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通胀恐惧八十年 | 饭统戴老板

作者:奥特快
前些年在中文互联网上,关于外国有很多误读甚至谣言,有网友曾煞有介事地对这些谣言进行过总结:“日本少年夏令营,美国霸气小护照;全民医疗索马里,印度恒河有疗效;喜迎民主伊拉克,德国良心下水道。”在这些误传里面,德国下水道油纸包的故事最是有板有眼。

在2010年7月,一篇关于青岛下水道的帖子一本正经地写道:青岛城建人员在整修德式下水道时发现有零件损坏,找不到合适的只好求助德方,对方回复说在零件周围三米内肯定有备件,结果工程人员果然在附近挖到一个小箱子,找到了油纸包着的零件,拆开看全都锃光瓦亮……

实际上,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谣言。随着近百年的城区改造与扩张,如今青岛德国占领时期的排水系统已不到1/1000。“油纸包”更是无稽之谈——下水道一般是混凝土管、陶土管或者玻璃夹沙管,只有特殊要求的地段才采用金属管,但并不存在“锃光瓦亮”的金属零件。

但这则谣言从侧面说明德国制造的口碑多么深入人心,“油纸包”的谣言可以被终结,但中国人对“德国品质”的印象却一直在增强。

从早年风靡全国的桑塔纳,到近年来豪车代表奔驰宝马;从电气领域的博世与西门子,到化工领域的拜耳和巴斯夫,甚至这两年数码爱好者经常挂在嘴边的蔡司和徕卡,都是德国制造的杰出代表。纪录片《美国工厂》里那种制造业衰落的焦虑,在德国几乎闻所未闻。

在全世界发达经济体一片制造业衰落的哀嚎中,德国无论从产业发展还是就业人数占比来看,都是个异类,比如美国制造业GDP占比约为12%,德国高达22%;美国制造业就业占比10%,德国高达20%。德国制造为什么能在东亚国家冲击下屹立不倒,这个问题充满了迷思。

异类的德国,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本文将用三个德国制造业的故事,对这个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回答。

01.  战争机器:硝烟背后的制造帝国

1934年,在干掉了一切能干掉的对手之后,希特勒正式加冕“元首”,战争机器的轰鸣日渐作响,但要让德国战车真的发动起来,还差关键性的一步。

当时,德国原油供给非常匮乏,85%的成品油依靠进口。因此只要敌对国家切断对德国的成品油供给,德国战车将很快熄火。不过德国国内有充足的煤炭供应,所以纳粹政府试图用煤炭制成合成油的方式,来替代原油。这项任务很艰巨,不出意外地落在了I.G.法本肩上。

I.G.法本由阿克发、巴斯夫与拜耳三家化工巨头合并而成,这三家均非等闲之辈。阿克发(Agfa)是全球成像技术的先驱,曾经跟柯达和富士齐名;巴斯夫开创了印染时代,也是1885年首批入华的西方企业之一;拜耳开发的阿司匹林,更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

1925年,I.G.法本一成立,就跃升为世界最大的化工集团,员工总数超过10万人。为了攻克“煤变油”,法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甚至想办法跟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在新泽西建立了一个研发中心,结果可以共享。而正是在这里,法本掌握了对发动战争至为重要的氢化技术。

奥斯维辛集中营附近的法本厂房,1944年

屠杀犹太人的毒气也是法本提供的

而众所周知,“闪电战”是希特勒的法宝,其核心是大量可以快速部署的机动部队。这种机动部队在技术上的前提是大量减震化合物,从而减小载具震动并让发动机运转更流畅,乙烷基液(ethyl fluid)就是这种减震化合物的代表。而生产该化合物的技术基础,同样来自法本。

二战期间,IG法本的研发支出占比高居世界第一,这家疯狂的化工巨兽几乎以一己之力推动了全球化工业的发展。从1931年到1945年的15年里,IG法本申请的国际专利数达889个,占全球化工公司专利的17%,位居第二的美国杜邦公司有321项专利,只有法本的1/3。

到1943年,法本垄断了100%的德国合成橡胶、甲醇和润滑油生产,以及98%的染料、95%的毒气和镍、90%的塑料、88%的镁、80%的炸药、70%的黑色火药、46%的航空汽油和35%的硫酸。可以说,没有法本疯狂的生产能力,希特勒的战争早在1943年就打不下去了。

垄断了纳粹化工生产的法本

不止是法本,二战时期整个德国制造业都在井喷式发展,比如制造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的保时捷公司,生产了至少2万辆坦克的奔驰公司,制造大量军用摩托的宝马公司,制造“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容克公司,以及李鸿章的老朋友,生产了无数重炮的克虏伯公司。

克虏伯制造的“古斯塔夫”巨炮,1943年

因此,法本一直是盟军重点“关照”对象,路德维希港的一家法本工厂在短短两年内被盟军轰炸了652次,几乎一天都没停过。战后,法本被英法美苏四家瓜分,美国拿到了最核心的一部分,实现化工领域的弯道超车,战后早期全球10大化工企业中,美国一度占了8个。

I.G.法本用极端的例子,展现了德国人对研发的重视甚至偏执,这种偏执一直延续到今天。

一项数据可以表明德国人对研发的疯狂:德国人均专利申请数量是法国的2倍、英国的5倍、西班牙的18倍。企业研发投入占收入之比平均达11.9%,超过20%的企业比比皆是。相对比之下,华为在2018年研发占收入之比约为14.7%,阿里巴巴为9.1%,腾讯为7.3%。

在这种环境下,德国企业普遍都带着一种“硬核”气质,比如1959年诞生的工业粘合剂公司DELO,仅用3克粘合剂就吊起了一辆重达17.5吨的卡车,离地1米持续1小时;特质钟表公司辛恩(Sinn)把造潜水艇钢材用到了手表上,表壳防水深度居然能做到12000米。

除了企业,德国政府对研发也充满激情,斥巨资建立一整套工业研发体系,对马克·普朗克研究所、弗劳恩霍夫协会与各种应用技术学校给予大量支持。这些研究机构各有分工,有的负责基础研究,有的侧重技术商业化,有的偏重服务中小企业,有的则注重培养技术人才。

对研发的偏执,是德国制造的第一个奥秘,也是德国制造的灵魂。灵魂必须有血肉承接,对制造业而言,血肉,就是高技术的产业工人。

02. 平民汽车:德国奇迹最钟爱的孩子

1955年8月5日,德国沃尔夫斯堡,10万人挤在一个临时搭建的体育场内,观看一场演出。演出的节目很丰富,既有美国红磨坊的摇摆女郎,也有南非黑人合唱团的灵魂音乐,还有苏格兰高地伴着风笛的踢踏舞。整场晚会持续3个多小时,堪比一场德国版小春晚。

原来,为了庆祝第100万辆汽车下线,大众专门搞了一个庆典,还安排了1200名媒体老师去现场观礼(顺便写写公关稿)。这辆被人群团团围住的车,不仅被漆成了金色,并且在保险杠上镶嵌了水晶钻石。庆典的最后,大众老板大声疾呼:“向着第二个100万辆车前进!”

台下顷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此时,距纳粹倒台仅仅十年。

大众第100万辆车下线庆典,1955年

大众汽车的成功也是西德经济迅速复苏的缩影。1950年代西德GDP年均增长率为7.6%,英法分别为3.2%和4%,美国只有2.2%。老百姓从战后在地上捡烟头换面包,变成每家每户一台电视机,家用轿车拥有量也在10年内增加7倍,其中大众汽车占了很大一部分。

1950年代末,《明镜》杂志给大众贴上了“德国奇迹最钟爱的孩子”的标签,把大众捧上神坛。然而,这个在30年后首批入华、并以“大众桑塔纳”为武器席卷中国大江南北的汽车品牌,在当时却像德国其他制造业一样面临巨大的困扰——合格的技术工人越来越难找了。

这个问题在战争刚结束那会儿,根本不是问题。战后初期,德国到处都是一片废墟,城市中的住房、食物、衣服和燃料都严重短缺,货币疯狂贬值,以至于人们用美国大兵留下的香烟作硬通货来交易。据说一根香烟就能换一天的口粮,两根香烟甚至能换一个姑娘。

与废墟相伴的是随处可见的难民。这些难民常常几户人家挤在一个房间,用挂在天花板上的毯子彼此区隔,连吃饱饭都困难,所以对薪酬和工作环境毫不讲究,有活就干,其中不乏高技术工人。所以,从东方涌来的难民潮为西德提供了充足的产业工人,既物美,又价廉。

大众公司也依托这股难民潮迅速崛起。战后初期,盟军考察团发现沃尔夫斯堡的大众工厂70%的建筑和90%以上的机器都在战争中幸存了下来,还囤积了大量战争结束时遗留的物资,这使得这家大众汽车厂成为德国唯一的一家原则上可以在战后立即投入生产的汽车厂。

为了缓解占领区车辆短缺的问题,也为了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秩序,在“马歇尔计划”的支持下,这家大众工厂迅速开工,且由于沃尔夫斯堡靠近东西德边境,于是这家工厂还吸纳了大量东欧难民。有了充足且廉价的劳动力供给后,大众产量迅速增加,不到10年就翻了50倍。

柏林街景,1960年

然而,随着1961年柏林墙拔地而起,分割东西欧的铁幕缓缓落下,来自东边的难民劳动力迅速枯竭,大众也开始面临“招工难”的窘境。不过,与竞争对手福特在20年代用机械化替代熟练工人不同,大众却反而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熟练劳动力占比稳步提升。

为了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西德政府也没闲着。1960年代,它开始大量招募来自土耳其等国的客籍劳工,著名球星厄齐尔的祖父母正是在这时来到德国。

客籍劳工缓解了劳动力短缺,但却解决不了劳动力素质问题。同时期,东德开始实施“新经济体制”,大力强化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教育投入一度达西德2倍,这让柏林墙对面的西德深感焦虑。1969年,西德通过《职业教育法》,大名鼎鼎的德国双元制教育由此开始。

双元制教育模式的主体一般为中学毕业生,学制2-3年。学员60-70%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实操,30-40%的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培训。由于在实习期学员与企业都可以更好了解对方,所以85%的学生在毕业后被直接留用,每年通过这种方式参加工作的学生大约有100万人。

19岁的Henrik Tillmann就是双元制学员之一。他想成为一名制造业企业销售,对此,他每周有一天半在政府资助的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另外三天半要在航空阀门制造商Hebmuller Aerospace接受实操培训。

正在学习制作航空阀门的19岁男孩Tillmann

但培训内容却并非营销,而是制作阀门。因为按照德国人的思路:对航空阀门的内外结构越了解,在向客户推销时就能做得更好。由此可见,连一名未来的产品销售,都要亲自去动手学习机械制作,德国人对制造业培训的追求可见一斑。

在这种严苛的训练下,德国的劳动生产率傲视全球,不仅超过英法,更远胜日韩,连每年的平均工作时间在下图中都是最短的:

德国劳动者生产率位列全球第三

每年工作时间却是最少

有研发为灵魂,有高技术工人作血肉,一批批强大的德国制造业企业得以出现,其中,就包含着德国制造的第三点奥秘。

03. 隐形冠军:一群藏身幕后的巨人

2017年5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终于试飞成功,其液压系统来自一家不为人知的小公司——德国汉臣。

如果说发动机相当于心脏,燃油相当于血液,那么液压就相当于肌肉 ,对飞机操纵至关重要。汉臣公司由赫伯特·汉臣创办于1925年,专攻液压系统。从第一家飞机A300起,空客公司就一直是汉臣的主顾,但这家给C919与空客提供液压设备的公司,员工只有约200人。

刻板印象中,汉臣这种小企业往往“不稳定”,很容易倒闭或老板跑路。但家族企业的性质让老板跑路不那么简单,同时由于德国中小企业往往更偏爱一种更长久稳固的关系,他们反而更在乎留住员工。08金融危机时,连博世这种大企业都在裁员,但汉臣的员工却一个都没少。

在德国,家族企业性质的隐形冠军不胜枚举。这里穿插这样一个小故事:20多年前,一位名叫Yvonne Schmittenberg的德国美女,正在法国的一家投行工作,过着光鲜的金融精英生活。有一天,她奶奶突然给她打电话,叫她回德国老家继承祖业:一家螺母制造厂。

这家工厂叫Schmittenberg Metal Works,是由Yvonne的爷爷奶奶于1932年创办,专门制造焊接螺母,第一个客户就是大众甲壳虫汽车。虽然有过纠结,但Yvonne最终还是遵从“内心的呼唤”,选择离开了五光十色的塞纳河畔,回到老家尘土飞扬里的工厂车间。

拿着一盘焊接螺母的Yvonne Schmittenberg

焊接螺母通常只有枚硬币大小,看似简单,但背后牵涉冶钢、材料等多种工艺,极具技术含量。造车时,焊接螺母被用于固定座椅和安全带,必须极其牢固才顶得住撞车时的巨大冲击。Yvonne家生产的焊接螺母质量变态,即使挂上总计8吨的四辆奔驰车也不会脱落。

正是靠这样的质量,这家小公司存活了将近100年,它跟汉臣公司一样,在全球制造业版图上有一个著名的标签:隐形冠军

隐形冠军有三个典型特点:一是规模小,家族企业居多,因此也很难像英美制造业企业那样离岸外包;二是某一个细微领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三是特别关注长期利益,人员与经营战略比较稳定。

与靠烧钱烧出来的独角兽以及靠说故事装点成科技公司的二房东不同,德国中小企业尤其偏爱“稳定”,对盲目扩张与资本市场都不感兴趣。汉臣第三代传人曾表示,作为家族企业,他们并不关心股票市场,因此也免于被资本市场裹挟,只求每年7-8%增长率的稳步成长。

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曾调查了全世界近3000家“隐形冠军”,即那些规模较小、在细分领域市占率数一数二且不为公众所知的企业,发现1/3以上在德国(1307家),超过第二名美国(366家)与第三名日本(220家)及后几位的总和:

德国“隐形冠军”数量傲世全球

德国政府也构建了庞大的中小企业扶植体系,除了信贷优惠与税收减免外,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设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促进部门,给中小企业提供各种国内外市场信息咨询和补贴。

无论是数量繁多的中小企业隐形冠军,还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群体,亦或是强大的创新研发体系,这些构成德国制造成功的元素都既有德国公众与企业的自发参与,也有德国政府的配合,后者往往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换言之,德国制造之所以强,归根结底是因为德国政府想搞制造业。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德国政府如此热衷累死累活的制造业?为什么不开闸放水,走一条更轻松的道路?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两次大战之间的德国魏玛共和国里去寻找。

04. 魏玛噩梦:德国制造的宏观根源

1919年,为了惩罚发动一战的德国,英法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了对德国极为严苛的主张,并最终以《凡尔赛和约》形式落地。合约不仅要求德国给英法等国巨额赔款,还割掉了德国的主要工业区,相当于在打断一个人的腿让他失去劳动能力后,还让他交付罚款。

还没成名的凯恩斯发现:英法要求的赔偿最少250亿美元,但德国只能拿出100亿美元。于是他呼吁战胜国应该首先帮助德国经济复苏,否则它不仅没钱还,还可能再次点燃战火。历史最终证明了凯恩斯的远见。二战后美国转而扶持德国,除了因为冷战,也受了凯恩斯影响。

在砸锅卖铁也还不起欠的债时,德国魏玛政府采取了最后一招:印钱。

几乎直线暴贬的纸币马克

1923年5月起,德国央行疯狂开启印钞机,8个月内1枚金马克对应的纸币马克面值从10000马克飚到10万亿马克,贬值1000万倍。1918年可以买5000亿个鸡蛋的纸币,到1923年只能买1个鸡蛋。与一落千丈的币值相伴的是暴涨的失业率,1923年12月,魏玛失业率达到28.2%,每4个人里就至少有1个人失业。

被当作垃圾扫的德国纸马克

1923年后,魏玛的新任央行行长停止了债务货币化,美国人眼看这样搞下去德国人欠自己的赔款也危险,于是给魏玛德国拨了一笔贷款救急,恶性通胀才逐渐平息,但却给德国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心理创伤,以至于时至今日,德国人都对通胀与可能造成通胀的债务表示巨大的反感。

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德国政府坚决反对救济,危机之初默克尔甚至打算直接把希腊从欧元区中踢出去。尽管德国后来迫于形势加入了救济,但仍然念念不忘地不断宣扬勒紧裤带的紧缩论。在2014年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打算启动欧版QE时,德国也是最强烈的反对者。

今年9月,欧央行在争议声中重启QE,再次开闸放水,这不出所料引发德国反对。在卸任讲话中,德拉吉表示货币政策的刺激效果不如过去,再次呼吁财政政策发力——这显然是在对财政盈余高居全欧第一的德国隔空喊话。2018年,德国财政盈余高达580亿欧元,第二名荷兰约110亿欧元,剩下的英法意西等国都在赤字运行。

欧版QE之父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左)

与曾任德国财长的紧缩守护者朔伊布勒(右)

在魏玛恶性通胀的阴影下,德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原则非常简单粗暴:货币政策只关注价格稳定就好,财政政策只关心平衡预算就行,其他的什么经济下行需要货币刺激,什么需求不足需要财政刺激,在德国人眼里都是扯淡。

换言之,德国人对依靠扩大社会总需求来发展经济的“需求端政策”都不感冒,这些需求端政策既包括大兴土木的财政政策,也包括大水漫灌的货币政策。

德国人真正喜欢的,是供给端政策,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制度等。德国政府对研发创新的投入(技术),对产业工人的培育(劳动力),对中小企业信贷税收的扶持(资本/制度),其实都是以“厌恶大放水,深耕供给侧”为核心的德国模式的体现。

一言以蔽之,德国制造到底为什么强?原因就是:深耕实业的人民+厌恶放水的政府。

05. 居安思危:我们离“德国制造”还有多远?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在决定性的色当战役中,普鲁士炮兵不仅把法国炮兵死死压制,还把法国步兵轰得哭天喊地,困在2000米外动弹不得,最后还生擒了法军统帅拿破仑三世,取得普法战争最后胜利。此役中普鲁士用的大炮自此圈粉无数,其中就包括大清政府。

彼时,强敌环伺的清政府深感优质军火的重要,下单后还将这家名为Krupp的军火商译为“克(战胜)虏(敌人)伯(长者)”,表达了早日摆脱列强欺凌的强烈愿望。1937年9月,日本海军进犯厦门,胡里山炮台一炮打穿一艘日本轻巡洋舰,此后8个月日军都不敢再犯,炮台上的那门炮,还是光绪年间的克虏伯大炮。

从晚清的克虏伯大炮,到抗日时期的德械师,从改革开放后的桑塔纳,到C919身上的汉臣液压,“德国制造”在我国近现代史中屡见不鲜。虽然从体量上看我国已是当之无愧的制造业大国,但在高精度机床等高端制造领域,我国仍与德国等制造业强国有较大的差距。

在中国工程院发布的《2018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中,虽然美国连年叫嚷着“制造业衰落”,但综合来看美国制造业实力仍然稳居第一,德国与日本分列二三。我国虽然位列第四,但与美国德国仍有一定距离。

中国制造业综合指数在美、德、日之后,位列第四

当全球局势逐渐从增量博弈转向存量博弈,当大国间的竞争进入越来越露骨地拼刺刀时代后,制造业作为“国之重器”的意义将格外凸显。在研发投入上毫不手软、在培养人才上高度重视、在扶持隐形冠军上不遗余力,就是德国制造这门教学课里的三个重要知识点。

而凌驾这三个知识点的,则是“不放水,不刺激,永远把降低供给侧成本放在首位”这才是“德国制造”这枚油纸包里埋藏着的最终秘密。


参考资料:

[1].伯恩哈德·里格尔,甲壳虫的全球史,2019.

[2].戴维·奥德兹,德国的七个秘密,2018.

[3].J·Bibow,How Germany’s Anti-Keynesianism Has Brought Europe to Its Knees, 2017.

[4].Antony C. Sutton, Wall Street and the Rise of Hitler, 2011.

[5].赫尔曼·西蒙,隐形冠军,2005.


精选留言
  • 661
    之前各位提议的德国制造已完成,谢谢大家的意见!大家对德国或德国制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后台提出疑问、感想、批评建议,每一条留言我们都会认真看,谢谢!
  • 2011
    其实这篇文章也说明动不动就把什么事都上升到民族性是很不靠谱的,德国人也不是什么天生就爱摆弄机械的民族,德国制造之所以强,本质上还是一系列政策、制度、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要在德国买个房躺几年也能赚好几倍,那估计德国人也扎堆摇号买楼去了
  • 876
    经济发展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英美的“盎克鲁撒克逊”式,放弃工业重点发展金融贸易等服务业。第二种是德国的“莱茵模式”,重点发展制造业,培养产业工人。对于精英来说,毫无疑问英美模式更受益,因为高端服务业永远稀缺,可以持续创造财富。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旦国家开始去工业化,80%的工业人口根本无力转型成为律师、医生和银行家,迎接他们的必定是低端服务和失业,生活水平也一落千丈。 今天是柏林墙倒掉的30周年,德国制造背后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反复体会。
  • 465
    这篇文章把德国制造的前因后果梳理得很清楚了,也充分说明了我们学不来。 德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三条,最难学的是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中国的大国重器核心恰恰是大国企。 我们的中小企业是不搞职业培训的,不是老板不想,是办不到。工人们学会没几天就跑了或者要求涨工资,这样谁还有动力自己培养呢?融资,税收,社保上的困难也是极多。 我们的年轻人,宁可跑滴滴,送快递,也不进工厂。不是怪他们,是当前环境下的最优解。去大企业当承包商是能学到技术,可是能转正吗?干到五十岁还能干的动吗?孩子留守儿童,自己夫妻分居的苦可都吃了,最后一算,还不如在老家送个外卖。 德国制造不是不好,是学不来。每个国家的发展都有路径依赖,每种发展路径都有禀赋限制。它给我们表明了一种可能性,路还是要自己走
  • 419
    都说低端产业毛利低,其实制造业兴盛会自然而然的带来品牌溢价,双立人厨具、蔡司镜头都是逐步呈现出毛利逐步攀升的轨迹,所以低端产业也能逆袭,关键是要钻研下去!
  • 339
    作为一名青岛人,虽然深知下水道的牛皮吹的太过,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很多次大雨中,新城区淹的一塌糊涂,德建老城区安然无恙,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就是德国带给青岛的样本工程。而德国总督府,从建筑本身到内部硬装,历经百年依然稳固结实,也不得不服德国人干活真实在。
    143
    作者
    原来传说是真的(一种迷之圣诞老人出现在家门口的感觉……
  • 83
    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里,怎么感觉德国未来不一定行呢?
    321
    作者
    1.更广义地讲,德国制造的确更长于mid-tech领域,比如机床,high-tech的芯片仍是美国人的天下,所以您说的有道理; 2.但机床却是新兴经济体搞工业化必须要买的东西,所以只要还会有新兴经济体,德国制造就有客户; 3.所以中国崛起不仅未冲击德国制造反而支持了它。
  • 281
    如果把德国银行和金融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梳理下,可以看到与中国制造业与银行及金融业完全不一样的玩法。 这个也是德国制造业能够成为常青树的原因之一。
    314
    作者
    是的,德国银行体系也很特殊,银行代表有时直接进驻公司防止后者乱来,但这个问题比较枯燥晦涩,正文就没多说啦
  • 76
    请问文章最后,永远把降低供给侧成本放在首位,这句话是如何从文章中总结出来的,这个弯拐的很生硬啊
    210
    作者
    深耕供给侧政策的目的不就是为了降低供给侧成本嘛?给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好的基建(充裕的高素质劳动力、高效的金融体系及其带来的廉价资金、丰裕的研发条件),从而降低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研发成本,市场主体自然茁壮成长
  • 181
    我记得有一篇文章戴老板后台回复说想看写关于德国经济文章的点赞,结果真的写了
    155
    作者
    满足好读者,是我司最最最重要的价值观
  • 168
    一个在德国公司工作了15年的制造业从业人员表示戴老板说的太对了
  • 163
    在德国上课的时候 交精算的老师说 德国精算的时候不允许精算师将通货膨胀加在模型里
    89
    作者
    此时此刻我放在键盘上的手不禁摆出了一个6
  • 141
    德国制造应该说是泛德国制造,包括周边的丹麦瑞士等都强
  • 74
    德意志银行的故事,显然就不这么好看了。
    124
    作者
    这恐怕也从侧面说明德国人还是老老实实摆弄机械去吧别搞太复杂的金融游戏了?
  • 105
    前面再加上十九世纪时德国制造的状况呗,当时“德国制造就是劣质和低廉的代名词”,德国制造就是抄袭,英国制造是制造业皇冠。这是马克思客观描述的。
    103
    作者
    老克虏伯还去英国冶钢厂做过商业间谍
  • 104
    没必要老夸发达国家的百年老店、工匠精神,这都是眼前的需求论,他们工业化已经上百年,这些企业都是岁月淘汰下来的公司,这些公司持续存在,势必压缩了年轻人的创业空间,企业的生生死死是正常的,政府要做的就是一个工平、开放的营商环境,油管上可以看看留德华人堆对中德两国的创业环境的对比,他们的法律程序能把创业者逼死!人家好的就是国家持续对工业、商业的重视,英、美、德、日都是较早实现了工业化,也没经历过社会主义运动,留下来的百年家族企业比较多都是正常的!美国人持续的搞出影响全人类的发明才是最难的,今天没有美国的两次工业革命我们还在烧煤开拖拉机!
  • 65
    小公司产品单一,万一核心技术被内部技术人员学会,技术人员出去创业单干,往复几次后,这公司怎么生存?所以,核心应该怎么保护公司的技术护城河或技术壁垒?
    94
    作者
    记得在《德国的七个秘密》里提到过,德国虽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一面,但创业环境是真的不行……(这点欢迎有实际经验的老司机留言补充说明)
  • 83
    在德国公司工作过,感受最深的是如果客户使用产品有质量问题,德国人分析,验证问题,和改善措施都是研究到极致的态度,连报告都要整个团队review,同意才能发给客户。
    83
    作者
    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不优秀都难
  • 79
    刚回到德国工作一个月,有两个有趣的见闻可以分享一下。 1.我们实验室有个做科研不咋地PI,这几年潜心研发电子仪器,并开了一家公司,随后顺风顺水,做得挺大。某周五请实验室老同事们去参加他新办公地的warm up party。我们教授很兴奋,觉得自己职教多年桃李满天下,终于属下开了公司,希望他做大做强。 楼下教授做报告的之后说,他职教至今,曾经的学生、属下和自己已经开了13家公司,今晚来分享其中最近开的两家,一家用激光3d打印技术,给光纤加成像透镜,另一家...... 在中国,古自古讲究学而优则仕,感觉在德国,身边同事都表示学而优则发。 2.师兄回实验室,碰巧遇到。他物理博士毕业后,直接去某大公司当码农,这也侧面展示,德国在信息产业落后位置,身边不少博士毕业找到码农位置。感觉在中国专业不匹配情况相对少一些。 现在看到祖国越来越多高科技企业,希望不久的将来,中国制造会成为取代德国、日本制造,引领世界。
  • 75
    德国与中国真的很相似,制造业发家,出口立国,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有的遭遇也很像,比如这两年特朗普也没少找德国麻烦……
  • 30
    德国工人阶级地位高吗?
    70
    作者
    咋说呢,德国采取的是劳资共决制(至少施罗德2010议程提出前是如此,之后的我没太多关注了),工资是以行业为单位谈判的,所以同一个行业不同企业收入差别不会太大,劳动者代表可以进入决策层一起讨论企业大事,听起来不错是吧?但代价是德国人工资战后相当长时间一直不高……这也是出口竞争力来源
  • 21
    同意一位读者的留言,不必上升到名族的高度……但语言的不同的确造成了发展的不同,最简单直接的例子就是瑞士:虽然是个高度发达国家,但北部的德语区、南部的法语区和南部边境的意大利语区,差别还是挺大的……
    67
    作者
    我们下一篇就会谈不同语言对地区局势的影响,比如中东。这或许是透视中东一个比较新奇的角度,希望各位会喜欢
  • 67
    两根香烟换一次姑娘我信,两根香烟换一个姑娘打死我不信的呀
  • 54
    只有戴老板,才能培养出奥特快这样的作者,才能出品这样引人入胜的雄文
    48
    作者
    使不得使不得,我在我司就是个小透明,我司比我厉害的巨擘多了去了,持续关注我们号,总能给您带来惊喜!
  • 40
    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在某些领域具有相对优势,其取得优势的原因值得深入研究,而一旦在某些领域取得优势,在其它领域很难再取得领先地位,这值得反思。某种优势的获得,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51
    作者
    是啊,这不就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嘛
  • 50
    其实相比广为人知的青岛老城区德建下水道,在300多公里外济南泺口,有一座德国人于1909年建的铁路桥。他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铁路桥。因为横跨黄河,所以一直以来是交通要道。不仅承受日益繁忙的流量,在战争期间,这座铁路桥被炸了3次。在和平年代,这座铁路桥承受了3次大洪水的袭击。直到今天,这座铁路桥仍在继续使用,作为著名的京沪铁路必经之桥。很多专家担心高泥沙冲击的黄河水影响这座老桥的安全,但后来专家测算,这座桥还可以再使用50年。
  • 36
    一战后的德国是先变成了一个经济上的疯人院,然后才变成了一个政治上的疯人院的。恶性通货膨胀,经济崩溃造成的大批破产的中产阶级和巨大的失业率推动了希特勒那样的狂人上台。希特勒完全通过合法选举登上德国总理宝座,可其实他是一个奥地利人,国籍是一战后刚取得的。经济失控以后,什么疯狂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47
    作者
    经济崩溃是希特勒上台的最关键原因。但其实吧,德国在1930年代大萧条中比魏玛通胀期更惨,但那时是通缩……这也是德国经济思想中非常猎奇的一个点,明明经历过恶性通胀与大通缩,但德国人只记得通胀,可能前者造成的心理阴影确实太深了吧……
  • 45
    德国初创企业确实难,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在政策方面,设立公司门槛比较高,一般业还没开始创,就得请律师和税务师把各种手续先办好,之后还有大量的合规性成本。 二是文章里提到的,金融业不发达,风险投资机构少。柏林算是现在德国的创投中心了,但在市场上活动的,大多还是大公司旗下的战略性投资,上来先看一轮硬技术,初创企业靠讲故事,基本筹不到资。 三是客观市场方面,比如当下最热的2C端创业,德国不像美国(包括英联邦国家)和中国都有超过十亿消费者的单一语言市场,没有同质用户,低边际成本地快速增长就无从谈起。 最后,初创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竞争不过大企业。德国的大公司工作时间不长,而且福利不错,除了常规的员工持股和私立养老金外,有些还有附属幼儿园等等,倒有些真的有点像我们八十年代的国企,适合性格谨慎的德国人。 以上,所以德国初创企业但凡能做起来的,基本都是大浪淘沙,技术过硬,而且2B的比较多,不太为一般消费者所知。
    13
    作者
    感谢分享!
  • 32
    文章一如既往的长长长长的,啥时候可以走短篇路线。。。。
    44
    作者
    我们有个微信小号叫@财经戴老板 专门走短文路线,您可以了解一下
  • 41
    其实德国制造业的发展于双元制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职业式教育加之社会上对蓝领工人的尊重与重视,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反观我国职业教育,貌似脱离现实,对明星的崇拜、对白领的向往,以及差不多就行的劣性,直接影响着我国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越来越近,希望能有所反思,有所行动!
  • 41
    每次看完都有很多收获。想问一下,为什么都说德国在工业4.0上还很落后,以及伴随的一些数据驱动的改善都很缓慢。当然前两年it技术的革新和数据被吹的天花乱坠,但是还是觉得也许美国制造业在未来发展上更有潜力?
  • 22
    一个小问题,手表防水12000米是不是多了0呢?最深海沟11000啊。
    39
    作者
    您可以去搜索“辛恩 12000米”,真是这么变态
  • 38
    确实如此,读MBA时和一个欧洲的合作学校交流,对方学生相当比例都是这种家族式的小企业的员工或继承人,名字都几乎没有听说过,说起产品头头是道,而不是言必称市场营销,战略。。问到其中一个是否有转移生产到中国,对方一脸茫然。反观中方同学,几乎一半金融业,一半大企业,包括国企和外企,小企业只有一个同学,而且与制造业完全无关
  • 37
    一个在德国隐形冠军公司工作了8年的我表示,德国制造实在太强大。 从原材料到模具制造,以及每一步工序的具体参数都有各自的“操作指导书”,还有强大无敌的设备。最后几乎所有公司的CEO都是Dr.公司里永远都是工程师主导的, 可见德国人是多么注重细节,研发,踏踏实实,精益求精。 回想起和一位德国工程师朋友每次审核供应商的日子,主宾方都收货颇丰。感恩有幸在这趟列车上的那段美好的日子
  • 36
    在德国公司干了十三年多了,正准备离开。 这一波危机,对德国人的冲击似乎比08年还厉害,从德意志银行大量裁员为起点,现在德国大大小小的公司,无论是行业巨头还是隐形冠军,都在裁员。 戴老板说中国崛起没有挤压德国人而是支撑了德国人了,这在过去30年或许是对的,但是最近十年,特别是五年以来,中国已经越来越开始冲击到德国一些中低端产业了。 这对德国很致命,哪怕只抢走他们20%的工作机会,这也很致命。
  • 34
    除了技术经济政策。说说德国的创意设计行业。就说企业形象设计,这个一般人看到的都是执行后的样子,而要看过德国大企业的CI设计背后的系统,能看到和其制造业如出一辙的基因:精密的网格系统,嵌套的各种样式标准,标准字体种类,大小,版式,布局,各种标准色在不同应用背景和工艺上的标准编号....就一个A4信纸应用有几十种不同的标准版式以对应不同的用途,还能拥有相同的辨识度。很精密,很实用,但是很简单明了的创意,不装神弄鬼讲一大堆虚头巴脑故事,是真正将CI设计融入到企业管理里的,不是面子工程。但出了街都各有特点,各领风骚,倍有面子,这方面中国企业落后的比技术更多了。至少30年吧。全世界第一套CI是德国建筑师彼得贝伦斯为AEG设计的。这个人有点意思,他的公司曾有三个员工: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格罗皮乌斯。三个现代主义大师。格罗皮乌斯创办了包豪斯,后来去了美国,贝聿铭是他学生。密斯提出“少就是多” 直接影响了整个设计界,柯布西耶对现代城市的构想直接影响了特别是新城市的面貌,他还有17件作品进入世界遗产名单... 不过目前德国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是人口老龄化,难民问题,房子也是越来越贵了...
  • 26
    踏踏实实的夯实技术基础,培养技术工人,发展供应链配套是小企业长远发展的唯一途径。国内愿意长远发展的公司太少了,这和政策导向、营商环境、资金喜好有很大关系,但是有行业愿景、愿坚持的小公司也凤毛麟角。
  • 14
    实际上就是政府的重点在于扶持精英们说故事然后一起分钱,还是老老实实发展实业让大部分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问题。感谢辛苦写作!鸡蛋里面挑个骨头:一百万辆车下线的庆典节目单显然是您臆想出来的,因为红磨坊在巴黎,灵魂歌手源自美国。😀
    14
    作者
    这些节目是真的有,参考伯恩哈德·里格尔《甲壳虫的全球史》第100页,里面提到了红磨坊,但我确实误以为红磨坊是美国的,谢谢指正!
  • 14
    不考虑汇率吗? 强行欧元,然后加一些垃圾欧洲国家,把欧元搞得一直不能升值,保持竞争力,不然就算质量好,太贵也会出问题。。
    13
    作者
    欧元的诞生也才20年左右,但德国制造业的强势可不止20年呀
  • 13
    好文章!对德国制造的直接印象是:他们的一线技术工人收入比办公室的经理还高……
  • 13
    戴老板文章篇篇精彩,唯独这篇可以做教科书了,制造业大国和制造业强国差别就一个字,但在大水漫灌下一字差别如同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艰难。包产到户这种小农经济和唯利视图的短浅只能一时兴起但却永远在井下
  • 12
    前巴斯夫集团五年员工,曾经到德国与当地的同事共事过,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要放弃深耕多年的工作去跳槽,也不理解为了追求速度放弃质量的方式。满满的爱厂如家的员工,和感恩员工的管理层,企业与家庭共生的模式,让企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另外德国小企业大部分是无限责任制,出于危机意识,只能尽量将产品最优化造成最极致化以最小化风险
  • 11
    所谓的high tech也是mid tech垒起来的,euv光刻机最主要的不就是蔡司的透镜么。巩固已有的,拓展还没的,一步一个脚印,服从客观规律,一口吃不成胖子
  • 11
    感觉国与国的博弈就像大公司之间的博弈
  • 11
    我之前在一家德国医疗器械公司工作,德国的产品确实质量过硬,从原理层面,国内公司都掌握,但是国产替代还是差好大一截,主要是材料和工艺。但是同时,德国企业的保守,死板也很厉害。我现在的公司,代理一款德国产品,在销售后出现很多问题,很多坑都是我们帮他们踩和填平的,我们为他们的产品改进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反馈,他们对我们也是服气的。
  • 10
    文章写的好,评论很精彩,这就是一种很棒的互动。不同经历的人从各自的角度理解与分享,带来更多元化的启发。国家和个人,有时如出一辙,当然没有完全相似的,但大的逻辑和方向是一致的,这就是“自然进化规律”。所以说,武林界最厉害的武功就是能“取长补短”,取的恰到好处又合乎自己需求。
  • 10
    “不放水,不刺激,永远把降低供给侧成本放在首位”,如此”深耕细作”才可能丰收在望。
  • 10
    各种要素的系统性配比决定了政策措施,复制有难度
  • 9
    在德国,人才培养主要通过两条路来实现,一条是小学到文理中学,再到大学,这条道路主要培养从事科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专员;另一条是小学到普通中学,再到职业学校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这是一条直接就业的道路。而所谓“双轨”,其实就是学生一半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和工作的教育模式。 “双轨制教育”模式中有一个计划叫做“完美匹配”,Perfect Match Program,可以让德国的中小企业提出自己找学徒的要求,比如“动手能力高”、“能做精细活儿”甚至是对某一领域有着特别大热情,总之是企业在长时间摸索中总结出来的,最适合人才的招聘需求。
  • 9
    硬核,有趣,且深度!
  • 8
    看过电视剧《驼道》,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火车最终击垮了经营三百多年的大盛魁。也希望中国制造能迎头赶上,提振中国芯。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