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只差了20分钟。一下子就被抓了现行。/人民日报的报道纽约时报也因此被嘲讽为“国际驰名双标”。用网友的话讲,就是纽约时报是阴阳人。西方媒体在报道自己不喜欢的新闻的时候,阴阳怪气的双标早已有之。也被美国总统特朗普斥责为“fake news”。和当年被教员骂二流报纸一样。去年ISIS首领巴格达迪被特朗普下令击毙的时候。华盛顿邮报就给特朗普上眼药:/巴格达迪:朴素的宗教学者于48岁逝世这种完全为了和特朗普唱反调,抹杀特朗普功绩,而想办法洗白巴格达迪的骚操作,骚到断腰。 这种反人类的举动,也迅速遭到有志之士的嘲讽。很多人仿写“华盛顿邮报讣告”:墨索里尼,让火车准点运行而出名的社区服务志愿者,于61岁去世。本拉登,极简主义商业建筑师和胡子爱好者,54岁去世。爱泼斯坦,金融家转型的儿童经纪人,66岁逝世。除了标题,文章中试图通过表现日常生活来洗白巴格达迪的套路,也引人反感。他们(华盛顿邮报)讨论:-他古朴的童年-他坚定的信念-他的足球教练任职—三个孩子的父亲-美国归咎于他的激进-ISIS的“有趣”税收政策-美国在与ISIS战斗时侵犯人权他的罪行或恐怖主义他们(华盛顿邮报)永远不讨论的:他的罪行和恐怖主义。好事者也做了一张恶搞图嘲讽 fake news。/特朗普杀害了一位拥有三个孩子手无寸铁的父亲民主党把持的西方主流媒体,非常擅长双标报道来抹黑政见不同的共和党。本身被敌视的中国和俄罗斯,就更是”双标”,抹黑的重灾区。俄罗斯在美国舆论数十年如一日的抹黑下,成为美国指定背锅侠。无论是电影,游戏,还是现实中,俄罗斯都是反派的第一怀疑对象,或者被真正反派栽赃的靶子。哪怕不是反派,也要展现俄罗斯做坏事的场景。反正干净不了。特朗普当选,是俄罗斯用互联网干涉选举;3A游戏大作《使命召唤》中的大反派,不是俄罗斯,就是俄罗斯掩护下的幕后黑手;美国主旋律电影,一旦有坏事发生,首先怀疑的就是俄罗斯。和俄罗斯稍有不同,为了保证中国市场,美国的电影和游戏制作商,不敢在电影和游戏里面搞双标。但是没有中国市场的新闻业就非常的肆无忌惮。喜欢在报道中国的时候添油加醋,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一再陷入被妖魔化、被意识形态的窘境。就像上个月的新闻,华尔街日报的标题党。美国《华尔街日报》在专栏文章《China Is the RealSick Man of Asia》中称中国是“亚洲病夫”。文章称,武汉肺炎疫情的肆虐不可遏制,中国经济崩溃的后果同样不可遏制。文章还配有一则标题为“共产主义冠状病毒”的视频。除了标题上无下限的博人眼球,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的新闻里的遣词造句,图片选择上也非常喜欢搞一些负面的暗示。最常见的就是“意识形态词库”。对于敌视者,就要选择负面的意识形态词语。老生常谈的“中国威胁论”,“黄祸”,“满大人”不必再提。这篇文章中就用到:
“great cost to personalliberty(个人自由)”属于报道中国和俄罗斯必备。虽然意大利也封城了,但意大利政府就配不上“greatcost to personal liberty”,他们只配得上“economyrisk”。类似的报道中国政策和人民必备的,suppress(压迫),crackdown(镇压),repression(抑制), persecution(迫害)。反正人民不论怎样,都暗示中国政府采用高压手段维持统治是基本底线。更搞笑的,propaganda是个贬义词,应该翻译成「鼓吹」,「宣传」的正确英文翻译是publicity。
中宣部的官方名字是PublicityDepartment of xxxx,但是前几年纽约时报和一些其它媒体偏不这么翻译,故意用PropagandaDepartment,部长就是Propaganda Director。你们品一品这个味~中国爱国主义在西方媒体眼里也不叫”patriotism“(爱国主义),一律用”nationalism”(民族主义)代替。像patriotism这种积极向上的词汇,中国青年也是不配的。美国形容中国经济和军事,都使用的是“juggernaut”,也就是可怕的,破坏性力量,比如:中国是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破坏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