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的新年鸡汤,我们能咽下几碗? | 新潮沉思录

2019-01-03

 

文 | 天书

今年第一天的早上,互联网圈里就被罗振宇的新年“扎心五问”刷屏了。# 罗振宇2018跨年演讲:小趋势没有末班车#在历时四个小时的演讲中,罗胖提出观点——比起普通人无法把控的大趋势,真正能给所有人带来机会,从细微处引发大变化的,恰恰是我们身边的各种 “小趋势”。

并据此发出五个问题。

所有趋势都起源于事实,想抓住小趋势,那就得能认清事实。我们看得到事实吗?

我能感知“非共识”吗?

我的时间够用吗?

想抓住小趋势,我们的力量从哪里来?

我想和时间做朋友,但是时间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一些互联网媒体将这场演讲称为“一场绝不轻松的思维体操”。其实看话题还是有点意思的。大视野下的思维整合确实是当下身处信息茧房的人们需要的东西。简史三部曲在中国的火热原因也在此。

往年,罗振宇跨年演讲的成功套路都是通过将互联网时代大众可能有所感知但平常难以概括的一些原理和逻辑抽离出来,以大视野的角度旁征博引进行包装,用较低的理解门槛输出给受众,并给出一些趋势方向。

考虑到沉思录的读者可能有些也会看这个演讲,所以今年想费点笔墨点评一下。

在看到内容之前,我以为我要评论分析的是一篇国内互联网顶级观察家所做的逻辑严密,煽动性强的演说。然而通篇看完,发现演讲水平与罗老师的名气有相当差距,并且鸡汤味道过于浓郁。毕竟罗老师的受众这么广,还是有必要讨论一下的。

让我们从头梳理。

首先要肯定的是,罗振宇提出“小趋势”确实是对现况的回应,互联网领域这几年下来,绝大部分在主流趋势赛道上的创业者,要么死得很惨,要么活得很惨。风口理论已经不再流行,抓准了大趋势也不代表你能在与千百竞争对手的厮杀中存活下来。大部分游戏到最后都是巨头的游戏。资本寒冬一来,只剩一地狼籍。

更大的背景是,从全世界来看,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都不再是主旋律,很多已经存在几十年的趋势红利都将消失,上一代所掌握的经验和规律很多都已失效。就好像如果让改开40年表彰的那些民营企业家们再重来一回,很多当初能让他们一飞登天的条件根本就不存在了。BAT这些巨头直到现在依然能坐得这么稳,靠得也是发展红利打下的深厚基础。

所以被现实残酷教育了几轮的创业者们,已有不少逐渐清醒,选择方向时避开主流风口,专注小众市场和细分领域,找一开始就能挣钱的项目,先让自己活下来。如何找到罗振宇所说的“小趋势”,确实是创业者们最想知道的问题。罗老师在这里也打了一大针鸡血,告诉大家“小趋势没有末班车,车是一会儿一趟,越来越密。”

然而到底什么是小趋势?

这里罗老师就把自己绕蒙了,一开始按罗老师的意思,他所谓的小趋势大概就是复杂系统中在你认知边界之外的一种微小变化,经过层层反应最终对你产生的巨大影响。

演讲里举了个很不贴切的例子来解释什么是小趋势引起的大变化:移动支付的出现对餐饮业的影响。其实就按罗老师说的别人的大趋势是我的小趋势这个逻辑来说,就算是在餐饮行业眼中,移动支付也不是什么一开始不为人关注的小趋势,餐饮业是接受移动支付改造最早的线下行业之一,始于团购时代,远早于支付宝和微信在线下大规模铺开的时间。餐饮业互联网化的改造连泡沫都已经过了两轮了。事实上,移动支付是这几年来少数大家都公认的绝对趋势之一。

另一个猫砂的例子则更没有参考价值,这类“蝴蝶效应”,其实都是在相对很长的时间尺度里发生的,你没法预测什么时间会发生转化,普通人来说事后回顾可以,想提前借此生财根本找不着边。何况在创业圈的一个共识就是即使是趋势,也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才有用。

可能自己也觉得扯远了,紧接着罗老师告诉大家,我们已经错过了很多小趋势,那么我们都错过了什么呢?

都说干事得趁早,假设你想在网上卖东西,如果回到2012年,你是个悲观主义者,你就会觉得没机会了。因为电商这件事2012年以前就已经爆发了,那你看到已经有人成了,是不是就应该不干了?

你在2012年之前,没成为一个淘品牌,是不是就错过了?没有啊。

这一年的9月,微信公众号上线了,微信电商的春天就来了。

这波又没赶上。没事啊,2013年,淘宝开始扶持网红电商了呀。

这波您还没赶上。2014年,O2O开始了。

你还没赶上。2015年,社交电商开始了。

你仍然没有赶上。2016年,拼团开始了。

你还是没有赶上。2017年,直播电商开始了。

到了2018年您还没醒,我只能说有人已经醒了,短视频带货,快手散打哥一天带货1.6亿。

你说,这个机会窗口什么时候关闭过?只不过它不在大趋势里,打开它的只是一个个小趋势。

这说明啥?总有新机会,总有下一班。哪有末班车?

……

实在不好意思,以上这些根本不是什么小趋势,正好就是前面我说的那些让绝大部分创业者要么死得很惨,要么活得很惨的主流风口。玩到最后都要靠巨头扶持烧钱才能存活,而且跟前面罗老师讲的那套蝴蝶效应一毛关系都没有。如果这些就是小趋势,那全国的创业者现在就可以洗洗睡了。

例子不好不要紧,现在有哪些现成的小趋势可以利用呢?罗老师当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在演讲的结尾,罗老师推荐了一本他们即将出版的书,据说买了这本书的人可以成为全世界第一批掌握书中所写的这些小趋势的人。

既然没有现成的,那我们看看罗老师提供的找到小趋势的方法。

为了强调发现小趋势的能力多么稀缺,罗老师告诉我们,大部分人对世界的认识其实是有问题的,很难看清世界的真相,还原不了真相,就发现不了小趋势。演讲中举了两个很多人都不理解的事实,一是春晚能带来的流量远远高于双十一,二是同等GDP产出下,制造业重要性远高于服务业。

这两个例子还是很有意义的。尤其好玩的是,我国的互联网精英们恰恰就是容易无法接受这两个事实的群体。

想具有还原真相的能力,罗老师指出要具有多元思维模型,那么怎么才能获得这种能力呢?很简单,加入得到的新项目得到大学。

……

那么具有还原真相的能力之后怎么找到小趋势呢?罗老师提出要有创新的能力。那么怎么具有创新的能力呢?罗老师指出要有勇气,要能承受压力走出创新的第一步。那有了勇气之后呢,罗老师说要找到人心更深处的共识,要回归母体,回到传统找创新,“若不进入传统,则无法添加新物”。

到这里,关于怎么找到小趋势的方法就结束了。最终,我好像获得了一些关于怎么进行创新的理论,好像有点道理,又好像没什么用。总之我已经搞不清演讲的主题到底是发现小趋势还是如何进行创新。

虽然关于小趋势的阐述逻辑混乱让人不能满意,但我也不能断言罗老师的小趋势就是噱头大于实质,毕竟人家可能把干货都放在了将要出版的书里,那么整场演讲就是一次大型广告宣传也说得过去。

这碗互联网成功学鸡汤里真正让我想跟读者们一起讨论的其实是扎心五问后面的几个问题。也确实是我们普通人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我的时间够用吗?

罗老师肯定的告诉我们,不光够用,而且多到你不知道怎么用。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大概率上,人人都有机会活过100岁。”并畅想了人人都能活过100岁之后社会会出现的新变化。

听起来挺美好,这可能是医学界基于技术发展预测出的共识,但并不是普通人的现实。

诚然,几十年来得益于长久的和平,文明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人类总体寿命水平大踏步前进,然而这一切有一个总的前提,即人类社会在目前的框架内起码一直在高速发展。

然而,目前这个趋势还能持续多久,目前这个还能否持续下去,我们也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

罗老师这一代的互联网顶级精英群体,我相信是大都能活过一百岁的,他们出生时的物质环境比前辈们更好,并且进入中年就掌握了对普通人来说尽乎无限的财富,可以提前进行身体管理,不像上一辈那样很多成功之后已经疾病缠身。罗老师演讲中提到的种种医学进步,对这些精英来说是可以轻易获得的。

然而放眼全世界,普通人群寿命水平的提升靠的并不是得了大病都能治好,而是因为各方面的保障水平提升减少或延缓了自身得致命性疾病的机率,更多的实现自然衰老死亡,达到古代人只有运气爆棚没病没灾才能实现的寿命。大病倾家荡产放在哪里都是现实,毕竟顶级医疗资源始终是稀缺的。

我们退一步说,假设医疗进步突然使成本变得极低,普通人得了绝症也能做个手术打个针就好了。那我们就都可以活到一百岁了吗?

仍然不可以,影响人类寿命的不光只有疾病,还有社会规律。在农业社会,马尔萨斯陷阱的作用简单粗暴,多出来的人口总会被规律直接干掉,光景不好的时候,老年人头一个就要遭殃。

工业社会这方面就文明很多了。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社会还堪堪保有体面,在养老方面维持着一套相对过得去的系统。这也得益于世界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然而社会一但进入长期衰退,福利系统肯定优先被瓦解。这种情况下老龄化越发达,社会的压力就越大,低生育率又使得老年人的社会关系依靠越发单薄,到时候老年人无外乎两个选择,出去工作或者自生自灭。这点在日本这类国家都已经体现出明显的趋势,退休年龄越来越迟,孤独死案例越来越多。

其实只要身体好,老年人参与工作本来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别忘了我们现在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减速,经济衰退,新劳动力短缺,这一切的压力最终也会转嫁到大部分只能从事普通工作的老年人身上。想像一下从60岁开始,每天承受着和年轻人一样的工作的重荷,保障的缺乏,人际关系的缺失,这样还能开开心心的活到100岁,心是不是大了点。没有起码的生活质量,提升寿命的意义又在哪呢?

其实我也相信我们的下一代终会面临一个更好的环境,寿命和生活质量都会有极大的提高。然而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这真的属于有钱有闲阶级才能进行的畅想。在这里罗老师又一次把自己绕蒙了。前面为了强调小趋势的重要性,罗老师告诉我们:

宏观好坏就像全球平均气温,你要是关心人类的命运,平均气温有价值。但是你今天要出门办个事,它真没啥用。

说的很对啊,那按这个逻辑,平均寿命到底能到哪对我们现在也没啥用啊,我们普通人更该关心怎么防止天天加班不脱发不猝死不是么?你看说到这小趋势就出来了,围绕着猝死率越来越高这个小趋势,养生,保险,维权,乃至二婚介绍等等市场的机会是不是就多了。你看南京华为后院就是雨花功德园,这就是新型产业布局。

说到这我们应该明白了,想要人类平均寿命真的提高到100岁,得有个什么样的前提了吧?

关于时间够不够用的问题,罗老师又说到,现在大家经常抱怨信息过载是不对的,打从庄子那会就开始这么抱怨了,你觉得信息过载是因为你对环境不熟悉,习惯了就好。

这就是偷换概念了。诚然求知的道路是没有尽头的,但当下对普通人来说信息过载的本质并不是知识爆炸,而是消遣品太多。信息商品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商品,它完美的结合了资本的增殖和消费主义的诱惑。它可以无孔不入的侵占人们的时间,消耗人们的金钱。从个体来说可以靠计划,节制和意志来平衡花在信息商品上的精力,但从整体来说,面对这种侵蚀是无能为力的。而互联网行业又恰恰是将信息商品发展到极致的推手。

身为自媒体领域头把交椅的罗老师,你这碗鸡汤让我们怎么喝得下呢?

当然了,成功的人总是自律的,不应该抱怨外界诱惑太多。那我们励志一点,比如我们加入得到的学习项目,把别人娱乐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这样我们时间肯定够了吧?

很遗憾,对于多数人来说也不现实。首先,现在的成人知识市场上充斥着太多智商税。之前我在《用传销收智商税不该是新时代的世相》一文中聊过这个问题。交了智商税你的时间只会越来越不够用。这里不展开聊了。

就算你神志清明,避开了所有的智商税,走在了一条正确学习提升的路上,是不是时间就够用了呢?很抱歉,终生学习成功论事实上已经破产了。除非你真的是关键位置的人才,不然在企业眼里,大龄基层员工的价值很难抵过需要多付出的人力成本。之前一些企业辞退35岁以上员工就是这个逻辑。到时候中年失业,那时间就不是不够用那么简单了。

当然,谁也不会否认努力和学习的重要性,中国互联网迅速发展,每年都有很多很厉害的年轻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走上理想的岗位。然而对社群整体来说,这一切仍然要有一个大前提。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里基层员工主力就已经是25岁左右的年轻人,七八年过去了,现在的互联网公司里基层员工大部分也还是25岁左右的年轻人。那原来那些人步入中年之后都去哪了?都进入管理层了还是都创业了?呵呵。

演讲的最后两碗鸡汤没太多好说的,罗老师下了一个判断:一个世界绝不会只变成机器的世界、算法的世界、代码的世界。这个世界在很多场景下,完全呈现为一个人推动人的世界。因为人和人的信任是AI取代不了的。

道理我都懂,但你举拼多多的例子说明信任的力量是不是不太合适?不过一想到这可能是打广告,也就理解了。

至于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在资本社会下可能会被扭曲成什么样,导师有过一段话,这里就不贴了。

罗老师又告诉我们,想要成为时间的朋友,就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用自己的超级确定性,来对冲外界的不确定。坚持自己要做的事情才能成功。这话很正确,虽然光懂了道理并没什么用。只不过这时候我又想起了另一句话: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最后,演讲在前面提到的那本书的隆重推介中结束。整篇演讲虽然水平实在不尽如人意,但涉及的东西也引起了一些思考。

宏观大趋势是要还原的,微观小趋势是要感知的,多元思维是要学习的,做事是要长期坚持的,道理都没错。但如果只是把正确的道理包装成实际没深度的鸡汤贩卖就能被整个行业顶礼膜拜,那这虽然不好说是智商税,起码也是种什么税吧。

就目前来说,国内这些互联网理论家们跟欧美的KK之类的教父们比理论包装效果还是差远了,还需要学习一个。但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媒体夸赞,粉丝高呼,名利双收,让人羡慕不来。

今年的演讲罗老师给自家的新产品们做足了宣传,其实这对创业者到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你看广告还能用这种高大上的方式打,当然了这招可不是谁都能学来的。

罗老师背后的大屏上,各种商业品牌广告也是十分显眼。虽然得到做的是知识变现的生意,讲的是未来的创业方向,但跨年演讲还是在用身体很诚实的告诉创业者们:

互联网行业最赚钱的东西依然是广告,最焦虑的事情依旧是流量。

其实,整个演讲里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其实是这段:

巴菲特还有一个提醒:没有一个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成功。他为什么这么说?这不是在讲什么爱国主义,而是说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在分享一个共同体的红利。我们一生的所有红利,其实都来自于这样一条经济增长曲线。

尤其是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我们的祖先埋骨于此、我们的血脉扎根于此、我们青春在此、也将终老于此、除了盼着它好、相信它好。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做一个理性乐观派,只有这个选择既符合我们的理性,也符合我们的情感,还符合我们的利益。

这段话是在那个制造业的例子下面。其实从上下文来看这段话是有点突兀的。我不知道罗老师放这段话的动机是什么,但我想今年一直喊着转向实体服务实体的互联网大佬们应该会深有感受吧。


精选留言
  • 320
    横看是派系,竖看是阶级。抱怨皆无能,何不食肉糜?
  • 189
    这么多黑罗振宇的文章,总算看到一篇有理有据、不偏激的了。格局低的人,要么狂热迷信,要么为黑而黑一棒子打死。但对格局高的人来说,所有的内容都只是“参考文献”。我们需要的不是完美无缺的产品,而是能帮助到我们的产品。
  • 118
    巴菲特的原话是“没人能通过做空美国来发财”……
  • 94
    精致的精己主义者说的正确但是没用的废话
  • 82
    “我很喜欢他们高高在上在台上劝我们去死的样子,因为即使披着时代的面具它最终会被带入故纸堆……这一切只是为了传达出一个信号——共和国的长子们长眠,而民族永生。”
  • 78
    老婆饼里没老婆,逻辑思维没逻辑是圈内共识,老罗的逻辑能力,与或非运算不能超过三个
  • 74
    罗胖本来的想法可能是:在思维上努力站到一个比普通人更高的位置,从而看到更远但不一定对的东西,并通过介绍这些不知道实不实用准不准确的东西,收割粉丝赚一笔。 然而这次玩砸了,发现还没站到多高呢,自己就被凛冽的寒风,吹成了一个睁不开眼的傻B。更悲剧的是,因为站得高了点,这幅模样暴露得更为彻底。 不管多努力多聪明的人,德不配位终究是要倒霉的。
  • 57
    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这句话才是经世致用的鸡汤!罗鸡汤味道太杂,不喜欢。喜欢老师的沉思出品,有深度,直达本质。
  • 49
    两个罗老师,一个卖情怀,一个卖梦想。
  • 46
    把简单的道理用一堆名词包装组合一下就成了高大上的创业指南?还不如好好学习一下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 45
    从没看过罗振宇,看了沉思录后更不会看罗振宇了罗振宇迎合了广大乌合之众不读书不思考的焦虑需求。
  • 40
    我觉得这个不能叫智商税,没有那么不尊重人,毕竟谁都不愿意轻易承认自己智商不够。或许起个名字叫心态税,大家好接受一点:似乎大多数人都会更容易承认自己心态不好…
  • 35
    这个时代最焦虑的人,是那些知道自己做得还不够,还要学习和努力,但不知道自己的努力能否得到预期结果的人。实际上他们的焦虑本质上是:知道自己并不掌握当下世界最重要的工具 (即生产资料),但不知道如今最重要的工具 (生产资料) 是什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最焦虑的人会盲目地学习和试探,同时也非常担心自己的付出得不到预想的回报而白忙一场。这便是当前知识付费产业突然爆发,而且后继者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焦虑的青年人需要学习,另一方面,他们需要更多的备选学习内容,以便缓解盲目学习带来的阵痛。久而久之,他们便会陷入一种为缓解焦虑而拥抱焦虑的饮鸩止渴的困境当中。
  • 32
    老一波25岁的年轻一代被新一波取代了,他们就去开滴滴,送快递,送外卖去了。这个时代不光是婊子是吃青春饭的。
  • 29
    看到评论区一些说“不看罗,只看xxx”的,自以为没有被收智商税,其实也是活在信息茧房,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看过之后再评论它,而不是相信别人的看法,难道不应该是这样吗?
  • 28
    逻辑思维关注了不到一星期就取关了,感觉更多的是在总结一些问题,而不是发现问题剖析问题。 个人觉得,在国内来说大趋势看政策和民众。政策支持又符合民众选择,基本都不会太差。 小趋势看行业和需求。行业健不健康,上下游产业效益好不好,消费群体需求强不强烈,再不断调整经营方式,也不会混的太差。 一点浅见。
  • 26
    靠给创业的人讲创业的知识来创业,这种创业者还不在少数。 形式可能会不断改变,但是从其他人的情绪里赚钱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给焦虑的中青年讲创业,给疾病缠身的老年人讲保健品,给空虚的少妇讲仁波切
  • 23
    互联网行业,十年前是25岁左右的年轻人,十年后还是25岁左右的年轻人。不经意间,透露了世间的残酷。
  • 17
    高中的时候每一期逻辑思维都有追,后面越看感觉越没劲,越感觉他夹带私货,而且把毫不搭边的事情通过一根长长的链条连接起来,说了一些放之四海皆准的废话,就弃了。几年过去,看他今年的跨年演讲,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丝毫未变,罗胖也黔驴技穷了。 最后想问一下,留言区里面"我很喜欢他们高高在上在台上劝我们去死的样子……"这段话出自哪里,很喜欢这段话,望复。
  • 17
    都特么是生意
  • 15
    跨年夜不去吃喝玩乐,听一个看不懂哪怕一行代码的人给你启迪互联网思维,大谈互联网趋势,怎么说呢,就好比听东厂杨公公讲头牌的活儿多好一样。
  • 10
    知识大爆炸时代,不是靠别人帮你读几本书就能怎么样,更多人是随波逐流,
  • 9
    据说当年1929年李佛摩尔做空美国发了大财!至少成为美国的一日之王!
  • 8
    成功就从没有重复的。它是有各种因素组成,天时地利人和,换一个人换个地点换个时间也许就没有了那个契机。原来是物资匮乏的年代,生产出产品来就有需求,在布票,糖票那个年代一票难求。君不见近几年“供给侧改革”倒了多少企业。现在是一个供给过剩的年代,再这样的大环境下成功创业谈何容易。要是读几本鸡汤书就能成功,麻烦您给全国人民人手一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靠您了。
  • 8
    恐怕这篇文章放在今天被罗振宇刷屏的朋友圈里,会被人骂的,你看这就是他的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学习!
  • 8
    鸡汤有毒,还要你掏钱买书慢慢喝。
  • 7
    罗辑思维,不是逻辑思维,可以理解
  • 7
    刚去搜凯文凯利看到罗辑思维吧有一个帖子,题目是"凯文凯利这种货色怎么会在中国称神了" …… 罗振宇的演讲受众也是分层次的,对某些人来说叫焦虑税,对某些人是智商税,对某些人大概是信仰税吧
  • 7
    他演讲。我是不看鸭。我只看沉思录
  • 5
    KK是谁?想去了解一下 罗振宇这种的还真没什么兴趣
    6
    作者
    凯文凯利
  • 6
    罗胖就是念稿的吧,稿子质量随缘的。
  • 6
    自从罗无脑吹自由市场经济,怼火车票后。直接删除。
  • 6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对于自己是个怎样的人,罗振宇应该也是清楚的。只不过有这么大的名气,又可以变现,韭菜不割白不割。对于这样的人,一般人就是一边觉得道德上不该这样做,应该批判,一边身体上又诚实,如果自己放在同样的位置,甚至做的更加出格。换做普通人有同样的名气,表现只会更加不堪,就像直播平台上的网红。把罗振宇当作一个普通人,而不是圣人。毕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
  • 6
    屁民们就要安守本分,大趋势自有高人或者历史的进程安排,我等安心从吃糠咽菜中聊以自慰发现小趋势就行了
  • 5
    看到KK还以为是考研英语老师如果今年二战失败,就很迷茫了…
    5
    作者
    加油啊!
  • 3
    所以那段话的动机是求生欲吗
    5
    作者
    也可能是识时务吧
  • 5
    两个罗胖子,一个向屌丝贩卖情怀。一个向大中产贩卖焦虑!问题是我既不是屌丝也不是大中产啊!
  • 5
    这个演讲整体的逻辑太薄弱和混乱了。看完后坚定了不给罗振宇交智商税的心。
  • 4
    文化 思想界 大都在扯蛋。罗胖算是有些诚意啦
  • 4
    以逻辑而言,罗胖及他的公司在很多事情和业务的跟风处理上,都十分欠缺~忘记了,人家可是文科生 所以,用一个宇宙第一大台前资深员工的鸡贼,把自己的节目命名为”罗辑”思维,而不是逻辑,可见擦边球技巧也很了得——这个差距,你们大家应该懂的
  • 4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逻辑思维主观意愿还是赚流量赚钱来提高自己的生活。之所以能收到追捧,我估计是因为我们都穷怕了,也想改变自己!所谓的风口,风太大,一吹就倒!所以在玄学这关注的政事堂,又在偷偷关注子明兄,看他什么时候把证券账号再开通,这才是我等屌丝的究极目标!抓住一个牛市,经济自由!更多更大的道理都懂,抖音五大神书也看了,几千年的沉淀!所以你能掌控你自己吗?只能问问我们自己了。
  • 4
    看罗胖的演讲睡着了,这种智商税是真没意思,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我关注的公众号里会有一个出来分析,评价,我总有一种替我出了口恶气的感觉
  • 4
    要不要这么狠不过我喜欢
  • 4
    听过的图一乐,听过就忘了
  • 4
    各种智商税交的太多了,救救年轻人吧
  • 4
    曾经的罗胖已经太商业化,这即是成功,但也质变
  • 3
    学生党打赏不了,点广告为敬
    3
    作者
    感谢支持!
  • 3
    讲正确的废话是罗胖的特色
  • 3
    我记得上次看了一个新闻,寿命和退休年龄成反比,越早退休活的越久。
  • 3
    妥妥的智商税
  • 3
    罗今年只是换个方式来贩卖焦虑,真的想拿来用,没用!
  • 2
    有人能报下导师那段话吗?
  • 2
    醍醐灌顶的畅快,很多朦胧的感觉被准确的表达出来。罗的演讲经过你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读者来说是件幸事。
  • 2
    深圳卫视看来是例牌地每年跨年时请他演讲了啊……
  • 2
    哈哈哈哈终于有人吐槽这个年度最大碗心灵鸡汤了。
  • 1
    太有深度了,认认真真的看了两遍
  • 1
    第二年就看不下去了
  • 1
    资本逻辑下,连赞都点不了,谈信任不如看郑也夫的信任论
  • 1
    什么样的压力让小编亲自披挂上阵
  • 1
    演说里的例子,应该都是收了钱才出现的吧,这波广告做的六六六。
  • 1
    罗胖说的很有道理吗?不过是包装更精巧的鸡汤罢了!
  • 1
    我经常听得到罗辑思维,很精采也觉得挺受用,但为什么今年听他的跨年讲居然听不进去了,只咽下了半碗!
  • 1
    有人类就有爱拜人为神的群体。教皇,英雄,源于供求关系。一个闭环。和女人爱看的韩剧差不多。
  • 1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