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不邪
为什么孙杨这件事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呢?
这件事和孙杨是否服用禁药没关系,而是孙杨抗拒检查的行为,损害到了WADA的权威性。
而WADA是一家商业反兴奋剂机构,它的商业盈利的核心,就在于它的权威性。而一旦权威性受到威胁,它的商业价值自然大打折扣,这是WADA不能容忍的。
所以孙杨抗检事件,在国际泳联认定合规之后,WADA依然不依不挠,要求举办听证会,就是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威性。
而听证会还没结束,就有很多人跳出来,指责孙杨。
有人在网上发言时,毫无节制的辱骂孙杨说:
“孙杨抗检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耻辱”。
看了一下是宁泽涛的粉丝。
嗯,粉丝,惹不起,惹不起。
他们站出来的立足点,和之前很出名的拼命贬低孙杨,跪舔霍顿的文章《为什么你们还不明白,霍顿嘲讽孙杨不是因为孙杨游不过他》可以说是如出一辙,都是认为,WADA是最公正的机构,WADA觉得孙杨有问题,孙杨一定有问题。
但是WADA的权威性真的可靠么?它真的是一家权威机构么?
体育是一种在大家达成共识的规则框架内,展示人体最佳的体能和技巧的运动,它永恒的魅丽就在于此。
体育竞技,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服用兴奋剂跟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相伴相生的。
最早的时候,参加体育运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只要能够破纪录,什么招都可以使用。
这逼得比赛组织方专门准备了一个组织,鉴别男女性别,避免冒充。
兴奋剂是更被看作体育运动的“补剂”。
大家想的都是怎么开发更高更快更强的兴奋剂,让运动员能一飞冲天。
纯氧,鸦片,大麻,海洛因,哪个猛就上哪个。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上的马拉松冠军被教练猛灌白兰地+士的宁混合物,跨过终点就昏迷不醒了——士的宁就是马钱子碱,一种生物碱,可以麻痹呼吸神经,现在被用作耗子药。
当时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学还极大的推动了兴奋剂的专门化发展——力量型项目的运动员吃麻黄碱,耐力型项目的运动员吃苯丙胺。
但是,兴奋剂是“虎狼之药”,吃多了总有问题。
到了61年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终于正式成立——这个机构的前身就是那个专门检测运动员性别的部门。
这时候,兴奋剂已经合法使用了50年。
最开始的几年,大家都吃兴奋剂,法不责众,这个部门都没什么作为。
直到67年环法自行车赛,英国运动员汤米·辛普森在赛道上猝死,兜里还装着没吃完的兴奋剂。
于是正式开始了禁止兴奋剂的使用。
也由此,揭开了一场兴奋剂与反兴奋剂检测的之间无止境的斗争。
兴奋剂到目前为止发展了四个阶段。
首先就是19世纪-20世纪50年代,从19世纪的可卡因,咖啡因,到第20世纪的苯丙胺等药物。
三者都有使中枢神经兴奋,消除疲劳的作用。
▲日军在战争中服用毒品
这批药物在使用了多年后,终于被反兴奋剂机构禁止使用了。
随后的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合成类固醇药物成为了兴奋剂的主流。
当时全世界出现了一大批男女莫测的运动员,多数都是因为使用了类固醇药物。
等到1975年,类固醇药物才上了反兴奋剂机构的禁药名单。
到了80年代后竞技比赛中兴奋剂的主力军变成了难以检测的内源性激素,如促红细胞生成素,人体生长激素。
这种技术,在近几年才被反兴奋剂机构列为禁药名单。
美国著名自行车运动员阿姆斯特朗就是这种高科技兴奋剂的使用者。
反兴奋剂机构没有检测出来,是他的朋友像媒体揭发才暴露出来的这个问题。
整个职业生涯都充满了兴奋剂。
未来,更加隐秘的基因药物成为兴奋剂的新宠儿。
50年的反兴奋剂史告诉我们,兴奋剂的使用和检查中间,存在着一个比较大的时间跨度。
兴奋剂的发展领先检测手段的发展大概有5-10年,并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更新迭代——变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以被找到。
而反兴奋剂机构的规则是:只要检测不出来,我就不算使用兴奋剂。
“查的出来的是兴奋剂,查不出的是高科技”。
在这种局面下,反兴奋剂运动,出现了很滑稽的一幕,不发达国家的运动员,屡屡被抓包使用兴奋剂。而发达国家的运动员,则少有被发现。
欧美国家的运动员也因此经常批评我们国家的运动员是“冠军小偷”。
过去的公知们也借此批判中国的“举国体制”和“国民劣根性”。
而这些指责,完全是贼喊捉贼,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符合规则就不算——合法使用兴奋剂
技术手段的滞后带来的漏洞如果说还情有可原的话,另一件事则严重伤害了反兴奋剂机构的权威性。
这件事就是反兴奋剂机构裁量权过大,导致的“兴奋剂白名单”。
“服用违禁药会被禁赛制裁”,这句话的重点,不是药物,而是违禁。
这个丑闻,在16年被人挖出来了。
就在2016年,来自俄罗斯黑客组织魔幻熊(Fancy Bear)在其网站上声称,在侵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的数据库拿到大量未公开的文件后,他们发现美国网球明星威廉姆斯姐妹和里约奥运会四枚体操金牌得主西蒙·拜尔斯被WADA允许使用违禁药物。
后续有更多的运动员名单暴露。
治疗豁免,成为了“合法吃药权”。
只要证明了你是“病人”,你就可以吃药。
这样的人有多少?
参加平昌冬奥会的挪威代表队,队里一多半的运动员都是病人。
为了给他们治病,他们入境的时候带着6000多支各类药物——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在WADA的禁药名录。
▲挪威哮喘运动员
“合法服药”的漏洞背后,更有巨大的“差别对待“。
不用国家间哮喘运动员比例差异惊人。
俄罗斯中国韩国几乎为0,而美国英国澳洲等国家在20%上下。
不同项目之间哮喘运动员比例差异惊人。
铁人三项、自行车这种项目比例惊人,而很多项目不足1%。
哮喘运动员夺牌率惊人。
有数据统计,有16.6%的哮喘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拿到了奖牌,远高于整体比例。在雅典奥运会上,哮喘运动员占比4.2%,但是这4.2%的运动员拿走了12%的金牌,从悉尼开始至今差不多都是这个比例。
而且哮喘的发病年龄普遍偏大。据统计,48.7%的运动员是在20岁后才发现患有哮喘。
其中最夸张的,就是美国著名体操选手拜尔斯,因为患有“多动症“,允许使用”安非他命“治疗。安非他命是禁药之一。
▲美国体操运动员 拜尔斯 ,夸张的上肢肌肉
要知道多动症并不是说动作多,而是动作不协调,缺乏自控力,空间位置感差。这些症状完全是与体操的要求相悖的。
拜尔斯自称自幼就开始服药,包括奥运比赛也不能停药,说明多动症症状严重,没有被治愈。
这样严重的多动症患者,恐怕生活自理都困难。参加奥运体操比赛夺冠,怎么不去申请诺贝尔奖?
网友们也对此嘲讽:
“众多身染怪疾的美国运动员,依然舍身忘己,为了祖国荣誉,抱病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且勇夺金牌、冠军,这种带病参赛的体育精神,令人感动,令人点赞。 另外,因为严重多动症、严重哮喘而长期需要服用兴奋剂控制的病人,居然把持了大量奥运金牌,美国运动员简直创造了身残志坚的医学奇迹,真是医学/奥运精神/体育精神的一座不朽丰碑。”
据报道,2015年美国运动员申请“用药豁免权”的人数高达653人,而通过的人数为402人,这一年俄罗斯运动员仅有54人申请,通过的人数不足20人。
WADA也对“特权名单”进行“选择性保密”。
整个名单不对外公布。
还有WADA专门替美国运动员隐瞒禁药不过关的消息。
结尾
这份名单带来的巨大的争议:WADA本身是否有权利给运动员开这个后门,为什么这些事情需要保密?
以及,为什么欧美国家会有这么多“特权运动员”,是否存在这规则滥用?
然而这些对于WADA的权威带有致命伤害的问题,没有人关心。
欧美媒体异口同声的指责俄罗斯黑客偷窃资料,却对资料内容闭口不谈。
整个事件最后悄无声息的结束了。
这种巨大的漏洞,依然没有任何改进。
WADA依然保持着自己公正无私的形象,成为欧美体育界的可靠伙伴。
还有会更多的欧美运动员,身患“怪病”,合法的服用兴奋剂。
有人说:
“竞技体育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只要规则内,一切都可以”
“我的规则,欧美爸爸做主”。
谁是规则的掌控者,谁是胜利者。
兴奋剂名单,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证明了,欧美塑造的国际体系深入到国际社会的方方面面,WADA以及各种国际体育组织,都是被美英加澳德法等传统西方国家深度把持的利益机构。
推而广之,国际性组织,无论是金融、商业的(世界银行、世贸组织等)还是非商业组织(国际体联、国际田联等),都是20世纪初起由西方强国开始创办的组织,代表了20世纪的国际形势和秩序。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之后,基本就是由北约国家把持。
中国想要突破这种国际秩序,就要采取新方法新思路,就要做到实现人类文明共同体另立炉灶,塑造新的国际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