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分析能力(上) | 顾子明

政事堂明天在深圳做读者活动,因此也收集了一下读者们的提问。收完之后发现,读者们最集中的问题,是问政事堂的分析能力如何培养出来的。

嗯,既然这么集中,那今天就以这个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对我的评价也各不相同,而政事堂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则是我把写文章当作了一门科学。

大家没看错,就是 —— 科学。

相比于目前时政领域的媒体人几乎清一色的文科生,理工科出身的政事堂算是整个领域中的一朵奇葩。

而两者学科的不同,也使得发展途径出现了不一致。

文科或者说艺术类的写作模式,在于寻求更多的素材对其加工,因此翻外网,看小道消息,查资料是这个模式的必备的工作。

各位大师们凭借着诸多的素材,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文笔,按照读者们的喜好,就像一个大厨一样,给大家端上来一桌的琼瑶美味。

因此,艺术类的表达和演绎,是否正确并不重要,让读者们觉得爽,才是重要的,关键在于能否调动起来读者的肾上腺素。(这是搞自媒体的必修课)

而政事堂恰恰相反,大部分的文章都是走着冷冰冰的推导路线,不仅不在意排版,连错别字也不校对,堪称自媒体界的一股泥石流....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我每个段落开头的语气助词几乎都是“∵”或者“∴”,文章的语句结构基本都能换成“if”与“else”,“and”与“or”......

这种冷静的推导,导致大部分的政事堂文章,几乎就像电视剧一样,是可以连着看的,多年来我的读者们陪着我看着无数的预言一个个的被证实。

但是,这也使得政事堂的文章也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错了,就会是一整条线全部错。

举个例子,政事堂认为朝美在河内那次能签署,因此推演出了很多的结论。譬如说今年日本安倍会加速修复中日关系,韩国文在寅会强势反击,特朗普会拿到诺贝尔和平奖,中东会因为东北亚的和平而动荡激烈.......

嗯,这些河内宣言之上的进一步推演,因为会谈破裂而全部失效。

当然,大家也会发现,政事堂对预判错误从来不回去遮掩,甚至很喜欢给自己伤口上撒盐。

这是因为科学并不是宗教,需要给出现的问题打补丁,衡量一个事物是否为科学,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被证伪。

譬如说目前市场上的很多地摊文学,里面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无法被证伪的,尤其是那些“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对话,无论写得多么狗血,都无法被验证,最后无法自圆其说的就都推给了“不可说”。

而对于科学来说,研究的方式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重点在于求证,无论是证明还是证伪。

因此在求证的过程中,如果验证了假设固然欣喜,但是如果发现过去的认识是错的,那么反而会因为新的发现而更加惊喜。

因为每一次原有的体系发现了解释不通的地方,重新推导,就有机会建立精度更高的科学架构,就像牛顿的经典力学,在高速运动的时候,就会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取代,而相对论进入到微观的时候,又会被量子力学取代。

而政事堂这些年每天的写文章,并不是写命题作文,而是在做实验,不断去探寻新的架构,因此大家也会发现,我写文章的速度非常快,连资料都不需要准备。

而且大家也会发现,我在国内政治领域预测的精准度要高于国内财经领域,而财经领域的精准度又会高于国际时政领域。

因此,很多读者也会建议我多写国内少写国外。

但是,知识构架就像一个圆圈,圆圈越大,那么他接触的外界也就越大,以政治为核心的政事堂,越向外部扩张,面临的未知数也就越多,出现错误的概率就会越大。

不过,每一次原有体系发现了错误和偏差,都意味着我们探寻到了一个更广泛的领域,对其进行修正之后,对事物的判断也会晋升到一个更高的纬度。

就像没有相对论对经典物理的系数修正,就没有如今精准的gps,没有量子力学,就无法发明高速的量子计算机,在工科的政事堂这里,需要不断增加自己的外延,才能做出更精准的预测。

很多人都说2016年以前的政事堂厉害,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重构了世界观,但那个时候的政事堂给出的预测,都是以年为计量的。而如今政事堂的很多预测,范围已经大幅缩小,有的精准到月甚至精准到周.....

而这本身也是一种进化。

历史上,不断发展科学,就是这样依靠着不断的进步,战胜了只会在身上修修补补的宗教。

而这也是我们普通人能够选择进化的方向。

那么,如何建立工科的知识体系呢?

其实就和我们小时候学习理工科一样,从事物的普遍存在中寻求公理,再根据大量的公理去推导定理。

随着我们掌握的定理和工具越来越多,能够解的题自然也越来越多。

就像政事堂早期的简历研究和红蓝色,掌握了他们,就像掌握了方程组或者微积分,运用这些工具,我们的解题能力就会有质的飞跃。

那么,政事堂掌握定理和工具的第一步是什么呢?

在于寻求公理。

工科和文科就像武侠小说的气宗和剑宗那样,起步就是不同的,剑宗在于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气宗在于练就纯正的内功。

因此,在起步的时候,确定一个唯物史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要确保后面的定理工具有效,首先就要确保大家脑子里的公理是正确的。

而公理是什么?当然就是大家平时能够看到的新闻了。

所以,政事堂从来不翻墙看国内的新闻。

因为我寻求的是客观存在的“公理”,而不是人为创造出来的fake news,看假新闻多了就像逆练武功一样,时间久了必然会导致走火入魔。

那么,政事堂看得最多的新闻是什么呢?

好了,下面进入到“广告+读者活动”时间了。

..........

 


精选留言
  • 137
    所有政事堂购买用户赠送一个月权限,后台统一批量增加,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差。
  • 127
    财新找你做广告,算是找对人了。
    336
    作者
    我这不也是赶紧找靠山吗?
  • 71
    好想知道你这个工科男的凑娃观,希望百忙中谈谈您两公婆的教管方式。 理工男和明嫂在小孩教育方面有没有冲突?你是如何说服嫂子的,开个小号呗
    231
    作者
    我也想写一个育儿号…
  • 82
    作为一个16后的新读者,特别想知道16前都写了什么
    203
    作者
    404 not found
  • 64
    以为是硬核,原来是软文……
    179
    作者
    我觉得我这篇文章还是很硬核的,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和我这样苦练降龙十八掌。
  • 26
    明公,最近写征文怎么都像洗了你的稿,一点打赏算是稿费,可不许学生生穷啊
    153
    作者
    学生就别打赏了,多买点书看才是硬道理
  • 119
    你最标志的语气词是“更不要说”
  • 45
    没想到啊!没想到你和胡姐坐一起了!
    118
    作者
    聪明的人总会站在胜利的一方。
  • 116
    理科生还在永远在路上,文科生已经从道家推至上古去证明美国必败了
  • 40
    (下)呢?
    87
    作者
    看大家的反馈,决定写不写咯,反之我也不是没烂尾过.....
  • 28
    明天要搞活动了,今晚还写那么多……
    87
    作者
    对我来说一直讲十几个小时也不是什么问题,只要矿泉水够就行。
  • 38
    你今天举的推演错了的例子 是我个人最希望你推演正确的 但是可惜
    76
    作者
    正确的比比皆是,又有什么意思呢?
  • 41
    那些标题党文章只能看个开头,后边都是狗皮膏药一样难看。只有政事堂看起来烧脑,有趣,最主要是有“味道”
    75
    作者
    是权力的滋味吗?
  • 27
    以为会写中美谈判呢。我以为不会这么早谈出成果呢,因为容易被民主党盯上。
    69
    作者
    中美的我在一个月前都预测精准到各方的行为了,有啥再写的了?
  • 36
    你以断更来要求,直接付你每天1元,按年订阅,我们这老读者定抢着付费 但推个外部链接,付给外人,我可不买
    66
    作者
    我自己的财新都买到2022年了…
  • 64
    今天看到美国议员骂川建国卖国,中国人都在看他笑话,是不是明公的号传播量大了,连老美都知道我们每天晚上十点在这里群嘲建国同志
  • 41
    明公改变了我对事物的分析角度和思维方式。
    62
    作者
    我觉得对于理工科而言就是一层窗户纸。
  • 50
    从财经到财新都是我每期必看的,二十几年了吧!
    60
    作者
    比我还老读者。。。
  • 30
    正想问明公到底是怎么练成的,学习的方法就来了
    60
    作者
    主要是统计大家的问题,这个排了第1名。
  • 44
    不得不佩服,您确实有超乎常人的,异常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
    55
    作者
    无他,手熟尔
  • 53
    财新(红色)
  • 26
    果然是一股泥石流。请问2018年前的文集包含了读者留言和你的回复吗?
    46
    作者
    应该不全吧,但是可以慢慢补上
  • 45
    科班的媒体工作者对于新闻准确性的求证,以及逻辑的把控都还是挺好的,但缺点就是太慢,在现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竞争不过自媒体。慢慢有些媒体就堕落了,被傻子拉低了智商后,在傻子擅长的领域被打败。 明公现在的推演可以用“提高了时间分辨率”来形容!
  • 31
    明公,啥时候考虑来武汉做个读者活动呗!还有,在哪里可以看到明公您的读者活动的行程?
    44
    作者
    武汉预计是明年。
  • 43
    文科也应该这样推导的,只不过换了说法。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 39
    胡总作为人大校友,以前可以登录人大的校园网免费阅读财新闻,后来不知道怎么取消了,十分痛苦。望上墙
  • 21
    我也能根据时政新闻推测个八九不离十,特别是领导人的讲话,毕竟从15年就系统的看新闻,但中国加入WTO之前的历史新闻了解的少。
    38
    作者
    很多东西都是一个熟练度的问题。
  • 28
    小妹是不是微信爆了。加不了好友了?
    36
    作者
    估计是的
  • 24
    if else and or...明公是要学写代码做个程序猿吗?
    36
    作者
    程序员的思维逻辑。
  • 36
    首次打赏,因为我的女朋友昨天在认真的看政事堂,我对她说政事堂是最好的公号,没有之一。求上墙
  • 34
    为什么“广告+读者活动”时间的字体这么小?!我财新光明正大凭本事恰饭,不怂!
  • 20
    两年数据通飘过\(〇_o)/,两年明公粉
    33
    作者
    我接下来应该有会有数据通的优惠。
  • 20
    我感觉抖音更加瞩目
    31
    作者
    机场显得无聊嘛......
  • 31
    墙裂推荐财新,各种深度调查,绝对物超所值。
  • 27
    逻辑情报缺一不可
  • 17
    明公什么时候来上海办读者活动
    23
    作者
    上海今年已经办过了。
  • 16
    hhh北京读者也想拥有读者活动
    23
    作者
    北京的几个月前已经结束了
  • 12
    今晚还有货吗,比如今天的贸易谈判结果
    23
    作者
    我最近一个多月文章写的不都是这个吗?
  • 23
    我是一个感性思维模式的人,现实生活也挺失败。政事堂一次一次的预判让我觉得有途径可以改变,只是有点迷茫,还在摸索您的逻辑思维。非常感谢您!
  • 23
    推理是在有渊博的背景知识和可行的方法论基础上的。缺乏论据,巧媳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明公。真心赞!
  • 22
    往往发现自己之前的分析体系是错误的才是最有成就感的事,这意味着离真理又近了一步,独孤求败没意思
  • 22
    废半天话,就两字 辩证。
  • 12
    这个最好不要设置成自动续费
    21
    作者
    不是自动付费,会贵100块钱,可以手动取消。
  • 12
    你会来广州吗?
    20
    作者
    深圳广州离得这么近,选择一个就可以了。
  • 20
    果然是层层递进推导,最后得出结论
  • 20
    可能有种直觉,一直觉得明公的严格的逻辑性和独特的框架构思有一种好熟悉的感觉。一览本文,瞬间醍醐灌顶:没错,这是理工科思维,一种说不出来又能被工科男瞬间辨别的特质。
  • 14
    今天是不是还有篇文章
    19
    作者
    回到酒店有点晚了,明早起来早的话就先码一篇
  • 19
    手里掌握的材料不同,站的位置不同,看问题必然也就不同
  • 19
    明公此文让我回想起大学时候学编程的那个遥远午后……不必说剃刀法则,也不必说兰彻斯特定理,更不必说让子弹飞系列……感谢明公启发让我整合了自己的思路,使其更系统化了!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