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2020-02-27
蝗灾烧到了亚洲,我们的邻居巴基斯坦暴发2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蝗虫灾害,政府直接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根据巴方请求,中国派出顶尖的蝗灾防治小组,到巴基斯坦实地考察,商讨治蝗对策。
对策的讨论结果,除了专业的除蝗人员外,我们决定还加派10万只鸭子,共同治蝗。
这是一支由浙江绍兴“国绍1号”蛋鸭苗组成的“鸭子军队”,蝗虫已经肆虐很久了,绍兴鸭子作为蝗虫的天敌,一天能吃掉200多只蝗虫。
就在今天得到消息,“浙江鸭子,已代表国家队出国灭蝗!”
本次蝗灾,我们从怎样爆发、特点、造成影响三个方面做观察。
一
...
2018年5月,一场飓风袭击了阿曼、也门和沙特阿拉伯这几个国家
在灌木丛的滋养下,原本散居的蝗虫拥有了充足口粮,在潮湿土地的滋润下,深埋地底的蝗虫卵也开始孵化。
资料记载,仅仅6个月时间,当地蝗虫数量暴涨400倍,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一般来讲,降雨结束后,沙漠地区会持续干旱一段时间,灌木丛会因为干旱与蝗虫再次生成生态平衡,双方数量下降。
但这次很不巧,当年10月份又来了第2次飓风,又带来新的降雨,灌木丛继续生长,这就导致蝗虫种群数量也会随之继续增长。
根据统计,到了19年3月份,蝗虫数量增加了8000倍,已经由原来的散居形成了聚居,在被当地植物吃得一干二净后,蝗虫开始迁徙。
这批蝗虫群从阿拉伯半岛开始,经历两年时间,兵分三路,一部分东进南亚,一部分留守阿拉伯半岛,一部分南下非洲角。
东进南亚的蝗虫,首先跨越波斯湾,到了伊朗南部,由东进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选择南下非洲角的蝗虫,顺着夏季的风南下,在也门驻扎了一段时间。
由于也门处于内战之中,没有闲工夫喷洒农药,使得虫群得到充足的生息繁衍,然后过了一个月,虫群顺着风跨越红海来到了非洲角的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
驻扎在非洲角的虫群最为嚣张,因为在去年12月底,来自海洋的气旋带给非洲之角的丰富降水,促使虫群再次扩大,继续南下。
现在蝗虫大军已经占领了乌干达、肯尼亚等国,按照这个势头,整个非洲都会陷入蝗灾之中。
在迁徙过程中,蝗虫过处,寸草不生,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与蝗虫作斗争,一直在研究蝗虫的习性,别看现在科技发达了,时至今日,我们依旧不能彻底解决蝗虫问题。
蝗虫的生命力繁殖力非常强,一但不经过治理,会出现爆发性增长,从而形成蝗灾。
二
...
蝗虫从独居到群居过程中,会有显著的习性特点变化,这种变化正是防治人员头痛的关键。
一般来讲,蝗虫刚出生的时候,是独居、温和、害羞,危害不大的状态。
但是,一旦聚集到60只以上,蝗虫颜色就会变化,性格也会变化,变得特别暴躁、富攻击性、食欲也大增,并开始成群行军。
群居前没有攻击性的绿色蝗虫、群居后附带攻击性黑色蝗虫
蝗虫群相遇后,会不断合并,群体会越来越大,并且随着蝗虫数量的增多,它们的行动会变得越来越统一,它们一边行进一边吃,种子、花朵、其它昆虫的尸体、粪便都成为了它们的食物。
形成蝗灾之后,就算是天敌,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蝗虫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吃,更不是任何蝗虫都可以吃。
据观察员回忆:“多年前我在观察百灵鸟的时候赶上过几次草原蝗灾,百灵鸟是蝗虫的天敌,但是每到蝗灾,百灵鸟往往不怎么吃蝗虫,这个现象困扰了我多年。”
这是因为,蝗虫能够在独居与群居这两种生活方式间来回“切换”。
群居型蝗虫会大量释放挥发性化合物苯乙腈,而散居型蝗虫几乎不合成苯乙腈,并且群居蝗虫在遭到攻击时会立即将苯乙腈转化为剧毒化合物氢氰酸。
当蝗虫大量聚集时,其天敌不喜欢吃蝗虫,原因便在于此。这时的蝗虫,不仅动物不能吃,人也无法食用。
有些动物聚集后,其个体形态和群体颜色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显然是为抵御天敌而生。
换句话说,群体动物可能具备了个体和散居动物所不具备的防御天敌的本领,而蝗虫正是具备这种能力。
拿绍兴鸭子而言,就算全部能吃,满打满算每只每天200只,十万只每天吃两千万,对于4000亿蝗灾而言,甚至可以说杯水车薪。
最开始,独居的蝗虫聚集,往往因为干旱、食物匮乏。独居蝗虫,迫不得已,都集中到同一个有食物的地方。类似于,沙漠动物,都聚集到一个水坑喝水。
聚集之后,就不再分开,会整体行军。行军方向,和温度、湿度、风向都有关系,随时都会改变方向,所以追踪蝗虫群也非常不容易,对定点杀虫造成了挑战。
蝗虫一次能产卵60-80个。产卵的时候,她会把肚子插入松软的土中,放下卵。
产卵后,土会把卵盖住,完全看不出这里有卵。这样,这批卵能安全孵化,完全没有天敌。
但蝗灾的破坏性实在太大了,在迫不得已的时候,多数国家会不惜大面积污染,选择使用化学药剂毒杀控制蝗灾。
三
...
蝗灾对人类生产的破坏极大,研究证明,占地一平方公里的蝗虫群一天可吃掉3.5万人的口粮。
铺天盖地的蝗虫在东非肆虐,近几个月来,沙漠蝗虫席卷了从西非到东非、从西亚至南亚共20多个国家,蝗灾面积总计1600多万平方公里。
多国遭遇的沙漠蝗虫灾害已持续数月,其规模在继续扩大。
数以千万计的人严重缺乏粮食,沙漠蝗虫给当地人们带来了另一种形式的饥饿威胁,其中非洲角最为严重,非洲角国家已有超过2000万人陷入粮食危机。
沙漠蝗虫的繁殖周期为三个月,成群的蝗虫正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的广大地区产卵,其中许多已经孵化。
在短短的几周内,下一代蝗虫将度过幼虫期,成为具有破坏性的成虫。
随着蝗虫继续在整个非洲东部蔓延,行动成本已经达到1.38亿美元,粮农组织发出呼吁,替受灾国募捐呼吁,以帮助应对这一虫害危机。
若不采取措施,到6月沙漠蝗虫的数量可能会增长500倍,并可能蔓延到非洲和亚洲的30个国家。
而东非最重要的种植和收获季节将在3月至5月之间开始,若出现新蝗群,第二波蝗灾可能对粮食安全造成毁灭性后果。
如此一来,非洲的粮食危机将更加突出,由粮食危机诱发的政治危机,会使得整块非洲大陆再次陷入焦灼的战争中。
一场蝗灾,使得在国际上一直力撑中国的非洲大兄弟变成这个样子,是中国着实不愿意看到的。
四
...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勤劳的中国人,在历朝历代的灭蝗战争中积累了很多种方法对抗蝗虫灾害。
在中国,不要觉得蝗虫问题很遥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目前,我国蝗虫常年发生面积 2.8 亿亩次左右,分布在 20 个省(区、市)”。
“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四川、新疆等常发区和吉林、黑龙江等偶发高密度蝗群危害仍时有发生。”
其实国家一直处于和蝗虫战斗的状态,才得以维持蝗灾的数量,我们的处境,远没有到能看别人家笑话的状况,同样处于在和蝗虫艰苦搏斗的时期。
中国的地形、湿度难以形成高密度的蝗灾有关,缺少高密度蝗灾的处理经验。
在巴基斯坦面临的问题中,尽管中国已经派10万鸭军赶赴巴基斯坦,但中国的生物防治技术,更适合处理为小、中密度的蝗灾。
不管是澳洲大火、新冠病毒还是本次蝗灾,每场灾难都和我们息息相关,中国派驻10万鸭军是否能解决巴基斯坦的蝗灾问题,这个留给专家去解读,但我们作为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正在承担着这样的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灾难面前每个国家的人都是共同体,多些理解,少些偏见,现在的自然环境,真的不如前十年了,说实话在很多城市已经不能再看到满天的星空。
中国崛起,担负大国责任,而我们每个中国人,任重道远。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