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科学与阴谋 | 新潮沉思录

2020-06-15

文 | 北方朔风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国家。

——路易斯.巴斯德

 

近日,一篇发表在哈佛大学下属学术平台上面的论文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简单的说,这篇文章通过几个停车场遥感照片,和百度的几个搜索指数,强行去“证明”武汉在19年8月就出现了疫情。而这篇文章发出之后,西方媒体开始添油加醋,而特朗普本人也转发了相关内容,以至于外交部发言人不得不出面回应这被称为一个时代级别的行为艺术了。

 

这篇文章的逻辑并不复杂,作者声称,通过遥感照片发现在2019年8月开始,武汉医院的停车场停车量增加,而在百度上面,相关的搜索指数也增加了,于是作者就得出来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疫情在2019年8月就发生了。大多数人都能看出来,这个逻辑根本不成立:不管是停车场还是搜索指数的变化,都有着太多的因素影响了,并不能证明这些东西的变化与疫情的任何关系;而针对停车场的车辆数量变化,作者也只给出了几张照片,并没有大量过往资料的对比,作者给出的论据,甚至连停车数量增加这一点都无法充分证明;而选择的相关搜索关键词,据称也不太符合中国人普遍的语法。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这篇文章都是高度缺乏逻辑性的。

 

统计学是现代科学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利用好统计学的各种数学工具,有助于我们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两个数据存在数学关系,这两个东西就一定存在逻辑关系。这一点在统计学的教育里边,是多次被提到的,统计学不能沉迷于某些数学上的类似,忽视现实中的逻辑关系,这并不是什么不切实际的要求,而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出发点之一。而按照学科排行,哈佛大学的统计学专业是全球第一,医学专业也是全球第一,这样的错误出现在哈佛的平台上面,实在显得过于讽刺了。如果不是因为这文章的大多数作者并不是哈佛大学的,我都要怀疑这所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还能剩下几成的学术道德了。

当然了,这篇文章是没有经过同行评议和审稿的,严格来说,不是正式意义上面的学术论文,同行评议和审稿都是论文评审的重要步骤,是用来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部分,虽然并不是过了同行评议的一定有学术意义,但是一般来说,通不过同行评议的文章基本上没什么价值。不过为了提高科研交流的效率,会有一些平台(如medRxiv)进行交流这些论文与想法,这样的预印本网站在这次疫情之中也起到了很多积极作用,但是在这些平台上面的论文,正确性都是非常需要研究的。否则,笔者实在是难以想象,一篇这样的文章是如何通过审稿人的评议的,无论是从学术研究的任何一个方向来说,这篇文章都很难给到及格分,不要说在正规的学术刊物上面登堂入室,就是作为大学生毕业设计,都着实差了一点意思。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这篇文章似乎只是一篇充满了恶意的学术次品而已,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是如此,一篇论证过程缺乏科学性,没有经过同行评议,作者也并不是什么学术大拿的文章,却被美国多家媒体转载。我们很难不去思考,这是不是一场富有针对性的事件,否则这样一篇文章,早就淹没在了浩如烟海的文章海洋之中了。

 

论文第一作者

论文作者之一

 

从疫情流行开始,西方国家的政客与宣传机器都采取了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态度,对中国抗疫的各个方面进行攻击,而在疫情在西方国家开始爆发的时候,这些人又急于把疫情的责任扔给中国,以便用来掩饰这些国家在抗疫上面的种种错误,而最近一段时间的种种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传播演化路径,远远比想象之中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单纯靠各种话术把责任完全扔给中国,似乎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些宣传民粹的家伙,需要一些学术上面的支持,这次的事件,就是他们病急乱投医的表现之一,看到有一篇可以推卸责任的文章,便看都不看的抓了起来。不过无论是文章作者还是这些政客,在这次事件之中的表现都显得过于拙劣了,以至于看起来不像是一场阴谋,反而像是一场笑话。

 

虽然在于西方学术交流的过程之中,西方国家的部分学者,确实是存在一些偏见的,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在这次疫情之中,大多数的西方医学工作者,都能对于中国的防疫措施给出较为合理的评价,在今天这个逆全球化风潮不断,反智主义盛行的时代,这是难得可贵的。但是必须要说的是,科研平台也是话语权争夺的平台之一,在这次疫情过后,西方国家社会内部矛盾加剧的情况下,中国会是个转移矛盾的目标,而为了做到彻底的转移矛盾,学术平台也是可以利用起来的,在那种情况下,恐怕单有学术界的良心是根本不够的。

 

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这次这个文章拙劣到不需要学术水平都能看出来不对劲,以至于互联网上普遍对于这个事情是嘲笑的,那些“有态度的媒体”,也默不作声。但是下次,如果还有类似的阴谋,以更加精巧的学术方式包装,加上更著名的科学家的名字,配合上更加优秀的宣传手段,舆论还会是这个样子吗?那个时候会不会有很多人相信这种宣传呢?那个时候,公共知识分子们会不会进行所谓的科普呢?我实在是没有信心。

 

虽然科学理论上是为了全人类服务的,也确实有很多科学工作者为此而奋斗,但是哪怕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这样的时候,我们依然看到了很多人利用了科学,去实现他们的目的。无论是用流行病学给群体免疫背书;还是在特效药研究之中的,放出某些数据,对股价造成微妙的影响;或者是在关于羟氯喹的临床试验里边,使用虚假数据影响实验结果,这些事实都告诉我们,即使在这样危急的时刻,很多人依然在利用科学,去做一些违背科学的事情,这些人并不在乎会有什么样的代价,或者说相信自己不会是那个代价。那么不出意外的,我们接下来会看到有人利用科学,去进行民粹主义的宣传。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能否保持判断力呢?这是很有难度的事情,虽然这些年我国的科研有了许多的进步,但是与整个西方世界相比,我们的科研和科学相关的宣传,都处于极大的劣势,西方世界依然占据了自然科学研究的高地,这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依然必须要面对的现实。而借助西方世界整个体系,哪怕大多数西方科学工作者都是正直的,依然会对于我们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

 

以最近的制裁为例,我国部分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大学被美国施加了制裁,这会导致这些大学的学生与教师对外交流困难,而在学术论文的发表里边,也无法使用很多科研软件的数据,这在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之下无疑是一件不小的影响,现在的评价体系里边,对外交流经历与英文论文发布量,是评价的重要一环,制裁确实会对于人员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软件或许可以部分利用开源去减少影响,但是一套全新的评价体系,目前确实是没有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科学研究领域,还是社会舆论领域,我们都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而随着摩擦的加剧,利用各种学术与政治手段,对中国造成压力的举措会远远不断,比这次事件更加精妙的舆论攻击也会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如果想要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科学的进步,我们必须要发展属于自己的科研体系——这个体系不光是研发与应用上面的,还有各种平台的建设,比如说对于科学结果的评价平台,我们必须得有自己的话语权。我们应该有资格去评价一个科研成果是否有价值,这个评价当然是要遵守科学规律的,但是不必遵守西方世界的话语规则。

 

这当然不是意味着我们非要去独立于世界去搞科研,现代的科研就像是汽车与飞机一样,高度全球化,能利用的国际科研资源,能合作的外籍科学家,我们当然还是要积极交流的,但是在现在这样一个,越来越有点走向疯狂的世界,我们必须要有两手准备,在必要的时候,有属于我们能用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让科学这个认识改造世界的强力工具,真正的为全世界人民去服务。

这个过程不会是个简单的过程,会遇到很多问题,会走很多弯路,甚至会很痛苦,但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科学的进步,为了全人类的未来,有些事情总是要去做的。

人喜欢


精选留言
  •  270
    车位多说明病人多,车位少说明人都死完了,到处都是无主的车位,这波够不够哈佛的门槛了
  •  199
    以后导师问我写论文谁用百度啊,我就可以回怼哈佛啊
  •  140
    中部某211大学,老师上课提到了这个论文,老师说,在我们学校,这种东西拿出来当选修课程论文交上去都会被挂掉,她就想不明白为啥有人有勇气把他投到哈佛的平台上
  •  121
    作为一个科研民工,对西方在科学领域的话语权 深有感触。不要觉得西方科学家都是大善人,前段时间 一个有权威的西方学者在顶级期刊Angew上发了篇歧视中国科学家、女科学家、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的文章,想想,文章可以通过层层同行评议然后发表,细思极恐,国外科学家对这篇文章的谴责集中在后两个 对第一个鲜有提,所以科学领域内部也有舆论宣传。
  •  103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资本家有祖国,但资本没有国界。
  •  78
    感觉像奉命造文
  •  67
    “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  55
    建国觉我们唯论文的评价体系太糟糕了,帮我们加速改进
  •  54
    继约翰霍普金斯出版世界医疗水平魔幻排名,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坐镇瑞典最终瑞典疫情崩盘后,哈佛医学院终于下场参与竞争“最丢人顶级医学院“了
  •  52
    又是愚蠢无聊的私有制市场里的互撕。在私有制市场的认知里,国家甚至是私有制竞争的单位。这也涉及到知识产权这一私有制产物的争议。 一方面,他们声称知识产权可以激发脑力劳动者的积极性。但与此同时,西方人却坑蒙拐骗了大量本应属于中国的知识产权,把中国人的东西据为己有,以此来攫取利润。当代最有名的,就是把青蒿素这种中国为了国际援助举国研发的成果商业化赚钱。 欧美的黑客们也知道互联网精神是交流共享,甚至他们为了真正的自由,搞出了世界上最大的“黄(盗)片(版)”网站。当然这是个朋克自嘲。 私有制不利于生产力的整合,人为构筑信息壁垒。很多市场盈利根本就不是技术领先,仅仅是玩信息不对称。真搞技术的科研人才,很多是支持马列的,因为所有国家的基础研究也都吃国家和体制内的经费。
  •  41
    现在我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个人觉得有两个主要难点,一个是简单明确的口号不仅被欧美捡去而且还狭义化了,像“民主”和“自由”,另一个就是,很多相对靠谱的事情其实是比较反人的,咋说呢,动物性的,类似于“艰苦奋斗”“长期坚持”,至于技巧方面,个人感觉还是有进步的,但毕竟对面也算千年的狐狸了,还有哪怕知乎上一大堆不说复制黏贴传教的
  •  27
    科学既是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主义的宝剑,又是资产阶级镇压无产阶级的工具,这对于这种工具性极强的东西,无产阶级只能从资产阶级手里夺取过来,才能加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反抗。 但问题在于,科学受到了资产阶级极强的控制和改造,一些科学实验需要耗费极多物质资源和极其考验人类组织力量的,因此,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建设就是很重要的课题了
  •  23
    1.统计学上始终强调“相关而非因果”,相关只是数学形式上的,不能作为实际意义上的,更不要理解为因果关系。 2.科学的研究范式不能是先立结论,再找证据。 3.实际上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式也不能是先立结论,再找证据。但遗憾的是,人文学科很容易在这里犯错误。就拿媒体来说,许多新闻和文章都是立场最重要,先下结论,再找支持这个结论的证据,对于不支持结论的证据就选择性忽视。 4.无论是“战狼”还是“公知”,我认为都应该摆脱这种主观性叙事,辩证地看问题,“实事求是”四个字看似简单,实则较难做到。
  •  20
    看到科研评价体系这块,比较赞同,我们缺乏一套自己的科研评价体系。就文章发表来说,中国学者每年在SCI上花了300多个亿(数据好像是政委说的)。之前国家也提出要提升中文期刊水平、破四唯,但是我觉得目前没见到明显成效。国内什么时候能严格同行评审,减少人际关系影响才能说有一点进步吧,毕竟师娘的优美感这种文章也能在核心期刊上发真的很打击人对国内期刊的信心
  •  15
    可能大家都疯的时候,比较明智的做法就是,保护自己,守好初心吧。
  •  12
    真的,我学遥感的。大数据和gis确实可以联系到很多神奇的东西上,比如什么城市规划啊、渔业资源开发啊、殖民地政策研究啊……所以刚看到这东西的时候我还挺好奇个中细节到底是啥样的学习学习,结果看了之后...我尼玛……
  •  10
    说当课程论文交上去会挂掉那个:还真不一定,极少有课程论文的排版和图示能有这么规范好看的。做的好看,就得了很多分了。
  •  9
    用现有数据来推出结论,不好!用既定结论来挑选数据,好!俺们哈尔滨佛学院真是太科学精神啦
  •  6
    西方证明白人优于其他人种不是也有论文么 只能说明西方的宣传还是有效果的,人们下意识就会认为西方高等学府=正确
  •  5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4
    有可能哈佛只是提供挂预印本的网站,就像数学的arXiv 是康奈尔大学的,几乎谁都能往上贴东西,但无奈媒体一吹就……另一方面我感觉欧美学术圈大概是个中世纪行会一样的存在,人情啥的都是有的,博士生也就类似于某种手艺的学徒。张益唐拿不到导师的推荐信连个讲师都混不到,要不是前些年搞了个大新闻根本不会有人知道…… 哎,只能说为中华之崛起,为世界人民大团结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  4
    挺好啊,就算这新闻背后弯弯绕之类的误会误解很多,甚至难以辩明,其实用不着过多说什么。美帝继续作,而且啊,我们应该希望他们加大力度。墙倒众人推嘛,众人不努把力,就那破墙指不定还能立多少年呢。反面教材,整活儿挺棒👍🏻
  •  3
    不管韩国的国货情节是否来自于大财阀引导,都非常值得学习。融入国际,但是制造值得信赖的国货并培养国货热情,才能进退自如。
  •  1
    知乎上有该文作者的前合作人写的回答,表示这个论文作者的风格就是如此,习惯于无视统计学常识根据需要的结论来制造数据。
  •  1
    我更担忧国内科研水平。我读的只是硕士,在高校。和另一个在中科院读的硕士交流讨论几乎都是在吐槽实验室和科研。无意义的水文和得不到经费的好导师,更别提更恶心的部分老师。
  •  
    真的没有什么群体,尤其精英群体,是完全独立于政治的,哪怕是顶尖学校的科学家。
  •  
    难道问题不应该是病毒所这种国家的重要单位,美国民间都能拿出过往某一时段高解析度的卫星照片吗?那军方和专业的情报部门不得随时都能看光光?这多可怕。
  •  
    这篇所谓论文根本不值一驳,但我在网络上竟然还真的见到了不少拥趸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