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死亡之岛》又译《死岛》(Isle of the Dead)是瑞士象征主义画家阿诺德·勃克林(Arnold Bocklin)最受争议也最精彩的作品。
岛上有参天的黑绿色柏树,此乃是生命之树。这又使人联想到人类种族的世系,因而在这里的死与生,构成了一个含蓄的象征。柏树,在古代希腊罗马神话里,是一种阴间的树,坟场的树,故这个孤岛意味着是死亡的归宿地,岛上的石壁上现出一排排的门洞,里面安放着棺材;而民间又把柏树视作永恒的长青树,它是悼念死者的标志。
01
今天是2月4日,农历正月十一,立春的日子。
我小时候,在北方,每年立春,我们老家人口里叫打春,春打六九头。这一天,要用布头,缝制一种布偶公鸡,缝在小孩的帽子或者袖口上。因为过去天花肆虐,老百姓相信,公鸡神会在这一天出来,把害虫瘟疫吃掉。
想起来据说是朱元璋写的诗: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晓星与残月。
据说乾隆皇帝也有一首:
走来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尔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02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一条武汉病患者的求助信息,下面有人评论说,自己的亲人刚去世,空出一张床,现在给医院打电话,也许能住进去。
我看了这条求助信息,心里晃了晃,有点想流泪的感觉,想了半天,有一句话跳出来:
今夕何夕?今世何世?
然后看到有人评论说:
一晃神的工夫,这则信息就消失在时间线上了,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当然,就算我截了图,也不算实锤。但是我记得,有这样的温暖,和这样的凄凉。
在这样的时代的宏大叙事里,这样的文字,也许真的是渺小细节,但是,我们作为个体的人,活在这盛世,真的是如此温暖,如此凄凉。
作为小人物,我们只能是这样惺惺相惜、互相守望,互相帮助了吧?
03
同样令人感动流泪的,是下面这段视频:
有人配了一段悲伤的音乐,放在了抖音上,感动了很多的人。
武汉作家方方在她的微博封城日记里这样写到:
天气又开始阴沉,下午还下起了雨。奔波的病人们,会进入更加可怜的状态。在武汉,出门看看,除了人少灯亮,其实一切还是都还是井然有序的。生活物质基本不缺。只要没人生病,家家都很安稳。不是有人想象的一座炼狱。而是个安静的美丽的磅礴大气的城市。只是一旦家里出现病人,就会一片糟乱。到底是传染病!而且医院资源只有那么多。市民其实也知道,就是医生自己的家属生病,如若不是重症,也住不进医院。这几天,正处于专家预计的疫情爆发期中。估计我们还会相继听到或看到一些更严酷的信息。今天最难受的视频,是一个女儿跟在殡葬车后号啕大哭。妈妈死了,被车拖走,她无法为其送葬。将来或许也不知道骨灰在哪。在有着轻生重死文化传统的中国,这恐怕是儿女们心里最大的疼。
其实没办法。谁也没办法。我们唯一的事,只能把这一切都扛下来。尽管病人多半扛不住,病人家属也多半扛不住。可是,不扛,又能怎样?以前我曾经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说这话时,体会还不深。这一次,才真正让我铭心刻骨。下午与一个青年记者沟通,他说,他深感无力,人们看到的只是数字,但数字之后呢?这些年轻人,真不容易。在这个年龄,便要去面对一些残酷:挣扎、死亡以及各种不准的指令。我也觉得非常无奈。但转念一想,我们除了振作起来,还能怎样?我们没办法帮助病人,我们只能自己扛住自己所面临的一切。在有余力能帮人的时候,就帮着他人一起扛。无论如何,再扛他一周。
另外有一个比较好的消息,是看到一份数据。上面说,外省的病人在减少,治愈率很高,死亡率很低。湖北这边,之所以数字不准确,死亡人数多,显然还是医疗资源不足所致。导致一些人在死后没能确诊,另一些人垂死前才得以住院。说明白点,就是说,这个病不是不可治。只要在发病之初得到治疗,很快就可以控制。同时也看到一份建议,说其实邻省的医疗机构,都严阵以待,却并无多少病人。A传B的人有一些,但B传C的人极少,虽有一二,却并未确定是否就是C。所以,建议武汉用救护车,由医护人员伴同,在严防感染的前提下,转送一些病人到邻省的传染病院进行治疗。武汉这地方,地处国之中心,好多省会,只需三四小时即可以抵达。病人只要得到治疗,就能逃过死神。不知道这个建议是否适用,我自己觉得也有一点道理。不过,刚才又听同学说,火神山医院从明天开始可以接收病人(不知确否)。那边床位多,医疗条件会更合适,外来援助的医护人员也会很多。如果明天即可接收病人,这个往外省送的建议就无效了。唉,总之,现在我的心愿变得很小:只愿生病的人们,能有医院可去。为他们祈祷。
还有,我很想夸一下武汉的年轻人。有几万青年志愿者在疫情前线奔忙。纯粹都是自愿服务,他们以微信群的方式组织起来,做什么的都有。相当了不起!以前我们常常担心年轻人会变得越来越功利。这个时候,看着朝气蓬勃的他们,心想,我们这些老家伙瞎担心什么呀!其实,每个时代,都有与它相匹配的人,年长者不必杞人忧天。昨晚,陈村传我一个视频,是武汉一个年轻人拍下封城后每一天每一天的事。连续拍了好多天,我一口气看完。真好。以后有机会见到这小伙子,一定送他几本我的书,以表达我的敬意。还要告诉他,在某个寒冷而忧伤的夜晚,他的视频鼓励了我。
我看到很多人在后面留言,引用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就像我前昨天和前几天说到的,对我们这个群体来说,最有触动的应该是90后00后们吧?
40年的改革开放,很多的孩子真的生活在一个物质绝对充裕的世界里,对他们很多人来说,在长辈的佑护庇护下,这个世界真的是现世美好,岁月静好。但十七年前的一场非典,再加上2020年冬春之交的这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他们也许会因此成长起来,成熟起来。
就像昨天有人说的: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是95后、00后一代年轻人的成人礼”,这句话并不仅仅是一个比喻,更是一种沉甸甸的的责任。
就在不久以前,包括年轻人自己在内,都没有意识到,其实他们这代人早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是仰赖父祖一辈的宝宝了。无菌温室长大的这代人,既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起成年人的责任,也鲜有人意识到,应该去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话语权。这一次疫情给所有人提了一个醒,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美好的日子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也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守卫。
04
公号读首诗再睡觉推送了这样一首诗:
读着墓碑上所有好人的名字,我想问坏人都埋在哪里?
读着墓碑上
那些已离开这人世的
所有好人的名字,
我怀疑
坏人都埋在哪里,
还是他们永远活在我们中间?
媒体人王烁在他的公号BetterRead里这样写到:
病毒是对一个社会的终极考验。
考验专业技能
考验反应速度
考验系统思维
考验社会纽带
考验信任关系
现在很清楚,对这些的最好回答是相信人民。
人民是薛定谔的猫,既伟大又猥琐,既英勇又怯懦,既无私又小气。
相信人民,人民就是磐石,反过来,则是散沙。
相信人民什么呢?
相信人民的能力
相信人民的理性
相信人民的坚韧
相信人民的无私
相信人民的判断力
相信人民的行动力
相信人民的守望相助。
05
这两天,这段空姐广播的视频,也在网络上传播,令人感动。
每一个在这艰难时世,为我们这个群体奉献的人,都值得赞佩,敬仰。
就像微博上有人这样写到:
史上最悲春节结束了,我想给你们说点不太让人绝望的吧,毕竟生活还要继续。
1,浙江、广东、上海、江苏,还可以加上四川,这几个地方,在这次国难中的表现,达到当今人类一流的社会管理和人文关怀的水平,所以我们应该相信,中国人可以成为优等民族。
2,马老师让医护人员吃上热饭热菜,顺丰的飞机一直在往武汉运送医疗物资,韩红等民间慈善机构受到大家信任,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校校友会和海外留学生采购全球医疗物资运往中国,等等等等,********,九州通如此神速完成清点配送,伟大的民间力量远远焕发出来,这是希望所在。
3,全国人民通过互联网,传递着温暖和爱,这是最伟大的力量。
所以我们要相信未来,随着陈腐的力量死去,受过完整教育,具备全球视野的一代一代走上历史舞台,我们会离文明越来越近。我们终究会象人一样自由自在地说话和活着。相信这是最后一次向人类输出病毒,后来,我们会输出很多美好的东西。毕竟,我们是炎黄子孙,是老子孔子的后代,我们有过李白这种顶级二逼,有过孙中山这种睁眼看世界的人物。
从东亚病夫到伟大的复兴,这次疫情,我定义为《伟大的复查》,复查结果怎么样,每个人都在打分,要早点恢复健康好起来。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绝望之冬,这是希望之春。向几百位在太平盛世无辜死去的同胞致哀!In this heyday, shudder。但是,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
瞎爷
-
大海
-
秋鸿有信
-
123
-
Ben0 Xing
-
🍀Lily-wan
-
杨斌
-
JOKER
-
悦己
-
雨
-
城市农夫
-
笑容
-
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
-
不系之舟作者
-
蒹葭苍苍
-
ANT
-
赵量
-
jimmy 张举超
-
塑料娃娃
-
行者
-
火炎焱燚
-
董军
-
刘廷奇
-
海微澜
-
黑金
-
尚华Shanghua
-
乐悟路
-
云
-
金欧
-
温故&知新
-
一盏清茶
-
宝贝航帅
-
肖波
-
Millersky
-
何谓何求
-
123
-
王百胜
-
唐小云
-
大船
-
🏖走出地圖®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王培山
-
郑翔
-
钱律师
-
ZhangTao@東京@青島
-
一诺千金作者
-
别看了我就是那个灵魂有趣的家伙。
-
JIANG'S THINKING
-
兆朋
-
恰逢雨时
-
larry
-
刘义专
-
方方
-
潘大归来
-
心善貌傻
-
Max
-
阿碦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