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5
以下文章来源于牧野之战 ,作者山泽
牧野之战
天命无常,惟德是辅
求道先要破除迷信,破除一切先验式设定。
信仰是万恶之首,万愚之源,破除信仰才能获得启蒙。
信不去则道不成。
首先要破除对道本身的迷信。
道非真理,既无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无需人的信仰和崇拜。
真理倚仗信仰的暴政奴役人类,道则为人的一部分从属于人。
道不像真理一样是一种传销式精神商品,既不是包治百病返老还童的金丹,也不是通往极乐世界的渡船。
求道者皆为私,而至私为公,故道无私。
求道者皆为利,而道中无酒色财气,亦无清净寂寥,只有空无。
修道可以获得超常的精神体验,代价是要忍受长期修炼的苦闷,在感受效果上也并不高于性爱和吸毒。
修道可以获得成就感和喜悦感,却不会比吃喝玩乐中的满足感更高更优越。
修道可以提升智慧领悟真知,却不会由此获得完美的人生,因为性在己而命在天。
有所得必有所失,天道如此。
道非人所必需,修道可以是人生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修道,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修道。
那些将道象真理一样居为奇货到处兜售的传教士不过是为了一己私利而误人子弟。
修道不是富人的消遣而是穷人的娱乐。
这里的贫穷不仅是财富上,同时是精神上。
生活富足美满之人沉溺于享乐不会产生改变现实的欲望,只有物质和精神生活贫乏之人不满于现实才会对探索世界和生命的本源产生兴趣,由此生成的情结称作慧根,是所谓穷则变的产物。
人之机在心,发机者在天。
人皆可有而不一定有慧根,它的形成自有因缘无法强求。
慧根为修道的前提,无慧根者亦无需钦羡,这意味着他们的人生足够美满,即便他们自己未必这么认为,因为大多数人既无自知之明又不懂满足。
若无慧根却为名利而强求道,除了丧失原有的幸福外将一无所获。
儒家崇尚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道家崇尚归隐成为无业游民,释家早期僧团不过是一群乞丐。
孔子蹿于列国如丧家之犬,老子西出函谷不知所终,佛陀国破家亡亲族残灭,可见求道者皆为窘迫之人,只有安贫方能乐道。
对普通人而言,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是最好的人生哲学,糊涂糊弄才是大智大勇,这也是市民文化存在的合理性。
富人无需觊觎穷人的苦闷,穷人也无需鄙夷富人的安乐,各求尔性,各安尔命,如此谓明哲。
其次要破除对经典的迷信。
经典的真正价值在于内容而不在于其出身,可悲的是世间所有经典无一不靠其出身的尊贵程度决定地位。
这导致大量经典著作必须以伪造作者的方式树立权威,学派则以伪造师承的方式招揽信徒。
迷信出身和传承是典型的封建式思维,崇尚师承就是崇尚世袭,是野蛮落后的产物。
儒家五经除礼记外皆非儒家著作,道教除老庄外多为伪经,佛经除阿含外皆非佛说,禅宗自达摩以上法统皆为伪造。
然而教徒们非但不正视现实,反而发明种种说辞曲解圆谎自欺欺人。
靠谎言建立的权威经不住考验,靠权威建立的经典经不起推敲。
出身不明作者无考无法撼动经典作品的真正价值,非要将圣人与名作进行联结缝合是纯粹的画蛇添足。
经典本身没有任何神圣性,只有宗教才需要依靠神圣的包装以愚弄信徒。
经典在被人理解吸收之前不过是一堆废纸,在被人理解吸收之后也只是一堆废纸。
对经典的内容同样不能迷信,若不加参悟只死记硬背象咒语一样吟咏只会加重痴业。
要在经典中求道而非真理,道变动无常不离其中,真理则永恒不变亘古如一。
任何说辞和教义必有其产生的背景和适用的条件,如果忽略这些而割裂文意死守教条必然离经叛道。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理论,也不存在全部正确的经典,而即便是错误内容也可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这是阅读经典所需的合理态度。
佛道两教经典常囿于俗谛鼓吹神秘乌烟瘴气,学者要特别防范这股歪风。
经典中的奥妙只有在破除其神秘性之后才能获得,若没有领悟则只是浅解和误解。
真正领悟之时必然产生通神般的彻悟感,是道会于心。
从心理学角度讲,道作为一种精神信息如遗传密码一样被封存于潜意识中,当外界刺激达到临界状态时会解开潜意识的封印将特定的信息释放进意识,于是产生通神感和领悟感。
而经典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其内容包含根本之道的信息密度远高于其他著作,因此通过揣摩经典能极大提高悟道效率,如同有大师指点可以有效避免弯路。
道在屎溺,圣人无师,即便没有经典的帮助没有名师的传承也绝不意味着无法悟道。
人的悟性与对经典和名师的依赖程度成反比,生而知之者为至人,常人莫不是困而学之,学而知之。
最后要破除对科学的迷信。
科学自近代以来之所以作为理性的新代表而成为显学是由于其采用了合理的研究方法,即量化认知,精确推理和严密求证。
也就是对认知、思维和实践进行规范化,使其符合理性规则,这是其通的一面。
这些方法自人类文明诞生起就已存在,既非科学所发明也非科学的专利,科学只是将其有效的整合并严格付诸实践。
与所有其他学派一样,科学也有其不通的一面。
科学是建立在二元逻辑基础上的理论体系,二元逻辑中只存在是与否两种逻辑值,因此对神是否存在这样既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的命题科学无法做出解答,而是将其列入超自然领域屏蔽在科学之外,或选择性无视或对其否定。
科学将自己的研究领域严格限定在所谓的自然客观领域,以期以自我封闭的方式维护其永久的合法地位。
然而理性作为问题的提出者、回答者和裁定者的三重身份决定了理性永远是一个不公正的系统,二元理性试图通过引入外来标准如客观、上帝、公理等取消理性的裁判权以维护游戏的平衡性,然而外来标准的合法性却仍是理性授予的,这是二元理性永远无法解决的根本矛盾,由此产生了二元理性哲学和科学的各种逻辑悖论。
这意味着科学的逻辑基础建立在松软的沙滩之上。
科学不等同于理性,理性要远大于科学。
科学可取之处在于其研究方法而非其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世界观和价值观上科学与宗教是一丘之貉。
科学与宗教都是唯物主义的产物,科学的真理和宗教中的上帝一样都是自然理性的化身,都是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
而无论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是以认知对象为第一位,认知为第二位,两者差别在于唯物主义认为作为真理的认知对象在精神之外即所谓的客观世界,而唯心主义则认为真理在精神内部即所谓的主观世界。
因此无论唯物还是唯心皆将真理视作认知对象置于认知也就是人之上,这源于二元理性割裂物我的认识论。
由此产生了人为上帝的奴仆,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等谬论。
近代以来科学推翻了宗教,真理则接过了上帝手中的皇权得以继续统治人类。
在中世纪,人们以传播福音的宗教旗号烧杀抢掠。
在近代,人们以弱肉强食的科学旗号肆行屠戮。
对于科学而言,人不过是实验品。
科学的本质决定了它与人的必然对立,决定了它不服务于人的根本利益反而会成为毁灭人的工具。
去信为己,立信为人。
信仰并非毫无价值,它是一种意识形态战略武器,能有效控制低智商人群,分裂瓦解对方阵营,属阴符之术。
阴谋者推而广之,阳谋者因而导之。
在人类进化到更高阶段之前,信仰将始终是大多数人的主要思维方式,因此只需利用,无需否定。
要指出的是,宗教信仰之信与儒家五常之信并不相同。
说文:信,诚也。广韵:信,验也。
行可复言,言行一致方为信。
子曰:信以成之。
信是可验证且已验证的,不可验及未验证皆不足为信。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世无必成之行,亦无必信之言。
言必信是小人之信,即是宗教之信。
信仰是先于人无条件存在的,是先验的禁验的。
受西方文化主导的影响,在现代汉语中先验式信仰驱逐了可验式诚信成为信的内涵。
这也是现代汉语遭到污染促使思维方式转变进而导致文化转型的重要例证。
语言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现代汉语使当代中国人脱离了古汉语的思维方式,从而丧失了对本文化真实内涵的探知力,结果是智力不可避免的降低。
-
Fine💯🇨🇳作者
-
淦文作者
-
飒作者
-
淦文作者
-
桂作者
-
小戴作者
-
LamSen^作者
-
Chris Ho作者
-
皇甫伊
-
劉
-
小熊
-
清风不识字
-
晴失
-
ヅ豻木兮℡゜作者
-
何威宇
-
Amanda 蓁
-
时间驿站作者
-
代号區小白
-
可列
-
怪噜饭
-
超级找只羊
-
虹-易
-
Chen Yuan作者
-
好莫名其妙哦
-
shenzw作者
-
🔥 潘🔥作者
-
小鱼小涓作者
-
建树作者
-
途见白云
-
~老歪脖子树~
-
Green
-
天知道
-
初心
-
君临
-
纯甄
-
糖炒栗子
-
五彩大花猫作者
-
鹿鶴
-
儒学现代化-淄博-高绪利
-
胡凯
-
Sunshine作者
-
成真作者
-
浩梁
-
锦绣南天
-
SPARK
-
迷雾途中盼太阳
-
_陈锋_
-
凉月小真
-
皓月禅心
-
夜雨春风
-
無忧
-
广州💎起微
-
馋
-
老J
-
回归之光
-
中文英文
-
希望健康平安
-
Troy
-
制自成尔~黄晓成
-
JACK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