逻辑中,还不自觉地把螺丝钉精神往后代身上套,我想来想去,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生活大局的反思,可能是日常生活头绪太多挤占思考时间,也可能是螺丝钉稳定的小幸福麻痹了自己的思维。
  •  7
    看到留言里很多人没有理解先生的意思,举个身边真实的例子,可能没有先生说的深刻。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学历相近 ,同岁的两个孩子学钢琴,每天都是固定练习一个小时。两年以后,A小孩已经能够弹奏致爱丽丝这样子的曲目,听着很享受 。B小孩还在小星星阶段,且是噪音般的听觉感受。B是我的邻居,我就很好奇这差异,就一直观察她们。A小孩的妈妈每次钢琴课都是在一旁听课一起学习,她认为小孩子的一堂课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大人不同,而且她学会了以后回家可以及时指导并指正她女儿的练习,家长有清晰的的目标,希望钢琴可以锻炼小孩的记忆力,动手能力,专注力,持续为一件事情努力提升的习惯。B小孩的妈妈每次课都是在外面等小孩,在家练习的时候就是死命的盯牢小孩把一个小时的钢琴时间练完。她的目标很模糊,培养兴趣的 而且其他小孩也在学。我的邻居B小孩在前几天非要给我弹钢琴听,10分钟三首简单曲子,全部一个调调,家长一脸骄傲,这两年每天一个小时都去哪儿了呢,这个故事先说到这里。先生说学习是有方法的,评论说只有学习才有出路,先生说人生有很多种可能,评论说他已经超过他的父母了 。年纪越大,越觉得思维活络的人路越走越宽,思想禁锢的人圈子逐渐变窄甚至失去。
  •  7
    先生所说的,和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如出一辙,智慧是相通的,是批判教育体系的匮乏,提倡个人和社会的连接性
  •  6
    纵观历史可以看到很多成功者都是野路子出身的,体制教育下极少有这种牛叉的人,我很喜欢的小说人物韦小宝算一个吧,路子够野吧思维够广阔吧,值得深思
  •  6
    一个人的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眼界,格局,而现行的教育体系并不教授这两样东西。他们教育的目的是每一个机器合格的零件,而不是驾驭机器的人乃至创造机器的人。所以,从本质来说,普通人和精英之间从教育上学习的就是泾渭分明的两个方向,所以,该教授孩子什么知识,应该自己思考清楚。
  •  6
    当输在起跑线上的理论被很多人认为是错误时,那丁俊晖,朗朗,寒寒就有更多的人去了解。这编文章来的不早不迟吧?2013年前就有陌生人说我是丁俊晖的(爸爸)。其实我跟很多人说我要让别家的小孩不上(公立)学,这是不可能的,我家亲属更是告我家人,说我不上路子,较别人孩子不上学……我认为陪伴式教育就是甘做垫脚石,复印机式(自己也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教育,才能有资格教小孩。地理老师可能教历史,体育老师可能教美育。这个老师首先是家长,那样才能与小娃谈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哈哈也许一定有三观的长期讨论……我培养了一个《大》狗宝……
  •  5
    这篇直击心灵!90年代人深有感触,看似在学习,但并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是先生大作,有多少许先生类家长创造了许先生式的悲哀!有幸独到这篇,是我的幸运,谢谢
  •  4
    先生说的的确很好。人和人之间差的更多是认知水平而不是其他。人的命运在长时间段来看都会回归自己的认知水平。但是悲哀就在于,我知道自己的认知有问题,但是却不知道更清楚的认知是什么,只能自己硬碰,寄希望我能把我的经验传承下去,让我的孩子能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
  •  3
    这并不是一句戏言。从改革开放开始,到如今互联网的红利期刚刚过去为止。这个理论是适用于国内社会的。 我要说的意思,先生应该懂得。 如今各种各样的教育百花争鸣,也是应了时代所需。 我们需要有符合如今国力同等级的思想文化深度,来让整个社会能够达到进一步的飞跃。 可以说,如今才是先生所讲的时代真正到来的时机,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个文章,明白如今的大势所趋
  •  2
    我爸爸就是很传统的人,我是女孩子天生叛逆爱哭闹爱闹却胆小 8岁才开始留头发 8岁之前一直是小秃子 在非常落后的村里长大 但是尽管如此我那时候很爱读书喜欢音乐喜欢画画 没人知道至今如此。13岁见父亲 严苛的捆绑式教育让我想逃 最严重的时候每日挨打,由于各种原因初中辍学,现在家里欠着钱爸爸没房子在外地,我四处漂泊,偶尔看一些书提高自己,谈了几场恋爱都很久,也让我发现了自己不会处理亲密关系,看到了很多自己的问题。今年21岁,在供住的物流仓库工作,工地快递分拣,一路走来坎坷也好都过去了,19年突然重新学会了思考,想重新学习知识想好好探索自己。看了先生的很多文章,每次看完特别有感触。想自己要怎么样的去拼去闯去努力才能实现自己想到达的位置。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
  •  1
    阉割式教育 致盲式溺爱,舍本逐末 毁子怠孙, 岂是罪人二字可形容。只因他们是为人父母,便使得孩子无法追究和怒恨。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