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内容我不保证一定是对的,也不保证一定适合你,毕竟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个人的利益诉求都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有一套方案适合所有人,那么只能说明这个方案本身是骗子。
事先说明,我只是从我自己的职业经历来进行相关的分析阐述,各种观点甚至可能是歪理邪说,并且讲话会比较尖锐一点。
希望大家可以自动过滤,找到对自己有所帮助的内容。
关键还是,大家看着开心就行。
甚至还出现过很多应届生工资倒挂老员工的现象,看着就特别憋屈。
于是老员工们就开始很不满意了,觉得自己被压榨了,天天期望着老板有一天能够良心发现给自己涨工资,明明自己做的比新人又好又熟练,特别委屈。
别幻想了朋友们,老板要是有良心,母猪都能上树。
严格来说,一个合格的老板,是没有所谓【良心】的,有的只是投入产出比(ROI)和KPI,一切行为都是围绕着这东西服务的。
而且所谓的薪酬倒挂,其实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甚至可以说薪酬不倒挂才有鬼了。
或许你觉得不可思议,没关系,听我慢慢讲。
薪酬倒挂+薪酬保密,听起来很沙雕的东西如果非常流行,那么答案只有一个。
那就是这东西确实有用。
当一个公司出现大规模薪酬倒挂的时候,除了小概率是老板自己沙雕,大多数情况都是管理者认为这么做的好处比坏处多。
薪酬倒挂,是公司管理者利益最大化的具象体现。
实际上真正影响各位职场体验的,正是这群天天接触的管理者们。
他们沙雕,才是真的沙雕。
OK,我们可以知道管理者的核心利益诉求是先掌握权力,然后利用权力来牟利。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掌握权力最快的方法?
可能大多数没有当过管理者的人觉得是好好干,干出成绩,获得身边所有人的认可,然后升职获得更多权力。
这个答案严格来说不能说错,但是稍微带了一些幻想主义。
大公司里通行的潜规则是,同样的一份工作,只有你一个人做,你就是累死的驴,你抓着3个人一起做,你就是主管;你带着5到10个人一起做,你就是经理;你带着20个人一起做,你就是总监;你带着一大堆人,你就是可以独立事业部总经理。
你管的人越多,你在公司的权重就越大,并且由于人多了一定会有内斗,作为仲裁者的你,反而地位更加稳固,在上层眼里也更加有价值。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让自己快速把人搞来给自己管?如何才能快速撬动权力膨胀?
对了,你想到了,招人,而且是快速招人
很多空降管理者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招人,不招人他们都不知道干什么了。
还美其名曰领导能力,非常搞笑。
那还有人说了,老人万一干的不爽离职了怎么办?
朋友,老人离开后的坑,显然一个新人是很难直接顶上的,那就刚好可以找借口再多招几个人,反正锅都往离职人员头上扣。
放老人走,新申请多个HC多招几个人扩大权力,很多管理者喜欢玩这个套路,毕竟符合规则,操作简单,又能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额外增加的成本反正是算在公司头上的,又不用他自己出。
即使从大局上对公司成本会有浪费,但是对于管理者自己是大赚特赚,so why not?
当第一目的是增加管理人数的时候,很多沙雕操作就有了内在合理性。
你以为管理者不懂,实际上他们比谁都懂。
只不过大家的利益不一致而已,人都是趋利避害的。
哪有什么头脑问题,归根究底都是屁股问题
很多管理者的核心生存逻辑不是创造价值,而是不出错,不惹麻烦,默默等待对手出错。
确实是怂归怂,但是很多时候熬到对手挂掉,也是一种战略。
给老员工调薪就是很容易搞出幺蛾子的一件事。
而申请一个高薪HC(head count,等于岗位)只要差不多符合市场定价(稍微有个波动也无所谓)就OK了。
所以如果你不是不可取代的员工(这种人公司有10%就很不错了,绝大多数人都是自以为不可替代),那么对你的上级来说,为你强出头申请高额调薪,是一件非常具有风险的事情。
因为如果特批给了你高新,如果你后续无法产出更多或者不是不可替代,那么他就比较被动了。
从性价比来说,申请一个新HC才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后者更简单,而且可以塞自己人进来,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干嘛要去做困难的事情呢?
反正又不是没你不行。
记住了,大公司里,你只是老板算的人头数。
任何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都不容许这种情况的出现,人力成本剧增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权威被挑战,自己管理者的资格被质疑,这个非常要命。
所以杀鸡儆猴也是一种策略,我要树立自己的宁可去外面花贵的钱也不愿意屈服的形象,因为这次退一步,就要退更多步,最终导致人心不平衡,团队失控。
所以宁可从外面招一个高薪的,首先是避免出现单一老人大幅涨薪导致团队内心不满,毕竟人都是不患贫而患不均的;
其次就是即使大家有不满,也可以团结起来孤立这个新人,反而会增加这个团队的稳定性;
如果新人表现出了超强的能力,那么大家其实也就没啥不服了;
如果新人能力不太行,大不了在试用期就可以合理地低成本地干掉新人让老人觉得满意,团队也就没有怨言了。
就是立一个靶子在那里,至于是当做正面教材还是反面教材,老板不管怎样都可以玩得转。
总有人太懒只要公司不是太过分不走,
总有人觉得大家都脸熟好办事不走,
总有人觉得自己还要学习不走,
总有人觉得换工作麻烦不走,
总有人有妻儿老小不走,
总有人家里离得近不走,
那么走的一些人刚好还可以促进公司新鲜血液流动,领导者还可以趁机多招几个人扩大职权,皆大欢喜。
对管理者来说,这是可控的。
可控,很重要。
给新人的薪资是按照当前市场价的,不参考与自己老人的对比,只参考当前的市场价开到多少才能招来人;
不是说公司非得给跳槽的人高工资,而是公司开出了高工资别人才有心思跳槽过来。
所以这两个价格存在错位非常正常,况且市场价也不是总比内部价要高的。
有的时候市场大环境不好的时候给毕业生的薪资低了特别多,毕业生进来了也和老人做一样的工作,比老人更能加班更能付出。
当然新人比老人低的时候,可能大家都不比比了。
很讽刺的是,其实新人比老人高,可能更符合市场规律。
换句话说,他之所以在这里能发挥作用,不是因为个人能力,而是因为他比别人更熟悉这套流程机制,更能通过卖脸来获得资源。
这在各类大型企业特别特别常见,这样的老人非常非常多。
他们不是有10年经验,他们是2年的经验用了10年。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公司不会因为少了任何一个人就出现重大危机,一个干了很多年的人和应届毕业生在这个机制里面都是差不多的水准。
只有绝对的稳定化,才能让公司走得更远,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也逐渐有了这样的趋势,很多岗位都是细致到只有本公司有,其他公司没有,让你跳无可跳,况且东家给的薪水也还好,你就成了被圈养的羊,只能被拔毛,无法反抗。
这种情况下不是你想不想走了,而是你还能不能走,你还有什么资本和能力与公司谈判?你哪里来的溢价权?
很多人都是年轻的时候怼天怼地,一过30岁怂成了狗。
说穿了还是被圈养了。
保持饥饿并不是一句空话,兽性不可丢。
不是说让你一定要跳槽,实际上跳槽也要看大环境的,有的时候就是狗着最聪明。
我的意思是,最起码每年都要去同业面一遍试,拿一遍offer,不管你跳还是不跳,起码你要知道市场价,也要知道自己的价值,说不定你拿了一圈offer发现价格还不如自家,或者拿不到满意的offer,那说明公司没有亏待你,你就值这个价,摆正心态,好好上班,现在是市场经济。
这也有助于你了解市场的最新需求,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
记住即使被别的公司拒绝了,也尽量向面试官或者hr诚恳请教自己被拒绝的原因,多数人在没有利害关系的前提下是愿意和你分享一些看法的,这些看法都有利于你完善自我。
另外还有就是别把简历到处瞎投,记得保护好自己面试这件事儿,也不要过于频繁请假,省的被现有Leader发现。
我们出来工作就是要钱的,所谓职业规划,说白了就是看短期的钱还是看长期的钱,归根结底重点还是在钱。
没有财务自由,就没有思想自由,所以我认为各位追求钱是非常正当的事情,我自己也是这样的。
大大方方谈钱,不丢人。
短时间跳槽一次两次可以说是公司SB,短时间跳槽多次,一定是求职者也有某些缺陷,或者存在沟通问题,或者缺乏稳定性。
反正公司也会考虑自己公司不是天选之子,可能无法接待大神。
一个缺乏稳定性,或者存在隐患的人,无法持续为公司创造价值。
而不能创造价值的人,没有公司会给他高价。
这一切,本质上就是一笔交易。
看清楚交易的本质,为自己谋利,才是最理智的行为。
-
置顶张小胖
-
abiao
-
傅佳信作者
-
ETF作者
-
Jnlohas
-
起风了
-
Lawrence作者
-
TITAN
-
cao
-
🐨无饿不作。
-
🎾🎾🎾🎾🎾🎾作者
-
深情不及酒伴
-
杨艳作者
-
风南,伊人,剑,遇见
-
Funky style
-
日月于征
-
越王拒犬
-
绅士
-
凯利
-
余翔
-
黄思渊 Joe
-
兰子
-
Ίκαρος
-
Mr-Liu
-
了
-
鱼生
-
Alfred
-
宵夜作者
-
requiemk
-
摩羯
-
赵建雄 cium
-
越
-
鱼梵渐默
-
Sp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