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西方的万圣节,看到朋友圈里,也有一些孩子在过。有的是家里大人住在西方国家,有的是孩子的父母住在京沪深等城市。总之,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相对比较开放的家庭或者群体。
也是,你很难想象如果在中国的某个小山村,父母出去去遥远的大城市打工,家里留守的小朋友,跟他的爷爷奶奶提出来,要过万圣节。
倒是因此想起前几天农历十月初一,中国北方过寒衣节,人们走到郊外,给家里死去的人们烧纸送寒衣。很多过去的郊外,现在变成了城市的街角,于是,在夜晚的街角,很多地方鬼火憧憧,令人想起来那句诗:天阴雨湿鬼啾啾。
看到一句调皮话:只要心中有鬼,天天都是万圣节。
信夫。
今天是11月1日,农历十月初五,10月正式结束,再过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进入传说中的2020年了。
01
微博上我关注的一个女博主,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搬到顺义后经常加班,频繁在午夜搭乘黑车和地铁口的三蹦子。赶上爱聊天的师傅,就随口胡编乱造一个人设,有时我来自长春,有时我是武汉姑娘伢,有时我是信阳妹子,看师傅对哪儿不熟。今天开三蹦子的大爷问我带孩子累不累,感觉遇上熟人了,死活想不起上次到底搭建了什么鬼人设,紧张,想哭。
我知道她是开玩笑,想表达对生活的戏谑,看完后想笑,又觉得有点沉重,有点笑不出来。
想起来我也经常这样和很多可能只是擦肩而过,转瞬即成陌路的人这样聊天,遇到一个河南人,就说自己是河南某某地方的,凭着自己对这个地方三脚猫的了解,来一番乡谈。遇到一个安徽人,就说自己是安徽人,拿当地的风物攀一番乡情,每每都有一些好玩和惊喜的收获。
真的不是像骗人家什么。只是觉得好玩。
但有些地方,真的假装不了,因为他们的方言实在学不会。或者虽然学得会,但实在蹩脚。比如,四川人,比如湖南人。包括更远地方的一些人。
关键是你语言的底色不像。再就是,你一个北方佬,好大支,和南方的一些地方的人比起来,实在不是一个族类。
你自己先就不信了,对方更不会信。
因此想起来前几天说过的那个亚马逊拍摄的电视单元剧《现代爱情》。纽约,被称之为世界人种的熔炉。时代广场,被称之为世界的十字路口。每一个离乡背井来到纽约这个城市打拼的人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公号“假装在纽约”三天前推过一篇文章,就是专门写纽约时报的这个专栏和这个单元剧的,文章的题目叫《是时候讲讲最近很火的这部美剧了》。文章里说:
2004年,《纽约时报》推出了一个主要刊登读者来稿的情感专栏,让读者围绕“love”这个主题讲述自己与情感有关的经历。
编辑们原本觉得这就是一个填充版面的小栏目,能维持运作三两年也就差不多了。没想到的是,读者来稿的质量和这些文章所激发的反响大大超出了编辑的预期。
人们怀着巨大的热情和最大限度的坦诚,讲述自己人生中,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曾经有过的得到与失去、感动与伤痛,以及从中获得的感悟、温暖和爱。
写文章的人来自各行各业,有不同的种族乃至国籍,总之背景天差地别,但在同一个专栏之下,他们的文字却大多有着一样的质朴平实和真诚。
那些普通人所分享的真实故事,一次次结结实实地击中了所有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于是,这个小专栏就有了生命力,一年一年地持续了下来,慢慢地成为了《纽约时报》最著名的专栏之一。
到今年这个专栏已经是第15年了,现在每年光是收到的投稿就有9000篇,15年里一共收到12万篇投稿。
最后刊登出来的700来篇文章里,很多都被广泛转发,像那篇曾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现象级轰动的《怎样用36个问题让陌生人爱上你》就是出自于这个专栏。
到了今年,亚马逊流媒体平台又挑了其中8篇文章,购买版权之后改编成8集的电视剧,每集30来分钟,10月中旬上线后好评无数。
这就是最近很多人都在看的“Modern Love”第一季,中文译名《摩登情爱》。
当初《纽约时报》在定专栏名的时候,一度想叫“Truly, Deeply, Madly”,听起来略微有点抓马,似乎不够“疯狂”的故事就不能入选。好在他们后来几经斟酌,选用了David Bowie的歌名“Modern Love”。
现在回过头看,“Modern Love”这个克制的名字才是最恰当的,虽然第一眼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好处是它可以无限大,足够容纳下任何一种情感状态。
700多篇文章放在一起,是一幅细节丰富的现代人情感版的清明上河图。它们所讲述的不仅仅是爱情,虽然爱情的确占据了其中的绝大部分,但“love”可以包括人与人之间所有形态的情感连接。
纽约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800多万人里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精彩,似乎随便从街上拉个人,他都能给你讲上一两段与众不同的人生故事,那是他们用力生活、用力爱的证明。
我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影视文学作品来认识纽约,Modern Love 可能是其中最温柔的一个版本,纽约人展示着他们柔软的内心,讲述自己的脆弱,讲述自己需要爱也需要被爱的渴求。
但最好的地方是,无论结局如何,所有这些故事都有温暖向上的底色。即使是那些遗憾的故事,主人公们也都努力地找到了救赎自己的方式。
无论是美满还是不完美,无论是被爱还是被伤害,纽约人总能从中汲取力量,然后继续铿锵有力地前行,继续用力生活,继续闪闪发光,有多柔软就有多坚硬,有多脆弱就有多强大。
我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在想,其实,我们中国人,也有丰富的感情,每一个漂泊异乡的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就像前面微博女博主的文字。只是,我们太专注于物质,没有人去关注这些了。
即便有一些所谓的电视剧,也是北京女子图鉴,上海女子图鉴,滑入游龙戏凤霸道总裁和什么风尘女主的风月故事的泥淖。
就好像,11月11日,大学生可以把它定义为光棍节,马云则把它定义为全民购物狂欢节。
一个人,有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我们把他定义为人。一个人,眼里,心里只有物质,只有动物的本能。那我们只能把它定义为动物了。
这是人和动物的分野。
02
曾经写过两个关于底色的故事。一个是关于杨澜的,一个是关于周冬雨的。
应该是很多年前,杨澜完成从央视最当红的女主持人到商业精英的转变,她从央视辞职,然后到美国镀金,遇到丈夫吴征,然后转战商海。有一次,一家忘记了名字的媒体有一篇的专访,配了一整版的一张照片。
照片显然是专门拍的,请专业人员。
杨澜站在办公室里,办公室显得很高档,很具有商业精英意味。杨澜短发,西装,干练。是一张很漂亮的照片。
但我注意到了个细节。就是在她办公室的窗外,居然堆积着垃圾,烂纸箱,包装袋,甚至是被废弃的失单的旧鞋子。
我突然就觉得有点心疼。
这可能是一个被忽视的细节。但这个细节就像鲁迅说的孔雀开屏的故事一样,让你看到了某种底色。
即便是像杨澜这样出身和有过这样经历的优秀的人,也是这样,更遑论我们这些比她更底层,更草根,更平凡的人呢?
如果我们来笑话她的底色,那我们自己的底色呢?
我曾经想找过这张照片,再也找不到了。
周冬雨的故事是在她拍了电影《七月与安生》,大火之后,她某一天突然在微博上晒出一张生活照,她住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她身后,上面挂满了袜子,女孩子的内裤之类的闺房的东西。
她发微博的内容忘记了,倒是这张照片,让我记忆犹新。这个大火的女孩子,在她那个阶段,她的生活底色,其实就是那样的。
当然,后来的她,一再蜕变,变成现在的样子。
这个河北的小姑娘,和另一个来自河北的小姑娘赵丽颖,都是草根的代表。一个是家里和电影没有任何联系,偶然靠着张艺谋的发掘,走上了一条星光闪闪的道路。一个是农民家庭,先是读了一个什么野鸡毛大学的空乘专业,然后去做商场的促销员,然后凭着一股子生命张力,去参加冯小刚的什么选秀大赛,然后才获得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底色也许不代表一个人的未来,但代表着一个人的过去。
03
以前说过挂相。就是一个人的相貌,随着他的经历,会变化,相由心生,他的遭遇,内心世界的东西,会投射到脸上,呈现出来。
尤其是人到中年的女人。更是会把岁月的风尘写在脸上。很多东西,掩饰是掩饰不来的。
而哲学家更彻底,说,人世间的一切,都写在脸上。
底色和挂相放在一起看,才能更清晰地看懂一个人吧?
换个说法,底色就像里子,挂相就像面子。
就像《纽约时报》专栏的故事是底色,《欲望都市》是底色,而璀璨的夜色灯火是挂相一样。
万圣节是底色,对西方人的生活来说。而对于我们来说,寒衣节的鬼火憧憧,才是我们的精神底色。
而双十一的购物节,对我们来说,是底色还是挂相呢?
-
Meisie
-
江建軍作者
-
🍀Lily-wan
-
龙虾泡饭
-
不诉凉薄
-
HH
-
茉莉
-
别看了我就是那个灵魂有趣的家伙。
-
狮铝建材:王勋学13690137283
-
庄生梦蝶
-
敏
-
唐小云
-
心若渊海,凡事可期
-
Millersky
-
Grace
-
Angel Zhang
-
紫.藤
-
Felix Z
-
绿萝
-
偶尔逛逛
-
绿野作者
-
徐忠怀Paul
-
飞一般
-
唐小云
-
鵬少
-
HH作者
-
潘秀建
-
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