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系列(一) | 顾子明

说起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争议最大的一场盟约,相信莫过于北宋时期的澶渊之盟。

在后世书生们的眼中,这场盟约不仅让大宋从法理上丧失了燕云十六州与长城的天然屏障,背负着每年10万的岁贡更是中原王朝的耻辱。

不过,这都属于民粹主义的思想,近期开一个小系列,跳出民粹主义来聊一聊这场盟约。

要聊盟约,自然就要先看一下盟约背后的澶渊之役,这是大辽萧太后发动的一次御驾亲征,大宋是防御的一方。

而这里就有意思了,辽国的皇帝姓耶律,为啥说是萧太后御驾亲征呢?

实际上,辽国国内也分为耶律家与萧家两股势力,耶律是王族,萧是后族,交替掌握着大辽的实际权力。

天龙八部里面萧峰的老爹萧远山,就是萧家子弟,职务是大辽珊军总教头。

而这一场澶渊之役发起的背后,是随着萧太后儿子耶律隆绪的成年,萧老太后需要趁着自己最后这几年赶紧扶持萧家子弟。

所以,这一仗打得甚是有趣,英明神武的萧太后并没有按照兵法上面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既没有在大宋内部搞事儿,也没有拉着其他人一群群殴,就是自己带着部队,绕过大宋的河北诸镇,直接耀武扬威的开拔到了黄河岸边的澶渊。

当时开封府上下都被吓尿的时候,丞相寇准却发现了萧太后的色厉内茬,硬是拉着大宋跟大辽硬刚了一波。

辽国萧老太后是拉着子弟们出来刷经验和称号的,可没想真的攻城拼消耗,于是一来二去,一场大辽国的闪击战愣是被寇准拖成了持久战。

能打成持久战,是因为此时宋辽两国,用一个成语形容那就是麻秆打狼两头害怕。

大宋的主力分成两部分,王超率领的河北军主力不听指挥,就趴在窝里不动,大宋主力的禁军不仅数量远不是萧太后的对手,还要考虑辽国后续援军的加入。

而辽国这边也是麻烦,萧太后带着萧氏的主力部队杀过来,但是耶律家的好多王爷们都在看戏,等着萧氏消耗之后再去摘瓜。此时等不到援军的萧太后并不知道大宋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河北军了。

于是大宋和大辽,都知道自家的援军不会来了,但是却又不知道对方的援军什么时候加入,因此,大家都害怕对方真的疯起来跟自己对命。

最后,两国相互妥协着签署了澶渊之盟。

而这一场盟约双方也是各取所取,萧太后回去宣传大宋认输,每年赔了十万银子,然后开始大肆提拔这一战表现出色的萧家子弟。

而宋朝则回去侧重宣传,这一战自己拿回了关南十县,收回了故土。

那么,这一场双赢的战争,究竟是谁赢了呢?下回分解。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