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成人课的第八篇文章,这个系列基本是一月一篇的更新节奏。它的主旋律是:思维重塑+博弈技巧。(多领域适用)
人生无外乎两个重要基础,第一会想,第二会做。想要想得到,想得全,想得通。做,也是如此。
成人课系列,就是分享“如何想”及“如何做”。
我经常收到类似于这样的留言:想不到,也做不到,但又要过得更好,应该怎么办?
我都没法回答,实话是“没办法,认命吧”。但不好听,若安慰我也不愿意。
在当今社会,安慰是非常普世的一种社交因素。仔细想想我们听过的每一句话安慰,多少都带着虚假的成分,类似于:不要难过,你被甩,是他眼瞎,不是你不好。
这样的安慰,很多人都愿意去相信。可相信这类安慰的人却不太明白,既然我这么好,为什么兜兜转转好几年了,都遇不上珍惜我的人呢?不可能每个人都眼瞎吧!
所以,不恰当且不分情况的安慰是“慢刀子杀人”。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这是一个信息量爆炸的社会,前段时间我在一个视频里看到这样的说辞——
旺夫女人的五大特征:一是微胖。二是脾气暴躁,但心地善良。三是急性子。四是说话声音特别大。五是心太软。
这个视频之所以我记到现在,是因为底下超过一万条留言,转发量也大到惊人。且留言一面倒:说得太对了,我就是这样。
我看了四五遍视频,左右都无法联想到,这些特质跟你是否旺夫有屁关系???
稍微留心一点就能发现,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个例。这类女性差在哪?脑子里没装过滤器。
她们与第三方信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语言、消息、人……)的关系是这样的:知道,再接收或拒绝。
压根没有至关重要的思考过程,所以她们很容易接收自己愿意接受的,杜绝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不论对错、好坏、真假、有用无用……
无知,就是如此形成的。
你实事求是地告诉一个女性:你之所以被甩,真的是你配不上对方呢。十个有八个都无法接受,这对“个人对于信息的包容度、分析度及自我接受度”的要求非常高。
我们应该形成一个思维惯性: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思考信息、最终决定信息——不论你是遇到一个工作机会,还是一个情感机会。
在情感信息中,很多人都习惯说感性上头,哪来理智?感性为很多愚蠢之人背了不必要的锅,反正做了蠢事都推给感性。
让你把所有信息过过脑子,这跟感性有什么关系?还是你们觉得感性就是什么都不用想,连最基本的过滤功能都可以不要。
如此曲解感性,我都替它委屈。
中间两个步骤,如何分析与思考?可以通过思维思辨来解决。举例说明:
1:一个女人为了婚姻和谐,从而改变自己,而不是妄图改变男人。
在她改变的那段时间,不要求丈夫必须把拖鞋放鞋柜。上完洗手间,必须盖上马桶盖。也不要求她做饭,他就要洗碗。她拖地,他就得擦桌。
婚姻的确和谐了不少,可女人的行为算不算一种妥协呢?算。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为了全局稳定,这算不算一种大局观?也算。
可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局观?长时间的你好我好大家好。但连短期的大局都稳不住,又如何迎来长线呢?
可若用一些并不太好的方式,短期稳定大局,是否会影响长线布局?如果影响,那短期之内除了这个方案,还能用什么方案呢?
2:你是不错的女性,一个男人说很喜欢你,非你不可。他年纪不算小,待遇不算好,成就更是不高。那他会喜欢不错的你,这很合情合理。
可条件差异下的喜欢,含金量会高吗?会纯吗?但就算条件没差异,含金量也不一定高,也不一定纯啊。
他的确有可能喜欢我这个人本身,以及我这个人的条件。前者容易接受,后者不容易接受。可为什么后者不能接受呢?条件也是自己的。
因为害怕为利而来的人,也会为利而走。可真的有彻底杜绝“利”的关系吗?如果有,我有几分运气、实力、时间……可以遇见呢?
就算遇见,我又如何能保证开始他不重利,日后也同样不会重利?既然如此,我又为什么非要跟“利”较劲儿?如果不较劲,我该怎么正确认识它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所谓分析与思考,这不是一个空泛的名词,而是得落到实处的动词。如何落?参考以上举例。
我在一篇文章里提到过,选择是建立在概率论之上。当两个及以上的选项出现时,不可能谁会百分百,我们只能选取百分比最高的答案。
与此同时,从情绪上说服自己不再要纠结那些百分比低的选项。类似于:A男更好,选他是更合理的。但B男很好看,我也不怎么舍得放手。
恕我直言,这就是庸人之扰。本事不大,胃口倒不小。
虽然在这种严谨、务实、半客观半主观的层层解剖之下,有可能大大降低错误的概率,但并不能完全杜绝。
在兵法中有个概念,叫“数胜必亡”。大概意思是说,一方屡屡胜利,没有败绩的情况下,反而会迎来灭亡。
胜利会带来很多东西,其中就包括自大、骄纵、盲目……一个从来都没有做错判断的人,这时就是他最容易判断错误的时候。
一些无可避免的失败,反而可以保持个人的均衡与警惕。
这就是理论认知和情感倾向没有统一,理论上接受,但情感上过不了。明明知道正确,但又抗拒。明明知道错误,但又想它是正确的。
这样的人,容易走入无可奈何或者不了了之的心境。
在理论和情感相碰撞时,我们到底是该以理论为先,还是情感为先?这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们可以借鉴一个逻辑轨迹:通过利弊进行说服。
为了更形象,还是用女性朋友们感受颇受的两性领域举例:他不是个理想的结婚对象,这是得出的客观理论。但情感上,你就是放不下他。
那么这时,因为客观理论而放弃情感后的失去,更难受?还是因为个人情感而放弃客观理论后的妥协,更难受?
这就是私人化的决定了。如果因情感而忽视事实,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愿挨一个愿挨,自己都觉得没问题,旁人也没必要过度强调理论,显得多事。
至于结果好不好,惨不惨,那就看个人命硬不硬。
当然,决定也不需要履行“从头到尾”。不少人都是边决定边分析。错了,就修正。总体来说,多了一程弯路,不影响大体。走走弯路吧,也不是什么坏事。
我们只能尽可能的往理论和情感统一的方向靠拢,也必须允许某些情况下的分庭抗礼。不允许也没办法,始终会有存在的概率。
如何达到理论与情感的高度统一?
很大因素来源于阅历的丰富。情感倾向起源于小范围的私人领域,理论则是起源于大范围的社会领域。
后者需要阅历去铺垫,纵观大多抗拒客观理论的人,基本都是在私人领域里折腾,很少在社会领域中活动。
这直接决定他们,从智商判断上认可客观的理论。但因为没货真价实地体验过这些理论,在相信的同时也保持着抗拒。
想要两者高度统一,个人的社会阅历必须跟上,无形中会修正你的情感倾向。不断矛盾,调和,融洽,从而达到大方向的统一。
一男一女吵架,女人会说:如果你爱我,就不要跟我讲道理。男人却觉得:什么事情,都可以讲道理,为什么吵架就不可以?
女人希望通过男人情感上的偏爱,得到一种形式上的胜利。也就是说,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态度。
男人不得以道歉,从而求和。最终,到底谁是谁非,也没彻底弄清楚。为什么男人希望通过讲道理来解决争吵,这就是倾向于政治上的胜利。
女人忽略了政治上的胜利,所以在某些争执,谈判,较量中,总显得有些情绪化的小家子气。形式上的胜利可以让对方闭嘴,但只有政治上的胜利才能让对方信服。
不论是两性、工作、生活……等关系,都是通过形式较量而深入到政治较量。这一点,请各位多领域深思。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情感不顺,有些人总是无利可赚?为什么明明有一个很好的爱人,你却留不住?明明有一个成功的机会,你却抓不牢?为什么别人可以过得很好,而你却不行?
……
这个世界真的很公平,你知道什么,才有可能深入什么。你深入什么,才有可能得到什么。
你在世界中所得到的每一种因素,不论是人,还是钱,亦或者情……都是一种个人思维,能力,格局……所带来的兑换。
你所损失的每一个人,每一分钱,每一段情……同样是因为个人思维,能力,格局……的匮乏所带来的被收割。
这个世界也真的很残酷,你几乎不会得到超过个人实力范围之外的东西。
看看那些坐拥幸福,财富,名利的人,只要拥有的时间足够长,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是“实至名归”。
人生是一个不断得到和失去的过程,得到的瓶颈就是你实力的瓶颈。至于失去,直到损失到与你的实力相匹配时,自然也会停止。
愿能共勉之!
-
九月作者
-
周妍作者
-
婧作者
-
yellow
-
👄 causal
-
玥菡作者
-
🌸Jenny🌸作者
-
牛奶燕麦甜作者
-
🌸Jenny🌸作者
-
图图作者
-
Jackson Zhou🌲作者
-
紫镯
-
沐
-
Rolin
-
甜甜
-
绿竹Queen作者
-
心帆
-
嫣红🦓作者
-
花花作者
-
容萱作者
-
杜逸云[Ewen Du]
-
J.🐬
-
米娅 (Mia)
-
💋s
-
玉米花
-
王幸运
-
because what!
-
艾鹿儿🦌🦌🔟
-
Viane
-
狮子喵(^・ェ・^)
-
朱敏婕
-
劉晓綝
-
千寻
-
徐
-
渡渡狼
-
六便士
-
Koala作者
-
小洋哥💕作者
-
韩国童装巴士【1号客服】
-
爱吃菠萝🐼 ྀི
-
笨笨
-
绿竹Queen
-
六便士
-
徐菘蓝
-
深水静流
-
日子作者
-
山
-
🐠
-
花解语
-
云朵面包
-
yannan作者
-
玩世不恭作者
-
Linda
-
新华保险彭伟13786264256
-
清风拂面
-
Angela
-
淘气猫🐏🐏:)
-
楠楠
-
季候风
-
一直都在
-
西红柿
-
ALL IN 👀
-
追风骑士
-
__L_L
-
Alex小倩
-
没心没肺
-
朦胧
-
古&狼·轻奢男装 (九隆邮政正对面)
-
薇薇
-
鰆允🐎🐅🍀
-
.
-
F.🧡
-
June
-
皎皎
-
Never
-
Jenny
-
影
-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