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和重庆人可不可能吃海底捞? | 新潮沉思录

2020-06-06

文 | acel rovsion

笔者是川渝人,在海底捞还是个雏儿的时候,身边绝大部分川渝本土人认为,海底捞这个怂逼根本不敢开到川渝来,来了必死。但是事实上,海底捞在上市后就玩了一个大迂回战略回川渝了,不光生意不错,还经常要排队。然而你现在去川渝地区,还是会有本土人告诉你海底捞开不起来。

 

另外很多朋友应该听过,互联网上盛传成都是一座对LGBT(男同,女同,双性,跨性别者)很友好的城市,但有人就此询问成都人,如果对方是老市民阶层的话,往往会一脸问号。

前两年网上有一个很火的话题,叫上海和纽约的距离比上海与我国二三线城市的距离更近。大意是说上海的精英白领们的生活消费品质和娱乐文化价值观和纽约更相似,他们也可以经常去纽约消费娱乐,与纽约更有共同语言。同时也有很多上海土著表示反对。

 

其实这三个现象都涉及到当代大城市高度发展之后产生的分化现象。今天我们从社会学角度聊一聊。

 

这些现象涉及到新城市转型研究一般会涉及到的三个问题:

 

1.士绅化(Gentrification)与市民结构转型。

2.城市空间分配的去本土化。

3.新的政治想象。

 

士绅化(Gentrification)这个翻译在很多城市经济学和人文地理学相关人士看来是不正确的。它指的是城市人口流入,经济扩张等带来的新兴中产阶级由于其较高房产支付能力和消费水平,慢慢使得旧区的商业消费档次被拔高,使得旧区居民被迫挤出的一种现象。所以不少人由于拒绝阶级叙事,更多喜欢将其翻译成“中产阶级化”。但是我反而觉得,士绅化是个绝妙的翻译。一定程度上,士绅化反应了城市空间秩序中权力分配的重组,而这种分配的重组不是以往皇权对于县治的间接治理中,士绅阶级作为代理人阶级的那种模式,而是新兴市民阶级的崛起和旧市民阶级的衰退,此消彼长下导致了城市社会空间中权力结构的重组。

 

美国社会学家R.E.帕克认为,新兴阶级士绅们是一种专断阶级(没达到垄断的程度),包含旧市民阶级转型而成的租金食利阶级,以及输入性资产阶级(包含传统行业通过多元经营转型产业资本,以及根据TMT(科技、媒体、通信)等新兴产业需求诞生的资本,当然还有本来就是城市经济主体的公有经济资本),增值性服务业阶级(律师会计咨询投行等专业服务业,以及技术咨询,技术方案商和少部分核心技术研发者的技术服务业。这里技术服务业不是说技术本身是服务业,而是收入较高的技术从业者的技术成果主要是投入给消费或服务型市场的),文化产业阶级(画手,漫画家,新媒体从业者,传统媒体转型者,文创产业艺术家/设计师等等),当然后两者面对前两者时会觉得自己是弱势者。

 

帕克把知识,资本,文化话语权集中的一个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机器叫做“超级城市”,资本机器从不断从其他地区吸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些生产资料,同时用住房支付能力和就业结构周期性转型,将不适宜的原材料排除社会机器之外。这就造成了新兴市民阶级的兴起和旧市民阶级的衰落。帕克是少数试图从这种从美国城市观察中得到的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模式转型现象里发掘当代不平等问题的城市研究学者。当然这种不平等在美国也带了裹挟着种族问题,性别问题和政治极化带来的秩序冲突。比如特朗普那届大选,政治立场与城乡二元分野就构成了奇妙景观。

 

士绅化带来的市民结构转型导致了城市空间分配的去本土化,又重新构造了本土化。

 

什么是空间的分配呢?社会空间在新城市研究中是指的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和公共领域构成的空间,一部分是城市经济体基础设施和商业地产扩展形成的骨架,这构成人对于城市空间分割和功能化的基本认知经验,比如,对于电力等基础设施行业,基础设施的运检业务一直是行业内的核心,每年有大量的人员和技术革新来投入对于基础设施运行状态做在线监测和大量巡检驻守人员投入,也有大量定向建设投资来增强这个系统的容量和控制冗余,来保证稳健性。

 

但对于城市布尔乔亚来说,这些基础设施往往是看不见的系统底层。他们对于所处生活世界的想象往往是这样:所有资源都是既成的,电力是插座里自动发出来的,食物是超市里自己长出来的(哦,不对,现在说不定是外卖员用手搓出来放门口的),基础设施供给是理所应当的,文明世界所依赖的公共服务也是应该存在的。总之,基础设施的隐形和稳定,让城市布尔乔亚对城市充满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想象,与维持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和以此而活的人群不会有多少共同语言。

 

另外,一个城市的旧市民阶级的社会生活往往围绕着历史上基于遗留和自发聚集形成的街区和社区,属于熟人社会。而新兴市民阶级的社会生活围绕的是城市新的功能和商业地产的规划,这种新的社会基本组织结构属于陌生人社会,高端住宅里的人和隔壁园区的程序员可能在同一个城市综合体里面吃饭,可能还能见到外卖员在等单,但是相对于熟人社会的社区来看,这里充满了人群鸡犬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当然,这种陌生人社会中的不同群体本质上还是处于一样的新兴商业模式中,都被融入了消费产业机器中。

 

现在我们回到开头提到的海底捞现象。川渝地区本土人对于本地火锅的自信并没有问题,本土味觉作为人类很难表征但是又极度忠诚的一种共同记忆要素,它的排他性是很强的,但为啥海底捞的番茄芹菜锅这种可能被老市民阶级吐槽不已的玩意儿现在真香了呢,我个人认为是由于川渝市民阶级的结构变化。

 

从饮食文化而言,变化的最大驱动力有两个,一个是商业地产对于街区空间的重构,这使得主流上很多必须餐饮依靠城市综合体和城市功能区划来重新进行店面位置选择,餐饮依附于新的城市空间秩序,这种空间带来了租金模式和客流模式的变化,这也使得餐饮业的标准化和连锁化伴随着餐饮资本的耐受性(能承担中长期的高租金风险)开始占据主流,构成了士绅化的新兴阶级的食物记忆,因为这个阶级聚集很大程度就是跨地域去本土化的。

即使是最本土性的小店依然存在于街区之中,他的商誉也不能仅仅依靠于市民阶级口耳相传,仍然需要新兴文化工业,各种自媒体的传播;经营策略的需求变化带来了餐饮业工业化的革新,中央厨房制和标准工艺推广,对于品控和高人流量高租金压力的经济现状得到了很大的适配。而餐饮工业化的本身也是一种对本土性的解构,又进行重构的过程,食品工业化下的川渝火锅(海底捞),山西菜,西北菜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背离了本土性的味觉记忆,又成了新市民阶级共同记忆要素的建构者之一。

 

不止饮食,文化上都要经历从以阶级和街区共同记忆为基础的本土性文化慢慢转型为文化工业驱动的文化模式,重构本土性。比如川渝文化并不直接生产川渝说唱这种文化类型,但是川渝说唱作为文化外来品,却采样了无数本土性的内容,包括袍哥文化类比匪帮说唱,船工号子引入说唱,甚至散打评书,茶馆清谈的一些川话口条要素出现在trap里面。这就是一种本土性重构。

 

美国社会学家莎伦祖金定义了两种本土性,一种是起源来自于本土族群,由长期性共同社会活动形成的。第二种是建构性,这种建构性来自于城市消费主义和空间重新分配对于本土风物和元素的再生产。她的观察样本主要是纽约,布鲁克林的威廉斯堡以前在雅皮士们眼里属于纽约不入流的区域,但是现在就变成了纽约地下音乐文化和夜店文化的潮区,类似的还有以铸铁建筑和创意生产阶级主导的SOHO区;哈莱姆区在上世纪被视作曼哈顿岛上治安最差的区域,随着中产阶级住宅建设的驱动,慢慢也走向了士绅化,曾经的黑人社区样貌也成为新住宅地产开发中一个文化特色招牌了。

 

新型城市空间成了承载文化工业品的容器,这一切的承载包含了城市消费主义主要受众的偏好和身份认同建构,也包含了创意文化生产阶级对这种建构的贡献。城市的逻辑从市民阶级驱动转型成了资本驱动新市民阶级,超级城市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极致的产物。

士绅化也导致了新的政治想象和政治极化,这方面英国地理学家尼尔史密斯的研究我认为是非常有价值的。尼尔史密斯认为士绅化是一种历史周期中的替代过程,他认为法国亨利四世时期的胡诺格派和南特敕令构成拉罗谢尔自治城市的这段历史是一种士绅化现象。还有,十九世纪末,西班牙保守中产阶级和维也纳知识分子阶级构成的知识分子主导的内部政治行动也被视作一种士绅化。某种程度上,这强调了城市士绅化的政治权力层面,城市士绅化本质上是每个历史语境中,因各种原因处于中间阶级位置的政治阶级所构成的城市空间重构运动。

 

当然从目前来说士绅化主要就是全球化的受益阶级和本土阶级的分裂,以及话语权的争端。世界上所有现代大型发达城市构成了一个公共性场域,由媒介生态和消费话语政治支撑,这导致了各个城市经济体的新兴阶级或者士绅阶级由于城市空间分配的同质性和共同想象,构成了相似的政治议题,上海和纽约湾区隔着十万八千里远,但公共议题几乎和湾区没有什么区别,LGBT平权,生态主义,动保等等,诉诸了一个文明世界和共情之墙和共同想象。

 

这和同样一个城市的保守市民阶级所构成的本土性文化,甚至城市底层无根者构成的本土性边缘文化是完全区隔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开头提到,你跟一个保守的成都本土市民说成都是对LGBT友好的城市,他可能会一脸问号。因为他的本地社会关系圈和此类话题可能是完全隔绝的。

 

这是同一座城市中不同阶层的政治倾向冲突的一个缩影。虽然在城市的现实空间中很难以这种东西发生直接冲突,但由城市节点支撑的社交网络上就会引发这种政治话语极化。

 

从广泛角度看,大城市中作为全球化受益者的新兴阶级与本土性族群的冲突变成了全世界的通用冲突。这两种群体的冲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方认为公共生活中应该尊守文明世界的价值观,一方认为所谓的文明世界是短暂的,生存的利益争斗才是世界的底层架构;一方坚持个体自由主义价值,一方坚信集体价值;坚信公共空间价值总和和共情之墙的保护能力和坚信公序良俗和秩序的本土性族群;一方以公共价值取向为身份认同,一方以血缘文化本土性和公序良俗为身份认同;一方对发声政治和公共议题充满热情,一方对于公共事务冷感且推崇私域(这种私域可能带有父权宗族性)。

这些冲突也许在各个地方表现不同,在美国是铁锈带保守者和城市liberal的冲突,印度是英语使用阶级和印地语使用阶级的冲突,但核心逻辑一致。从城市新市民阶层建构出来的政治想象上来说,上海和纽约差别不大,和隔着没多远的昆山太仓反而是两个世界,但不处于发声者位置,占据了上海过半产值的制造业阶级并不会觉得太仓和昆山有多遥远。

 

然而,2020年到来后,我们看到了这种身份想象的脆弱,在疫情引发的系统性危机面前,每个城市的所有阶层都要共同面对度过难关,新兴市民阶层依靠本地底层系统的支撑才能拥有继续生存的空间,而疫情导致的各国封锁也断绝了新兴市民阶层抛弃本土迁移往他处的可能性。在疫情面前, 国家,种族,体制的标签又重新成为了舆论空间中关于身份政治的争论和冲突的主要依据。也许,又一个历史周期即将开始。

15 人喜欢


精选留言
  •  198
    这次过生一家人去海底捞吃的,外婆外公被不辣的锅底和赠送的小礼物彻底俘虏,妈妈也被从未见过火锅店好脾气服务员感动,而最反对海底捞维护重庆老火锅的我爸…………直接不来给我过生了
  •  140
    本四川人,真的不吃海底捞,成都那么多好吃又便宜的火锅,我吃海底捞干嘛?
  •  124
    其实就是社会转型的影响嘛。当年苏联灌顶之下,不也穿布拉吉、拉手风琴;后来西风烈,天才林少帅一样玩摇滚,还要效仿二二六炸B52呢;再往后的宅左,在长者们眼里是大逆不道。
  •  117
    华西医院不是有全国最好的肛肠科吗?技术好说明实战经验丰富,实战经验丰富说明......
  •  101
    唉,海底捞其实就是在「本土性」上做出妥协,换来资本驱动的「新兴市民阶层趣味」,这种「趣味」,在全国的大城市中表现得高度同质甚至同构——正如海底捞总是在全国大同小异的商圈和商业综合体建筑内部开业。而这和某一具体城市的底层本土文化关系不大,当我坐在一个万达广场的海底捞吃得不亦乐乎,我根本不在乎我在哪个城市的万达广场——此时此刻的万达广场虽然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但当我享受这个资本驱动的同质/同构的「趣味」时,我本质上已经从这个城市中被剥离了出来——北京、上海、重庆、青岛、成都都是一样的。 所以海底捞才能火遍全国吧
  •  98
    作为电力行业从业者,只想嗦电力供应真的不是理所当然的产物
  •  79
    我在呼和浩特,对文章提到的各个阶层感触很深。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老城区的市民阶层还保留着过去的好多传统,中心城区的各大机关单位的中产和全市最好的教育医疗资源聚集区,新城区外来的年轻新人,和他们的高楼大厦。作为外来的年轻新人,我只在中心城区和新城区活动,几乎不去老城区,对那里的感觉好像是另外一座城市。
  •  59
    重庆人表示只有在外地才会吃海底捞,在重庆不吃是因为有很多更好更便宜的选择,海底捞我一个女生都没吃过人均130以下的呜呜
  •  57
    快快乐乐点进来,学术懵逼走出去
  •  57
    以前每次路过帝都建外soho一带,都有种魔幻4感,一边是高楼林立,挤满各种金融机构律所和商铺,隔河相望的另一边就是一溜平房,快递外卖仓库和土著居民,两边直线距离相距不到100米,却真的是老死不相往来。
  •  44
    作为一个成都土著,你喊我吃芹菜锅沾麻酱,是永远不可能的
  •  43
    白左脆弱不堪,一场疫情就能打回原形
  •  37
    吃个锤子海底捞。
  •  36
    认识的川渝朋友不多,但基本都对海底捞有严重的抵触情绪,不知道是在炫耀还是什么,字里行间会透露出“这也叫火锅?”、“海底捞在成都根本就没人吃”的意思,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  34
    新的,被全新的媒体和生产生活方式塑造的涌入新的城市区域的这批所谓中产,宛如空中楼阁般巧妙地与旧城市纠缠融合起来了。在疫情期间,社会运行并未彻底停摆。各项基础设施并未停止运行,从基础的水电到现代的网络,再到人们日常饮食以及防疫所需的各项物资,都需要一个到数个独立的联合的体系去支撑和维护。哪怕是制造业,也并未完全停摆。而这批诞生于旧有的城市体系和新的生产体系中的中产发现,自己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只是一个螺丝钉罢了。——一个被新资本主义再生产和消费体系塑造的机器新部件的一部分。
  •  33
    本重庆人表示不吃
  •  32
    在通信技术高度发达时成长起来的人们又是如何认同本土性的?
  •  30
    如果在一个城市生活有2-3代人左右的时间,大概能亲身感受到文中描述的变化。对于这些日常若非对到文章我还真没有连起来想过,理论的魅力之一大概在此。
  •  30
    海底捞我感觉吃的是服务,但是自从海底捞出了老鼠事件之后。就没啥吃的必要了。
  •  28
    不喜欢海底捞其实大部分是因为口味的问题
  •  27
    我是川渝人,我喜欢吃海底捞,ps海底捞本来就发源于四川简阳市,川渝火锅店太多竞争太大,能脱颖而出开向全国已经很牛了
  •  21
    我就问一句,李伯清的散打评书以后还会不会在成都三十三频道播出?
  •  18
    河南人。以前觉得北方菜天下第一,后来到上海上学,各种真香。像红糖糍粑这种以前我觉得反人类的菜,现在是我的最爱之一。所以仅从饮食的角度,一定不要固守成见,不要盲目的把自己的家乡菜当成宇宙第一,不要觉得其他人都是没品位的傻逼。要保持好奇心,积极尝试新事物尝试那些看上去像黑暗料理的东西。抱着这种心态基本每到一个地方都有新惊喜。
  •  18
    谁来给我们记录这些文化的变迁呢
  •  17
    前段时间广东的同学来成都时,我带她吃火锅,问她觉得咋样,她说跟成都火锅比起来,海底捞确实不咋香_(:з」∠)_来成都读研三年,吃火锅不怎么多,但从来不去海底捞
  •  15
    华西的肛肠科挺好的,我亲测了。后来给我看病的大夫也进修了
  •  13
    本人老家就是简阳,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夫妇也是简阳本地人。海底捞能开到全国去,还在资本市场上市了,确实还是厉害,至少说明客观上它的味道和服务是全国很多人能够接受的。但要说海底捞就代表火锅标准了,它是真的不够格。
  •  13
    作为一个吃海底捞长大且在海底捞工作数年的简阳人,不存在任何地域文化歧视之类。我只想说,不是海底捞瞧不起川渝其他所谓的味道好的批爆火锅,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你们真的就以为海底捞做不出那种所谓的好味道?只是不想而已。。海底捞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去做所谓的味道这些局限性太强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海底捞能走向世界而那些所谓味道好得很的还在川渝这个咔咔角角厮杀,眼光不一样,格局不一样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  13
    以此区别自己和别人不同体现自己的优越感??
  •  12
    重庆人,在上海,当然钟爱重庆火锅,回重庆基本一周3-4顿火锅。但海底捞”不地道”的口味,让我觉得偶尔吃吃也挺好吃的,有跟重庆火锅不一样的新鲜味道。如果有老外朋友第一次来中国,我也带他们吃海底捞的,因为干净,能吃的东西种类多,并且海底捞服务这一大特色对外宾而言,也是挺特别的。但关于连锁餐饮品牌随着房地产开发商在全国各地崛起,本人真的不喜欢,走到全国哪里的大商场,都觉得吃的一样,其实很无聊的。当城市间的饮食差异逐渐变小,饮食文化的差异也在变小,标准化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丢失了饮食差异化的文化和趣味性。
  •  12
    本重庆人表示吃海底捞只是为了表现自己高消费得起好装逼而已,说实话,海底捞那味简直就像是不会做火锅的菜鸟做的一样。
  •  11
    一边流口水一边点进来,看着看着觉着?欸有点意思啊?欸这不是刚在脑子里过的概念么?欸顶往一看原来是录录啊
     9
    哈哈哈
  •  10
    这种以小见大的发散写法真的好。这样的新兴精神国际公民和本土社群体验派的冲突其实在文化审美上更明显,就简单来说对比十年前的电视剧和今天的电视剧,道具布景还有背景设定完全是摩登化的,所以每次我看有些电视剧总是非常出戏。
  •  10
    对于一口简阳口音的新加坡首富开的海底捞,那是完全无感 如果想享受服务,就更不会去海底捞了
  •  10
    第一,作为一个00后成都人我打死都不会去吃海底捞,奇奇怪怪的东西。第二,为什么我的圈子里没有什么LGBT和动保,我不是后浪嘛
  •  10
    三代杭州六二深有同感(
  •  9
    作为一个族谱10代的重庆人,表示糖醋鱼才是最好吃的尤其是开江鱼做的,火锅不是给最穷的人吃的?
  •  9
    知道会有很多人说海底捞这样好那样好,也不是吃不起,就是不吃!总觉得一个人赚够了就改了国籍,还继续赚着国内的钱,有点膈应!
  •  9
    士绅化的背后就是低端人口养料变成无关人口排泄,甚至不需要马克思的阶级叙事也能明白这点
  •  8
    这么说有些刻薄,但看到超市长吃的就想起来蔡京的孙子觉得布袋里面长米的那个笑话。 城市化到今天,建设者和消费者的区别越来越明显。不是说他们不生产,而是不同部门和不同工种之间很少像今天一样能在空间上和谐相处。北京折叠里面的明明就是现实,只是小说里墙是空间,而现实里是时间罢了。 我理解你说的新起点,是说, 社会分工不同,地位不同,思想不同,利益不同的群体生活在一起,当主次矛盾转化时,很可能从不同变成冲突,而这会凸显出谁才是主力军,谁会主导下一段时间。
  •  8
    熊猫快餐不是中餐,海底捞可真是川式火锅,能杀回川渝站住脚已经说明了这点,一些本地人嘴上不承认也没用
  •  8
    一二产业的利润和第三产业差得很多了,从事一二产业的工人农民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之间也产生了很深的割裂,或许这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可悲的厚障壁吧?
  •  8
    反正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都比北京强
  •  7
    自以为自己是这座城市的一员,但其实除了户口上开头那几位数字能代表,其他的都不能代表了
  •  7
    小时候看007小人书里哈姆莱区还是典型黑人区,还是时代变了啊
  •  6
    其实还有一种想象方式是对新鲜玩意儿不理解的老市民阶层其实本质上不够老……即使是LGBT这种看似舶来品也不例外 对于市民阶层来说 一个必需的基本的自我认知是“吃过见过”
  •  6
    如果从资本对城市本身的重组来说,那么表现就是整齐划一,无论是饮食口味还是思想共情的内容 如果还要向底层逻辑挖下去,大概是效率和利润最大化,所有资本下的本土化重构概莫如是。 我并没有听过川渝说唱,到我猜里头引入的匪帮说唱,船工号子这类本土因素,应该是川渝本土文化里最容易复制,最容易被异地受众接受的元素,就像芹菜锅一样
  •  6
    想不到可以在潮思上说火锅。 本重庆崽儿觉得,重庆人有一点小小的火锅优越感,也是一种对乡土文化的调侃,袍哥人家就是要整点辣嘛,清汤寡水汗都冒不出来,要不得哩。 但鸳鸯锅确实是对爱惜肛肠健康者的人道关怀,毕竟我的红汤之路也是摸着鸳鸯过河的。。。青年人,多锻炼锻炼就好了嘛 另外,本文配图的成都五厂小郡肝,着实把我勾饿了。。。
  •  6
    川渝本地文化氛围越来越淡了,以前的川渝地区电视台还有方言节目,现在全是普通话。这些改变有好有坏吧,但总感觉少了些什么
  •  6
    对一个长三角居民而言,当我处于陌生的川渝,在琳琅满目的选择之中,海底捞至少是有下限的选项。
  •  5
    成都人,家里以前开火锅店的,我觉得海底捞并没大家说的那么不好,味道上中规中矩,加上各种其他锅底也是口味的一种补充,作为一个川菜世家,对火锅和川菜被麻辣化感到很无奈,火锅是真的像现在这种越麻越辣好吗?曾经在ifs上某火锅矩阵连锁品牌调研,我这样说吧,川渝的几家火锅,味道是大同小异,异不过是同个资本下为了扩大市场的刻意为之罢了!
  •  5
    虽然讨论海底捞有点偏题… 有些人不能因为喜欢海底捞就不理解川渝人的意见,毕竟某中餐连锁开遍美国也不能说它受中国人喜爱呀
  •  4
    作为一名常年在外地的重庆人,我认为对海底捞的排斥,可以说是一种差异性甚至排他性的自我身份认同。就像在直辖20多年后,重庆本土人最热闹的话题之一仍然是重庆和成都的区别。而说出“川渝人”的作者,我相信他一定是一个四川人
  •  4
    城市的特点将会愈加减少,同等级城市的差别将会逐渐减小。
  •  3
    科幻点叫城市折叠,好听点叫叙事分层,魔幻点叫高端低端人口,现实点叫阶层阶级。
  •  3
    看了文章又看了评论,作者写得真不错。另外,作为一个渝自元末以来土著表示,对于火锅我只看味道,味道感作为一个很私人的问题,别人不能绑架我喜好。还有那位说火锅是穷人吃的的名门望族之后?醒醒吧,大清亡了!
  •  3
    文章推图不是小农人姐姐微博上的图片嘛?原来那顿是和罗神呀
  •  3
    四线小城市没有海底捞,想吃要去400公里外的大城市,本地最“工业化”的是小龙坎,奈何我们这南方小城不喜欢吃辣,多是年轻人尝试下新鲜。而老一辈人更喜欢清早去街边店吃🐶 肉煲配上二锅头,相互吹b一整天。
  •  3
    我觉得海底捞的优势在于覆盖面广,各种口味,各种食材,从肉类丸子到生鲜到面食小吃到蔬菜瓜果……平均化就是它最大的长处
  •  2
    有一说一,海底捞的番茄锅是真好吃啊,配上五香牛肉粒和葱花香菜可以喝四碗
  •  2
    此刻,很想问下沉思录的读者群体分布,LGBT,环保,女权,饭圈,猫狗人士,种族主义,宗教邪教,法学理中客,经济学人,建政圈,精美,日,哈韩,以及多数无知的学生群体(培育无情的分数机器体系的确无知如稚童),小确幸的白领,食腐的房东阶层,无知极速堕落的无产阶级,和暴掠的无产阶级流氓等等,换句话说小溪入海,泥沙具有是微信号的通症。 倘若以战斗力而言,饭圈的战斗力为100,那么沉思录可能就是5了。当然快手抖音的文化才是主体。 那么问一句在当下社会如何重新实践共产主义?
  •  2
    作为成都人的我只有在需要有人带娃我才去海底捞,要不我去那里看到神兽用番茄锅煮脑花儿真的一点胃口都没有了!
  •  2
    重庆人,到北京上学后才知道有海底捞这东西,同学告诉我海底捞就是火锅,我当时就震惊了。海底捞可以说是火锅走向全国的妥协产物吧,但是川渝人如果只吃红汤,吃海底捞真没必要。
  •  2
    夹在中间的过渡阶层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呢
  •  2
    牛B格拉斯的将LGBT议题与四川本土文化割裂,并攀上四倍纽约。 我也算是走遍各地,有一点思考的人(自认为,可喷)。 这个LGBT的宽容跟“四倍纽约”没什么关系。 更多的可能还是本土文化因素在现代社会结构下的嬗变。
  •  2
    亲不亲阶级分呐
  •  2
    我四川人,老婆孩子都在四川!如今孩子一个13岁,一个9岁,从来没有去火海底捞,经常吃火锅,串串,但是从来没有吃过海底捞!!!
  •  2
    prpr罗神
  •  1
    成都人,有那么多成都火锅重庆火锅可以选择,为何要去选海底捞?在重庆的话就更是了,自己家楼下的火锅店才是更好地选择
  •  1
    作为四代都住在一环路里面的土著,真实被挤出。城市的新陈代谢是必然,时代的重心从北到东到南,再到刚刚落地的“新东郊”,这是个人的命运,也是时代的浪潮。我关心的不是被挤出,而是被挤出的标准。仅仅因为权力或者财富保持不被挤出,或者将他人挤出,那么最后究竟能完成新陈代谢更进一步,还是因为不断抬高的门槛加速内卷扼杀未来呢。真的要选一条正确的路。
  •  1
    所谓割裂,不过是信息的不对称和不了解。不然,你家爷爷很大可能不知道lgb,但是我见到公开出柜的同学都是川渝滴。对其包容,和程度和本地的自由风气有关。据我观察 的确成都的zz等风气开放不少
  •  1
    海底捞只是一个切入点而已,它完全可以换成上海话、热干面或者其他符号。纠结于海底捞的服务口味价格一类是无关大局的。 以成都来说,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全新成都人和西南文化圈的新老成都人之争而已,如同新上海人问题一样。只要成都还对西南地区以外有吸引力,海底捞和其类就会有市场,并逐渐同化成都。
  •  1
    大家伙本来早就被文明改造了,城里人以为食物是超市生产水来自水龙头羊身上长羊毛毯子,农民也没几个人觉得天经地义的农药化肥跟蜘蛛网一样的庞大石化工业有啥关系不是?再往前推到头,还有所谓“人类被小麦给驯化被迫过上痛苦的农耕生活伺候他们”了。 年轻人的特点就是逆反,有所谓的20年换一批网站,从反主流到反反主流再到反反反主流,不断革命不断逆反嘛,冒出个比老火锅更新潮更代表“年轻人世界”的玩意自然受人追捧
  •  1
    快递小哥用手搓出来的还行,要看就是老wower了。这小哥要是个法师,专门卖面包还能严格控制保质期。
  •  1
    上周的翻译作业我还把Gentrification翻译成高档化,看了作者的一番分析还是觉得士绅化的翻译号
  •  1
    不仅仅是超级城市,即便是中国这个超级大国也是如此。新兴阶层与老一辈阶层,城市市民与乡村市民,社会中存在着的巨大撕裂与隔阂在这个古老的国度中蔓延生长。
  •  1
    吃什么不伦不类的海底捞,聚宝源的现切羊肉不香吗?
  •  1
    这个描述太文化主义了。因为原材料就是美国的白左吧。 文化主义是当代白左的主流叙事模式。但在极左眼里就是避重就轻的解构。这哪里是什么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冲突……斯大林当年定义的集体主义,和白左认为的集体主义也不一样。 私有制下,怎么可能有真正的集体主义呢?私有制造成的隔阂,解法只能是公有制,但欧美那些人誓死捍卫私有制这个自由主义的基石。 白左自己可能根本不知道私有制是自由主义的基础,但一些文化马克思主义者也被他们带跑了,甚至某些文化马克思主义者根本不承认公有制。
  •  1
    本质就和去旅游一样,网红打卡地而已… 而且不能脱离人口基数谈数据,按一天100桌,每桌4人计算,成都这种千万级别的城市,就算每人只去一次,以后再也不去,都得排好几十年了… 为啥会这样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  1
    但是感觉文中没有提到成都的文化融合的主导级现象这真的还挺神奇的,目前为止我觉得成都是在接纳外地人并将他们本土化的最成功的例子。很多湖南人去广州好久还是会吃湖南菜不会说粤语,但各地的人来成都几乎都学会了说四川话吃火锅川菜并且普遍归属感也比较强。可能跟四川人在无关有钱没钱的情况下都有莫名的文化自豪感有关? 又或许是因为本来成都就是一个移民城市包容性比较强?
  •  1
    我看有的评论拿 火锅店最重要的不是味道 说事?那和脱贫工作离开困难群众有什么区别呢?
  •  1
    海底捞不是从简阳开始出征全国的么?
  •  
    拜托,去海底捞就是为了有人给我看孩子的好吗?
  •  
    甜烧白也是经典川菜
  •  
    外卖员搓出来,有种老wow的味道
  •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在哪里?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