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原来你是这样的人! | 万小刀

2020-01-22

对于武汉疫情,我很牵挂,但是很多细节,我不太了解,也不敢妄言,以免给疫情添乱。

只是看到“84岁钟南山,再战防疫最前线”的新闻,和他“白发苍苍,餐车坐睡”的图片,实在令人心疼和感慨。

“非典”已去17年,当年是他,现在是他,67岁是他,84岁还是他!

为什么呢?

所谓医者仁心,不是一句擦着口红的口号,而是三代人,刻在骨子里的坚守!

 

一、

1936年10月,日寇加快了侵华步伐,国家危急,再过两个月,“逼蒋抗日”的西安事变就会爆发。

这月19日,作家鲁迅在上海病逝。第二天,当时首都的南京中央医院,一个男孩呱呱坠地,他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钟南山。

钟南山的父亲,其时是一名儿科医生,名叫钟世藩,母亲则是廖月琴女士。因为南京中央医院正好在钟山以南,所以钟世藩为儿子取名南山。

钟南山虽然生于南京,但父母其实都是福建厦门人。

钟世藩父母早亡,从小跟着叔叔长大。因寄人篱下而性格独立的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协和医学院,1930年毕业。后来,他又赴美深造,取得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钟南山的母亲廖月琴,出身于生意人家庭,同样也是毕业于协和医学院,学的是高级护理专业,毕业后曾由卫生署公派到美国波士顿学习高级护理。

1937年冬天,钟南山还未满周岁的时候,日寇一路南下,局势十分紧张,钟世藩赶在南京沦陷前,带领全家西迁至贵阳。

和父亲的话少不同,钟南山自幼活泼好动。有一次,几个小朋友得到一个新做好的木制手枪,大家争论不休,都不知道怎么玩,钟南山年龄最小,似懂非懂,但仍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最终,他说服了大家。

母亲廖月琴除了热爱医术,还博览群书,从小给钟南山和妹妹讲故事,久而久之,钟南山同情弱者、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善良品格,慢慢形成了。

熬到1946年,抗战胜利一年多,10岁的钟南山一家,终于乘船迁至广州。父亲钟世藩出任广州中央医院院长兼儿科主任、岭南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母亲廖月琴也重操旧业,再次在医疗系统为人民服务。

钟世藩兼任儿科主任期间非常忙,但病患关系很好。

经常深夜,都有家长带着孩子到他家里看病,他总是不厌其烦,等孩子康复后,家长高兴,他也很开心。小时候的钟南山,耳闻目睹了父亲对病人的态度及做法,颇受影响。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正轨。然而很快,随着国民党反动派在解放战争中兵败如山倒,钟家骤然被推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二、

1948年,钟世藩继首任院长李廷安后,成为广州中央医院(即广东省人民医院前身)第二任院长。

然而正当他放开手脚,准备大干一场之时,形势变了。

1948年,国民党反动派失败已成定局,全国解放在即,国民党中央卫生署高官一连3次登门,动员他们全家一起“连夜撤退台湾”,钟世藩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却一点儿没有犹豫。

他不但人没去,还把医院的13万美元现金都设法保存了下来。等到解放军入城后,他把这些款项全都上交了当时的军管会,随后即加入到了新中国医疗事业的建设之中。

而钟南山的母亲廖月琴,也在解放后,担任过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且与人联合创办了广东省肿瘤医院。

1949年,钟世藩被世界卫生组织聘为医学顾问。

1953年,院系调整后,钟世藩调任广州中山医学院儿科教授兼主任。

两年后,钟世藩的儿子,19岁的钟南山,受父母熏陶,也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拉开了自己未来从事医学事业的帷幕。

 

三、

上大学后,钟南山依旧成绩优异,而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田径、游泳、篮球、举重等,他都经常积极参加。

大三时,钟南山以一个医学生的身份,参加北京市高校运动会,居然获得了400米第一名。

1959年9月,他又在首届全运会上夺得400米栏冠军,创下54.4秒的新纪录。

正因为在体育方面的突出表现,毕业后北京体校邀请他,他有没有心动不知道,反正最终没去。可以想象,如果去了,将会是我们国家医学事业的巨大损失。

他选择了留校任教,做过辅导员、校报编辑,后又从事放射医学教学。

不过业余时间,他对体育的喜爱依旧全程在线。1960年,24岁的钟南山,喜获北京市运动会男子十项全能亚军。

优秀的人总是更容易吸引异性目光。

钟南山是年轻有为的大学老师,体育上又屡获大奖,健康阳光,很快吸引了当时国家女子篮球队队员李少芬的目光。

在朋友家,两人偶然相遇却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此后坠入爱河,最终修得正果。

然而情场得意,职场上也步入正轨的钟南山,正准备大显身手,好好干一番事业时,那场史无前例的大运动爆发了。

因为父母是医学专家,父亲钟世藩在国民党政府的医院担任过领导职务,且在旧社会出过国、留过学,得过美国人的大学博士,他们都受到了冲击。

连带他们的孩子钟南山,也成了“走资派的狗崽子”,“反动学术权威”的后代。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何曾见过这样的大阵势,内心悲凉可想而知。

然而,更悲凉的还在后面!

运动中,钟南山的母亲廖月琴,因为不堪红卫兵与大字报的羞辱,愤而自杀!

人间至痛,莫过于此。

那个时候的钟南山,是悲痛且无助的。特殊的年代里,他前脚擦干眼泪,后脚就不得不放下一身技艺、满腔抱负,被发配去当锅炉工,每天要铲起几千斤煤,在炉膛旁来回担煤几百趟。

有一天,上级号召群众献血,钟南山报名参加,一次献出400cc鲜血,晚上依然按时参加锅炉房值班,不料忽然失去知觉,晕倒在锅炉房门口。幸亏一位来锅炉房打热水的校工,和一群“牛鬼蛇神”们救了他。

这件事,对钟南山触动很大。

艰难日子里,他深切体会到家庭对人的重要性。繁重的劳动中,他经常想起冤屈的母亲,想起远在南方的一家老小。

妻子李少芬,从中国女篮退役后调任广东省女篮教练,工作之余,独自照顾着两家三位老人,以及不满一岁的儿子。正是家的温暖,给了钟南山撑下去的理由。

1969年,33岁的钟南山终于不用再烧锅炉,跟随医疗队到河北宽城下乡。

在此期间,医疗队每天的工作就是做文艺宣传,真遇到病人时,却因为条件有限,没什么作为,最多病人痛得很厉害的时候,给他打一针止痛药。

这让钟南山很惭愧,很心痛,他想:这就是大家所信赖的医生吗?怎么会这样?

思来想去,他认为,自己作为医学世家出身的医学毕业生,应该在医学领域里实现自己最崇高的理想,于是决定离开北京,远离纷争漩涡,回南方去当医生。

 

四、

1971年9月,35岁,饱经磨难的钟南山,在妻子李少芬的帮助下,拖着不再强壮,与从前比判若两人的身体,抱着几本医学书籍,回到了广州。

妻子李少芬看到“归来”的丈夫,简直难以置信,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勉强含笑让儿子亲亲父亲。

钟南山回到家,心里踏实许多,放下行李就去看父亲。

钟世藩此时已经70岁高龄,眼睛不好,几乎是趴在桌子上,吃力地写着什么。

原来古稀之年的钟世藩,因为看到中国广大的基层医院很难用到先进仪器,儿科门诊还停留在最简单原始的症状、体征问诊上,就想写个册子,把自己毕生的宝贵医学经验留下来,造福百姓。

于是广州的图书馆里,多了一位白发老人,他比年轻人都刻苦忘我,每天早出晚归写东西。时间一长,图书馆里的人都知道他了,每天特意给他留个位置。

钟南山已经失去了母亲,更加心疼父亲,劝老人家注意身体,每天少写一会儿,免得因为眼睛不好写一会儿就头晕,但钟世藩不听劝阻,反而和儿子发脾气:“(不这样干)你让我呆在家里干什么,等死吗?”

钟南山无言以对,不敢再多说什么。

后来,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突然问了儿子一句:“南山,你今年几岁了?”钟南山一头雾水,照实回答:“(虚岁)36岁。”老爷子竟然叹了口气,说:“唉,都36了,真可怕……”

晚上,躺在床上,钟南山辗转反侧,翻来覆去想父亲白天说的话,终于明白父亲是说自己都36岁了,还一事无成……从此,他暗暗下了决心。

当年底,钟南山被安排到广州第四人民医院(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室,从最基层的岗位干起。

这时的钟南山,其实只有三年半的医学基础理论与基础操作学习,当年还没有进入临床阶段就被拉去田径集训,此后13年间,他再没正式接受过临床医学的教育。

某一天,急诊室接到电话,说广州增城有一个肺结核大出血的病人,要立即送来广州会诊,钟南山主动请缨,结果误诊,后来钟南山将患者火速接回医院,重新会诊,发现原来只是一根鱼刺,刺中了病人的胃小动脉,引起了大出血!

误诊事件后,主任特意找钟南山谈话,暗示他主动提出调离。钟南山很沮丧,表示自己就是拼命也要干好这份急诊工作。

但后来,医院还是把他安排到病房工作,让他和一位叫郭南山的医生对调。病房却说“此南山非彼南山也”,并不情愿放走那位“南山”,这令钟南山又一次深受刺激,从此开始拼命钻研医学知识。

仅仅过了半年,钟南山写了满满四大本医疗工作笔记,在急诊方面已经成为熟手。

8个月后,钟南山整整瘦了20斤,医院的同事却开始对他刮目相看,说他——“顶得上一个主治医生啦!”

 

五、

4年后,钟世藩的努力没有白费,一部40多万字的《儿科诊断和鉴别诊断》付梓出版。因为内容及时,实用性强,该书先后再版6次,每次都很快脱销。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凝聚了顶级儿科专家毕生心血的医学著作,稿酬只得1500元。其中700元钟世藩给了帮他抄书的同事,又自己出钱买书40本,送给亲戚朋友,结果稿酬所剩无几。

但钟世藩看着受惠于此的儿童和家长们,依然觉得自己拖着病体狂写4年多,1400多个日日夜夜、心心念念的付出,是值得的。

1979年,43岁的钟南山,报名参加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公费出国留学考试。因为大家经过十年动乱,英语都不咋地,录取分数线较低,钟南山脱颖而出。

1979年10月,钟南山抵达伦敦深造。

不久,他便收到导师,即英国爱丁堡大学附属皇家医院呼吸系主任弗兰里教授的一封信。信是白纸黑字,但却给他浇了一瓢冷水:

“按照我们英国的法律,你们中国医生的资历是不被承认的。所以,你到医院进修不能单独诊病,只允许以观察者的身份查查病房或参观实验室。根据这个情况,你想在我们这里进修两年的时间太长了,最多只能八个月,超过这段时间对你不合适,对我们也不合适。你要赶快同英国文化委员会联系,考虑八个月之后到什么地方去……”

钟南山有点懵,万万没想到,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次年1月,他来到爱丁堡大学附属皇家医院呼吸系,弗兰里教授依旧对他不冷不热,说:“你先看看实验室,参加查看病房,一个月后再考虑该做些什么。”

钟南山告别教授后,情绪非常低落,但很快他又重振精神,下决心要挺直腰板,用实际行动为中国医生争口气!

此后,钟南山同英国医生一起查房,遇到一位患肺原性心脏病的亚呼吸衰竭顽固性水肿病人,他根据病人病史,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判断出病人为代谢性碱中毒,最后抽血检验结果也证实了他的判断,这次,弗兰里终于下达指示:“按照中国医生钟南山的治疗方案办。”

四天后,病人中毒症状完全消失,水肿消退,通气功能亦随之改善。

英国医生们这才开始信服,纷纷表示:“要重新认识中国人。”皇家医院呼吸系副主任瑟特罗教授也友好地对钟南山说:“看来,中国对呼吸衰竭疾病真有点研究呀!”

这之后不久,英国同行们,终于不再用有色眼镜看钟南山,开始了正常的合作。

英国求学期间,钟南山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取得了6项重要成果,完成7篇学术论文,其中有4项分别在英国医学研究学会、麻醉学会及糖尿病学会会议上发表。

基于这样的成就,爱丁堡大学极力挽留他,但钟南山执意归国,他说:“我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不仅出自血浓于水的感情,更源自对祖国深厚文明底蕴的理解和骄傲!”

1981年11月,45岁的钟南山从伦敦飞回祖国。

回国前夕,他的导师,那位酷爱写信的爱丁堡大学教授弗兰里,又给中国驻英大使馆修书一封,内云:

“在我学术生涯中,曾经与许多国家的学者合作过,但我坦率地说,从来未遇见一位学者,像钟医生这样勤奋,合作得这样好,这样卓有成效。”

 

六、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钟南山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等多个重要职务。

2003年,67岁的钟南山,作为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与广大医护人员一起,成功抗击“非典”,守护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很多人至今还记得,当年钟南山那句名言:“病人的生命重于一切。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但鲜少有人知道,为了与疫情拼速度,年近古稀的钟南山,当年夜以继日地工作,一连38个小时没合眼,最后累倒发烧,左上肺发炎,为免影响士气,选择自己在家治疗,没地方挂吊瓶,就在门框上钉了一根钉子,至今没拔掉。

如今,爆发于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短短时间,已确诊440例,死亡9例,疫情涉及湖北、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天津、山东等多个省市,且正值春运,人员流动频繁,恐有席卷全国之势。

危难之时,84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再次“挂帅出征”。

有些人心疼之余,不免质疑,钟院士80多岁高龄,还能“战”否?

其实,钟南山除了看重专业,亦很重视综合素质。他带研究生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星期五下午,都要带研究生打一场篮球赛,这甚至是必修课。

因为钟南山常说,像陈景润、蒋筑英那样的科学家,到了对人类、对社会作更大贡献的时候,却因身体原因而英年早逝,实在遗憾,所以他特别重视身体锻炼。

他的家庭亦堪称“运动之家”。

他自己性格活跃,打球、跑步、游泳,什么都玩。没事的时候,还会踢踢腿,弯弯腰,举举杠铃,现在铅球还能推10米,在广州医学院里数一数二。

而钟南山的妻子李少芬,昔日的篮球明星,曾任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现任广州市篮协顾问。

他们的女儿钟惟月,曾是我国优秀的蝶泳运动员,1994年打破过短池游泳的世界记录,获得过世界短池锦标赛100米蝶泳冠军。

特别要提的是,钟南山的儿子钟惟德,也子承父业,钻研医学多年,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医院篮球队的“中流砥柱”。

据钟南山妻子李少芬所说,尽管80多岁,钟南山仍然坚守一线,从周一到周五每天工作到深夜,双休日则安排工作会议。

李少芬对此不解,曾说:“我真的好羡慕人家夫妻结伴出外旅游。钟院长每年都有一个半月的休假,可我们从没享受过!”

对此,钟南山给出的答案是:热爱与赤诚。

这样的热爱与赤诚,他最初是从父亲钟世藩那里继承的。1987年,86岁的钟世藩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最后几天,弥留之际,他还放不下治病救人的事业,和钟南山讨论说:“你说,磁场会不会对病毒的毒性有作用?”

然而,热爱归热爱,毕竟岁月无情,尽管坚持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锻炼1小时,“非典”以后,钟南山的身体还是出了不少状况:

2004年,他得了心肌梗塞,做手术装了支架;2007年,又出现心房纤颤,逼得他告别篮球场;2008年,他得了甲状腺炎,短短两个月瘦了5公斤;2009年,又做了鼻窦手术……

钟南山,这个刻在了亿万人民群众心里的,守护神般的名字,84岁了,依然还很有活力,很有担当,他说:“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最近就不要去武汉了。”

说完,自己却在茫茫夜色中,坐着高铁,奔向了疫情的爆发地,武汉!

当然,这不是钟南山院士一个人的战斗,同样是千万医护人员的战斗,在春节来临之际,向所有医护人员致敬,唯愿天佑武汉,天佑我中华!

看完点个在看,向所有医护人员致敬。

参考资料:
1.《勇敢战士钟南山传奇》,魏东海,经济日报出版社
2.《钟南山:医中勇士,患者铠甲》,付鑫鑫,文汇报
3.《省医建院70年,钟南山回忆父亲与省医往事》,何雪华等,广州日报

精选留言
  • 2301
    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崇拜的明星
  • 2058
    曾经有幸近距离接触过钟院士,很亲切和蔼的一位老人家。当时单位搞活动,请了一众领导嘉宾。我负责送水,当时钟院士走进我负责的展览室,我递给他一瓶水,他对我微笑点头:“谢谢您!您辛苦了!”同观跟在他后面的某位区领导,我一样递水,别人看都不看我一眼,再后面的领导秘书用下巴对我说:“我们领导不喝这些水的。”感慨良多,钟院士堪称——术高为医,德高为范!
    1016
    高山仰止
  • 1104
    想想前段时间被曝光的那些特权们,真是讽刺!这么一个战斗在疫情前线的可敬老人,难道就不能享受一些特权么,派个飞机很困难?还得这么辛苦挤高铁的餐车,这么不能理解
  • 918
    图片为18日傍晚,84岁的钟南山从广州出发赶往武汉。当天航班已买不到机票,他挤上了傍晚17点开往武汉的高铁列车。由于春运高铁票紧张,他被安顿在了餐车一角,刚一落座便拿出文件研究。竟然没有专机让国宝
  • 854
    03年非典他冒着得罪卫生部长后果,勇于直言,令人钦佩
  • 771
    共和国的脊梁 国士无双
  • 707
    向钟老及战斗在的一线医护人员致敬
  • 688
    给钟老配个专车加司机或者私人飞机🛩️接送,有人会反对么?就算钟老开着大G去,有人会反对么??
  • 649
    本山都有私人飞机,就不能给院士协调个高铁商务仓?太扯了吧?
    314
    一声叹息
  • 491
    他老人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真正脊梁!🍎 🍎 🍎
  • 449
    钟院士令人敬佩,可我也很关心前些天因为造谣而被抓的那几人结局如何。
  • 177
    你这运用中医的辩证理论诊断出代谢性碱中毒不敢恭维
    382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一提中医就一棍子打死
  • 347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 346
    钟南山那一身肌肉才叫一个帅。
  • 344
    回复一下评论中的一位朋友,我家族多人从事医疗行业,母亲是国家最早一批执业医师,本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说到中西医的优劣,只有在临床中实践多了才能体悟中医的神奇,那句:西医让人明明白白的死,中医让人稀里糊涂的活 并不是一句调侃
  • 336
    向钟南山院士致敬向冲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 250
    也要写蒋彦永,兴业银行是他家财产。很有正义感的一个医生
  • 243
    这样的传记,请多写一些!那些戏子什么的就算了。
    136
    都是为人民服务,分工不同
  • 228
    刀哥可以写一下03非典时期的蒋彦永医生,就是他爆出了非典疫情,拯救了无数人,比劳什子终南山强多了
  • 211
    只怕南山之后再无南山,愿钟老健康长寿
  • 210
    这情景之下,想问一下 蒋彦永 这三个字是否更值得尊敬?
  • 196
    讲真话很难吗?真的很难,十几亿人里面就只有一个!比国足找11个人更难!
  • 188
    三部曲:看了、点了、赏了。
    113
    谢了!
  • 185
    钟老固然值得,我们歌颂。但是从2003年到2020年,17年时间,却没有出现一名这方面领军式人物。还要让八十多高龄的钟老再次出战,再战武汉。这些背后原因,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 177
    杨文医生被杀事件之后就出现这场“新非典”灾难,我在想,是不是老天爷也为之震怒,要惩罚愚蠢的人们!讽刺的是,一边是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另一边却又有医生被砍伤!“有事钟无艳,无事打砍杀”,钟院士已经84岁,学医的人越来越少,假如17年后再来一次“非典”,还有谁来救我们?!!
  • 166
    看完对钟南山爷爷的介绍让我肃然起敬。这么大岁数了还奋战在抗击病魔的第一线。泪奔~~(>_<)~~
  • 110
    “大三时,钟南山以一个医学生的身份,参加北京市高校运动会,居然获得了400米第一名” 这是对医学生有成见 ?
    162
    术业有专攻,不是专门学体育的嘛
  • 150
    小刀,原来你是这样的人!向钟院士致敬,向小刀致敬!
    114
    向医护人员致敬
  • 146
    有人做逃兵。有人做先锋。祝愿钟院士安康。
  • 145
    个人十分怀疑是敌对势力发动的生化战争!
    81
    ……
  • 139
    小刀同志,能不能让号召让奔驰重新评一下“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奖!
    97
    看大家的力量了
  • 139
    我老婆也是一名医护人员,我爱我老婆。
  • 135
    机票不能想办法吗? 二等座不能想办法?
  • 134
    为钟先生点赞!为所有医护人员点赞!致敬!
  • 134
    致敬钟院长,愿长命百岁。。。
  • 132
    小刀,你真烦人啊~看的我热泪盈眶~这个时代,太需要这样的人了!
    97
    写得我都……好像眼里进了沙子!
  • 131
    我只想先留言!为所有医护人员致敬!所有相关产业加班放弃放假的赶工的致敬!!!
  • 127
    钟先生太伟大了! 为冲锋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祈祷,愿大家早日凯旋归来!
  • 124
    “非典”已去17年,当年是他,现在是他,67岁是他,84岁还是他!所谓医者仁心,不是一句擦着口红的口号!
  • 123
    林語堂是鍾南山姨丈
    111
    一门多高士,文采也风流
  • 121
    看了幾天的這張高鐵圖片啦,心裡很不是滋味。這麼重要的事情,難道協調不了高鐵飛機的問題?這有關部門是不是太扯?且不說84歲這樣的高齡。就是一個普通的專家去武漢會診,也需要保證他們路途的良好休息,以便接下來高強度的工作吧。這張照片實在讓人看的心裡不是滋味。今天終於在刀哥這裡一吐為快
  • 120
    钟世藩兼任儿科主任期间非常忙,但病患关系很好。经常深夜,都有家长带着孩子到他家里看病,他总是不厌其烦,等孩子康复后,家长高兴,他也很开心。小时候的钟南山,耳闻目睹了父亲对病人的态度及做法,颇受影响。……………………医生是辛苦,但是,如果现在的医生,也能像钟老一样如此用心地对待患者,而不是老是冷冰冰的机器人一般,紧张的医患关系,又何至于此?
  • 109
    愿这样的大师越来越多!愿武汉病情早点解除!
  • 108
    这是战斗在医疗战线上,守护我们普通人民的战士,向这些共和国脊梁致敬!!感谢他们英勇逆行,负重前行,才有平安和平的国家
  • 104
    84岁的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然后自己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这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 104
    钟老才真正是感动中国的人!
  • 103
    这些人可谓当代的民族英雄。比起那些戏子强多了,戏子只会投机取巧
  • 103
    泪目。 致敬钟院士,致敬所有的医护人员。 惟愿一切安好,生命至上!
  • 100
    不要只在疫情肆虐的时候才懂得尊重医生,疫情褪去再拿起屠刀。愿所有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平安。
  • 93
    2003年,记得当年就是钟南山按事实说话,才能上下重视起来,SARS一战成名; 2020年,又是钟南山院士按事实说话,提醒整个医疗体系防疫控疫。 17年了,我们还没有培养出新的按事实说话的牛人!如果再过17年,又来一场新的病毒,届时钟老已经101岁了,那时候谁能来按事实说话? ​​​
  • 92
    刀哥,谢谢您及时发文,这篇文章看完对钟院士的生命轨迹基本了解了,令我肃然起敬。昨晚看到钟院士在高铁上那张照片心疼的说不出话来,希望大家都重视起来和医护人员共同打赢这场战斗,希望大家都好。
    67
    谢谢医护人员们,我也帮不上忙,只能写点字,和大家共勉
  • 92
    天会佑中华的
  • 88
    钟南山这个名字很特别也很有气场有没有!!院士的体魄和精神更是,心疼他的操劳,致敬他的信念!
  • 86
    为医者须有菩萨心肠,神仙手眼,英雄肝胆,儿女情怀”。
  • 82
    不知以后伤医事件会彻底杜绝么?一些贱嘴贪食野味的人 真是祸国殃民
  • 82
    佩服!钟老堪称时代楷模!
  • 78
    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象钟老以及战斗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和记者致敬!鄙视👎 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人,他们不配!更鄙视那些为了一己私利经营野生动物的人!因果报应早晚得事!
  • 78
    这是一篇令人流泪的天道向善而卓绝的雄文!致敬致谢!
  • 76
    医者仁心 善莫大焉!
  • 75
    我啥也没做,挨个点了个赞!
  • 73
    和那些把爱国当生意做的无耻者相比,他才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 72
    国士无双 医生真的承担了太多。
  • 71
    钟老是人民公仆,84高龄出行没有专机,没有软卧,餐车一角闭目沉思???,与此相比,车厢里的场景太可怕唉!全是低头族,玩着游戏,听着音乐,交头接耳,发生任何事与他们无关系的态度!那位穿鞋把双脚放在餐椅上的人,是否能尊重一下他人的感受!做人就怕没有底线,再多的象钟老一样的人民公仆也救不了你们!
  • 71
    虽千万人 吾往矣 钟院士所代表的迎难而上的医生群体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
  • 67
    谢谢对医务工作者的支持!
  • 66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为大众谋福利者,不可使其孤军奋战。
  • 64
    留着眼泪看完的,父母是钟先生的榜样,钟先生是全国人民的榜样,向先生致敬
  • 63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63
    向奋战在一线医务工作者致敬!
  • 62
    向钟院士致敬!向一线医护人员致敬!从2003年SARS,2019年🐷瘟,到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什么一次又一次重复类似的过程?背后原因应该反思,否则依旧
  • 59
    致敬钟院士,致敬所有的医护人员。 惟愿一切安好,生命至上!
  • 58
    天佑中华! 感谢所有的医护人员!
  • 57
    只有这样的人才配的上高工资 才值得我们追星
  • 57
    小刀的文章经常看,却是第一次打赏,为院士的医者仁心世代家风点赞,为奋战险情中的医护人员点赞👍🏻
  • 56
    这个时代的中国。戏子的新闻满天飞,今天这位恋情曝光了,明天哪位又出轨了。他们能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的只是茶余饭后的八卦谈资。 到了现在疫情满天飞的时刻。戏子们又消停了。事实证明,危险的时候戏子靠不住。真正能依靠的是钟院士这种默默耕耘,默默付出的科学家,医学家。他们才是现在孩子还学习的榜样,他们才应该是新闻热搜的标题。听闻有很多医护人员也受到感染,内心感到哀伤。希望他们能保护自己再保护病人。 向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
  • 56
    既有廉颇的勇猛,又有蔺相如的大智!
  • 56
    相信政府,科学防护,不添乱 ,别乱跑!天佑中华,非典我们都战胜了,这次有国家,有无私的医护人员,我们能赢!
  • 55
    向所有有道德且没有人为他(她)们歌功颂德的医生表达敬意。
  • 55
    真正的文体两开花,致敬
  • 55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 54
    看了这么久第一次留言,钟南山令人敬畏,令人佩服,这才是中国的脊梁,但是年龄已大。也希望媒体多多宣传,树立榜样
  • 54
    不信谣,不传谣,听南山。
  • 54
    上至国家下至每一个普通家庭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今日之中国繁荣稳定的精神内核!
  • 54
    希望这次大家都平平安安
  • 53
    有一处有误,钟老应该没有参加第一届全运会,但他确实曾是400米记录保持者。 1959年8月份,在第一届全运会的比赛测验中,钟南山以54秒2的成绩,打破了当时54秒6的400米栏全国纪录。
    44
    一种说法
  • 53
    那些个明星也有脸说自己是高危行业。真是无知者无畏
  • 53
    热爱与赤诚!!!
  • 52
    真的是家教传承,从父辈到孙辈都是国家栋梁,书香门第。
  • 52
    做完一名护士我挺骄傲的
  • 49
    看哭了,希望钟院士保重身体,天佑我大武汉
  • 48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 46
    致敬钟老,同时感谢小刀的的文字,让我们认识了一位这么值得敬佩并必须记住的人
  • 46
    原来他有一个这样的爸爸
  • 37
    国士无双!!就是这鞋人引导着中华文明的前进!
    44
    帮你更正:鞋=些
  • 44
    我是医生,我了解到的大部分医护人员都是加班工作,每星期5天24小时不回家的也有,这些都不算什么,只是怕被砍……
  • 44
    钟家父子真优秀,境界真高,我等有心无才呀!那个老东西,一场运动害了千千万万人的性命。 万作家多写一些这类崇高的人,看了让人心境会淡泊坦然些。
  • 44
    我也想对评论区的人说一下,我相信作者绝对不是说其他人民英雄不是英雄,而是当国难当头,我们的眼光自然聚焦于此事件的英雄。只要是民族英雄,都值得我们尊敬跟缅怀。无分高低,不分先后。
  • 44
    第一次看公众号流泪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