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赵本山在小品《儿子大了》中有这么一句台词:
改革春风吹满地,刘二堡人要争气,剜门捣洞找关系。曾经只顾着乐呵,但现在回味,却有别样感觉。
一
...
2015年,总理签批了制造强国的文件,“中国制造2025”。行动框架提出,是为了驱使我国经济多样化,产生优势的新领域。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与之相对的,市场上经济学导师、创业导师应运而生。
前段时间队长我听喜马拉雅上面的一节目,附带的广告,和足不出户的创业有关。诱惑的宣传、夸张的回报,让大家觉得,就算是祝,在风口上也能飞起来。
但是,据我所知,轻信这一套,结果往往创业导师赚的盆满钵满,学员鲜有机会实现财务自由。
小品里的刘二堡知道,就算改革春风吹满地,也要剜门捣洞找关系。是因为,民间资本依旧薄弱,政府能用的资源有限,所以政府只能有策略的使用资源,扶持性价比最高的产业。这样才能发挥自家的国际竞争力。
那么,在政策支持下从事生产劳作,是否就踩上了历史的进程?
常见于这两年的场景,几度有朋友勾引我:手里有一个很好的项目,况且现在的政策很好,苦口婆心拉我一起干,等到干好了,后期大家一起分红。
鉴于自己常年扎根在基层生活的警惕性,每到此类事件发生,势必会和他讨论一个问题,你手里项目的政策,和项目本身在市场上的竞争政策,有何关系?
等讨论过后,做下一步的判断,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当下在中国的经济转型,导致了政策自身的转型,而大部分的好政策,都不是前瞻性的,反而是在群众即将活不下去后的不得已操作。好政策下的产业项目,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走。
所以,很多人怀着勇敢的心、虔诚的心,在创业导师们的悉心栽培下,几度抛头颅、洒热血,然而其结果,往往差强人意。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抛却大方向不论,创业导师们所言的奋斗、努力、加班、加点等概念,再过一百年都不会过时,平时每天工作5个小时的人,但创业导师激励下能每天工作10个小时,结果肯定不一样,但归本溯源,这里功劳,大部分还是你的个人因素。
二
...
改革春风的近几年来,能很明显感觉到,人们追捧区块链、P2P,抖音、快手、拥抱互联网,越发对传统制造业嗤之以鼻。
其原因,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分工,传统中介越来越少,大家都在用沟通成本低的app软件。很容易打破组织、行业甚至国家边界。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追求个性,崇尚私人订制,旧规则和旧诫律逐步没有人再去遵守。
针对大时代变革,上周队长我写了一篇西安的文章“大变革时代,历史进程下的西安”,重点阐述了一带一路,国家对西部战略立足在重振传统产业,开发新的产业。
如果新的产业增长的速度不及旧的产业失去市场份额的速度,那么经济总体的发展必然是下行的,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很多人对重振传统产业存在偏见,和去落后产能互相混肴,当前面临的传统行业转型不是对旧产业的革命,也不是要削弱旧产业的规模,而是以新的产业政策为引导,在国家经济整体发展上,提升旧产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质量品牌能力以及能源使用效率。
同样的,从事传统加工制造业的人一定会被冲击吗?答案也是否的。
“再工业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回归,它将催生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而带有定制特征的智能设备被普遍应用将成为一大趋势。
举个例子,我国浙江、广东、福建一带,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外向型加工贸易为主,并以此为支柱,撑起了我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旗。
毫不夸张的说,全国人们穿的衣服,盖的被子,小孩子的玩具,基本都来自以上省份。尤其在伴随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传统加工业迅速被全世界认可,远销海外,迅速在纺织、服装、鞋袜、中小型器械工具、食品 加工等加工工业领域站在世界前列,一时间。中国制造也在全世界盛行。
但是目前的环境已经不同于刚刚改革开放,中国制造能有这样的成就,源自较低的工人工资、廉价的土地与原材料、还有较高的污染
近年来,这种成本优势。随着内外部环境也开始变化,土地、资源与能源、原材料和生态环境的成本负担上升,这些以出口为导向的传统制造业及加工工业效益自然出现了明显下滑,效益下滑便带来了大量的工人失业。
所以,伴随着新工业革命的发生,加工制造业的比较成本优势丧失,低成本的劳动力正在加速减弱。过去以低成本扩张的发展模式必将被取代,新的生产方式必将催生,新的政策必将落实。
换句话说,国家要对旧产业的转型加以政策干预和引导,驱使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吸纳更高素质的人才,更是促使民营企业、创业者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进行调整。
政策不仅需要伴随工业发展调整,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自身的调整。
三
...
在队长我之前的很多文章里面都有传达:要具备看清大势的系统性思维、敢于参与新的趋势、且要持之以恒的修炼内功。对自身的调整这部分不再过多阐明。回到最关心的问题上面,为什么要对新技术革命下喷井而出的项目,更要保持足够的警惕性。
凡由他人为你介绍的项目,大多都到了政策的疲软期,八成都会是失败的。
上面这句话是根据队长我的经验原创,把产业项目从诞生、上市、到最后的终结解读下逻辑,有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技术,项目初期,技术不成熟,市场规模不大,需求增长缓慢,需求的价格弹性也很小,产品定价各自为政,出现有技术无市场,不能形成产业化。对投资和欲从业人员来说,要求有看清大势的系统性思维,判断技术核心是否满足消费需求。
第二:市场,当产业的产出迅速,市场占有率提升,且大家能看到业内收入显著增加,要注意有市场无技术这个问题,在行业财报中调研研发投入占比,足够高,就会更有机会。
第三:环境,当产业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整个产业的平均速度,新竞争对手会很快进入了该行业,唯一需要提防的,是贸易战此类黑天鹅,但只要做好备选方案,把握先机尽快入场,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能否认,新工业革命改变了产业组织形式,重塑了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世界资源的最优配置,引导企业利用世界各地的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和劳动力,不限地点的参加工作,并且把产品由全球的物联网销往有需求的市场。
在这种规则下,同样给我们的供给侧改革政策,一带一路政策带来了更多的产业机遇。包括我自己身边一些有资本的朋友已经早早地下注,跟在国家投资后入场。
2019年已经到了尾声,对于拥抱大时代的我们,面临大变革环境,作何抉择?把文章转给信奉创业导师朋友,导师会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