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面间谍”的情爱江湖 | 万小刀

4月9日

1939年5月,28岁的湖北青年袁殊,因炸日本军火库有功,获戴笠奖金20万,并被破格召至香港,参加军统骨干会议。

会议结束,戴笠密会袁殊,给了他一个新任务:暗杀汪伪特工头子李士群

军统头子戴笠

袁殊回到上海,立即着手策划,亲自画了地形图,派人从76号魔窟后面的菜地挖地道,准备将汪伪特工总部整个炸掉。

不料,计划实施一半,袁殊忽然被人出卖。

李士群和袁殊是老同事,得知他竟要炸自己,大怒,将其扣押在76号,拿出罪证,逼他反水,但袁殊不为所动。李士群气到发抖,扔给他一张纸。

袁殊一看,日本宪兵司令部通知,上有四个大字:“就地处置”。

命悬一线,生死存亡之际,袁殊闭上眼睛:28年的曲折遭遇,就像放电影一般,在眼前飞速掠过。

 

一、

 

1911年春天,袁殊在湖北蕲春出生,此地隶属黄冈,和林彪也算老乡。

袁殊的父亲袁晓岚,是同盟会最早的会员之一,他热衷排满,给儿子取名袁学易。

袁家没落后,袁母贾氏曾带孩子回娘家生活。

1920年,贾氏因父母去世,携两子赴上海投奔丈夫袁晓岚。不料,时任国民党驻沪机关要职的袁晓岚,却因与女学生姘居而冷落贾氏母子。

可怜母子三人,流落在上海浦东,以贾氏教棚户区工人认字为生。兄弟俩小小年纪,也不得不当街卖油条、擦皮鞋补贴家用,尝遍了人间疾苦。

两年后,11岁的袁学易费尽心机,才进了印刷厂当学徒,不用再风吹日晒。

到了1925年,袁晓岚忽然记起来自己还有两个儿子,遂托友人将儿子们介绍进上海立达学园,免费入读。

在立达学园,袁殊遇到了袁绍先和夏丏尊、丰子恺等主张个性解放的老师,在老师影响下,对“无命令,无服从,无制裁的无政府社会”产生向往。

不久,“五卅”运动爆发,年仅14岁的袁学易参加了罢课大游行,改名袁殊。

1927年,16岁的袁殊参加北伐军,受其父袁晓岚之友、国民革命军江南别动军司令胡抱一提携,加入国民党。

16岁的袁殊

后来蒋介石背叛革命,北伐半途而废,袁殊也脱离部队,辗转到高长虹兴办的《狂飙》社出版部工作。

在这里,袁殊和一批进步文学青年一起,追求光明的同时,爱上了新闻和文艺。

《狂飙》社解散后,17岁的袁殊和女友马景星一起,于1928年东渡日本求学。

马景星父亲是上海南汇有名的大地主,家里很有钱。有了女友的资助,袁殊才得以在日本学新闻,马景星学西洋画。

1930年,19岁的袁殊回国后找工作不利,在马景星资助下创办《文艺新闻》周刊,夏衍、楼适夷等协助其工作。

受夏衍等“左联”派影响,袁殊也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并萌发了加入共产党的愿望。

1931年夏,袁殊与同是左翼文化总同盟(以下简称“文总”)常委的朱镜我在一个会议上相遇,返回时结伴而行,袁殊看四下无人,就问朱镜我自己能不能加入“前卫”?

袁殊口中的“前卫”,即“秘密前卫组织”,当时的中共中央特科。

朱镜我是“文总”的常委,也是“左联”负责人之一,他看了看袁殊,不置可否地回答说:“这要看你个人的具体情况,以及周围人对你的评价。”

袁殊听明白了。这事说白了,就是要看表现。

后来,袁殊就与冯雪峰配合,在自己办的《文艺新闻》上,披露了“左联五作家”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被害真相,终于引起了“前卫”注意。

1931年10月,20岁的袁殊跟随“文总”负责人潘梓年,在上海静安寺一家白俄开的咖啡馆里,见到了潘梓年的堂弟,潘汉年。

潘汉年当时25岁,就已出任“前卫”,也就是中共中央特科的情报科科长,袁殊对其早有耳闻,非常倾慕。

此时,正值“前卫”前负责人、“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顾顺章叛变,上海地下党遭到严重破坏,潘汉年急需重建情报关系网,正在积极物色人才。

看袁殊有留日背景,新闻学出身,加上中等身材,其貌不扬,辨识度低,潘汉年觉得这对获取日方情报十分有利,于是将其吸收入党。

袁殊如愿以偿,被秘密安排到中央特科工作,单线联系人:潘汉年助手,王子春。

这时的袁殊,做梦也想不到,日后自己将会成为横跨中共、军统、CC系、日伪乃至青帮等各大势力的,“五面间谍”。

 

二、

 

经过训练,很快掌握了情报工作基本技能的袁殊,再次托父亲的朋友胡抱一介绍,投到“暗杀大王”王亚樵门下,主持《公道日报》的工作。

胡抱一是国民党骨干,曾担任孙中山卫士,与王亚樵、戴笠、胡宗南都是结拜兄弟,所以介绍袁殊给王亚樵很容易,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在《公道日报》,袁殊结交了王亚樵手下骨干王铁民、郑抱真、谢扶民等人,为7年后痛击侵华日军埋下了伏笔。

然而没多久,袁殊帮杨尚昆等领导的抗日组织印传单,身份暴露,只能离开。

和王子春商量后,袁殊给在国民党担任要职的表哥贾伯涛写信求援。

贾伯涛是袁殊舅舅贾宝书的大儿子,曾由袁殊父亲袁晓岚推荐到黄埔军校学习,从此成为蒋介石亲信门生,深受重用。

贾伯涛了解到袁殊的情况,很快复信,将他介绍给上海社会局局长吴醒亚。

吴醒亚是湖北黄梅人,同是黄冈老乡,曾拿着袁晓岚的亲笔信去找陈立夫谋职,此后成为陈的亲信,由陈力荐,步步高升,出任上海社会局局长。

吴醒亚一看是袁晓岚的儿子,又有贾伯涛举荐,自然不好推辞,很痛快就答应了。

在王子春指示下,刚进上海社会局的袁殊,就写了一份镇压工潮和学运的意见书,得到了吴醒亚认可,当即让他加入其湖北帮特工小组搞情报工作。

为了方便搞情报,袁殊又和吴醒亚要了一个公开身份:新声通讯社记者。

袁殊加入新声通讯社后,发现单位附近有家外论编译社,政治背景是汪精卫的改组派。

经过一番明察暗访,袁殊成功游说吴醒亚,花八百块买下了外论编译社。

明面上看,这是将其收归陈立夫的CC系所用,实际上袁殊因为立功出任外论编译社副社长,相当于将这个机构,牢牢掌握到了中共“前卫”的手里。

外论编译社是一家合法的舆论机构,可以公开搜集各国对中国的评价,这对于已迁入苏区,国际信息和动态相对闭塞的中共中央来说,意义非凡。

初战告捷,袁殊信心百倍,又让黄埔四期毕业生郑庸之办了一份《军人画报》,专门宣传蒋介石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军官。

蒋介石庐山军官训练团

这些受训军官的照片和文字资料,都被袁殊秘密传送给了反围剿前线的红军。

但是军官们不知道,他们很高兴,于是郑庸之得到高升,加入了贺衷寒等领导的复兴社,担任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宣传部电影股股长。

郑庸之很感谢袁殊,办了个《联合通讯社》,自己出任社长,让袁殊出任副社长。

这个《联合通讯社》,专门报导全国各支部队剿共和削平地方势力的消息,宣传军事胜利和将领们的业绩。于是,国民党军队的种种活动和人事变动,又很及时地通过袁殊传给了组织。

在国民党内部,CC系和复兴社是两个派系,经常争宠邀功。如今手下竟有人渗透到复兴社外围,出任《联合通讯社》副社长,吴醒亚非常赞赏,决定重用袁殊。

在吴醒亚运作下,袁殊顺利当选记者公会执行委员,代表上海社会局控制整个上海新闻界。于是袁殊又开设了记者俱乐部,大量收集情报为中共所用。

1932年,吴醒亚出任陈立夫CC系秘密组织“干社”理事长,安排21岁的袁殊任情报股股长,27岁的李士群任行动股股长,于是,袁李二人成了同事。

谁也没想到,7年以后,袁殊会从军统头子戴笠那里,接到刺杀李士群的密令。

 

三、

 

日本占领东三省以后,积极备战,狼子野心,路人皆知。中国人民反日情绪日益高涨,连日本领事馆的记者招待会,都十分冷清。

袁殊却接到了王子春指示,让他坚持出席记者招待会,并设法引起日方注意。

很快,负责接待的日方职员发现,有位年轻记者,手里拿着日文版的《中央公论》读得津津有味,立马报告给日本驻沪领事馆岩井英一。

上海日本领事馆旧址

岩井英一很感兴趣,上前与袁殊交谈,袁殊有留日背景,会日语,两人相谈甚欢,相约“一起吃日本料理”。

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朋友,顺势建立了情报交换关系。

岩井英一为了解国民党内幕,让袁殊给他提供一些不能公开的日中关系的消息,袁殊则要求岩井英一及时提供日本对华政策内幕,“以便写出更好的独家新闻”。

吴醒亚不知这是王子春与袁殊的策划,对其打通了日本领事馆的关系非常满意。

此后,在征得王子春与吴醒亚同意后,袁殊接受了岩井英一每月200元的“交际费”,成为“日本外务省情报人员”。

至此,吴醒亚以为袁殊卧底日方,岩井英一也以为袁殊卧底国民党,但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袁殊真正的身份,其实是中共特工。

在“干社”,袁殊拿到了调查科编印的绝密资料《转变》,其中有不少中共叛徒的信息,他将其交给了中共“打狗队”,叛徒被一一处决,起到了很好的震慑效果。

袁殊还获得了“铲共”头目黄永华的藏身处,果断通知“打狗队”将其处决。

为了获取更多情报,袁殊还经杭石君介绍,拜到青帮门下,成为“大”字辈曹幼珊的弟子,与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同属“通”字辈。

多年以后,杜月笙成为青帮大佬,袁殊通过他,搭上了一条更大的船。

 

四、

 

1934年底,一直与袁殊单线联系的王子春,忽然失联了。

为了与组织取得联系,袁殊写了一封信,托夏衍交给“前卫”。

但夏衍找了一圈,都没找到“前卫”的人,于是把信交给了蔡叔厚。蔡叔厚的组织关系还在“前卫”,但工作关系,其实已转到了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

于是,阴错阳差地,袁殊成了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的情报员,不久就被叛徒出卖,落到了国民党特务的圈套里。

得知袁殊被捕,知道国民党最怕日本人的夏衍,用日文给岩井英一写了一封信。

岩井英一收信后,左思右想,最后用答记者问的形式在报纸上公开表态:

袁殊是日本的朋友,我们相信他是无辜的,日本方面,将会密切关注中国官方对袁殊一案的处理……

与此同时,袁殊的父亲袁晓岚,也为儿子聘请了律师辩护,并给陈立夫写信求情。

最终,国民党当局以“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的思想”为由,判了袁殊两年零九个月,又以“主动投案自首”为由,减刑一半,转到反省院服刑。

反省院正是CC系的地盘,于是袁殊就像回了娘家一样,舒舒服服地待了8个月。

1936年5月,袁殊出狱后回上海找组织,但上海的党组织经过几次破坏,处境十分危险,于是安排袁殊再赴日本学习,等国内时局变化再回国。

赴日本学习袁殊

1937年4月,袁殊奉命回到上海。在杜月笙和邵力子资助下,办起了《时速刊行社》,宣传抗日。

在此期间,他与潘汉年再次取得了联系。

淞沪会战爆发后,国民党战败,撤退前戴笠安排特工潜伏,对日情报人才急缺,这时青帮大佬杜月笙,就向他推荐了同属青帮“通”字辈的袁殊。

戴笠得知袁殊两度留学日本,和日本外务省的岩井英一交好,就将他委任为军统上海区少将独立情报员,每月300元经费,主要负责收集日本方面的情报。

此后,袁殊又遇到岩井英一。后者此时已升任日本驻沪副总领事,邀袁殊去外务省做翻译,袁殊正愁拿不到一手情报,于是欣然应允。

袁殊因此掌握了一批在沪和在港的日特汉奸等线索,交给了国共两党。

上海沦陷后,潘汉年于1937年12月中旬撤到香港,走前交代袁殊今后通过八路军驻沪办事处负责人刘少文,与组织联系。

而戴笠在走之前,也给了袁殊新的任务:让他搞一个秘密小组,负责袭扰敌军后方,镇压汉奸!

 

五、

 

26岁的袁殊,找到在编《公道日报》时结交的王亚樵手下王铁民等人,迅速组成行动小组,暗地里袭击日寇,镇压投敌汉奸。

刚开始,行动小组尝试小目标,伏击了一些日本散兵。

后来,为了震慑敌人,鼓舞民众,开始寻找一些大目标。

他们伏击汪伪江苏省政府主席陈侧民,没成功,但是重伤了与陈同行的大汉奸,“大民会”会长冯心如。

于是,他们又选了一个更大的目标:上海虹口日本海军军火仓库。

这个军火库,设在日商“本田纱厂”的后院,以高高的围墙和纱厂隔绝,围墙上装有电网,大门口卫兵24小时值勤。

袁殊和王铁民假扮纱厂职工前去侦察,发现卫兵警备森严,只有拿特别通行证的日本人才能进入仓库。

这怎么办?

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有一个中国人也可以进入,这人是个伙夫,每天踏一辆“黄鱼车”出门买菜。

于是袁殊安排王铁民,乔装打扮成黄包车夫,化名周坤,主动接近伙夫。

伙夫来自苏北,名叫曹得富,抗战前就被本田纱厂雇佣,后来转入仓库工作。因为人本分,干活勤快,光棍一条,在上海连一个亲友也没,日本人对他很放心。

久而久之,王铁民和曹得富成了朋友。

王铁民了解了军火库的房屋结构、地形,画了一张平面图,又和袁殊根据仓库内部管理情况,经过周密推演,制定了实施爆炸的行动计划。

7月上旬的一天,王铁民请曹得富喝酒,并安排“徒弟”帮其买菜,在冬瓜和南瓜中放置了定时炸弹。

曹得富回去时,王铁民说要给他做媒,请他晚上十点前必须出来“相亲”。

这天晚上,曹得富请了假,跟随王铁民去一户寡妇家相亲,事后又一起去吃宵夜。

凌晨12点左右,一声巨响,火光冲天,日本海军军火库,炸了!

资料图

曹得富怕日本人怀疑自己,带上王铁民给的安家费,连夜逃回了苏北老家。

此后袁殊得到嘉奖,去香港开会,又接到戴笠暗杀李士群的密令。

没想到,因为叛徒出卖,李士群没杀到,自己反而落到了他手里。

看着那张“就地处置”的通知,袁殊自知凶多吉少,毅然做好了舍生取义的打算。

 

六、

 

危急时刻,岩井英一再次出手,以袁殊是外务省情报人员为由,将他保释。

而袁殊,为此付出的代价是:

公开发表署名“严军光”的文章《兴亚建国论》,公开与日本人合作成立“兴亚建国同盟”,公开成为人人唾弃的“汉奸”。

这是因为袁殊想起了潘汉年离沪前的嘱咐:“任何时候,都不要迷失自己的政治方向,做好充分的准备,去承受外界的误解和抨击。”

为了抗日救国,袁殊别无选择,只能置个人荣辱于不顾,将计就计。

袁殊给戴笠写了一封亲笔信,详细说明了暗杀李士群失败的前因后果,对自己不得已与日本人合作的事,也一五一十,毫无隐瞒。

戴笠当初启用袁殊,就是看中了他与日本的渊源,此时得知他与日本走得更近,正中下怀,遂亲笔回信,勉励袁殊继续为军统效力。

袁殊将计就计,得到了岩井英一的信任之后,就对日本人搞“全面和平”的政治谋略进行反利用,巧妙地掩护了潘汉年等大批同志。

28岁的袁殊

1939年11月,袁殊向岩井英一提出成立“兴亚建国同盟”本部,在上海宝山路938号挂上了“岩井公馆”的招牌。

此后,经组织研究批准,从香港、桂林、延安等地抽调人员,协助袁殊组建了班子。他在岩井公馆内安置电台,明为日本服务,暗地里却给组织报信。

1940年春,29岁的袁殊,以“兴建”代表身份应邀访日,受到了日本天皇和首相及其他政要的接见。

回国之后,袁殊率先向潘汉年报告日本欲南进称霸东南亚的重要情报,一直担心两面受敌的斯大林得知后,马上调兵阻击德国,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同年,袁殊与马景星离婚,大女儿袁曦随母姓,改名马元曦。后来袁殊又和王端结婚,先后生下了4个子女。

“兴建”运动搞了不到一年,汪精卫认为对自己构成了威胁,向日方抗议。

后来,日方协调袁殊加入汪伪政权,将“兴建”解散。袁殊加入汪伪后,获得了更大方便,得到更多情报,不断向潘汉年提供有关敌伪的准确情况。

1943年,袁殊被任命为镇江“清乡”公署主任。按照潘汉年指示,他在镇江口岸建立了秘密交通线,暗中保护潘汉年等同志出入根据地。

日本战败前夕,袁殊又先后向组织,提供了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节节败退,国民党南京、重庆内斗不已,日军即将撤出贵州等重要情报。

1945年9月,34岁的袁殊,被委任为忠义救国军新编别动队第五纵队指挥,兼任军统第三站站长,授予中将军衔。

袁殊写信转交戴笠,信中说:“感谢上峰委任,但当初为军统效命的初衷是抗日,如今已达目的,决定退出,并将远行……

同年10月,袁殊事了拂衣去,奉组织之命到达解放区,终于洗脱了“汉奸”的污名。

 

七、

 

许多年后,谍战剧《伪装者》热播,演员靳东饰演的“明楼”,具有国、共、日伪三重间谍身份,许多观众都惊呼太刺激、想不到。

事实上,“明楼”这个人物的原型,正是袁殊。

作为中共党史上绝无仅有的“五面间谍”,袁殊的真实经历,远比电视剧要更加精彩、残酷和复杂。

袁殊是“情报天才”,写一手好文章,还是中国第一个提出“报告文学”概念的办报人。

35岁的袁殊

身材矮壮、其貌不扬的袁殊,还是一名情场老手,上海交际花胡慧琪,军统女特务、演员英茵,甚至孙科离婚的二夫人蓝妮,都曾与其“过从甚密”。

但在晚年,袁殊最念念不忘的,则是他的初恋:上世纪30年代,在夏衍名剧《赛金花》选角时力压蓝苹、后遭报复的,著名女演员、女作家,王莹。


精选留言
  •  241
    袁殊初恋,在夏衍名剧《赛金花》选角时力压蓝苹的王莹,后来WG期间遭到四人帮报复致死,因为蓝苹还有个名字叫:江青。
  •  77
    最后呢?善终么?
     234
    1987年11月26日病逝于北京。
  •  176
    🐂🍺!“脚踩五条船”!估计世界特工史上都少见吧?而且这货“玩”的几个朋友都是重量级的:戴雨农、潘汉年、王亚樵、青红帮…还受到日本天皇的接见,又是个多情种子。男人成功的典范啊
  •  56
    最后结局呢?文革不好过吧
     158
    潘汉年的人,可想而知,还好最后平反了
  •  133
    有些人其貌不扬但智商爆表 更难的是居然全身而退 佩服的五体投地
  •  117
    经历过这么多事,还能活到80年代,确实了不起,绝对的命大
  •  104
    袁殊,为新中国做出卓越贡献的勇士!
  •  89
    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个传奇人物。
  •  74
    老一辈的革命家,甘为国家奉献、无私牺牲小我的精神,确实永远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学习!
  •  57
    《伪装者》还以为是偶像剧呢。应该以此为蓝本重写一部谍战剧,孙红雷或张嘉译演。
  •  46
    去年那个《隐形守护者》里面主角肖途的原型也是他
  •  42
    写的太棒了!中午利用午休时间拿回看了两遍!多写写这样的,刺激,好看!
  •  38
    向负重前行的革命前辈致敬
  •  34
    看的过瘾
  •  31
    明楼的原型
  •  29
    1955年,袁殊见潘老师最后一面,潘对袁说,凡是搞情报工作的大多数都设有好下场,中外同行都一样。袁比潘好的多,在度过十年的安好晩年,并想寻找往日的浪漫情怀,还可以回望自己的人生,最后:关灯。
  •  28
    很多革命者都是有才华的人,家庭条件也好。能在艰难时刻保持革命信仰,战斗到底,特别钦佩他们!
  •  28
    任何时候,都不要迷失自己的政治方向!向革命先辈致敬!
  •  27
    “曹得富请了假,跟随王铁民去一户寡妇家相亲,事后又一起去吃宵夜”~你说的这个“事后”是哪个“事后”啊?
     26
    相亲的事后!
  •  26
    为啥那个时候十几二十几岁的人都那么能干有责任心有担当有理想敢付出,现在二三十岁的人还像小朋友一样只想吃喝玩乐
     24
    信仰
  •  26
    感谢刀哥回复,第一时间“在看”点起来!
  •  25
    胸中千万言,化成三个字,真汉子。
  •  23
    人间传奇
  •  21
    八面玲珑的人,主要还是没玩翻船!我同学的太爷爷是相反的例子,三四十年代的乡保长,也黑白红通吃,国军日军共军去村里都找他办事,结果一天晚上被叫出去办事,毙了,但一直不知道哪方面杀的!
  •  21
    身材矮壮,好大的一颗鼻子,难怪是情场高手!
  •  20
    精彩!
  •  19
    那一辈中国人真的会取名字,文雅之余,各有特点,过目不忘。
  •  18
    牛人一个,善终了。不容易啊
  •  17
    刚百度了袁殊简介,向袁老跪拜致敬。袁老3月29日生日,此文大概是纪念袁老诞辰。最后感谢小刀挖掘出了有趣有价值的史料。
  •  11
    袁殊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什么职务呀?
     16
    任职情报部门,还办过一些报纸
  •  16
    精彩!人精彩、文亦精彩!
  •  16
    江湖人说江湖事.
  •  14
    袁殊1945年10月之后到苏中工作,刚刚由新四军第一师 四师 六师改编的华东野战军刚刚组建,粟裕任司令员。当时山东野战军兼华中局书记陈毅有个“袖子里的小老虎”的警卫团,粟裕也有个“袖子里的小老虎”叫“四中队”,当时掌握时下最高端的无线电高科技,专门破获地方电台密令,从李默庵 范汉杰 胡涟 张灵甫 到 黄维 邱清泉 可以说包括苏中七战七捷 鲁南战役 渡江战役等整个解放时期 四中队大放异彩。袁殊在四中队直到49年调任。
  •  13
    黄冈,一个乱世出英雄的地方
  •  13
    我是连评论都看完的人🤣 🤣 🤣 还有谁?
  •  13
    牛逼人物
  •  12
    李士群没死在中国人手里,反而被日本人下毒死了。
  •  12
    比潘汉年强,至少活到了八十年代。
  •  12
    彪总老乡,那能是盖的么?
  •  11
    为何不写袁殊在文革中的生活,是不忍心看到这位英雄受苦吗?
     8
    可以这么理解
  •  11
    太祖为什么就认定潘不可重用呢?个人觉得,潘这一生,太委屈,太曲折。
  •  10
    《隐形守护者》的原型!看文章的时候游戏里好多情节跟着浮现出来,刀哥没事儿可以试试!
  •  10
    还是我蕲春老乡,牛逼!
  •  8
    《悬崖》张嘉译,《伪装者》靳东,《潜伏》孙红雷,《风筝》柳云龙。还有黄渤演了一部都是经典谍战剧
  •  8
    多写点这方面的故事
  •  7
    蓝萍,是艺名,江青本名李云鹤,山东潍坊诸城人。还有康生。
  •  6
    好大的江湖,好大的“浪”!
  •  6
    我中华民族之英雄,荆楚大地之才俊
  •  6
    好惊险,我的妈,咋个过来的哟
  •  6
    致敬真正的传奇
  •  6
    致敬真英雄
  •  5
    一代传奇 故事太多啦
  •  4
    终于找到黄晓阳深谋者的原型了,感谢小刀
  •  4
    有这样的经历的人能从WG浩劫中活下来也是个奇迹,命大!
  •  4
    英雄中的英雄!!
  •  3
    传奇人生。
  •  3
    自古英雄出少年!
  •  2
    蓝苹太逆天。俞家太强。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