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2020-05-11
中国面临了历史以来最惨淡的一季度财政赤字,当然这种赤字主要是因为隔离政策所致。
中国是从2017年第一季度,首次出现财政赤字,并且一直以来,有赤字严重的趋势。
另外从第一季度公布的GDP做观察,我国面临了最为严峻的经济数据。
可是,赤字严重,经济发展倒退,在这种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
今天我们从政府的执行措施入手,观察这种背离情况出现的原因。
我国政府采取了用超大规模地方债,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
在一季度地方财政收入状况出炉之后,我们看到,各个省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速下滑。
以湖北省为例,第1季的财政收入滑坡了47%,海南、黑龙江、重庆等省市,都出现了百分比两位数的下滑。
为应对各个省市财政的滑坡与赤字问题,我国采取专项债的策略去对冲赤字。
通过专项债的发放,搞地方基础建设,完成资本的融通、进一步就业民生等问题。
这么一来,就业率就上来了,而建设的工程,又可以在未来几十年内回本。
第一季度,中国已经发了两批累计1.29万亿元的专项债。
4月份已发行的地方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偿还到期的地方债,占比84.37%。(先列基本面,后文再解读这个数据的意义)
在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国新办发布会中的发言,我们了解到:
二、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流、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
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医疗卫生教育占比高,对于基建民生领域明显。
财政部前两批提前下达的新增地方债额度中,一般债和专项债已经完成发行规模已经达到9成。
第二,地方政府已经非常穷了,甚至不知道如何发工资了,着急用钱。
在队长我与体制内的好友聊天的时候,很多朋友抱怨薪资待遇要砍,甚至准备直接发债不发工资。
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不管是体制内外,都不能置身事外。
新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52.0%,回升16.3%。
第二:我国现在市场环境,仍然处于供给大于需求的环境中。
政府敢于下发这么大的专项债刺激方案,就是基于中国市场,正处于供给大于需求的市场环境。
因为美国的黄金太多了,印再多的美元,这些美元都可以兑换成等量的黄金。
政府敢于大量发债,就是因为中国有太多的生产资料、原材料、中间材、制成品,可以说是物产丰富。
当年国民政府为了与我党打内战,疯狂印钞采购劳动人民的生产资料。
所有人都会这种纸币失去了信任,经济的崩溃,成为国民党败退的重要因素。
财政赤字越来越大,但股市等金融市场却欣欣向荣的根本原因。
所以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或者越发增多的政府抖音直播带货。
其实都是,让大家多多消费,另一方面防止热钱进入房地产。
就比如现在国家下发的专项债,8成都被用来还之前欠下的地方债。
这样的模式,是否会演变成拆东墙补西墙?这是需要注意的。
再加上,地方政府精算能力,是否真正能带动经济发展。
如此规模的经济刺激,历史上只有过一次,就是温总牵头的4万亿计划。
这会不会成为基础建设的一个隐患?这一点也是需要注意的。
尤其是,公务员的工资待遇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公干的机票、住宿费如何报销?
大头用来拆东墙补西墙,8成用来偿还遗留下来的地方债了,小头还要先去承担这种消费型支出。
到底能留下几成去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因为没有钱,就没有人干,没有人干,任何基础设施都是无米之炊。
回想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那几年,也是中国贪腐问题出现的开端,
本次的经济刺激,可能会比上一次规模更大,所以这一定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监管、以及高度注意的。
后疫情时代,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美国痛的要死,中国也在面临挑战。
中国能否在世界经济破而后立后崛起,能否讲出好故事。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