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纪念就是让悲剧不再重演 | 新潮沉思录

文 | 刘梦龙

昨天李医生不幸离世了,也是昨天,长江救援队的建立者,曾经救人无数的俞关荣老先生也过世了。真切心痛哀悼的同时,也反对铺天盖地的消费死者及其家属。回到问题本身,这次疫情绝不能说全无预兆,但为什么会发展到这个地步,我们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回头梳理时间线,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张继先医生在12月27日就已经通过自己的患者第一个判断出存在新型肺炎疫情并上报给当地疾控中心,12月30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发布《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李医生也开始在私人群内告知朋友们现出了SARS病例。到1月4日,官方通报感染人数达到44例。

结果前期工作被辜负,从那时开始到疫情爆发,为什么本来有机会抢救的问题会发展到这样地步,会在最不该发生的时刻发生,造成最严重的后果,以至于此刻,当地百口莫辩,我们不仅仅是同样受累其中,更感到无力与悲哀。

演变成如此大灾的问题并没有那么复杂,当地根本没有能力承担如此巨大规模的灾难性事件,而当问题到来时,又本能地选择了程序化的拖延和粉饰。这种无力在后来事情的发展过程中造成的危害是愈演愈烈的,体现在全方面上,尤其是它刚好处于致命的时间节点上。又反过来说,或许恰恰因为是春节这个时间节点,让当地觉得过于敏感,必须想办法拖过去。然而,这些主观和客观都共同构成了这场大灾难。

这里不谈当地官僚自身素质的问题,当地官僚本身的水平无疑是使问题急剧恶化和极大扩散的关键。但这里仍然带有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假如这次不是发生在武汉,不是发生在临近春节如此微妙的时刻,那么它或许不会造成这么大的灾难,而一些深层问题也没有那么容易暴露出来。

预警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生作用?哪怕只是提前几天,事情也不会如此急迫和致命,得以避开春节这个要命的时间点。

虽然责任也许要很久以后才能理得清,但作为第一道防线的当地不可能说自己没有责任。但作为官僚的本能恰恰是不会为了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做准备,而这次武汉的事件恰恰是属于这类不被认为应该发生的问题。这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当前的地方体制实际上没有能力去应对这样的问题,也不敢假设这样的问题,不会有这样的想定,也不会做足够的准备,因此当类似的情况发生时,唯一的办法是当做它没有发生。只不过很少能像这次武汉暴露的那么彻底而已。

仅从当代体制来说,没有比这次的事件能更严峻地突出问题所在的。根本性的矛盾在于,足够断然的措施实际上很难由本级部门来做出,它只能依赖上级才有魄力做出。瞒报为什么恶劣,就是耽误了上级下定决心的时间。为什么要拖延,拖延的心思有很多,本质都是为了分担责任和责任上行。而在正常情形下,谁也没有想过情况会恶化到必须靠本级单位来硬抗,情况会如此之糟,到了没什么临危受命,不会再有人敢来背锅的情况。

这确实很荒谬,我们都说对各种灾害极端做好各种预案。这些预案也确实都有,但这些预案无论客观,主观上都存在难以落实的地方,甚至越是严重的情况,就越是被当做放弃来处理,唯一的指望其实是它不发生,真到了发生的时候,唯一的指望是向上移交,而一旦要自己负责,那只能抓瞎,或者说就是放弃治疗。这次偏偏就是最糟糕的情形,所有本地体制的力量理论上都在,应该正常展开工作,而本地现有的机制实际上几乎没办法对这种状态做出反馈,也不可能认真建立这样一个预案还去落实它,事到临头只能乱成一片。

地方政府公司化的潜台词,是地方政府以经济为重心,一切服务于这个重心。地方的资源永远是紧张的,这也意味着不经济的行为会被靠后乃至主动排除。这意味着什么问题,比如说存在重大的风险隐患,但它仅仅是理论上存在,哪怕这个理论数值不低,那么为了防范还没有造成危害的东西,就很难有足够的动力去做出防范。只要放眼周边,我们就会看到很多类似的事情,典型如很多企业的安全生产领域往往存在严重问题,而对他们指出这些隐患的意见不但不会被尊重,反而会使劲浑身解数,想方设法的挡回去,掩盖掉。

防患于未然实际上是一种对未知的预支成本,正因为它是未知而不可见的,所以必然被最大限度的削减。到了地方,这就变成了防灾减灾体系的最低成本建设和最低限度运行。

在这种精算下,不会有人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去消弭隐患,隐患越大,投入越多,越不可能。任何事情都被压上短期收益的轨道,以至于没办法为可能性埋单。到了真发生如此大事的时候,没有什么力挽狂澜的英雄,而是意味着地方工作出了重大问题,仕途半毁了。正因为是最糟的结果,以至于很多地方宁可当做它不会发生,也不愿意为此投资,或者说投资不足以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而恰恰是后果如此严重,一旦发生问题,地方必然会犹豫,想方设法去争取侥幸的机会,这其中就是上级与下级的博弈。而疾病长时间潜伏,快速传播的特性等于极大放大了这个潜在的问题,使得这次博弈上级确实不如下级,而结果就是进一步的失控了。

武汉的灾难就是这样来的。恰恰是预警,正因为是预警,所以就说明还没有造成那么大的危害,所以地方就不可能那么迅速地下定决心,而必然要想办法把事情掌控住,那么警告步调不一致的人就是本能,也没有人想到这件事会有如此巨大的后果。这就是我们一开始提到的下决心的问题。只有到了事情发展到足够可怕的时候,当地才会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应对,也知道唯一的办法是向上求助,但这个过程不可能是即时的,是需要往复博弈的。而在两害中取其轻的过程中,时间就过去了。这次如果不是疾病而是别的什么灾难,或许不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但也正因为这种极端情况的检验,才能暴露这种严重的问题,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侥幸。

我们过去的几十年一直是以这样一套逻辑来指导地方工作的,绝大多数地区也都是这样安然运作的,绝大多数官员也是在这样一种氛围里被培养出来的。甚至,即使是那些惹出了祸端的官僚,大部分也得以平安落地,大家相互体谅理解。这一次不过是用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极端情况,在一个特别薄弱的地区,刚好击中了这套体制最要命的问题,闹出了天大的篓子。

可以肯定的说,在目前情况下,地方是很难有足够的能力和意愿为这样的灾难去投入和准备的。实际上只有中央政府有能力,有意愿为这种情况做准备,但这也不过是近些年来才开始而已。

我们这个国家的中央集权程度实际上比我们想的要低,当代不过是在巨大外压下挽回从前放松的权力而已。但是这种建设本身就需要时间,而这种建设传达到地方,无论建设的力度还是意愿都是逐级削减的。实际上,即使是中央也未必能背上这么大的行政成本,典型的应急一类工作还是对地方负责的,而不是中央。只能说,如果中央的改革和建设力度持续高压,假以时日,那么问题多少也会得到改善。但偏偏在这样微妙的时刻,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就是某种坏事一定在你最不想它发生时发生的墨菲定律了,使人无话可说。

天下之大患在承平无事,我们这个时代承平无事太久了,以至于太多的问题被当做理所当然,以至于对危机的预警被认为是可恨的乌鸦嘴。事已至此,我们也希望有人能为这样的灾难付出足够的代价。在未来,我们应该在一切事情的发源地立一座纪念碑,纪念所有的牺牲者,纪念如此的悲剧。官僚是按照既定轨道运作的,总是需要足够沉重的先例,希望这样的先例能压倒他们的侥幸,让他们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时候,在足够短的时间里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愿是这样,这样牺牲才有足够的价值可言。

 


精选留言
  • 340
    只希望庙堂之上能通过这次事情,不要一味的粗暴压制民众的声音。压着压着会变成高压锅的,到时候对整个民族都不是好事。
  • 226
    问题当然会重演。 一个自由社会,人跑来跑去。没死人,没死够多人,你会放弃春节?你会听话宅在家里?你不会反抗?不会维权? 唯一的差别是潜伏期、传染速率、死亡率决定要死多少人才会有反应。 发生火灾,5秒钟反应。 HIV可以潜伏十年,到现在还没有隔离、检疫,美国政府从40年前就采取很文明的处理方式。今天还在不断传播。
  • 164
    应当旗帜鲜明地反对消费死者,借不能说话的人的名义大张旗鼓地做自己的生意。 尤其是某群试图把问题扩大化转移矛盾关注点的人。
  • 142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 134
    我们终于在无数的叫嚣声中看到了一个发现深层揭露的官僚系统运行问题的大脑
  • 121
    问题还是处在提拔晋升标准不透明。繁荣稳定是政绩,防微杜渐是不是政绩?自己辖区物资供应是政绩,为核心疫区保驾护航是不是政绩? 不透明的晋升机制导致的必然是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的事务官,诞生不了有担当有责任的政治家。
  • 98
    各级责任人会在疫后遭到清算,纯粹的迁怒他们无济于事。这种事故,扩散初期能保证比湖北处理得好的省市屈指可数,新常态和贸易战下,政府职能的改革进化才是重中之重。ps:我觉得官媒对舆论的把控相比国际同行来说太差了
  • 76
    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我看到的最理性的发声
  • 72
    我现在觉得张之洞和东南互保根本就没有教科书上说的那么糟糕!
  • 58
    理性的发言也被无视了,看看那些带节奏的,蹭热点的,转发,在看都是万计。
  • 51
    大师讲的还是客气了。面对汶川地震这样的大灾为啥启动迅速表现积极,因为是个人都知道出大事了,整台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疫情这东西是指数增长的,理工宅以外很少有人能联想到指数增长的恐怖结果。所以表现就和癌股韭菜面对股灾一样一样的,开头不当回事,然后侥幸心理,最后彻底崩溃——这是人性
  • 48
    转发给朋友圈那些扣帽子大赛的人看看
  • 40
    “危机倒逼改革”——虽然说出来显得很冷血,但历史就是如此,固有的利益格局需要这样的痛,才能真正有一丢丢实质改变,不然就是“不折腾”压倒一切[Facepalm]
  • 39
    但是让他们全力传播,最后结果也可能是无谓的恐慌。拿捏好度,拿捏好科学,才能拿捏好真相,这其实很不容易。
  • 36
    犹豫就会白给,我可以这么理解吗[囧]……
  • 35
    不能一概而论。同样是省会,南京早就建设了公共医疗中心(传染病医院),750张床位,足以应对都市圈疫情第一批次隔离需求。问题出在执政者的水平和决心以及上级的考核机制。从今以后,国家中心城市的一项重要指标应该是应对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处置熊力!
  • 31
    凡事都有两面,网络上铺天盖地与其说悼念李医生,其实是以自己的臆想来消费英雄;舆情汹涌,相反也促成高层下决心此刻必须要拿人来祭旗 承平无事,必然缺失忧患意识,于国于个人都一样 危机倒闭改革,唯有控制住疫情、改革弊病、提高治理能力,才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
  • 31
    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26
    心中一直有个疑问,如果体制不同,灾害在发生时演变还会如此恶劣吗?最近一直宅在家中,翻看过往历史,没有明确结论,但却发现,对于灾害的应急处理,无论国内外,至今没有哪个体制是有效的。行为经济学中关于这种情况的解释最为直接,他无关官僚主义,而是人在经济社会中开展风险防控的本能反应。经济学的定义,成本是做某件事所要付出的最大代价,在事情的开端,你永远无法预支每一种应对的防控措施成本究竟有多大,而选择最小成本是人的普遍做法。只拿2020年开端,澳大利亚山火燃烧五个月无法扑灭,不是因为不重视,实际上把时间线拉长,和本次新冠在应对上没有多大区别,逐级应对、逐级负责下,每一次选择的成本都是以最小化原则在进行。
  • 24
    W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偶然性中蕴含着必然性。[Emm][Emm][Emm]
  • 22
    这个角度,让我想起了福特车的公案,内在逻辑都是一样一样的
  • 20
    深以为然,想补充两点 第一,我国是一个以数百万的农村组成的国家,要管理这么分散的局面,必须需要一个严密高效的中央集权体制,否则就只能权力下沉 第二,应对紧急事件,当地政府的第一反应是将突发事件程序化,这其实就是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维稳心理,我觉得是,我觉得这事儿换做任何人都未必就能做得比现在的政府好。除非是一个真正将公共利益置于至上地位的领导者。
  • 19
    客观,冷静的分析。是新潮沉思录没错了
  • 15
    不论什么体制总会有好有坏,弊端确实出现了,带来了严重后果,但是因为这个后果而去否定一个体制也有失偏颇,很多时候,给我带来益处的的优势,非常难以让人察觉,如果想要客观,总需得失两向寻找平衡,我知道作者没有否定现有,但是更希望你能说一些有深度的东西,比如你所说的这种体制问题,它在哪些情况下会有益于社会?那么如何规避问题?发扬优势?这才更有意思!
    13
    作者
    这个我们也总说啊。。
  • 15
    新文化的建设还需各位一起努力
  • 13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 11
    同意,我们的反思与批判不是为了逃避现实,玩世不恭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 9
    还有自治省市扣押别省事的医疗物资的情况出现,香港舔着脸找大陆要物资。
  • 9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多么有远见的决定!
  • 7
    客观的说,湖北省的领导班子配置不合理和能力之低下,突破了底线!对比其他省市自治区,我不得不承认可能在别的地方真的不会搞成这样!
  • 7
    全力救灾,秋后算账。
  • 6
    说出来了我想说的一切
  • 5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 4
    很深刻的一篇文章,虽然很愤怒,但是,愤怒没用。希望能吸取教训
  • 4
    历史总在押韵中蹒跚前进
  • 3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动改革开放前进的根本要求。
  • 3
    这篇文章深刻入理 客观公正 不偏不倚 从根本上分析了造成现在这种状况的原因 我觉得很对 个人也很有收获,希望更多人看到 能够引起反思和学习。 借用杜牧在《阿房宫赋》里的话“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虽不太确切,但其中意味相同,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反思 避免悲剧重演 才不负死去的生命 不负为战胜疫情做出的牺牲和付出的可爱的人们。
  • 2
    这次事情结束后,有很多需要整理反思的地方,我们接下来要走的路怎么走,遇到相同的情况怎么做?这次的痛对于我们来说是财富,只不过牺牲得太多了。
  • 1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 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