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西韦到底有没有用? | 新潮沉思录

2020-05-02

 

文 | 北方朔风

4月29日,吉利德科学公司公布了一组瑞德西韦实验的数据,实验数据显示,瑞德西韦在实验之中表现出来了不错的效果;而几乎在同一时间,中日友好医院曹彬副院长的团队,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文章,表明在中国进行的双盲实验显示,瑞德西韦难以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起到改善作用。两个几乎相反的结论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出现,让广大人民群众有点迷惑,不过美股股市显然受到了不小的鼓舞。当然了,大家最关心的依然是,瑞德西韦这东西到底有用没用?

中国团队文章的首页

这个问题并不难以回答,答案是,现在的实验结果都无法证明瑞德西韦是否有效。吉利德科学公司进行的实验数据,是开放型实验,没有对照组,无法得出有效与否的结论;而中国方面进行的实验,虽然严格按照随机双盲实验进行设计,但是因为中国疫情控制得当,最后缺乏足够的入组患者,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双盲实验的置信率也受到了影响。这么说,这两篇东西一点价值都没有了吗?情况并非如此。实际上两篇论文有着很多可以解读的地方。

双盲对照分组情况

为什么两个实验结果几乎相反的问题,如果仔细阅读两边的数据,我们就会发现,虽然都是瑞德西韦治疗新冠患者的实验,但是无论从实验设计,入组标准和目的来说,这两个实验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那么结论不一样,又有什么奇怪的呢?从实验设计来说,中方进行的是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也就是rct实验),从统计学上面这样的实验可以尽量去减少各种误差,这种实验也是循证医学高级别证据的主要来源,有着很高的置信率,是验证一个治疗方式最为有效的方案,可以说没有之一,这是循证医学基本的原则。

而入组人数上面的问题,也证明了我国实验入组标准的严格;而吉利德科学在其他地方进行的开放性实验,并没有安慰剂对照组,无法排除各种效应的干扰,虽然也可以作为循证医学证据,但是这些实验的证据属于等级较低的证据,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干扰,无法去直接证明治疗效果。

而从入组和评估标准来说,中方入组标准更为严格,对于治疗窗口有着严格的把控,更符合实验设计的要求,根据年龄,性别,病程长短,血象,体温都进行了亚组区分,显得十分精巧;而吉利德的开放标签实验,则较为粗略。对于病程的转归评估,中国团队则是设计了更加精巧的量表,从一分到六分,去评价患者的转归情况,可以更为细致的观察患者的病程转归。

中国团队评分标准

而最为关键的实验目的,这二者也不一样,吉利德这次公布的数据,实际上更多的在说明,瑞德西韦五天的疗法,比起来十天的疗法,存在一定程度的优势,这个实验难以证明瑞德西韦是否有效;中方的实验,则是在研究瑞德西韦治疗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是否有效。两个目的完全不一样的实验,得出不一样结论,倒也没什么奇怪,只是有些媒体将吉利德的数据解读为瑞德西韦实验大获成果,这未免显得有点不够专业了。

而从中方的数据里边,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有趣但是合理的因素,比如虽然对于整体而言,瑞德西韦并不能起到缩短病程的作用,但是在出现病程较早的这部分亚群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病程缩短——这是很符合病毒学规律的,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在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效果都很不错,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用于治疗流感的达菲。

之前也有专家预言,在新冠病毒肺炎上面理所应当有类似的情况。这大概算是个有意义的发现,只不过考虑到某些国家的防疫策略,这个发现的价值着实要打个折扣,做不到应收尽收,大多数患者就诊的时候,病程恐怕都在不太早的位置,用药的时候能不能做到早期用药,是要打个问号的。毕竟瑞德西韦这种东西,显然不是家庭常备药。

除此之外,很值得玩味的一件事情是,在中国方面的研究里边,没有观察到有统计学意义的病毒载量的改善,虽然数据样本量有限,不过也值得关注。对于病毒性传染病来说,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同时也可以降低患者的传染性,这点乙肝和hiv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真的瑞德西韦真的难以降低病毒载量,那么对于传染性的控制应该也是做不到的,那么全球的疫情防控压力,可能暂时难以得到缓解。而正面的消息是,无论是中国的实验,还是吉利德的实验都证明,瑞德西韦的副作用是可以接受的,总比服用鱼缸清洗剂和消毒剂安全多了。

总的来说,我个人还是更为相信中方的研究成果,因为虽然数据量不足,但是从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来说,这个实验都更为完善,而在《柳叶刀》上面发表,经过了同行评议,证明了虽然存在数据不足的问题,但是学术界依然较为认可这个研究成果;而吉利德公布的研究,证据等级相对较低,同时暂时没有同行评议,相对质量是低一些的。

吉利德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我个人对于瑞德西韦的疗效,是持有较为保守的态度的,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去证明瑞德西韦的效果,同时确定哪些患者更能得到受益,目前看来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从瑞德西韦治疗之中获益,所以给瑞德西韦选择合适的适宜症是很有必要的,我想这是个姑且还算是科学的态度吧。

中方数据

不过从美国股市的反应来说,他们显然乐观很多,无论是吉利德,还是“复工概念股”,都出现了很不错的反应,似乎他们只看到了吉利德发布的结果,并没有注意中国方面的论文。这个判断,显然并不是从医学角度做出的,美方进行的双盲实验,需要到五月底才能出结果。股市的反应或许说明了一个问题,美国市场真的很希望快速复工,所以一切关于复工的好消息,都会被放大。

我之所以说好消息被放大了,并不是基于什么情感判断,而是考虑到客观事实的分析,即使以最为理想的情况考虑,瑞德西韦也难以扭转美国的局势,也不足以支持美国安全的全面复工。按照吉利德的说法,目前他们可以提供足够十四万患者治疗的药物,到年底的时候,大概可以总共提供治疗一百万患者的瑞德西韦。这个产能应该说是不错了,但是目前美国现存感染者超过了八十万例,考虑到美国居高不下的阳性率,我们有理由认为,美国依然存在着大量潜藏感染者。就在这样的时候,美国准备开始复工,显然这会增加不小的传染性,按照这个情况,就算瑞德西韦是一用就好的神药,美国庞大的感染技术也会完全中和掉药物的产能。

此外,类似瑞德西韦这样的新药,价格往往不菲,它并不是几十块钱一盒的感冒药或者是一百人民币一支的抗生素,按照这些年抗病毒新药的价格,它的治疗费用恐怕会达到几万美元的量级,对于那些有着完善医保的美国人来说,倒不是什么问题,报销就是了。但是从这些日子美国的死亡分布来看,很大一部分死者,难以享受到足够的医疗保障,这些药物能否帮助到这些死亡率最高的人,也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虽然我个人对于瑞德西韦的看法是相对保守的,但是从内心深处,我是希望有一种药物可以快速控制住新冠病毒的流行的,这对于全世界人民都是有好处的,但是遗憾的是,各方面数据都不足以证明这点,即使按照最好的情况估计,这种药物也难以扭转局势。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对于疫情我们都很无奈,但是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得尊重科学。

只是从一开始,有些事情就比单纯的科学复杂一些,无论是从互联网上面的舆论争端,还是从几篇论文与小道消息对于股市的影响,都很难不让人产生一些联想,瑞德西韦的研究,已经不单纯是科学上面的事情了,它掺杂了一些其他的,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因素,让讨论改变了味道。这是很不好的,就算一个药物疗效再怎么好,它终究不是神话之中食用之后就会长生不死的仙丹,它是遵守医学规律的一种化学物质。而这次新冠病毒的全球流行,早已超过了医学的范畴,它简直像是人类社会体系内在的各种矛盾的集中展现,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一个药物去解决这群棘手的问题。

我真诚的希望,靠着世界人民共同的努力,疫情可以早日过去,我也真诚的期望,世界各地的人,在面对这样的危机的时候,能够更尊重科学。毕竟,人类社会有许多错综复杂的东西并不建立在科学之上,但是病毒不在乎这些,它只是个按照中心法则运行的冷酷无情的复制机器。如果人类不尊重这样的客观规律,那么客观规律必然会冰冷的执行它的功能。


精选留言
  • 168
    说无效的纯属扯淡,请美国人民放心使用。
  • 138
    毕竟是“人民的希望”。不,更准确的来说是“民主的希望”、“自由的希望”。
  • 136
    如果你嘲笑中药的德行,那么请一起嘲笑瑞德西韦
  • 121
    介绍一下在美的王孟源博士的评价:“我去看了论文和相关报导。中方的实验很严谨,没有明显的问题,唯一的缺陷在于病人数目较低,只有237位,这是因爲中方防疫效率太高,实验开始的时候已经找不到足够符合标准的病患;这在2003年非典疫情的末期,也曾是制约研究的因素之一。至于美方的实验,倒是很容易找足了统计上需要的1063名病患,不过它在致死率上的统计强度(P值,简单估计实验结果是随机发生的机率,生医界一般要求在5%以下)不过关,只有在康复天数上达到1/1000的P值。P值是个很粗糙的标准,往往低估了结果是统计噪音的机率,即便如此,美方仍然无法在致死率上达标,却急著在半途就宣告胜利,这实在不像是完全客观的态度。尤其有传闻说美国实验者在招收病患时的标准比中方宽鬆,没有严格限制症状出现的早晚;昨天发表的又不是详细的论文,而是一个简单的预告,种种异常的操作,引人遐思。我觉得目前最合理的结论是存疑,即使Remdesivir真的有功效,也是相对微弱的。”
  • 105
    方方老师不是日记里说教授朋友告诉她瑞德西韦是最有效的吗?
  • 68
    后一段分析真相了,瑞德西韦到底效用如何,还需要时间观察,毕竟这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 而吊诡的就是,原本一个科学问题,被各方势力拿来作为斗争工具。果然在世界灯塔那里,P民的贱命是比不上党派利益的,更比不上资本的利益。美帝加油,世界人民有生之年也许可以看到真的裂众国。
  • 66
    说句不够“国际主义”的话,我倒是(不管早或者晚),只希望中国第一个把相关特效药或者疫苗研发出来。
  • 52
    其实一句话就说完了,那么有用还死这么多人,之后束手无策吗?
  • 48
    在公知的眼里就是有效的,尤其是在1月初的时候,都在吵瑞德西韦有用,中国会不会用什么的
  • 41
    比消毒水有用
  • 32
    美国人也需要某种程度上的安慰剂
  • 26
    作者这都和消毒剂比副作用了…
  • 22
    瑞德西韦要是有用,川大统领还至于现在这个样子?
  • 20
    因为中国疫情控制得当,最后缺乏足够的入组患者...
  • 20
    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吉利德报告里用的词,“positive”。可以被资本市场解读为“积极的”“好消息”,从而拉伸股价。但一旦被业内人士质疑,就可以解读为“符合试验设计预期的”“阳性的”,这样即使无法证明药效,也不能说这个报告是在瞎说。实际上吉利德的试验不仅仅是无对照组的开放试验,光是5日疗程组的出院率高于10日疗程组这一点,就说明试验的外部影响因素盖过了药物的作用,样本的随机性过大,结论缺乏统计意义了。
  • 15
    主动出击了,挺好的。证据在手,牌面很足,谈的时候能压住场,就挺好了。辛苦科学工作者。
  • 13
    有用的话,造就量产推广使用了,还要等到确诊100多万,死亡6万多?
  • 11
    药物能治病,但不能治人!
  • 10
    有用的达菲也救不了每一个流感患者,隔离才是正道啊。
  • 8
    终于看到有根据循证医学证据讲的了。
  • 7
    不管是谁都想要神药 只不过有的人在某些时候比其他人更需要
  • 4
    国内这个试验可惜了,各种原因导致入组人数不足。
  • 2
    不错
  • 2
    真诚地希望特效药有用,这是全人类的灾难。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