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月一日,是农历闰四月的初十。儿童节。
这一天,照例是会有很多不是儿童的儿童卖萌,表达自己不愿长大,童心未泯,这种表达,以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上最突出、最集中。
反倒是真正的童年,不会去抢着表达这样的情感,他们所表达的,偏偏是我要快快长大,成为大人。做小孩太苦了,太没有自由了,只有那些矫情的大人,才会说,我不想不想长大。
就像五月初的所谓致后浪,错位的谄媚,尴尬的表达。
拥有者总是被辜负,矫情者总是错表达。
01
在我,每到六月,总是第一个想到的是,一年即将过半。检视来路,瞻望前路,总是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
今年上半年的这些日子,尤甚。
我知道,其实不仅仅是我,可能很多人,都是如此。
坐在一辆快速下落的电梯里,从开始的惊慌失措,到后来的听天由命,再到后来的集体沉默,每一个人,每一个日子,都不轻松。
不独是我,这是我们大家的命运。
只是有时候,我比别人更矫情一些而已。
每天早上醒来,总会有一种被拍在了沙滩上,快要被晒干的感觉,于是要急着奔跑。这样的奔跑,难免跄跄踉踉,难免尴尬,难免姿势不雅,难免吃相不好看。
就像在抖音上听到前面这首《少年》,里面的那句我还是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一毫改变,我也会随着朗朗上口的旋律哼那么几次。后来我突然意识到,不对,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少年。已经有很多改变。而未来,会有更多的改变,甚至是惊涛骇浪般改变。
我所能做的,是接受改变,拥抱改变,而不是沉溺在昨日,幻想我还是那个少年。
我已经走过了平沙岁月,看到了惊涛骇浪,我所能做的,是成为我现在的自己,从容。
没有什么比中年人的从容更宝贵了。
这是我昨天半夜未眠,为自己得到的结论。
就像昨晚朋友圈里有位朋友贴的这样一段话:
《杀鹌鹑的少女》中曾这样写道: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对象,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余生尚长,不必慌张,未来的生活,都藏在我们现在的每一天里,此刻即是未来。
我告诉这位朋友,读了这段话,我突然觉得,我不惶恐不安了。
02
做自己,不要去做所谓少年,因为你不是。别回头,回头会变成石像。
更不要为还没到来的日子惶恐不安。既然还没来,那就安之若素,尽自己可能去应对任何可能的改变。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只有你自己经历过了,你才能真心体味到这些老生常谈的宝贵。
03
哲学家说,所谓命运,就是你未察觉的自己。
就像安德烈·纪德在《窄门》里所说:
最后,你爬上墙,在另一头等着我,这比你说的话管用多了。我不再战栗,也不觉得眩晕,只注视着你,朝你敞开的怀抱奔去。
04
前不久,有位编辑朋友送我一本书,青春作家倪一宁的《丢掉那少年》,希望我能帮着写一点推荐的文字。
书到了后,我断断续续读了一遍,有点感触,但又不知道这种感触是什么,于是只好对这位编辑朋友抱歉地说,我读的过程中很难集中到一个点上,恐怕写不成文章。
其实,对倪一宁,我真的不了解,但因为在微博上关注了她,有些文字打动过我,我就以为我能理解她的小说。
昨天晚上,我突然意识到,所谓丢掉那少年,其实是一种成长。你不再是少年了,你才能成为青年,你不再是青年了,你才能成为中年。你不再是中年了,你才能成为老年。
你所要做的,是成为每个阶段的最好的你,最快乐的你,最幸福的你,这就是足够了。
过去可以缅怀,但不要试图回到过去。还是那句话,别回头,回头会变成石柱,这是圣经里的话。
更不要试图超越现在,没有现在,你到不了未来。
做最从容的你。爱你爱的人,过你自己选择的日子,承担你自己该承担的责任,不要试图逃避,不要幻想非分的改变。
这不是中年的无奈,这是中年的从容。
这是我这半年来,最大的感悟,也是我昨天晚上感觉到的最大成长。
05
我读初中的时候,第一次读到王蒙的《青春万岁》,觉得那真是一本伟大的书,对一个农村小镇上的孩子,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人家北京的孩子,过着那样的生活。
那个时候,我觉得王蒙是神。
后来读书多了,视野宽了,行走的轨迹越来越大,读王蒙的书,他的中年变法,他的晚年沉溺与红楼梦,回归到老庄,我开始嫌弃他,觉得他冬烘,油腻,活成了中国人那种圆融,那种我不想看得起的所谓从容。
昨天晚上,我似乎也是突然有点理解他了。
虽然,我内心里,还是更喜欢他笔下的《青春万岁》,那种干净、那种单纯,那种懵懂,那种青春的激越绝望和剧烈碰撞。
没有人原来老去。但每一个人都在老去。
于是我们只能在内心里安慰自己,我还有一颗童心。
就像前几天,我和人说我的心路历程的改变:比如我喜欢1991版的《东京爱情故事》,我觉得那就是我心目中爱情的样子,但现在的年轻人喜欢2020版的《东京爱情故事》,因为那就是他们现实中的爱情的样子。
可是我偏偏说,这不对,那我是不是拿着29年前的东西,去要求29年后的东西?换个说法,我是不是还停留在29年前?
29年,差一年30,那是多大的鸿沟啊?
一个生活在过去的人,是不是一个落伍的人?
刻舟求剑,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不是老是这样劝谏过自己嘛?
06
说到《青春万岁》,我还是喜欢开头的序诗。因为那是我们青春的声音。也可能是曾经的最强音,现在只能听历史的回声: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
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
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是转眼过去了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
纷纷的心愿迷离,像春天的雨,
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
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
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惊奇,
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
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
在生活中我快乐地向前,
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
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
有一天,擦完了枪,擦完了机器,擦完了汗,
我想念你们,招呼你们,
并且怀着骄傲,注视你们。
突然觉得,这首序诗,比那首什么《致后浪》好多了,最起码不让人起鸡皮疙瘩,不肉麻,也不谄媚尴尬。
7 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