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到滞胀,赤字不能拯救资本主义 | 新潮沉思录

2020-06-01

文 | wzz、

 

在上一篇《垄断与破产,资本主义的宿命》中,我们曾经指出,只要存在利润,就会存在有效需求下降、全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或者说难以维持原有高利润率的趋势,除非有货币的不断输入。但是,金银矿的开采和金属货币的生产是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的,而信贷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补充的作用。

 

从历史上看,1215年的《大宪章》限制了英王收税的权力,债务逐渐成为了英国王室在处理紧急事务时资金的主要来源。1688年的光荣革命和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建立则规范了国债的发行,英格兰银行的票据-银行券逐渐形成了早期的金本位货币。

 

✦《大宪章》

 

1844年银行法规定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应以黄金为保证,没有黄金保证的银行劵限额1400万英镑,但在之后的经济危机中,英国政府不得不打破了这一限制,当时的世界货币英镑开始逐渐脱离金本位。

 

而到了1855年左右,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位企业家,收割机的发明者塞勒斯·麦考密克在自己的收割机业务中推出了一项服务——顾客只要花三十美元可以获得收割机的六个月使用权。试用期结束后,如果满意的话,就支付剩下的九十美元买下,如果不满意,就归还机器并取回他的三十美元。这就是分期付款的早期形态。

 

✦塞勒斯·麦考密克

 

和麦考密克经营的商品很像,分期付款和提前消费逐渐成为了高效的韭菜收割机,显露出了一丝历史的“恶趣味”。到了1924年-1929年间,美国市场上大规模地推广着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这五年间,分期付款销售额增长了75%,从大约二十亿美元增至三十五亿美元。

 

各个公司的消费贷款、分期付款(可将商品转化为应收货款的资产而不是积压在手里的“负资产”)、商业汇票、股权质押贷款都在释放货币,将明天的钱放在今天花。在消费中产生的消费贷款和分期付款,已经遍布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而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的信用关系,如商业汇票中的银行承兑汇票,则指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签发,向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的票据。即是说先用信用建立一定的经济关系,如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客户用自己在银行的存款为保证,订立合同,以信用为支撑,先促使生产开始,之后在一定的时间由银行进行货款的支付(划转),这就一定程度上锁定了未来现金流的一部分。

 

但这样的关系是脆弱的,当付款方出现财务问题以至于破产,或者更严重,银行运转不善造成亏空和破产,收款方就会受到牵连,这样的连环爆破会在整个产业链条内发生,甚至会传导到整个金融系统之中。韩国电影《国家破产之日》就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从小供应商到大公司以至于金融系统如何陷入困境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摹。

 

✦国家破产之日

 

要指出的是,各个经济组织,将钱款借出,释放了货币,创造了需求,其本身的目的不是为了整体上延缓危机,维持高的社会平均利润,而是为了获得个别的高额利润,意图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中争取到更多的客户和更高的利润率,商家接受分期是为了把东西卖出去,顺便收手续费,银行更是要用手里的资本换取更多的资本。

 

这种行为在短期内可以将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提高到一个较高的位置。但钱是要还的,连本带利,当借款人为了还款而掏空口袋甚至借新还旧,便再也无力消费了,这反而会使有效需求进一步萎缩。这就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关系,起初是创造繁荣,后来是延缓矛盾,最后是尽情收割。

 

在信贷扩张期,由于货币供应量大增,短时间内需求旺盛,谁都能赚钱。但是,利润并非平均的,大的垄断组织有着高利润率,而小资产者只能以低利润率运转;到平台期时,小公司甚至只能以零利润勉强维持,或者以贷款来支撑不断亏损的局面。

 

当危机爆发的时候,虽然大多数人甚至所有人都在亏损,但如果考察整个经济周期,最后能在危机中存活下来的企业必然是在繁荣期和平台期能够赚取高额利润,积累了丰富资产,有着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在危机中也能持有大量现金储备的大型企业。如果对整个信贷构建的经济周期中利润-时间曲线进行积分(或者加和),从周期总体的角度,总有企业是盈利的,而另有大量企业亏损以致破产。

 

这就形成了一个斗兽场,在生死存亡的竞争中,发生着优胜劣汰,因此在观察经济问题时,可以用进化或者说演化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一般来说(除非有巨大的技术进步和全新业态的出现),规模优势是难以撼动的,这也就导致了过程的难以逆转,马太效应显现。资本的集中、小企业的破产和小企业员工的失业是每一年都在发生的常规事件。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着力分析了技术的进步排挤人类劳动的过程:1909年的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和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3060个(占企业总数268491个的1.1%),有200万工人(占工人总数660万的30.5%),产值为90亿美元(占总产值207亿美元的43.8%)。

 

在殖民地居民、封建主、农民等小资产阶级仍然是需求的主力时,虽然技术的进步在排斥人类劳动,但不断扩大的市场一直令工业可以吸纳更多劳动人口,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的失业仍不是主要矛盾,或者说,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仍能保证充分的就业。但当殖民地分无可分,国内市场日益重要的一战后的时代,这一问题就变得空前严重。

 

在提前消费造成的虚假繁荣,殖民地被瓜分殆尽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的生产集中和失业三重因素的叠加下,大萧条爆发了。

 

在萧条中,投资和消费趋于谨慎。如果没有债务的进一步扩张,利润和技术进步排斥劳动这两个因素仍然会使经济体有着有效需求下降的趋势,如果这种趋势以一种极其均匀、平滑的方式显现出来,会出现全行业整体供过于求,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全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

 

一个极端的情景是,平均利润率下降到零,全行业进入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资本家无法进一步积累财富,在仍有贫富分化的情况下,经济完全空转。在此之前,世界将被长达百年的大萧条所笼罩,饿死数以亿计的失业者和殖民地居民。

 

好在,这不是现实,新事物的出现不是在旧事物彻底灭亡时发生的,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襁褓中诞生的,并逐渐改变力量对比,最终取而代之。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全新的经济/政治组织形式。或者,已经存在的刚出生的经济/政治组织形式会在这样的危机之中发展壮大。

 

现实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萧条之前,已经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昭示了另外一条道路。而德国在保留大资本的情况下,逐渐转入统制或者说指令性的经济状态。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则走向了通过财政赤字扩张(即政府信用扩张)来解决危机的路。

 

说到大萧条的解决,我们可以做一些理论性更高的思考,主要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生产和消费是社会的,但生产的目的是私人的利润,而不是社会的需要”这一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苏联通过计划手段,摒弃了以利润为目的的做法。计划的目的在于尽快地提高生产力,将苏联由一个半工半农的落后国家转变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并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一战后,苏联经受过多次东西方列强或直接或间接的干涉、孤立和封锁,这样的背景下,对强大的重工业有着迫切的需要。在两个五年计划之后,苏联一跃成为欧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大程度上达到了目的。

 

如果要给一个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个中差异一个形象的图景,那我想我会选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分别。神经调节直接而呈现出指令式的特点,但神经调节有触及不到的盲区,也会在习惯化等因素的作用下僵化。

 

体液调节则是由一些部分去释放机体所需的激素,借由一系列正反馈或负反馈过程,配合级联放大机制达成调节目的,就如货币的释放和货币在货币乘数下级联放大的过程。激素调节也有自己的问题,在外部条件或者自身衰老的作用下,机体可能会出现难以纠正的内分泌紊乱。

 

那么在美国,罗斯福新政首先一改往日自由放任的做法,采取了一种类似于激素调节的刺激方法,用政府的信用扩张来带动和支撑社会的信用扩张,以政府的支出(很有可能转化为赤字)去补足利润和失业带来的需求缺口。主要施行了救济(帮扶穷人)、复苏(重振工业)、改革(整顿金融)三项措施。设立社会保障制度,推行以工代赈;在工业领域,限制企业,保证工人每周工作40小时以内,最低周工资12美元以上;在金融领域打击投机行为。

 

在罗斯福新政中,从货币的角度来看,政府扩张支出是最重要的一环。政府扩张支出主要是试图充当货币的级联放大机制中第一个环节,试图用扩张的财政支出来调动更多的投资。

 

道理很简单,如果综合税率是x(按增加值考虑),一份财政支出a花出去,如果只能多a/x以内的增加值(带来的增值税为a),那么财政收入的增长永远赶不上财政支出的增长,赤字会逐渐增大,直到不可承受。而这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赤字的无限增长,并不是可接受的。

 

因此用一份财政支出吸引多份社会资本跟投是很重要的,投向的项目,大多数也有“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效率”的特征,标志性的工程有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指挥进行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工程。罗斯福新政是否完全将美国带出了大萧条,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措施整备了国内工业,提高了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另一个走出大萧条的是德国,在希特勒的统治下,废除了金本位,扩大财政支出,增加国债、税收,推高通货膨胀率,1933-1939年9月,流通中的银行券由26亿马克骤增为110亿马克。施了金融管制,强制卡特尔化和国有化,扩大垄断资本,兴办公共工程,如全世界最先进和完善的高速公路网。最重要的是,将过剩产能转化为军备,走向军国主义道路。

 

有一些观点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承袭自德国在一战中实行的建立在大托拉斯垄断机构之上的统制经济,托拉斯内部是高度指令化的,生产是高度计划的,而苏联在整个国家层面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托拉斯,仍属国家资本主义。

 

比较之下,我们可以看到,二战中几个主要的角力方:苏联、美国、德国在经济体制上呈现出一种同一性,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军国主义,其中国家的力量空前重要。

 

我们常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这两次以空前的战争和空前的经济危机,使得国家不得不极大地提高自己的管控能力,来应对越发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这是从国家能力的角度进行的分析,但另一方面,要看到,世界上的主要力量早已分为了两派,一派主张废除私有制,收缴所有私人资本,另一方则坚持私有制的基础,如果我们仅以所有制的角度去判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归属,那么苏联毫无疑问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而英、法的资产阶级事实上仍然能和德国的法西斯政府相妥协,但很难和苏联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战首先是老牌列强,同时也是无能的仍然陷于大萧条泥潭的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希望祸水东引绞杀苏联,之后是强有力的国家管控的资本主义国家兼并了无能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帝国主义的狗咬狗,也最终形成了对苏联的包围之势。

 

如果帝国主义之间狗咬狗的冲突更激烈一些,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又一次互相消耗了巨大的力量,也许西欧的无产阶级革命态势会不一样,如果对苏联的联合绞杀更彻底一些,那就又回到了类似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状态。

 

当然,这些都是像华沙战役能否胜利一样的历史想象。但不可否认的是,苏联的壮大本身也缘于资本主义根本矛盾的集中表现——大萧条。在大萧条中,苏联大量进口了源自美国的机器设备,甚至于整个整个工厂向苏联搬迁,似乎也在证明着,历史中的偶然中蕴含着必然。

 

历史没有如果,帝国主义战争没有使帝国主义空前削弱,反而使最强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空前强大,借由白银法案、强行收兑黄金和二战中的一些举措,美国吸纳了全世界主要的黄金和白银存量,甚至于拥有75%的黄金。

 

随着马歇尔计划促成了大规模投资,进而引起战后重建的澎湃需求,欧美进入了黄金时代,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空前繁荣造就了一大批中产家庭,拥有电视机的家庭从1950年的11%涨到了88%。从罗斯福到肯尼迪/约翰逊的这三十年间,财政赤字的扩张是有节制且有力的。艾森豪威尔主导建立了洲际公路系统,肯尼迪更是制订了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在财政赤字的影响下,战后多次经济危机也都在短期内得到修复。

 

看起来,资本主义在国家宏观调控之下,可以以较低的赤字率实现长期增长。但是,资本主义真的迎来新生了吗?并没有,在上一期中反复提到的那个矛盾始终存在,如上篇文章的留言中,ID为李德群的读者指出的那个简化公式:商品售价=工资+利润(这里的商品售价指总的终端产品售价)。想要用财政支出来填补亏空,利润造成的财产集中早晚有一天会拖垮财政,即资方在掏空他们的政府。

 

变化发生在尼克松时期,首先是财政拉动经济的边际效益逐渐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正面影响也逐渐减弱,而越战也将美国拖入了泥潭。而扩大赤字在当时(甚至现在也)并不是一种广为人们所接受的措施,而更像是一种执政失败的标志。

 

美国的债务增加,黄金储备逐渐减少,黄金越发地不能支撑美元的信用,美元越来越成为一种脱离于黄金的信用货币,甚至一直流传着戴高乐在夜黑风高之时用核潜艇将黄金运回法国的故事。笔者并没有找到相关的正式资料。但其实,欧洲国家抛售美元,换取黄金或者较为坚挺的德国马克,是很正常的事,没必要如此偷偷摸摸,也许就是都市传说吧。

 

在这里解释一下财政赤字是怎么创造货币的,仅举一最简单的例子,美国国债的发行是由财政部进行的。而现在有一家商业银行,有100美元,购买了100美元的国债;于是,美国财政部账户多了100美元现金,商业银行获得了票面本金100美元的国债。

 

而美联储有一个特殊的权力,创造100美元,换取票面本金100美元的国债。结果是美国财政部账户多了100美元现金,商业银行还是持有100美元的现金,市面上的现金增加了100美元。

 

让我们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考虑下这个问题,商业银行是个中介,资产负债没变化;美国政府手里多了100美元现金的资产,又多了票面本金100美元的债务,资产负债平衡;美联储多了票面本金100美元的债权,而从会计准则上,美元对于美联储来说就是一种债务,市面上增加了流通的100美元,美联储多了100美元的债务,资产负债仍然是平衡的。

 

我们常说的美联储缩表、扩表,就是这个资产负债表,缩表就是减少流通中的美元,扩表就是增加流通中的美元。

那问题是,为什么美元是美联储的债务呢?和金本位的时代有关,那时纸币只是黄金的代表,是一张白条,拿着一张白条,去央行就可以换到黄金(在美国,黄金的兑换曾经是由财政部代劳的,但没有实质性区别);如今也一样沿袭下来,拿着美元(白条)就可以换回国债资产,在我国,对应的就是央行正回购操作。

 

总之,“莫名其妙”的,市面上就多了100美元,还可以再增加更多货币。没有错,信用货币就是可以左脚踩右脚,右脚踩左脚,蹬蹬蹬,蹬上去的。而只能以一定速度开采得到的黄金,自然无法以固定的兑换比例支撑这样的空中楼阁。

 

最终,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尼克松政府于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而1973年3月,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3月16日,主要西方货币实行了对美元的浮动汇率。至此,固定汇率制度完全垮台。

 

还是那句话,新事物不是突然取代旧事物的:货币与黄金的逐渐脱钩,信用货币逐渐占据主流,可以说,就是因修复愈演愈烈的危机的需要而不断推进的。信用的创造和外部黄金的获取是并行的两种维持资本主义的方式,信用的力量逐渐增强,最终在1971年彻底踢开了黄金,终结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了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全面泡沫化的时代。

 

利润的摄取和技术进步排斥劳动这两个因素,日益地使更少的人掌握更多的财富,占多数的工人失业,只有较少的工人仍然能够获得正规就业的机会。政府提高赤字,甚至是无限量地提高赤字,将经济全面泡沫化来处理这个问题,却只能弥补利润造成的利润率下降。

 

而技术进步排斥劳动的问题,仍然有待解决,这需要我们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巨大转化,需要去摒弃以利润为本的思考方式。

 

PS:下回将分析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带来的新的变化,以及全球资本主义是如何日益走向高度金融化的不稳定状态。

 

10 人喜欢


精选留言
  •  44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理科生狂喜!
  •  32
    其实大家都一样。 地方政府招募外资的考核,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央行可以创造m0,可惜此路渐渐不通了。赤字财政只是第一步,赤字货币化早往得来。只不过在中央的要求下,各地方的产业创新是否真正行得通,跨域式创造财富以匹配货币,目前看不清楚。
  •  26
    我死后,哪怕他洪水滔天
  •  2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论断至今仍然完全正确。 任何目前已知的资本主义改良者,无论其打着什么样的旗号,都没有能解决这个基本矛盾的能力。
  •  22
    好科普
  •  16
    写的太好了!!!改变以利润为主的思考方式,任重道远啊!
  •  8
    技术进步排挤劳动这种说法其实挺……劳动是永远不缺的,问题是人类早就该从原始落后的机械化、重体力劳动里解放出来了。问题不是劳工没有深造继续学习的能力,而是劳工缺乏学习的机会。好的企业也会继续培养劳动者,让他们的技能更加丰富。 还有一个最过分的对比,公有制国家的技术和总体实力本来就落后。控制变量的对比是最基本的科学常识。拿技术落后的公有制和人类最顶级技术的私有制对比,这样公平吗? 公有制国家的经济状态进入所谓的僵化,是因为存在大量私有制分配要素。也就是需要继续改造,把分配彻底变成公有制。而在分析私有制的时候,就不深究为什么必须靠超发货币才能维持发展? 真正阻碍发展的要素,仔细对比一下,就知道是私有制的分配模式,而不是别的了。所谓的懒,就是私有制的分配模式,占据优势者为了保持自身优势而拒绝把成果、权利共享。半成品公有制计划经济里的僵化,也就是这种私有制成分导致的。 发展减速的根本问题是私有制,不是计划和市场的矛盾,更不是货币和效率的问题。
     5
    技术进步确实排挤简单劳动,如果着眼于现实,就考虑一个问题:全世界有正规就业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真的很大吗?还是说东亚的充分就业属于特例呢?本文只是想要强调,国家主义是二战过程中的主流,是一个历史阶段中为了克服大萧条的产物。
     1
    主导二战的也是奉行国家主义因而具有强大实力的三个国家。进行这种比较也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斯大林模式的公有制国家资本主义之间的比较。而苏式的计划经济是一种在迫切需要下颇显无奈的选择,还有改进的空间,文中没有对公有制本身的批判。
     3
    赤字扩张和货币超发本身就是为了克服有效需求不足的危机,文中也提到,战后的赤字扩张能够顺利地修复几次小的危机,暂时仍然是稳健和有力的,但不代表没有问题,本文和上篇文章一直在进行分析这些问题。
    余下2条
  •  8
    这里最大的问题是,六七十年代的经济问题是由利润挤压造成的,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会出现“滞胀”
  •  6
    资本主义的运行,就像是一个一边注水又一遍放水的水池。但是注水速度和防水速度并不是不变的,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生产力。生产力大幅提高的时候,注水大于放水,矛盾就不凸显。但是生产力并不是保持同样速度在发展的,当生产力发展进入瓶颈期,注水速度开始缩小,放的水开始增多,矛盾逐渐凸现。生产力发展的速度为什么会降低,一方面是技术自身发展瓶颈的原因,一方面是垄断的结果,垄断是会阻碍技术进步的。所以按照这种简单的模型来分析,资本主义是终将灭亡的,但是现实中的影响因素很多,使得资本主义灭亡的具体时间变得不确定。如果没有什么非常强力的外因干扰(那种可以让资本主义支付在短时间内彻底崩溃的因素),资本主义在修修补补中依然可以存活很长一段时间。那我们应该做什么呢?不是和资本主义用同一个水池,而是建设我们的水池,一个能让注水速度永远高于且大大高于放水速度的水池,这样水就会留在我们的水池里。(篇幅有限,分析过程比较简陋,如有错误和不足之处请指正)
  •  4
    感谢作者,让我在政治经济公众号中又复习了一次生理学
  •  1
    解决生产相对消费过剩的问题,在不计入科学和技术大突破的前提下 只有扩张信用(无论国家还是个人)和统治经济(德三和苏联这一路,苏联比德三很彻底)两条路 现在的信用货币实际上就是扩张信用这条路线的终极产物,不管西方经济学各派怎么吵,根基都是扩张甚至透支信用,现在看,似乎是到头了 除非新罗马能出现类似马略这样的人物,用扩张再次聚合起撕裂的公民,并最终进入真正的帝国时代
  •  1
    解决1929年大萧条的毫无疑问是二战,解决8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是苏联的解体。 那么毫无疑问美国接下来该做什么不用胡思乱想了吧!
  •  
    技术进步排斥劳动……主要还是市场规模(有效需求)扩大跟不上生产力发展,说到底还是剩余价值、根本矛盾的问题。资本主义框架内有时通过创新创造新分工满足新需求缓解这一矛盾,毕竟需求总是有的,温饱问题(对于极度贫困国家和地区)、公共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循环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空白和短板多的是然而“生化环材四大天坑” 国家层面我们好像在提项目储备了,就是平时酝酿一些既能短期拉动经济扩大就业又对长期发展有利的项目,在面临紧缩压力时上马,还有就是创新创业,这应该算是国家层面的续命了 彻底解决的话,需要: 1、摒弃以利润为本的思考方式(这个相对容易) 2、在满足1的条件下,在满足(至少是部分)人民的(至少是部分)需求方面有优势,以获得支持(这个应该是有希望的,毕竟资本饱受诟病之处就是其未能满足人民需要之处,然鹅究竟怎么搞?靠经济民主行吗?) 3、在满足1、2的条件下,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同资本在必要生产资料和人才方面的竞争中不落下风(这可能需要淘二手货或者废品或者逆周期建厂大法或者一开始就知识密集轻资产,以及广泛联合以对冲风险,人才方面的话需要人才过剩(看了看大学生就业问题,好像靠谱)、位于生活成本较低的地区、有一批立志于做这些事的同志作为领导核心) 4、在满足1、2、3的条件下能够扩大规模(由于不能完全靠资本增值扩大再生产或者并购,所以彼此合得来的此类企业就直接在一起吧
  •  
    资本家为了利润,必须产生赤字 只有科技发展能提供更大的利润 但是科技越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就越少 民众的购买力就越低 感觉即使是国家资本主义甚至社会主义都没法避免这个问题啊
  •  
    而美联储有一个特殊的权力,创造100美元,换取票面本金100美元的国债。结果是美国财政部账户多了100美元现金,商业银行还是持有100美元的现金,市面上的现金增加了100美元。 这个是商业银行还是持有100美元的国债才对。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