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就跟朋友们聊一下教育儿童中最头疼的一件事儿,孩子不爱吃饭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几乎没有孩子是天生不爱吃饭。
就像不好色的男人根本无法把遗传基因传承下来那样,生物进化了几百万年,直到工业时代才逐步解决饿肚子的问题,所有不爱吃饭的基因,早已经在达尔文进化的丛林法则中被抹去了。
除非父母小时候就遭受核辐射之类奇遇,引发了遗传基因突变,否则生一个不爱吃饭孩子的概率,远比考上北大清华还拿到奖学金低得多。
因此,基本可以说,所有不好好吃饭的孩子,都是后天教育失败的产物。
看看上一代也会明白,在改革开放之前,除了少数特权家庭之外,哪有孩子存在吃饭问题?家里流传下来的段子,往往都是兄弟间的相互争抢。
甚至如果年纪大一点的,都是对自然灾害期间食物紧缺的深深恐惧。
只不过,亲身经历过这一代的长辈们,往往会故意忽略这一点,反而是越有过挨饿的经历,年纪大了,就会越疯狂的要把孩子们的肚子填满。
因为,孩子不好好吃饭,归根结底就一个原因,就是让他们吃得太饱了。
而且,这只是灾难的开始。
为了让厌食的孩子们吃饭,家长们不得不丧权辱国的签署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从一边看电视一边喂饭开始,到无底线的购买孩子想要的一切......
在这种不断无底线的加码之下,能够引起孩子兴趣的地方越来越少,孩子会越来越佛系,家长也会发现,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丧失了所有的筹码。
然后,这个"号"基本就练废了......
其实,解决孩子吃饭的问题,有非常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饿他几天的肚子,保准就会像黄鼠狼那样眼睛冒绿光,把之前的那点臭脾气就都改了。
但问题是,教育孩子本质上跟管理公司甚至治理国家类似,哪有什么快意恩仇和最优解,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
无论爸爸还是妈妈,你有“定于一”的权力吗?还想饿一下儿子,分分钟就会让自己沦为“孙子”。
想得再明白有什么用?
就像《大明王朝1566》里面的浙直总督胡宗宪,一省的最高长官,照样是小媳妇心态,夹在嘉靖、万历和严嵩之间根本拿不了什么主意,只能本本分分的做好自己的事情。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改呢?
就像古人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政治的角度来审视一下,会发现,孩子之于父母,员工之于企业,国民之于国家,逻辑也都是相似的。
无论是建国初搞人民公社可以随便吃的大锅饭,可以随便吃,还是改革开放之初的国企铁饭碗,这种“管饱”式的管理机制,跟非要让孩子吃饱的家长一样,本质都是管理者在剥夺了孩子们的奋斗欲望。
不吃饭的孩子,跟公社里面躺着不劳而获的社工,和国企里上班喝茶看报纸的职工一样,在缺乏竞争的体系下,只有少数人能够保持着锐意进取,绝大部分人都会变得很佛系。
所以,搞不定孩子吃饭问题的朋友们,就要多学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看看政治家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这两个改革有两个共同点。
一个是试点的双轨制,先不推动全面改革,只找几个突破点,防止遭受爷爷奶奶这样的保守力量阻难。
另一个是通过竞争带动积极性,利用市场化的机制,去改变孩子和家人原有的观念。
这里就拿我家宝宝举个例子。
由于奶奶的溺爱式喂食,导致除了甜食之外,对90%以上的食物都丧失了兴趣,早饭连补钙的牛奶都不喝。
为了避免强推改革导致家里打一场内战,我把一日三餐搞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利用早餐这个孩子不跟奶奶一起吃饭的时间段,由我来负责推动混改。
然后,通过带孩子出去玩时,利用大哥哥们不愿意跟小朋友玩的现状,刺激孩子要尽快长高,然后在通过科学教育告诉孩子要好好喝补钙的牛奶和富含蛋白和磷的鸡蛋。
再然后,搞出来一场激烈的父子竞争,每天早餐只热一碗奶,爸爸喝了儿子就没有,结果几天下来,尝试喝牛奶的儿子,在争抢之下,早餐就只给老爸留一口奶了。
最后,凭借着儿子早餐方面出现的巨大改变,来获取家里其他人的支持,让坚持喂饭的奶奶朋友变得少少,通过着家里的舆论压力,逼着她一步一步的退让,我才逐步从饭桌上接手了更多的权力,让孩子的午餐和晚饭也逐步正轨。
PS:就像最近,很多朋友不理解,我为啥花那么的精力和心思去帮助几个贫困县搞互联网卖货,还不如直接搞募捐方便。
这是因为扶贫和教育孩子一样,给钱是没用的,欲富先扶志,通过竞争和差异化,让一部分人看到希望和积累原始资本,才能改变当地民众的认识和舆论,之后,他们才有机会通过当地特色积极融入到全国的贸易体系,拥有自己造血的能力。
所以呢,反过来看,让一个孩子改变吃饭要付出多少的精力和代价,也会明白,一个国家的改革,一个贫困地区的脱贫,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的多。
看了刚才的一大段,你以为宝宝吃饭的改革这就成功了?
那就太低估保守势力的反扑了。
就算改革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奶奶们不喂孙子了,但是她们也会在其他的地方继续溺爱,结果也是一样的。
而且,毕竟是亲奶奶亲孙子,就算你喊出了“不换思想就换人”,顶多就是吓唬吓唬,也不能真把她换了。
因此,即使付出了巨大的时间和成本推动的改革,也很容易出现一顿改革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
而想要巩固改革的成果,本质上是人事权的更迭,是要推动教育孙子的干部年轻化,让爷爷奶奶找到其他的兴趣,退二线让位置。
但问题是,无论是爷爷奶奶的兴趣,还是父母投入的精力,不仅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
因此,混在996式整天备战备荒的公司,肯定是不行的,混在容易受冲击而解体的行业,更是不行的。我们会发现,想要推动改革,是需要外部的大环境和内部的小环境共同作用,才能够实现的。
所以,对孩子的改革,在于你能否通过之前的积累,从原有的环境跳出来,去一家不需要996式备战,还有着高薪和自由时间的企业和行业。届时,凭借巨大的外部增量,才有可能推动内部的改革。
因此,教育儿子,归根结底又回到了个人的奋斗与历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