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太空往事:蜜月、脱钩、突围、堵截 | 饭统戴老板

2020-06-06

中美太空往事:蜜月、脱钩、突围、堵截
作者:刘芮/董指导
支持:邹润芳(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1957年10月4日深夜,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上的一枚R7火箭在凶猛的烈焰中成功发射。第二天,美国举国上下都陷入了焦虑。
这枚由洲际导弹改装的火箭上,搭载着一个167斤重的人造卫星,名字叫做Sputnik 1。这颗卫星外表看起来像一个抛光金属球,只比篮球大一点,带着四根天线,用以向地球发射无线电脉冲。在坠入大气层烧毁前的三个月里,这颗简单的金属球一共绕着地球转了1440圈。
发射成功后,被誉为“火箭狂人”的前苏联科学家科罗廖夫在现场捡起烧焦的石头,激动地敲打着发射底座,并把消息报告给了在莫斯科焦急等待的赫鲁晓夫。为了能尽快发射卫星,科罗廖夫取消了部分测试,卫星设计也被一再减配,以至于事后有美国军官称这不过是一堆废铁。
尽管U2侦察机早就察觉到了苏联的发射计划,但人造卫星的上天还是让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大吃一惊。面对公众,美国政府试图引导并压低这件事情的意义。在发射5天后白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艾森豪威尔强撑着说道:“苏联卫星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担心,一点也没有。”
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年的美国媒体和群众根本不吃这套“懂王”风格,美国各界很快掀起了各种焦虑的定体问,主题只有一个:你国药丸。
卫星发射的第二天,《纽约时报》就称“Sputnik是共产主义苏联在全球的一次重大宣传胜利。”媒体为了引发公众关注,对苏联卫星的意义和威胁进行疯狂夸大。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Arthur Clarke)也跟风评论:从苏联卫星绕地球转圈的那天开始,美国就沦为二流国家。

描述美国被Sputnik惊醒的讽刺漫画,1957年

甚至有媒体宣称:这是第二次偷袭珍珠港。因为既然R7火箭能搭载卫星,那么它自然也能挂上一颗4吨核弹头,成为飞向美国的洲际导弹。力推卫星发射的航天之父冯.布劳恩更是懵在原地,几年后他回忆说,就像看到苦恋了多年的姑娘,突然在一夜之间被另一个男人抢先上了床[2]。
1957年12月6日,寄托着美国人厚望的“先锋号”火箭进行首次卫星试射,电视全程直播。然而,火箭发射仅两秒后,便在离地面3英尺的地方一头栽了回去,成为浓烟火海,一时间舆论大哗,华尔街也恐慌着先跌为敬。甚至前苏联官员讥笑美国是落后国家,询问是否需要援助[3]。
我国人民群众对美帝卫星发射失败也是“喜闻乐见”,甚至有人专门写了歌曲《可怜的美国山药蛋》来传诵,“就上就上就上不去,美国的山药蛋就掉下了地。”不过美国毕竟是工业和科技强国,在冯·布劳恩们的带队攻坚下,“探索者1号”人造卫星在一个月后顺利升入太空。
此后美国开始疯狂砸钱,1958年NASA(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挂牌,立马成为资金黑洞,60~70年代预算甚至高于国防部,一度接近GDP的5%。当时一位支持NASA的参议员评论道[16]:苏联人教会我们一件事情,就是科学本身就是一件威力巨大的国家宣传武器。
美苏把世界从“地表冷战”带到了“燥热的太空竞赛”,目睹这一切的新中国咬牙暗下决心: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
01. 入局:一定要比山药蛋大
美国卫星成功发射4个月后,北京传出最高指示:不惜一切代价搞人造卫星。卫星体积也要比美国山药蛋大得多,研发团队也是高规格。
督军的是聂荣臻,挂帅的是钱学森,执行的是中科院、国防部五院从全国抽调的骨干,解放军政治部调配了8000名复原技术兵、铁道部也支援了一批老工人,中央咬牙调拨了高达2亿元的研发专款,相当于36000名城镇职工的年收入,酒泉发射基地很快就在沙漠中拔地而起。
沙漠里蚊虫凶恶,气候恶劣,无数人把青春留在了发射中心七公里外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然而光有牺牲精神还远远不够,要实现卫星成功发射还需两大支撑:基础学科和工业体系在当时的中国,前者一片空白,后者一片惨白。科研老师们只能晚上自学白天教,现学现卖。
这一年,亩产十万斤的“水稻卫星”和年产千万吨的“钢铁卫星”先后上天,真正的卫星却不见踪影。考虑到当时状况,卫星被认为“与国力不相称”,于是1959年思路调整为“大腿变小腿,卫星变探空”。1960年2月,中国首枚“土法土制”的探空火箭终于在上海试射。
试射地点是上海郊区老港镇。火箭仅有4米多高,靠大家用绳子绞着上了发射架。它的头体分离定时装置是用7块钱买来的闹钟改的,点火装置是由手电筒灯丝上的硝化棉改的,燃料加压是用自行车打气筒完成的,弹道也通过手摇计算机和算盘来计算,草稿纸足足有3个半人高[6]。

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1960年

随着在百米之外指挥员的一声大吼,火箭喷射了一团浓雾后,窜出了8公里,差不多能从徐家汇飞到陆家嘴。
探空火箭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在火箭技术不成熟的条件下发射卫星,颇有明代万户用47个炮仗绑着椅子想飞天的悲壮与辛酸。幸运的是,在1955年回国的钱学森等人的攻坚下,火箭飞行的公里数不断增加:50、100、1000、5000公里,一步步迈向洲际巡航大门。
土制火箭升空5年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上空爆炸。但核武器光造出来不行,还得射的出去。因此,沉寂的卫星被唤醒了——洲际导弹和航天火箭原理一模一样,只是一个载着导弹,一个载着卫星。这一回,领导下达的四大使命: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看得见。
在钱老等人的努力下,“上的去”不是问题;有之前苏联援建的监测设备,“抓的住”也能做到;把《东方红》录制到了卫星内部发射器中,可以“听得见”;唯一的难题是“看得见”,尽管东方红卫星直径足足有一米多,但要实现肉眼观测,无疑是几公里内找一只苍蝇。
研究员开动脑筋,用氧化铝做卫星外壳,增强对太阳光的反射。氧化铝制作需要用有毒且刺鼻浓硝酸,没有防毒面具,大家就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轮流上岗,又在上面装了个反光板,升空后可以像降落伞一样撑开,直径足有4米,跟在卫星后面,看到它就像看到了卫星[7]。

发射前的东方红1号,1970年

1970年4月,长征一号从酒泉咆哮而出,将卫星送入了太空轨道。无数群众翘首观望,用收音机收听。几十分钟后,“东方红、太阳升”的电磁波全球发送,中国卫星的踪迹终于出现在了苏修和美帝的领空之上。这一天、这一月、这一年出生的许多孩子,都被父母取名为“卫星”。
冷战年代的卫星发射被赋予了太多政治象征,但如果剥离意识形态色彩,把航天当作一个战略产业,那时的中国还只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
02. 备胎:鲜血换不回和平
1986年,是全球航天史上多灾多难的一年,也是中国商业卫星发射的起始之年。
1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3秒后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4月,美国大力神34D火箭起飞8.5秒后出现故障,连同发射台一并炸毁;5月,美国德尔塔3194火箭刚一升空便遭雷击,被迫自毁;同月第18次升空的法国阿里亚娜火箭也出现了第三次点火失利,发射宣告失败。
接连不断的事故,促使美国在1988年宣布航天飞机暂时退出商业市场,全面转型商业航天发射。然而,但在美国航天领域坐了十年冷板凳的发射火箭,成本高昂竞争力低。因此,美国开始寻找技术备胎,目光最终聚焦在了刚刚进入商业发射市场的一个新兵:中国长征火箭。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长征火箭的成功率高,而且非常便宜。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在那个黑鹰直升机都往中国卖的中美蜜月期,在商业发射上扶持中国,无疑可以抗衡苏联、维护美国利益。在1988年,中国长征火箭与美国休斯公司签订了两枚卫星的发射合同。
中国对这次合作格外重视。火箭院特意研发了“长二捆”火箭来匹配美国卫星。在卫星运输期间,国防科工委、铁道部、交通部、公安部等单位接力保驾护航。火车让行、局长护送,甚至在通过成都时,还专门炸山开路;遇到河滩时,也派人把所有石头捡得一干二净,确保平稳。
为满足美国人要求的空气洁净度,发射站的战士们用白布蘸着酒精,将几千平米的地板整整擦了6遍。[8]这次顺利合作,为中国长征又迎来了新的订单。然而,在1992年3月的第二次合作中,长征执行发射美国休斯公司的B1卫星,在点火阶段,助推发动机、支撑块都出现了故障。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发射台旁的科学家、军人、指挥员都冲了进去,顶着正在泄露、随时会爆炸的火箭燃料烟雾,卸下了价值1.4亿美元的B1卫星。四年后,搭载美国708国际通信卫星的长三乙火箭,又一次栽倒在发射塔1850米外的场地,导致6死57伤。
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长三乙”仅休整18个月,就再次来到了发射台,最终将美国708卫星成功送入太空。中美两国在商业发射上的合作,使得中国迅速积累起了相关人才和经验,但醉心科研的中国工程师们还没意识到,大环境已经变了。
苏联解体后,美国牢牢地站稳了全球霸主的地位,冷战时期铸造的庞大军事机器拔剑四顾,突然发现自己找不到对手了。200万装备精良的美军陷入了无事可做的状态,只能拿索马里和南斯拉夫这种国家来练练手。但到了1996年,新的“宿敌”似乎出现了。
那年3月8日,作为对李登辉访美的回应,两枚东风15导弹掠过台湾海峡,飞向基隆与高雄外海。克林顿政府立即调动“尼米兹号”和“独立号”两个超级航母战斗群,部署到了台湾附近海域。剑拔弩张的台海危机留下了无数野史传说,也让本就出现裂痕的中美关系急转直下。
1999年,美国众议院发布了臭名昭著的《考克斯报告》,报告臆想中国派遣了3000企业以及十万留学生在美国从事间谍工作。还明确指责中国窃取美国核技术,并通过商业发射,故意制造故障窃取美国卫星、导弹与火箭技术。情节之荒谬,“报告读起来像是推理小说”[9]。
《考克斯报告》虽然是推理小说,但对中国的全面封锁却是实实在在的。1999至今的整整22年中,中国商业航天发射就再也没接到任何一笔美国订单。
03. 教训:金钱买不来技术
中美商业航天领域的“脱钩”,只是历史暗流中的一部分。80~90年代美国在航天上的领先,带给中国的是一种“越追越追不上”的焦虑。
早在1976年底,印尼、巴西等八个赤道国家联合搞了大动作,宣布对其领土上空三万五千多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拥有主权。这个自不量力的声明令人发噱,很快美苏主导的国际电联出来打脸:所有太空轨道、频谱资源,一律先到先得。翻译一下就是:美苏先到,美苏先得。
当时,美国正忙着大事儿:开始着手组建全球导航系统(GPS),每年几十亿美金几十亿美金的砸。在那个放卫星都很奢侈的年代,GPS看来性价比并不高,连苏联都没有跟风。中国在六十年代末也曾发起一个与GPS类似的“灯塔一号”导航项目,但没几年就搁置了。
但到了1991年的海湾战争,人们第一次见识到导航卫星的威力。在GPS的引导下,战斧导弹像“外科手术”一样精准击中目标,震撼全球。于是,中国“北斗”、欧洲 “伽利略”相继启动,只可惜刚迈步就撞到一堵高墙:导航黄金频段已经被美俄全部占用。
2000年起,中国、欧盟先后和电联展开谈判。与此同时,美国也在为自己的3G通信标准争取选票。随着美国的3G标准如愿以偿通过,电联也宣布:卫星频率还有一小段,中欧两方要共用还是争抢,自己看着办,但最晚要在2007年之前发射卫星,不然频率自动失效。
这个规定,颇有坐山观虎斗的意味。
中国当时已经发射了三颗北斗,但遭遇技术瓶颈,欧盟则在为研发费用苦恼,双方一拍即合。2003年9月,欧盟交通司和我国科技部在北京进行磋商,欧盟各方因利益诉求时常争论不休,中方不得不多次协调催促,甚至有欧盟代表笑称[10]:中国人比欧洲人更爱伽利略。
一个月后,中欧双方正式签订了伽利略合作计划,中国将出资2亿欧元获得“伽利略”20%所有权和100%使用权,而且可以全程参与从卫星制造到用户服务的各个环节。想着可以靠学习欧洲,实现技术跨越,中方自然非常高兴,即刻投入了七千万欧元,合作单位也相继成立。
欧盟主席乐的合不拢嘴,夸赞中欧两方是“尚未结婚,但已订婚”[11]。然而这段婚姻并不安全。一方面,美国用“技术分享的胡萝卜、北约军事大棒和中国威胁论”来游说欧洲;另一方面,欧洲亲美派势力相继上台。最终,合作未满五年,中欧婚姻破裂。
当时,欧盟对华采用了“三不”策略:决议不让表态、资料不让浏览、技术细节不告知,甚至拉来了印度一起玩,为的就是降低中方的影响力。全面技术封锁再次笼罩在我国航天领域,感受到羞辱的中方,也再次明白那个亘古不变的道理:钱买不来技术、寄人篱下是没有出路的
蹉跎之下,中国不得不再次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而此时,距离国际电联规定的卫星发射截止日已所剩无几。北斗二代刚重启,就进入了紧张的发射倒计时。然而,用来授时、定位的“心脏”器件原子钟,还牢牢撰在西方人的手中,技术封锁的阴影下,只剩下了自己造这一条路。
制造原子钟,需要量子力学、电学、材料学等五十多个领域配合,而且由于每十亿分之一的时间误差,就会造成地面0.3米的位置偏移,因此,原子钟也是个超级精贵的精密制造品:一些零部件,手碰一下都会报废,需要万分谨慎;而哪怕一颗螺丝力度不对,也要打回重装。
终于在2007年,原子钟实现了突破,参与项目的科学家梅刚华曾回忆说,“当时和西方国家有两个量级的差距,但又不能急功近利,必须坐得住冷板凳”。那年4月14日,北斗二号卫星被送上太空,但频率被国际电联认可,还需要再进行变轨调整,此时,距离规定的截止时间只剩92小时。
在连续两天的调试后,十多家研发单位一同守在一个大操场上,大家将接收机摆成一排,从变轨等到入轨,从天明等到天黑。当晚八点,北斗二号的第一组信号终于从两万公里外的太空传回地面。操场上一片欢呼,总工程师躲在了一旁偷偷抹泪。此时距离频率失效,仅剩4小时。[12]
这不起眼的4小时,却足以影响世界。随后,北斗二号像下饺子一样,以每年至少两颗的速度升空组网。而指望着美国援助的欧洲,直到2009年还在扯皮,甩出的锅比飞上天的卫星都多。欧盟一度要求北斗停止发射,为伽利略让道,但中方忍气吞声的时光,已经属于从前。
2015年10月,北斗二号第二十颗卫星入轨,而伽利略却只有十二颗卫星,仍处于部署阶段。欧盟随后发来致电,决定和中方共同使用频率。北斗人再次用老一辈的奉献精神、日夜研发,成功加入了欧美的太空竞赛。
然而,在北斗商业化的道路上,面前依然是GPS这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巨人。北斗的路只能算走了不到一半。
04. 突围:GPS商业帝国的佯败
美国GPS发展之初,并未考虑民用,商业化只是霸权争夺下的产物。
1983年的一个夜晚,编号007的客机从纽约飞往韩国首尔,却在途中偏离航向进入了苏联领空,下方是苏联的核潜艇重镇。无法获得位置信息的机长,对危险全然不知。最终苏联两枚导弹击中了被误当做美国侦察机的007号,包括美国公民在内的269人全部遇难。
在调查清楚原因后,为避免灾难重演,当时的总统里根亲自牵头,促使军方无偿向民用开放。但疑神疑鬼的美国政府,又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由,通过干扰技术(SA)降低了民用GPS的定位精确度。因此,除了民航运输之外,其他民用领域几乎原地踏步,而这导致十年后的1993年,发生了轰动美国的“珍妮弗悲剧”。
珍妮弗(Jnnifer Koon)是当时纽约州州议员的女儿,在购物途中不幸被绑架、随后被枪杀。事后调查发现,珍妮弗曾用脚趾拨通了911。然而,直到接线员痛苦地听着枪响,美国警方依然无法确定珍妮弗的位置。[13]珍妮弗悲剧,再次让美国人注意到GPS民用的重要性,但却并没有促动政府采取显著措施。
这一年,俄罗斯卫星定位系统也投入使用,两年后完成了24颗卫星的满覆盖,终于引起了美国政府的警惕。为了赢下主导权,美国开始举国发力。1996年,克林顿总统签发了《国家GPS政策》(U.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Policy),其中强调:政府将积极采购GPS商业产品和服务,并由国防部、运输部等部门协作,成立委员会专门负责GPS的军民融合。
一批民企纷纷响应,例如如今全球最大的导航芯片公司SirF,成立于1996年;1997年麦哲伦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款手持卫星通信机。而2000年,美国更是宣布彻底取消干扰技术,大幅提升了GPS民用定位精度。至此,GPS在商用大道上狂奔。GPS芯片订单也大幅增加,促进了美国半导体行业的繁荣。
2007年,全球GPS芯片出货量相较前两年足足上涨10倍有余,SiRF、博通、高通等芯片公司不断壮大。然而,此时的北斗二代才刚刚将第一颗卫星送上了太空,军事目标尚未实现,商业战场更是不敢想象。而到了2012年,北斗正式宣布商用时,却重重受挫。
最大的阻力来自芯片和终端公司:北斗二代使用的频率和GPS不同,而增加新的频率就要增加成本、增加功耗。而当时的芯片、手机公司仍以美国为主,它们对北斗的使用意愿并不高。芯片商高通对北斗信号只支持接收,却不参与解算,简单说就是给个面子,但还是不用,而苹果更是毫不理睬。
在美国政府的鼓励下,GPS商业网络早已遍布全球,占据全球90%的份额。而北斗虽然上了天,却依然无法下到商业之地。不得已,有形的手开始发挥作用。客货车被强制安装北斗终端,鼓励政策也密集出台,当年全国92项卫星补助中,北斗占到了38项。
然而,政策温室未必都结出好果子,就如誉为“北斗第一股”的国腾电子,内部争斗不断、掌门人也锒铛入狱;而曾据全国80%后装车载导航市场的凯立德,在补贴减少之后也遭遇业绩大幅下滑。倘若不思进取,补贴就如鸦片一般;幸运的是,奋斗者依然是大多数。
虽然北斗吃了轨道资源的亏、定位效果一般,但我们可以用数量换质量。于是在2017年,北斗三代启动,并以一箭双星的姿态拉开了组网大潮;与此同时,大量国产手机的崛起让北斗成为标配。从卫星到终端到需求,中国北斗冲击GPS的决心显而易见,路径也和美国如出一辙。
美国看在眼里明白在心里,于是,在北斗三代升空半个月后,美国便携手中国发布声明,GPS和北斗将互相兼容信号,每个支持GPS的终端都可以低成本获得北斗服务。翻译一下,就是美国知道技术封锁已经毫无效果,索性卖个人情。然而,美国真的是一次心悦诚服的合作吗?
北斗技术虽已突破,但GPS商业帝国依然固若金汤。直到今天,苹果依然没有明确表示对北斗的支持。而在一次沟通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人员也沮丧地表示:国内消费者其实感受不到北斗,因为手机上用GPS三个字母,便代替了所有导航系统。
几代人的付出,为北斗商业化赢得了微小的胜利;但某种意义而言,这又像是GPS的佯败,在绝对霸权下无伤筋骨的退让。毕竟,商业有其自身规律,短期并不会以有形手的意志为转移。北斗三代距离组网完成仅“一星之遥”,但商用的战争,才刚刚打响。
05. 机遇:太空商业地产的抢夺
2008年,Space X的猎鹰一号火箭第三次载着价值数亿美元的卫星升空,也第三次炸成了碎片,马斯克已然惊弓之鸟。于是,在9月Space X进行第四次发射时,马斯克把卫星换成了虚拟货物。
也许是上天青睐偏执狂,这一次火箭成功入轨。饶是见惯了风浪的马斯克也激动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我的脑袋被炸开了。”发射成功,但危机并没有解除。要想活下去,马斯克必须拿到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份16亿美元的订单。
马斯克和NASA颇有缘分。时任NASA掌门人格里芬便是当年Space X的发起人。只不过,没等Space X成立,格里芬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他对马斯克颇有微词,认为其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白痴天才。而NASA内部对马斯克也纠结不已,马斯克虽不靠谱,但他有两个竞争优势。
首先 ,Space X报价诱人,竟然把波音的2.25亿美元报价压低到了6000万美元。NASA看着工业长子们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特别希望有鲶鱼来搅局,而马斯克恰恰是一个在技术研发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最佳人选。其次,马斯克的火箭发动机用的正是NASA登月时的技术,所谓母不嫌子丑,合作起来也轻车熟路。
权衡再三,格里芬带领NASA和马斯克的Space X,还是因为共同的“美国太空梦”走在了一起。拿到美国政府大额订单的Space X,也迎来了美国政府首脑的认证。
2010年4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访Space X发射基地。在18层楼高的火箭发射塔前,奥巴马将黑色西装随意的搭在肩上侃侃而谈,频频询问Space X载人航天的进展,在一旁的马斯克则双手交握,局促地像个问家长要零花钱的孩子。[14]
 
狂人马斯克的“温良恭谦”让奥巴马非常满意。第二天,奥巴马做了一个事关美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演讲,他提到,未来的美国商业载人计划将完全交由民营企业运营,NASA将大力配合支持。Space X自然成为了最受宠的“小儿子”,拿到笔笔订单。只不过,奥巴马留下的作业,马斯克一直到了特朗普任内才交上来。
2020年5月30日,龙飞船载着两位NASA宇航员成功遨游太空,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家实现载人航天的民营企业。发射完毕后,马斯克挽着袖子,亲切地接见了川普和他排成行的同僚们。
Space X的成功,真的是因为马斯克变强了吗?其实,这还是离不开NASA的功劳。此次发射台,用的就是阿波罗登月时的同件同款;而上天的两位飞行员也不是小白鼠,而是都至少有过两次太空经验的NASA功勋成员,一位参与了2011年美国航天飞机的升空;另一位仅太空行走时间就累计超过了37小时。
一次民营发射,却使出了三大国宝。SpaceX的军功章,美国政府怎么也得占一半。
其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会的科技巨人摩托罗拉想着就冲击民营航天事业了,发起了66颗通讯卫星组成的铱星计划,但仅运营一年,就没钱贱卖了。成本是一方面因素,但和多次炸火箭的Space X相比,还是一句话:朝中无人难办事,得做点政府想做的。
跟1957年苏联的那场举世瞩目的发射一样,Space X的这场发射,也引发了一场大洋彼岸的焦虑。
06. 尾声:我们需要的Space X在哪儿?
1991年,刚毕业的雷军进入航天系统工作,半年多后,他就辞职从南五环外的东高地,到了北四环的中关村;而2018年,一篇引起广泛讨论的文章则指出,西安某航天研究所一名设计师,在体制内待遇平平,跳槽到私企后立刻年薪百万。
这并不是个例。201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3712人,投身国防科技的为1152人,而有31%人则去了ICT领域。网上招聘信息显示,航天院所的工程师平均年薪不足10万元,知乎上更有人称,税后不足5万。而SpaceX的平均年薪则为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3万元,是美国年均收入的两倍,也并不显著输于互联网,是亚马逊的88%、苹果的73.2%。[15] 
个人的职业志向本就无可厚非,我国也有太多领域需要突破。然而,薪酬的比较、去向的数据,却可以回答大家刷屏庆祝SpaceX发射成功时的疑问:我们的航天院所们在哪里、中国什么时候会有SpaceX?
中国太空探索起步并不算太晚,但却一路坎坷,充满了封锁与反封锁。在军事领域,当我们面临生存压力时,一批批工程师、科学家,会忘我地扑上去,用生命换来尊严和平。然而,当我们回到商业领域、和钱打交道时,岂能单纯地奢求研发人员啃干粮、喝冷水呢?
要解答我们的SpaceX在哪里,也许可以从SpaceX的发展史里来寻找。首先,从军事卫星到军民两用的GPS,再到商业私企SpaceX,这背后都离不开美利坚的支持。政府部门给订单、军事研究给技术、教育体系给人才。这是美国举国体制的成功,也是我们在科技攻坚中坚持举国体制的借鉴。
其次,SpaceX也是军民融合的典范。就像这次载人升空,就是NASA的鼎力支持。而无论是当年的东方红一号,还是随后的北斗,我国军事突破封锁的同时,也带起了材料学、动力学、空间物理甚至计算机、通信产业的大发展。
而当年为什么NASA要选SpaceX?因为他们看到SpaceX是一条凶狠的鲶鱼。它可以抢到食物,让那些有才华、愿拼搏的人拿到应有的奖赏;也可以猛烈冲撞,把那些躺在经费上糊弄领导混日子的人挤出池塘。
对中国来说,也需要一条、十条、甚至百条“鲶鱼”,因为这场太空战争还远没有结束,封锁和敌对的烟雾弥漫从太平洋对岸浓浓飘来。没有东方红升空和原子弹爆炸,中国也没有“站起来”的资格;而如今,要赢得真正自主和和平,航天依然是一场我们输不起的战争。
在围堵的大背景下,从芯片到航天,从5G通信到新能源汽车,中国的那场战争又是能输得起的呢?

参考文献:

[1].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50周年-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 走出地球村-李鸣生-天地出版社

[3]. 倒计时:航天器的历史-T.A.赫彭海默(美)

[4]. 可怜的美国山药蛋写得好-人民音乐

[5]. 纪念封上的探空火箭-陕西工人报

[6]. 一个白族科学家的初心使命——记“两弹一星”元勋、中科院院士王希季

[7]. 东方红一号发射50周年: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科普中国

[8]. 飞向太空港-李鸣生-天地出版社

[9]. 考克斯报告:内容和影响-朱峰

[10]. 欧洲力求打造全新一个“伽利略”-人民网

[11]. 中国、欧洲:“恋爱”29年后“订婚”-党员干部之友

[12]. 开讲啦|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

[13].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Association,Geospatial Research, IUSA

[14]. Space X官网

[15]. 发射成功!一文了解人类载人航天新时代传奇-小火箭

[16]. The Soviets taught the Americans how to use science for propaganda,Akshat Rathi,2017


精选留言
  •  1506
    航天系统的都知道,礼拜六加班是肯定的,礼拜天休息是不一定的;专心科研是不一定的,汇报、写文档、应付外审是一定的;985毕业月薪6千是不一定的,一辈子买不起房是一定的。当年无知,觉得能靠情怀造火箭,毕业后却被转行BAT的同学按在地上反复摩擦,中国航天的高效背后,是一群人燃烧大好青春点亮的
  •  537
    吐槽航天系统待遇低的,怎么不说每年北京落户指标,航天科技集团都排第一呢?当然,大部分航天民工其实也买不起房。能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有钱又有情怀,还没时间消费的单身狗。
  •  290
    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如今的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或许本质在于地球太渺小了,而我们科技进步也大大减缓,所以内卷倾向越来越明显。如果我们真的能将太空当做一门事业,将整个宇宙作为渺小人类的资源库,或许那时我们的眼里只有星际殖民,探索未知,原油、金属、水、空间,一切价值体系都将被重估。
  •  235
    中国也有自己的spaceX,快舟,报价才四千多万人民币,可惜在薇娅直播间没抢到
  •  166
    当年没有东方红,就不会现在中国的地位;2010年没有北斗,就没有如今的国家安全;太空商业化,我们一定不能输
  •  46
    雷军在今年的两会上提了好几个商业航天的议案,他本人也投资了好几个国内商业航天公司,感觉中国的商业航天还是得靠雷军➕ 小米了!
     140
    雷总看了这条估计压力巨大…
  •  84
    航天行业京户落户指标你也眼红?!这指标,有本事你就能拿,公平公正。问题是眼红的你有这能耐拿吗?也许极少的眼红的你也是有实力的,问题是你不拿还眼红,有意思吗?
  •  76
    嘴上喊着科研人员提高薪酬待遇,发现某位大佬180多的年薪又开始柠檬精。喊了这么多年戏子还是一样吃香喝辣,做普通科研人员还是一样板凳冰凉。
  •  75
    有些话,说出来很容易”政治不正确”…… 二十世纪初开始,这个世界的科技树前沿,从来就是在欧洲(尤其德国)的,只不过一战二战,让米国利用了举国体制的全球生产机器优势,顺利借到了”全世界的脑子”来给自家的经济科技树“下蛋”…… 这以后的故事,经济爱好者们大多耳熟能详。 如果看懂了工业化初期,米国是如何被前工业帝国蔑视,和被逼得工业产业“样样通”的,就能很好理解现今的中国,自主科技和自主工业化,包括粮食安全自主和最近的生物安全自主,为什么也只能是“被逼无奈”的抉择~自主的目标,绝不是“全方位领先”,而是“你有我有全都有”,不能在自家缺什么的时候,被人“卡脖子”……(华为和芯片的事儿,一下子就有了内味儿) 建议远川团队可以就米国工业和科技树的前世今生,发一个专题研究报告,有了对比,才知道新中国一路走来,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改开的实质,绝不应该是“削足适履”和“邯郸学步”,而是“取长补短”和“学以致用”~但如今的媒体宣传,已经有意无意把前者当目标了。)
  •  14
    和华为比,SpaceX 是否可以被认定为'国企'? SpaceX的背后是美国国家和军方的大力支援。
     55
    不算国企,不过要是中国也有这么一家,肯定会上美国的实体名单吧
  •  48
    之前有一部国产电视剧《家常菜》,其现实意义被很多人低估了~一个在国营饭店学出了手艺的厨子,借着改开“东风”单干,受制于个人忠实本性,而终生不得其门的故事,很冷峻地撕开了改开初期,国企技术员“周末下乡致富”的真实面目:太多乡镇企业发达的背后,有多少是依靠了三十年来,国企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那点儿可怜的“先进”技术资源?(我们的技术积累确实落后了,但打开国门要先学的,不是先拿别人领先的来研究学习嘛?怎么先一窝蜂把自己那点儿家底子,全交给资本市场去霍霍完了?!赚那点儿钱爽完了,后续还有什么??)有兴趣,团队可以仔细研究当年的“技术下乡”民企范本,在养成了“挖角”习惯后,这几十年的发展,自己还有过啥“自主技术知识产权”的投资和收益吗?这么多年,除了国企科研院所在苦苦支撑,民营发展科技的范例,怕是有且仅有华为一个吧?
  •  33
    特别想提及的,就是那位“从科研院所转身薪水就翻十倍”的技术人员,还有那个所谓的“民营高科技公司”…… 首先,航天这种高科技领域,经年的技术积累和传承,是远非个人超强能力所能比拟的~也因此,希望团队能够多花几年时间,跟踪一下这位“人才”,看看以后其个人所领导的技术团队,技术发展和储备水准,是否比起原单位,还能”再上半个台阶”?(那句“你以为自己很行,出来之后才发现是自己身后的那个平台很行”的箴言,绝不是一句玩笑话!) 再说那个“挖人才”的民营高科技公司吧,它家对于这一块技术研发和储备的投资,到底有多少?(有没有恐怕都是一个大问题吧……)那么,一个仅仅依靠“技术挖角”来实现商业利益的公司,它自身所依赖的,除了资本和利润,还有什么能跟行业技术培育和发展挂钩的,没有了持续的技术研发支撑,它未来的商业发展到底靠什么?这个致命问题,其实也是诸多行业内人士对钢铁侠嗤之以鼻的由来。
  •  31
    福利待遇有显性和隐性的,隐性的价值有多大只有人家自己知道。
  •  29
    航天系统人员结构臃肿不堪,人多了就不会有高薪,把那些不涉及航天的商业部门切割出去,清除掉只会搞政治的官僚,是时候来一次改革了。
  •  28
    写得好,骗经费才是对科研环境最大的破坏
  •  25
    什么时候民营火箭公司开始像华为一样,真能满世界招徕科技研发团队,花钱养着开发技术,为自己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开疆拓土”,才算是真正为国家航天工业发展提供了完美的“鲶鱼效应”~在此之前,挖角基本成型的国企科研人才之举,还是少在媒体上吹嘘吧! 国家发展高科技行业本已不易,民营资本最好是“且行且珍惜”,多利用自身优势,放眼国外“引进来走出去”,弥补国企科研单位只能“坐困愁城”的尴尬,才是正道! (抱歉,啰嗦太多,但团队如果真有心思,应该不难明白所指为何
  •  23
    回春暖花开:准确简练的汇报、文档,应对内外审等管理行为,都是科研不可分割的活动。科研是什么,我们整个民族在认识上还有误区,以致于被认为不善科研。加班更不是科研。科研要有教育认知基础支撑,要有经费支撑,要有技术支撑,要有工业支撑。更重要的,要有灵感支撑,要有激情支撑。当人有灵感和激情时,就没有加班的体验了,而是发泄的快感。科研有成果,一定要文档化,这样才能固化,才能分享,才能积累。科研要接受管理,不可管理的科研,叫玩玩。西方实善科研,从而确立了他们的军事优势。中国人唯有学他们的精气神,才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  21
    把航天系统整个搬离北京,迁到西安或者武汉,不就可以让大家都买得起房了嘛。
  •  21
    有几个地方值得讨论。1、举国之力和举国体制 是否一致?2、对人才的激励、尊重,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发生?3、国家控制的资本是否比企业家控制的资本更有效率?搞清楚这些,创新才有可能发生。
  •  20
    衣食足而知荣辱 仓廪实而知礼节。房价那么贵,生活不易啊。理想,信仰,相比柴油油盐哪个重要?
  •  17
    都知道科技兴国,可是留住人才不能仅靠别人的一腔热血。
  •  17
    民用商用的最大核心是能找到愿意付费的人,一个不错的可持久的盈利模式,其次才是科研人员有足够的经费和工资大家愿意埋头苦干! 毕竟只要是商用,无论老板和员工都是以利为导向。
  •  14
    “NASA看着工业长子们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特别希望有鲶鱼来搅局,而马斯克恰恰是一个在技术研发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最佳人选。其次,马斯克的火箭发动机用的正是NASA登月时的技术,所谓母不嫌子丑,合作起来也轻车熟路。”作者笔法不错👍
  •  13
    中国需要逐步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建立让民营企业投入研发的环境。看现在的民营企业,有几个愿意像华为一样做技术?大部分都在炒,投机,资本运作。。。(不是否定金融,但金融应该是在实业基础上去提升资源调配效率)
  •  12
    没有创新能力,用不计成本加大投入的方式追赶是没有意义的,你刚追上一点,人家就又开发出新赛道降维打击,自己却因为“不惜代价”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这一百多年老美用一轮又一轮新技术革命打垮了各路对手教训还不够深刻?
  •  12
    特斯拉造火箭是民企,原来造火箭是波音公司,波音难道国企吗?只是波音公司资格老又大,美国航空航天局把火箭订单由波音给了特斯拉,怎么国内媒体炒作特斯拉造火箭变了民企,难到波音是国企!
  •  11
    小时候看过一个电影《十月的天空》讲的好像就是当年苏联率先发射卫星,美国人充满羡慕迎头追赶的故事,小主角当年在煤矿跟随父辈工作,但心里满是发射卫星导弹的梦想,最后努力实现梦想的故事。相信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故事讲得更精彩,因为这是多少航空人的青春呐。希望我们不输。
  •  10
    SpaceX就是nasa亲手抚养的又一个小徒弟啊,无论是技术资料还是工艺流程都对它倾囊以授,这要是放在武侠小说里边那可就是一个农家小孩有高人给了无数的武功秘籍…按图索骥即可,需要的只是积攒经验…
  •  9
    希望星际荣耀、零壹空间等能走出来~
  •  9
    全面技术封锁再次笼罩在我国航天领域,感受到羞辱的中方,也再次明白那个亘古不变的道理:钱买不来技术、寄人篱下是没有出路的。
  •  7
    让那些有才华、愿拼搏的人拿到应有的奖赏!
  •  6
    不谈待遇让别人讲奉献的,非蠢即坏,或者又蠢又坏。
  •  6
    评论里的姑娘咋都这么好看?
  •  6
    美国给了我们很好的目标喝商业计划可实施范例,中国从来不是主动创新大国,但跟进相信问题不大,十年之内吧,不是所有人都着急领先,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  5
    世界的未来在星辰大海,如同当年的大航海时代一样,没有空天终将被唾弃。
  •  5
    人类最大的悲哀就是尚武,最大的进步就是制造更先进的更无用和浪费的互相自淫的武器,并且这种浪费不会停止,这就是文明的自嘲。
  •  5
    国家太难了,每个人应该做点什么?
  •  4
    写得荡气回肠
  •  4
    戴老板是最近看了美剧太空部队之后,有感而发的吗
  •  3
    我清楚的记得我舅舅、舅妈(是航天部同一部门的,去年退休)从1990年亚运会那会儿,每年春节大年三十只有一个能回姥爷家吃年夜饭,至少到2005年才有改观
  •  3
    支持航空商业化,支持私企投资航天,这次可别光想着对央企挖人偷技术,知识产权对价一定得给足了。
  •  3
    如果我们的自动驾驶技术成熟领先,北斗再协同到位的话,那就会逐渐占领中国人的手机,G商用的很多场景都需要导航支持,相信时间和机遇站在我们这边。
  •  3
    一个国家强大就非得什么都行,难啊
  •  3
    我的车小屏换大屏,就是用双卫星,gps加北斗,在隧道都有6个星
  •  3
    致敬奋斗突破的先辈们。国之重器相关行业的待遇确实应该提高起来,不然真要后继无人了。情怀也不能当饭吃。
  •  2
    中美毛衣展本质之争可不是地球小资源少是“权 利”之争,增量存量那东西依然有占比
  •  2
    家国情怀
  •  2
    明年中国将有一家新的火箭公司试发射,带有效载荷的。
  •  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冷战才是科学进步的第一推动力。 那个中国同学,你看什么看,不来一发?
  •  2
    我父亲70年代从工作10几年的首都机械厂调到四川山沟里。工作了几十年到现在86岁了,身份证还是北京的。
  •  1
    感觉甚至可能成为第四次浪潮……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