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八卦 【深度】隋唐系列之隋朝灭亡的真实原因!(上)

【深度】隋唐系列之(一)向大隋致敬,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隋炀帝!


隋唐系列之(二)隋朝灭亡的真实原因!

很多历史学家把隋朝的灭亡归罪给隋炀帝杨广,说他荒淫无道、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还有学者把问题归因于门阀集团对皇权的挑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大隋那么快的就走向灭亡。

第一个原因,个人认为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地和人口的承载比。

把朝代兴衰和人口数量结合起来。在宋朝之前,每当人口在5000万左右,不多久就会天下大乱,然后人口急剧减少。

比如东汉盛世巅峰,人口5900多万,然后就爆发了汉末的农民起义和军阀混战,到三国的时候,全国人口统计在册的仅仅700多万,大部分人口都消失了。在隋朝刚建国的时候,在册登记的人口数量是2000多万,但是到隋炀帝大业年间,人口达到了4600万,增长了一倍多。

隋朝实行的土地制度是均田制,这个也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因为人口的增长超过了可分配的田地。

隋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成年男丁每人受露田80亩,种植五谷,再受永业田20亩;妇人每人受露田40亩,不给永业田;奴婢受田同如常人。永业田不须归还,露田在耕田者死后要归还国家。

此外,还有大量的官员贵族都享受大量的土地,用来供奉官员。当一个社会没有战争、瘟疫、天灾的时候,隋朝是不实行计划生育的,也没用避孕措施,所以,粮食就成了决定了人口增长规模的主要要素。

土地面积、亩产量、人口、农民和官员的分配比例这四个构成一个国家的底层架构。

隋朝的均田制,让人口快速增长后达到土地的承载极限,这注定了大隋的国运。唐朝也吸取隋朝的教训,与时俱进的进行多次土地制度改革,从均田制到租庸调制,再到后来的两税法,不断的调整优化,才在每次土地制度临近崩溃的时候续命。

隋朝的耕地是远远不够用的,除去均田制分配土地外,还要给官员分配土地,京官、外官均给职分田,收入作为俸禄,以减轻国家负担。一品至五品,毎品以5000亩为差,多者5顷,少者3顷;六品至九品,以50亩为差,到九品为一顷。各级行政机构可耕种一定数额土地,称为公廨田,收入可作为办公费用,这也可以节省国家的行政开支。

隋文帝的时候,均田制的危机就已经出现了,大臣苏威就给文帝上诏书,“户口日增,民田不足”,建议“减功臣之地以给民”。苏威建议就是让官员手中拿出耕地来分给老百姓,但是这个建议立即遭到官员集团的强烈反对,皇位还不稳定的隋文帝也没敢采纳。任何改革,让既得利益者把吃下去的吐出来,是虎口拔牙一般。

再加上各种权贵官员利用权力去侵占百姓的土地,分配土地的时候偷工减料等方法,让普通百姓的人均得到的良田越来越少,但是百姓缴纳的赋税和徭役是按照均田分配的标准来征收的,所以人口越多,人均土地越少,到了临界点,老百姓肯定是入不敷出,很多人就被逼流亡,流亡的人多,那就自然会成为造反力量。

隋炀帝也认识到这个危机,他马不停蹄的对外开疆拓土,去获得更多的耕地面积,但是拓展耕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的时候,问题就变得很严重。

耕地面积、亩产量、分配方式,这三个决定了人口承载的极限值。一旦人口到了极限值,那么社会秩序的崩溃也就是时间问题。

所以,中国的历史就形成了一个土地——人口的周期律,通过战乱人口锐减,人少地多,这个时候可以实行均田制,耕者有其他。

在没有天灾情况下,只要给老百姓几十年安定的时间,人口就会快速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国力快速强盛,这就是进入到盛世。

例如贞观之治,是因为经过隋末唐初的全国一混战,人口急剧减少,导致了大量的良田无人耕种,所以在唐太宗稳定了局面后,给老百姓分配土地,这个时候百姓就可以安心种田,家家户户都有多余的土地,到了贞观初年的时候,《新唐书·志四十一》: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也就是全国人口还不到300万户,总人口估计在1200万人左右。

从隋朝的4600万到贞观时代的1200万,人口减少了74%,那么无疑就会出现人少地多的情况,这个时候给百姓均田制,不折腾,国力就会快速强盛。

唐朝人口最多的时候有8050万 (天宝十四年),这个时候也到达了土地承载力极限值,随后就是安史之乱和长达200年的战乱时代,人口锐减到肃宗末年的3000多万,人口锐减63%。

所以,隋朝灭亡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耕地增长速度,使得百姓人均分配的土地不足以养家糊口,天下动荡也是必然了。

在宋朝的时候,宋太祖就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以宋朝采取的策略就是: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亩产量,并且鼓励国际贸易,从全球获得资源来提高宋朝的人口承载力。

宋太祖亲自抓农业科技创新,宋太祖在种子培育、工具创新、灌溉水利和分工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试点,然后推广,让宋朝的亩产量在几十年内增长了很多倍,这个才让中国的人口从之前的几千万水准到了宋朝巅峰期的1.6个亿

此外,为了遏制资本流向土地,导致土地兼并,宋太祖就鼓励商业和科技创新,让土地投资成为回报率最低的投资标的,引导资本去其他领域,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土地兼并。

所以宋朝也是唯一一个不实行开国均田制的朝代,也是唯一一个不是灭亡于农民起义的朝代。

所以原因之一,隋朝人口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耕地增长和亩产量增长的速度。

如果亩产量足够高,老百姓都可以丰衣足食,门阀们再闹,也不至于亡国。这个就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亩产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隋朝的人均获得的粮食少了,再加上隋炀帝那时候那么多大工程一起上,超越了百姓的承受极限,所以百姓们就揭竿而起了。

人口快速增长,土地可耕种面积有限,那只能快速提高亩产量。但是,亩产量提高是一个细致的技术活,不是那么轻松能翻倍的。中国历史上亩产量有3次大突破,一次是宋朝,这个是宋太祖亲自抓农业技术创新,提高了好几倍。第二次就是明朝和后来传进来土豆,马铃薯、玉米等广泛推广。第三次就是新中国建立,以杂交水稻为代表。

可耕种的土地是有限的,人口可以通过政策刺激,在30年就能指数型增长很多倍,但是土地可不行。

新中国就是大力发展亩产量,建国时期,中国的亩产量小麦在150-200公斤,现在可以高达900公斤,提高了4倍。

第二个原因,隋朝的全国人民对隋朝的归属感不够,认同感不足,向心力薄弱。

隋朝是结束了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到五胡乱华、南北朝长达400年的地方割据历史,那个时候很多地方的人还没有从原来的朝代转变过来,把自己看作被征服的对象,是失败者。

而隋朝的统治集团也把自己当作征服者和胜利者,隋文帝时期,隋朝依靠关中的关陇门阀对北齐、南陈实行了高压政策,导致这些地方的人民对隋朝中央有怨气。

所以,当隋炀帝征发山东、河北一代人民去三征高句丽的时候,人民就不买帐,第一波揭竿而起。

隋朝的起义风潮是分为3波。

第一波就是农民起义,就是山东,河北这些被征伐用来攻打高句丽的重灾区,代表就是王薄起义和高士达起义。

那时候有一首非常流行的诗歌:《无向辽东浪死歌》,创作者就是第一波起义的王薄,他凭借着这首主打歌,奠定了在大隋乐坛无可撼动的领袖地位,成了当时传唱最多的流行音乐,好比当年的 《心太软》。

隋文帝的时候,南方也经常出现叛乱,南陈的老人们还是想着复国。到隋朝末年,南北朝时期梁国皇帝曾孙萧铣拥兵40万起义,成了南方的一个重要割据势力。

隋炀帝曾经非常好的安抚江南人民,在隋文帝刚开始统一南陈后,对南方采取的是高压政策。隋文帝下令毁掉了六朝故都建康城,并下令修筑扬州新城,任命秦王杨俊和北方人做为南方的管理者,强迫江南地方的部分士族迁入长安,并在文化上要求统一诵读北方人编写的教材《五教》;一系列对南方人的高压政策激化了南北矛盾,江南很多人也纷纷揭竿而起,起义的风潮遍及江南各个区域和阶层。

后来隋文帝下令杨素和杨广镇压叛乱,并让杨广取代了杨俊做杨州总管。杨广在江南素来有好的口碑,他是灭南陈的统帅,但是杨广在征服过程中对百姓秋毫无犯,府库的财帛也分文不取,善待当地的文人官员,并把民愤最大的一些贪官污吏给公开砍头,赢得了当地人的好感。

杨广到任扬州后,采取了怀柔政策,他一改征服者的骄傲姿态,用更亲民的态度来对待江南官员、文人和百姓,并且大量提拔江南的人做官和将领,同时,资助江南的人去编写江南人自己的文化、风土刊物。

杨广在江南为了贴近百姓,甚至学了江南的方言,用方言和当地人交谈。学习当地的风俗习惯,衣食住行都以当地标准来,这个就很快的和江南人打成一片。

杨广还在江南兴建学校,发展教育事业,让江南的百姓受到了比较好的教育,这个也给后来的江南人才辈出打好了基础,唐宋两朝,进士一大半都是江南人,明清比例更高,这些都和杨广当初的普及基础教育关系很大。

所以,江南的百姓和地主豪强也是非常拥戴杨广的,杨广被杀了后,江南的将军们,如沈光,麦孟才,钱杰等人率兵为隋炀帝报仇,去攻打杀死杨广的宇文化及部队的时候集体战死,江南的官员很多为杨广集体自杀。

这是江南百姓自发给隋炀帝修建的陵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扬州市政府甚至把雷塘二村都改名为了隋炀社区,当地到处可见“隋炀饭店”、“隋炀超市”,“隋炀浴室”等, 可见江南的人都过去千年了,还对杨广保留了感情。

这是出土的隋炀帝的墓志铭,当时的江南文人写的镇守江都的大将“陈棱”感念隋炀帝旧恩,集众缟素,为炀帝发丧。

隋炀帝还没来得及建立属于自己的根据地,这是隋朝快速灭亡的第三个原因。

江南在那个时候毕竟在各方面还是落后北方的,隋炀帝晚期北方纷纷叛乱,隋炀帝就是放弃了北方,打算来到了拥戴自己的江南立足,然后谋求平叛,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在江南立足,就被关陇门阀的亲兵阵营给谋害了。

根据地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一个强有力背靠背的根据地,强龙不压地头蛇,很难立足。隋文帝选择和关陇门阀合作共治天下,他坐稳皇位。隋炀帝选择开创新根据地,结果老的根据地丢了,新的还来不及建立起来,那丢掉江山也是必然。

第四个原因,隋炀帝同时得罪了当时的上中下三大阶层。

炀帝的谥号对于他的功绩来说是否不够公平?竿而起的起义军就是山东、河北的农民。

这个仁者见仁,摆出事实,大家各自评判。

对于上层的门阀贵族,隋炀帝一改他父亲拉拢依靠的策略,变为打压。所以,隋炀帝是不得门阀贵族的拥护的。所以,在山东河北人民造反后,关陇门阀的代表杨玄感也开始了反叛。

第一波起义,基本都是底层迫于无奈的反抗,那个时候隋朝各个地方都是很紧张的,因为人均收入和人均赋税倒挂了。再加上杨广常年在外面奔波,这个时候,就激发了一群门阀贵族的夺权野心,这个就是第二波——杨玄感叛乱。

杨玄感造反开始,隋朝的反叛势力主要就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三股势力,以李渊、杨玄感为代表的隋朝高官显贵,以萧铣、沈法兴为代表的南朝残余势力,以梁师都、刘武周为代表的地方大族豪强群起反隋,这些人都是有强大的背景、现成的部队、强大的管理能力、完整的班子、崇高的民望,他们可不是普通的农民,他们掌握的部队甚至比隋军主力更精锐。

隋朝当时精锐中的精锐,隋炀帝用来当作最后翻本的力量就是罗艺的特种兵部队,这就是传说中的故事——燕云十八骑的母部队,罗艺在隋炀帝最需要他的时候拥兵自重,占地为王了。后来投降了李渊,被赐姓李艺。

隋炀帝是很悲剧的,他最信任的几个人都给他背后捅刀子,最信任的宇文家族,当作亲兵用的,最后杀了他。最后倚重用来翻本的资本,连三征高句丽都不舍得带去打仗的罗艺的特种兵部队,也背叛了他。用来防御突厥的李渊,联合突厥来攻打隋军——隋炀帝可谓是成了门阀贵族们的公敌。

......

上层彻底得罪了,那么中层呢?

请听下回分解。


精选留言
  • 36
    人口的增长和人均土地的分配有直接关系,中国历史一直在这个点上循环,可见袁隆平的伟大
  • 21
    难怪太祖进行了土地革命,现在理解了
  • 17
    归根结底就是蛋糕🍰 还是那么大,分蛋糕的人多了,不患寡而患不均,吃到嘴里的不想吐出来,没有吃到嘴里的要抢一块,矛盾自然就来了。
  • 4
    183的输入法不大行啊“耕者有其他”
    9
    作者
    哈哈哈这是糖老师,183都是语音讲课😘
  • 9
    隋炀帝国号“大业”,本想成就宏图伟业,谁知,使人间变成地狱的,往往是人们试图把它变成天堂。
  • 3
    娱乐八卦号为啥写正史?
    8
    作者
    为什么不能?😜
  • 3
    这资料有成书 可以卖吗?好精彩
    6
    作者
    没有啊,只在内部分享,不过【朋友会客室】QQ群现在不开放了,以后等通知吧😘
  • 6
    袁老杂交水稻固然贡献突出,但也是在化肥大规模应用的条件下才能做到的.所以要感谢老一辈人为工业化付出的努力
  • 6
    其实隋炀帝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但是各种社会原因导致的这个结果,唐朝后面给他定谥号为炀是我觉得最不爽的事
  • 6
    感谢袁隆平爷爷
  • 6
    太好看了
  • 5
    比娱乐八卦好看多了 期待下回
  • 5
    只要兵制。田没有搞好就会乱。。。
  • 1
    期待183的文字版,老师和小编辛苦了!
    4
    作者
    183都是语音,扒词难度太大 而且最近183讲的上古史,太多生僻字,不会啊😘
  • 4
    哎 可能就是天不逢时啊~~他没能施展起他的才华 反而成了史上的暴君.哎
  • 4
    帝皇术是如何制衡,古今不变。
  • 1
    为什么都背叛他呀,隋炀帝这么识人不明吗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