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小时候,不像现在有网络,有书读。
那个时候,连电都没有。
我们家里开始有电灯,应该是在72年之后。因为我们开始知道有电灯,是在我们村子的土地被征用,要建煤矿开始的。我刚才查了一下资料,知道那个煤矿是1972年开始建设的,现在地下的煤已经掏空,被废弃了。
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奶奶带着我,搬着小板凳,去看煤矿搭建的彩楼大门,上面悬挂着各式各样的辣椒式的彩灯,闪闪烁烁。
我和我奶奶,坐在小板凳上,还有村里其他的老人和小孩,看辣椒彩灯闪烁,觉得那是美景。
因为当时在我们家里,是点油灯的。
现在的人可能会觉得,你在讲天方夜谭吧?不是,这是真的。1972年,距离现在不到才几十年的光景。那个时候,我最喜欢的,是听我瞎大爷讲故事。
瞎大爷是我堂伯父,和我父亲一个奶奶,他们是堂兄弟。
他不知道眼睛怎么瞎了,我们家里的几个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坐在他身边,听他讲故事:西游记、三侠五义、包公断案,狸猫换太子。
之所以想起来这个事情,是因为看到一篇评论电视剧《清平乐》的文章,里面提到宋仁宗庆历皇帝,他是狸猫换太子传说里的主角。
02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是这样的:
故事出自《三侠五义》。
北宋宋真宗皇后死后的事,当时刘妃和李妃都怀了孕,很显然,谁生了儿子,谁就有可能立为正宫。
刘妃久怀嫉妒之心,唯恐李妃生了儿子被立为皇后,于是与宫中总管都堂郭槐定计,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乘李妃分娩时由于血晕而人事不知之机,将一狸猫剥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地换走了刚出世的太子。
刘妃命宫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于心不忍,暗中将太子交付宦官陈琳,陈琳将太子装在提盒中送至八贤王处抚养。
再说真宗看到被剥了皮的狸猫,以为李妃产下了一个妖物,乃将其贬入冷宫。
不久,刘妃临产,生了个儿子,被立为太子,刘妃也被册立为皇后。
谁知六年后,刘后之子病夭。真宗再无子嗣,就将其皇兄八贤王之子(实为当年被换走的皇子)收为义子,并立为太子。
一日,太子在冷宫与生母李妃见了面,母子天性,两人都面带泪痕。
刘后得知后,拷问寇珠,寇珠触阶而死。因此,刘后在真宗面前进谗言,真宗下旨将李妃赐死。小太监余忠情愿替李妃殉难,放出李妃。另一太监秦凤将李妃接出,送往陈州,秦凤也自焚而死。
李妃在陈州无法生活,只落得住破窑、靠乞食为生。
幸亏包拯在陈州放粮,得知真情,与李妃假认作母子,将李妃带回开封。此时,真宗早已死去,李妃的儿子已经做了皇帝,史称宋仁宗。
包拯又趁进宫向仁宗狄皇后贺寿之机,将李妃带进宫中,李妃才得以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仁宗见面,并道出了真相。
后来,包公又设计让郭槐供出真相。已做了太后的刘氏知道阴谋败露,自尽而死。
由于包拯在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为丞相。
这个故事里的几个人物,在我小时候心目中,印象特别深:郭淮、李娘娘、寇珠、八贤王、包拯。
有人考证仁宗认母是真的,但没有所谓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这这个故事最早的版本是来源于元代佚名作者的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简称《抱妆盒》。大概剧情如下:
李美人为宋真宗产下一子,心生嫉妒刘皇后于是密令宫女寇承御杀死太子,弃之于金水桥河下。
生死关头,太子身上出现红光紫雾笼罩着他,寇心生不忍,于是与太监陈琳合谋,将太子藏于妆盒内,送给南清宫八大王(后传为“八贤王”)收养,后被无子的真宗嗣为太子。
仁宗即位后,太监陈琳说出了真相,于是仁宗与李氏母子相认。同时,为了不伤及先帝颜面,仁宗搁置刘后,改西宫为合德宫,改奉李妃为纯圣皇太后。
相比后世流传的“狸猫换太子”,没有包拯审理此案,而且陈琳在仁宗即位后说出了真相,结局刘后也没死,而拷打寇承御(后来名字传为“寇珠”),寇承御触柱而死的剧情则是有的。
03
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是这样的:
明宪宗的妃子万贵妃大明宪宗17岁,却深受明宪宗的宠爱,成化二年 (1466年),万贵妃生下一个儿子。母由子贵,可第二年,这个儿子就夭折了,万贵妃已经38岁了,已经不可能再生孩子了。
明宪宗虽对万贵妃情有独钟,但他毕竟要有子子嗣,所以也会宠幸其他的妃子和宫女。
可是无论是哪个妃子或宫女,只要是怀上龙种,都会被万贵妃暗下毒手,或者是强迫她们堕胎,或者干脆害死。所以明宪宗一直都没有儿子。
偶然的一次机会,宪宗到内库,见到了一个姓纪的女史,他见纪女史谈吐不俗,十分喜欢,当晚就临幸了她。
临幸归临幸,明宪宗过几天就忘了这个女人,可纪女史却怀了身孕。
纪女史的肚子渐渐大起来,终于被万贵妃得知,她立马就命宫婢拿烈性堕胎药去给纪氏吃。
可是那个宫婢却下不了手,冒着杀头的危险,保住了纪氏肚中的孩子,并向万贵妃谎报说,纪氏并未怀孕,只是肚子上有“病痞”,所以肚子肿胀。
万贵妃听说后,也没有再追究,只是把纪氏打发到安乐堂居住,安乐堂是收容老病宫女的地方,纪氏要想再见到宪宗就难了。
于是在安乐堂中,纪氏生下了一个瘦弱的男婴,也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佑樘。
太监张敏对明宪宗忠心耿耿,有心要保住皇帝唯一的儿子,但万贵妃势力太大,弄不好自己和皇子的性命全都难保,所以他和纪氏把皇子交给了废后吴氏秘密抚养。
转眼六年过去了,皇子艰难地长大了。有一天,宪宗让太监张敏为自己梳理头发。他一边打量镜中的自己,一边叹息道:“我已年满三十,老之将至,却至今也没有一个儿子。”张敏见皇帝如此忧伤,终于按捺不住,立即伏地叩头,说:“老奴死罪,万岁您已经有儿子了。”
张敏将来龙去脉一一告诉了宪宗,宪宗一听,大喜过望,马上亲自前去,召见皇子。
然后父子相认,皆大欢喜,宪宗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佑樘”。可是不久,纪氏便突然去世了,很可能是万贵妃下的毒手。
而后万贵妃几次谋害朱佑樘不成,被活活气死。不多久,明宪宗也追随他的爱妃而去,朱佑樘登基称帝。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中,有许多人物可以从上面找到原型,万贵妃和刘妃一样嫉妒心太重,阴险毒辣,而保全了朱佑樘的是一个不知名的宫婢和一个太监张敏,与狸猫换太子中的宫女寇珠和太监陈琳也只是大同小异罢了,当然,现实生活没那么美好,没有包拯那样的清官,纪氏也是默默地死去。
而明代出现了明代的《包公案》卷七的《桑林镇》,大致剧情是:
包拯在外巡游时,于桑林镇遇到流落民间且双目失明的李氏陈诉冤情,她自称是当今圣上的亲生母亲,当年生下仁宗后,被刘妃指使太监郭槐来了个掉包,以刘氏女替换了李氏子。
被替换儿子后,李氏心情苦闷,不小心误杀了女儿,被愤怒的真宗打入冷宫。一直到仁宗即位天下大赦,李氏才逃离冷宫流落民间。
包拯得知后,三审郭槐,查清了此案。仁宗与李氏最终母子相认,李后得以入宫,群臣弹冠相庆。仁宗本打算要令刘后受油熬之刑,但被包公劝止,只“着人将丈二白丝帕绞死”,郭槐则受鼎镬之刑。
与元杂剧《抱妆盒》相比,明代《包公案》版本的狸猫换太子几乎是重新换了个故事,人物、情节都做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刘后、郭槐最终都不得好死,这无疑反映了人们的心理。此外,这里仍没有狸猫出没,刘氏是用自己的女儿来替换李氏的儿子的。
实际上,明代的《包公案·桑林镇》还有着时事剧的特点,故事中的李宸妃有着孝宗生母纪太后的影子。认母一案共同的悲剧。史书记载,每当孝宗诵读此文时,动辄欷歔流涕,可见内心的悲痛。
我小时候,我瞎大爷讲的故事,就是后来这个版本,我印象里是包拯出外巡游,突然一阵大风,把他的轿顶子给刮跑了。找来找去,在一口寒窑前找到了轿顶子,里面有个贫穷的老妇人。
老妇人架子很大,叫包拯的名字,说包拯脑子后面有个痦子,于是包拯才知道这是流落民间的东宫娘娘。于是故事展开。
我没有查找《三侠五义》,我怀疑我瞎大爷是听说书的说的《三侠五义》。我现在不确定我瞎大爷识不识字,应该不识字。但他眼睛看不见,听人说书,肯定记性好。
04
《清平乐》没有采用这个传说,但保留了他认母的故事。
在微博上看到了一段文字,关于宋真宗的皇后刘娥,也就是仁宗的养母的故事:
龚美以锻银为业,纳邻倡妇刘氏为妻,善播鼗。既而家贫,复售之。张耆时为襄王宫指使,言于王,得召入宫,大有宠。——司马光《涑水记闻》
司马光是宋仁宗在位时的大臣,他以上所述的这段八卦便是当时的宫廷逸闻,所言刘氏就是当朝皇太后刘娥。
刘娥为蜀地孤女,年少时嫁给了一位打银饰的匠人龚美,夫妻二人流落京师,生活贫苦。龚美便想将十五岁的刘娥卖到富人家,让刘娥过上好日子,他则拿到一笔钱。
时为襄王宫指使的张耆得知后,他将刘娥推荐给襄王赵恒,赵恒一见刘娥,大为喜爱。赵恒是当时皇帝宋太宗的第三子。大概是在张耆或刘娥的推荐下,龚美也在王府谋了一份差事,慢慢成为赵恒的亲信。
宋太宗去世后,赵恒继位,即宋真宗。真宗的原配郭皇后去世时,他想改立宠爱的刘娥为后,寇准等重臣皆以“刘娥出身微贱,不可以为一国之母”为由,表示坚决反对。
真宗排除阻力,坚持己见,四十四岁的刘娥当上皇后。刘娥没有亲人,便认前夫龚美为义兄,让他改姓刘。
刘美自此一路飞黄腾达,从王府跟班成为一方大员,真宗多次想授予他兵权,刘皇后都帮他推辞。
刘美后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领昭州防御使,改侍卫马军都虞候,又升任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他六十岁去世,追赠为太尉。
真宗批阅奏折,刘娥陪伴左右,参与政事,她处事得当,越来越被真宗倚重和信任。真宗多病,刘娥渐渐把持朝政,将反对她的寇准等人彻底击败。名臣寇准被多次贬谪,最终客死雷州。
刘娥没有子女,她的侍女李氏和真宗产有一子,被她拿来收养,即后来的宋仁宗。宋真宗病逝,刘娥扶助养子宋仁宗继位,击败权臣丁谓,临朝称制,大权独揽。她成为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将反对势力逐个清除。
刘娥“违制”身穿皇帝衮服,参加宋廷的册封大典。当时有不少大臣劝她学武后称帝,但又被她拒绝。
刘娥死后谥号“章献明肃”皇后,旧制皇后的谥号本是两字,从刘娥开始,临朝称制的皇后谥号为四字。
《宋史》称“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刘娥治国理政颇有才干,宋朝文臣对她都是正面评价。司马光称赞“章献明肃皇太后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
相比汉吕后,唐武后,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宋太宗当年对真宗要求严格,真宗初得刘娥时,不敢让她住在王府,将她藏在亲信张耆家里,自己不时前去私会。张耆对待刘娥尤为恭敬,刘娥权柄在握后,对其宠遇最厚。
张耆十一岁时就在宋真宗的王府供职,他身为宋真宗身边的小厮,献美有功,后来成长为宋朝大将。真宗继位,他出任北方边将,与契丹作战英勇,多次立下战功。
“契丹围望都,耆与诸将从间道往援,比至,城已陷矣。耆与敌战,身被数创,杀契丹枭将。”张耆多次担任地方节度使,后位至尚书左仆射,进兼侍中,封邓国公。
看完上面的故事,很感慨。一个女子的命运,一个时代的故事,爱恨情仇、卑微与高贵,冠冕堂皇与人世的可怜与龌蹉。让人想起那句话:
她不知道命运所给予的每一份礼物,都暗中标明了价格。
05
常常有文人说如果能回到过去,希望回到宋代。
因为宋代有个特点,不杀文人,不杀知识分子。尽管贬官,流放,但不杀头。
像苏轼,被各种流放。
王小波说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时代。其实,从历史的演进看,过去的历史,理智的时代实在是少。
人和时代的关系,是个宏大的话题。芸芸众生,要在时代的滚滚红尘里活出自己来,非常不容易。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就更是非常难得了。
就像《清平乐》里的太后刘娥,一生的传奇故事,其实是依附于男性的。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里,女人的命运,无疑被男性更惨。
06
李白有一首清平乐:
禁闱秋夜,月探金窗罅。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灺。
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谁边?
经常看到有人讲各种女权的话题。认真看看历史,现在的女性,应该感到幸运,因为现在的时代,应该是妇女权力最好的时代。
-
别看了我就是那个灵魂有趣的家伙。
-
Ian
-
荣仔
-
寒山和上
-
Grace
-
婪华醄稷
-
萌丫依琳
-
,
-
春夏秋冬
-
ELLEN
-
恰逢雨时
-
龙虾泡饭
-
马建国
-
庄生梦蝶
-
悦己
-
紫气东来
-
Felix Z
-
小马的妈妈
-
杨小敏
-
Youlong888
-
赵春晓
-
小胖
-
唐小云
-
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