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晚清至民国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者如汗牛充栋,但是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低估晚清至民国时期的那些执政者。
在那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英雄们有了凭本事晋身的阶梯,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到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这些太平盛世期间很可能无法留下来名字的人物,借助混乱迅速寻找到了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
不过,很多教材甚至影视方面的编撰者往往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忽略了他们的牛逼。
只要说明了他们的才华是如何的逆天,但因为路线选错,再强大的个人力量也无法对抗历史的进程,就很容易得出我们现在的路线有多么的正确。
但后世往往把他们拍得、写得傻Ⅹ了,反而无法证明了选对了路线的我们才是天选之辈。
嗯,扯得有点远了。
从晚清到民国,如果研究历史,有一层窗户纸,那就是是否认识到中国的外交精英们,一直在联苏(俄)抗日和连日抗苏(俄)之间做平衡。
从李鸿章时代的引俄罗斯干涉,逼着日本还辽,最终引发日俄战争开始,中国的外交家们面对俄罗斯和日本的“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一直都秉承着利用两者的巨大矛盾而求生存。
从孙中山与袁世凯之争,黎元洪与段祺瑞之争,孙中山与张作霖之争,到民国时期蒋介石与汪精卫之争,孙科与何应钦之争,背后都是整个中国对苏和对日政策的摇摆。
甚至回顾晚清李鸿章的海权与左宗棠的陆权之争,区别也是把陆地上的沙俄与海上的日本,谁视为大清最大的威胁。
更不要说那段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譬如被泄露出来的21条内容,918之后老蒋的调停,虽然被我们骂的狗血喷头,也从技术角度,也是刺激俄日之间的对立。
在这种平衡之下,从晚清到北洋再到民国政府,直到西安事变彻底站队之前,虽然我们的政局变换莫测,但是在外交的平衡之下,日本与苏俄政府为了避免我们彻底站到对方,从政府层面都不敢于对中国施加过大的压力。(918绕过政府的日本军部和张学良太坑除外)
而这,就是抻的意义。
抻到沙俄内乱后变苏联,之前吃进去的就能有机会吐出来,抻到美国对日宣战,以后就有机会在日本驻军,抻到自己有实力跟他们去掰手腕。
不过,抻的过程中,还需要去承担巨大的压力。
譬如袁世凯对日本抻的时候,日本直接把他手下们策反,搞了护国运动,张作霖对日本抻的时候,被日本直接搞了一个皇姑屯,蒋介石对苏联抻的时候,苏联也扶持了......
所以,抻的过程不是要跟谁都死磕,而是要把所有打过来的拳头与暗箭都化于无形。
而这,也就所谓的战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