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 | 瞎爷

2020-03-27

昨天是农历的三月初三,是上巳节,很多地方有招魂续魂祭祀的仪式。

尤其武汉是旧楚地,应该是流传的过去的蛮巫仪式多。《楚辞》里旧记载了很多。

所以,昨天,网络上流传着很多殡仪馆领取骨灰的图片。

悲伤逆流成河。

如果一个地方,连悲伤都不能自由表达,那真的是很令人绝望的。

契诃夫有个短篇写一个赶马车的人,他的孩子死了,他很想把这种丧子之痛跟什么人说说,但几次三番没人要听,最后他只好把他的悲伤说给那匹小马听。

那匹马好像听懂了,点了点头。

契诃夫说,你们不知道这个车夫有多大的悲伤。如果这个时候他的胸膛裂开,那种悲伤滚滚而出,是会淹没整个世界的。

01

鲁迅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所以,很多时候,你把你的悲伤讲给一个无法理解你的人,在他眼里,你可能就是一个可笑的祥林嫂的形象。

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杜牧这两句诗,很冷静。日夜东流,每个人都挟裹其中,但大家都欢天喜地,快活呀,没有人愿意去分享痛苦。

这可能是有很多人咒骂方方的原因。

他们的智商,理解不了方方。

所以,刘基的诗句: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有蛙鸣很正常,这个世界上,如果人的智商都一样,社会就不会分层了。

02

这幅油画《希望》,奥巴马说它曾经给深刻地影响过他,改变了奥巴马的一生。

瓦兹的《希望》描绘了一个年轻女子坐在象征世界的地球上面,低垂着头,眼睛被蒙上绷带,手里弹拨着仅剩下一根弦的古希腊七弦琴,并倾耳细听这根弦上发出的微弱的乐音。背景为一片蔚蓝的晨曦。宇宙间大气朦胧,混沌一片。

坐在地球上的少女是一种象征,她象征人类的爱情、信念与死亡。一句话,她象征美好的人生。

画家原来的意图是在追求一种促使人思索的伟大感情。但画面未能达到他所预期的效果。

这个女性象征性形象给观者带来的是犹豫、彷徨和"人生不可知"的印象。或者说,作为美好的人生,她和这个世界充满着矛盾。她依赖着世界,而世界不能给她以任何慰藉。就连她自己也是个未知数。

因此,画上的少女具有浓厚的命运失落感。她所希望获得的,是仅剩下的一根弦的乐音,这就流露出一种生的危机感。

奥巴马的精神导师赖特牧师解析这幅油画时,深情地说:“虽然这名女子身上有着瘀伤和血迹,穿着破烂不堪,竖琴也只剩下一根弦,她就好像是广岛或者沙佩维尔的受难者,但是画家仍敢于把这幅画名为‘希望’。虽然世界被战争撕裂,虽然世界被仇恨摧残,虽然世界被猜疑蹂躏,虽然世界被疾病惩罚,虽然在这个世界上充满饥饿和贪婪,虽然她的竖琴被毁坏得只剩下一根琴弦,但是这位女子仍有无畏的希望,在她那仅存的一根琴弦上,去弹奏音乐,去赞美上帝。”

当时,奥巴马被那幅油画感动得热泪盈眶。

奥巴马用无畏的希望演讲,一战成名,后来出版了自己的传记,名字叫叫《无畏的希望》。

鲁迅说过,希望是无所谓无,也无所谓有的,这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路。

这路,就是所谓浮生吧?


精选留言
  • 16
    1 在网上看到武汉殡仪馆门前的照片,现场有人说,很多便衣,很多警察和保安,只要拿出手机,立刻就有人上前劝阻。 上周六,我参加了一场特殊时期的仅10个人10分钟的葬礼。10分钟,只够你手忙脚乱按工作人员的吩咐把花圈上的花摘下,把花瓣铺满棺木;10分钟只够亲属们慌乱中决定哪几件衣服要放进棺木一起“带走”;10分钟只够你看最后一眼,鞠3个躬;10分钟,还来不及悲伤。。。如河,如江,如海的悲伤,淹没的只是悲伤的人。 2 和友聊天,说到某人开始绝食了。我说,土豆只有该干嘛干嘛,好好赚钱,好好活吧。友说“这不就是连岳的思想吗”。 我一愣,还真是!我自嘲,但想法还是应该有的,虽然也实在做不了什么。 突然,我觉得自己好虚伪啊,别说面对敌人了,只要有人一问我“你明白吗”“你能做到吗”,我肯定立马就怂了。 如我一般的人是绝大多数吧,那为什么我们还在思考,还有愤怒,还在用微乎其微的力气发出声音呢?我开解自己~~因为我不甘,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还想有我自己的认知,因为我知道是与非,因为我不愿人云亦云,被禁锢,因为我对我的人生还怀有希望。 这也许是虚伪的我给自己的虚妄的借口吧。你我土豆无力改变一草一木,但只要有人带着一丝清明,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就能多一分希望的吧,我以为。 3 画,音乐和小说一样,各人有各人的哈姆雷特。 我在哪儿看见过这幅画。一眼之下的感觉是绝望,再看一眼,我却看到了女子脸上柔和的线条,柔和的光,看到她紧抱着的残破的琴,这第二眼让我看到的是绝望里的深情和希望。 就如现在的世界吧。即便满身疮伤,也要奋力走过去,万千心碎里,也要有深藏的一吻。。。 ~~~胡说八道
  • 13
    3月26日,凄风苦雨如同老天哀哭,禁足两个月余后走出家门为亲人奔丧的武汉人又再经历一次删除大战,不明白铺天盖地意大利死亡率,西班牙停尸间的报道中怎么就容不下痛失至亲心胆俱裂的武汉人用社交媒体用图片和文字寄托哀思呢?春天终于来了,可是那么多人只能永远停留在冬天了……我们可以被逼吞碳为啞,刺目为盲,唯有记忆不可以抹杀!只有永志不忘,才是对逝者的追思,对生者的希望
  • 9
    丧事办成喜事古已有之。有几千年历史的汉语里俗话,成语比比皆是,如今用起来不但严丝合缝,而且一针见血。还用说别的么?
  • 7
    昨天甚至看到有人写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我艹 他们是认真的么?! 忍不住瑟瑟发抖
  • 7
    人家自己写个日记,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别看。 写个日记也要担责? 当然也曾有过写日记是可以正大光明地拖出去打死的日子. 又发布了个21号令:不可以现场祭扫.
  • 7
    很多事情,不是理解不了,而是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已,站在个人角度,时代之灰落头上就是山,站在大家长角度,要关注主要问题主要矛盾,要有所取舍有所牺牲…… 我捍卫方方说话的权利,但我觉得有几点需要确认,第一,她的记录确定真实客观么?第二,她知道,自己的文发出去,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后果么?带来慰藉?带来恐慌?带来希望?普通大众是很容易产生羊群效应的啊!
  • 6
    昨天猛哭一场原来是应节。那个油画横看竖看看不出希望,反而看出了反向的感觉,艺术层次不达标的眼神儿好可怕啊🤔。一直是一次一次又一次的不断加深自我否定,希望是什么模样呀,好想好想见一见啊。爷早!
  • 6
    跟的上你的思想境界的人会微微一笑。
  • 5
    比尔盖茨援助非洲期间,曾走访了当地山中的一位酋长,交流中,酋长问盖茨有多少头牛?盖茨说:一头也没有。 酋长一脸同情地安慰他:“不要难过,我可以送你两头,我有一百多头!”。 原来这世上有一种自信与慷慨是源于无知。 无知,是源于不了解真相。 愚昧,和无知是孪生姊妹。
  • 5
    目光放远,万事皆悲。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在无边的悲伤中寻求片刻、短暂的欢愉? 红尘滚滚,人生匆匆,你我皆过客。
  • 5
    悲伤流成河,灰烬堆成塔。 人名化作碑,唯希望不变。
  • 5
    浮生若梦,愿早日醒来
  • 4
    关于社会分层和相互不理解,记得以前读过屠格涅夫的散文《菜汤》。贵妇人无法理解刚失去独子的农妇还能大口大口喝下菜汤,而理由正如她说的那样简单:这菜汤是不应该糟蹋掉的,要知道,这里面放了盐。
  • 4
    智者不语,不能语?
  • 4
    他们不是理解不了,他们只是找个靶子骂,赚关注而已。
  • 3
    见了人就咬是疯狗的本性,它还有智商?
  • 3
    人类的悲欢果然并不相通
  • 3
    我也不喜欢方方,却也不反对她,我只是还行。
  • 3
    飞龙在天,它飞向了外面的世界
  • 3
    悲伤犹如警钟,不可以忘的太快啊。那位画中的少女就像在为世界敲响警钟。
  • 3
    骨灰盒是和奥斯维辛唯一的区别。
  • 2
    有些人是没有事到临头不知道痛,有些人是太弱了,对死亡的恐惧把他们吓得心智失常了,估计把这些人放意大利那要把意大利的媒体骂死“谣言,传播恐慌,负能量”。好歹意大利人死了还有个棺材,死了还能给你检查一下是不是新冠病毒导致的,还能公开痛哭一场。
  • 2
    隔离结束了,我带着口罩继续生活。每天除了网课,在和同学合租的房子里自娱自乐。似乎外面并没有那么可怕,一切似乎也还算有序。老外们依然少有戴口罩的,但对戴口罩的人也并无大惊小怪。我也外出,也去相熟的朋友家一起吃饭,聊天。生活继续,总会好起来的吧,在外的我们也带着希望。
  • 2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浮生一梦。
  • 1
    一直心向美好,现实却一次次摧毁希望。
  • 1
    井底之蛙自以为是众声喧哗的时代
  • 1
    农历所有奇数月重逢的日子都不太好,昨天身边发生了几件冲突性的事情,还以为是破日,今天看瞎爷这么说,突然觉得了然。
  • 1
    唯有希望值得期待
  • 在当今垃圾泛滥的自媒体中文世界里,这样的文章必须要过10 w+,不过也必定难过10W+。 点看一看,推一把。我尽力了。
  • 财新图片:未预约等5小时http://m.photos.caixin.com/m/2020-03-26/101534542.html?from=timeline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