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城”,风浪里起落的浮舟 | 404厂

“黄台摘瓜”的李嘉诚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位九十多岁的香港首富前两天跑出来“劝架”,呼吁对年轻人“网开一面”,却立马被反唇相讥:香港现在搞成这个样子,李嘉诚为代表的房地产商“功不可没”啊,要说“对年轻人网开一面”,那“请自李生始!”
 
接着,特区政府也宣称,已经把整治香港房价摆上了议事日程。
 
港人苦李嘉诚久矣。但放四十年前,李嘉诚自己估计也不会想到,自己一个开工厂的,怎么靠着房地产成了香港人向往并痛恨的对象了呢?
 

过去的十几年,香港人上街反对李嘉诚以及其他地产大佬炒高房价不知道多少次,这座城市也有了一个“李家城”的诨号。房价的高涨大大压缩了年轻人的生存空间,也降低了他们的可支配收入,一步步激化了社会矛盾——这当然都是现实。
 
大都市都有这个毛病。
 
除了香港以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乃至伦敦、纽约、莫斯科,哪个大都市没有面临着房价畸高的问题呢?
 
甚至,拿房价收入比来核算,这些城市的房价一点也不比香港低。
 
但大家也都看得出来,香港的房地产,确实和这些其他城市都不一样,要不然事情不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事情还得从三十多年前,李嘉诚从一个开工厂的资本家变成房地产商的时候开始说起。
 
70年代麦理浩爵士在香港左翼运动的风暴中接任港督,开始大规模改善民生,发展基础设施,这其中就包括向普通市民提供住房的计划。
 
毕竟,香港地狭人稠,住房是个大问题。
 
但是,城市一发展,土地就发笑。英国殖民统治香港一个半世纪,到七十年代末港岛和九龙已经挤满了人,但对新界,港英政府开发起来却总有顾虑。
 
毕竟,按照《拓展香港界址专条》的规定,1997年新界是要归还给中国政府的。那个时候,中国政府无权管理,港英政府无心管理,新界成了一片“三不管”地带。
 
当年,新界曾经有一个“九龙寨城”。很多躲避战乱的大陆人南下香港,聚集在这里。经过几十年野蛮生长,“九龙寨城”成了三合会聚集的场所,也是毒品、娼妓和暴力活动聚集的渊薮。
 
1973年至1974年,港英政府出动数千名警察,誓言要扫除这里的“黑社会”。但是“风声”过后,这些警察还是没有“留”下来,私搭乱建和城寨和阴暗角落里暴力犯罪死灰复燃。倒是给成龙拍摄电影《重案组》留下了一处取景地。
 
到1980年代初期,这里不仅有三万多居民,还有远远高于香港平均水平的犯罪率。但港英政府却对此束手无策,也无心治理。
 
想要搞好香港建设,“新界问题”是怎么也避不开的。1979年,为了给新界开发吃一颗“定心丸”,麦理浩到北京面见邓小平,回来以后对外宣称“请投资者放心”,但这位港督隐去了邓小平的另外半句话:中央政府1997年要把整个香港收回来。
 
对当时的英国而言,这个解决方案确实有些“天方夜谭”,以后似乎还可以“讨价还价”。但是没想到,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为了马尔维纳斯群岛打了一场74天的战争,英国留下了255具尸体和三艘战舰的残骸,勉强守住了这个大西洋另一侧的岛屿。
 
维护“大英帝国”的面子代价太大了。几经考量,撒切尔夫人到北京签下了《联合声明》,“97香港”问题算是尘埃落定。
 
按理说,97以后新界与港岛还是一体,市政开发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一大半。但这个时候,港英政府自己的心态却变了,麦理浩刚上任的时候那股积极改善民生的“干劲”渐渐消失了。1985年以后,港府转而开始压缩土地供给。
 
当时,香港的土地名义上归港英政府所有,但给了企业或个人以后,却可以任由他们处置。政府不批地,导致土地价格暴涨,以前做实业的公司纷纷拿出土地来搞房地产,有土地没资金的各类企业也被大量收购。比较典型的是,李嘉诚买下的鸭脷洲发电厂,被改造成“海怡半岛”。
 
当年开工厂的李嘉诚、做航运的包刚生都在此时进军房地产业,香港岛上的工厂也纷纷迁往土地价格和工资都更便宜的内地。
 
本来,对一个城市来说,工业“退场”和房地产的“进场”是产业布局的改进。但香港这座城市政治地位的特殊却让这一“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问题。
 
原有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时候,新土地的开发却一直跟不上来。
 
1984年以后,新界问题解决了,九龙城寨也被拆除,成了现在的九龙城公园。但是,拖到回归之后,多山崎岖的新界对整个港岛的土地供给危机,只能是杯水车薪。同时,政治上更“敏感”的香港又很难像澳门发展横琴一样去向广东省要“联合开发”。
 
在排除了向陆上发展的选项之后,填海造陆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980年代末,卫奕信担任香港总督的时候,就推动过这个工程,现在的香港国际机场就是填海造陆的产物;但是,在机场工程推动的时候,就有人站出来指责说,卫奕信是要在回归前花光政府的钱,给未来的特区政府制造财政麻烦。最后,卫奕信只能灰溜溜地回到英国。
 
1990年代是香港填海的“黄金时代”,但是随着环境保护问题的凸显,以及填海对航运、旅游业的影响,1997年以后,香港各界对填海工程的批评意见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到2013年,香港填海土地的面积达到67平方公里,占香港土地总面积的7%,其中不乏中心城区。下面这张图,灰色地带是1998年以来填海造陆所得的土地,红色部分是计划进行填海工程的区域:
从这张图看,新填的土地对紧张的土地供给虽然有帮助,但也难说“治标治本”。
 
种种客观原因的作用之下,1997年以后,解决了港英政府缺乏开发意愿这个问题,香港的土地供给还是处在紧张的状态下。
 
而已经开发的区域,房价也一直居高不下。十年来吃够了地产饭的商界大佬不愿意松口固然是一个原因,香港自己的“先天问题”,也是个不容小觑的因素。
 
香港是一座深深依赖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城市,特区政府的房地产政策也只能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摆动飘摇不定。
 
在回归的第一个五年,董建华领导下的特区政府推出了“八万五建屋计划”,提出每年多提供8.5万个住宅单位,想要一举解决“住房难”。但是,亚洲金融危机却打断了这个计划。当时,金融风暴袭来,房价暴跌,经济面临崩溃,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救市”。
 
2002年,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孙明扬提出了九项“救市措施”,其中就包括停止政府主导的公屋出售计划。董建华政府抑制房价的举措基本上都付诸东流。到曾荫权卸任的2010年,房价基本上回到了地产泡沫破裂前的水平。
 
另一个问题也可以说是深重的“现代病”。
 
因为现代化程度高,香港教育普及率也高,年轻人的期望薪酬也随之高涨。在香港,六所大学位列亚洲大学排名前50,而全港23%的适龄人口在这六所大学就读。它有着庞大的“精英阶层”,有着更活跃的消费需求。而消费的活跃无疑对高企的房价又是“烈火烹油”。
北京房价高企,年轻人可以去燕郊,上海房价高涨,年轻人可以去昆山,但是在香港,面对高房价,年轻人避无可避。只能想方设法付出更多劳动,提高自己的收入,改善自己的境遇。但劳动所得越多,脚下土地也更值钱——这样的“死循环”或许会一直持续到一代人都拼不动了为止。
 
的确,李嘉诚们在过去几十年里靠着香港房价的高企赚了不少钱,他们也不遗余力地在这座财富巨塔上添砖加瓦,但在漫长的历史里,他们也不过是被狂风裹挟的一叶浮舟。
 
香港的一代代劳动者们,用自己的血汗筑成了繁荣的城市和李嘉诚们高昂的身家,也筑成了自己日益逼仄的生存空间。
 
只是不知道,当旁观者嘲笑他们今日的困境时,是否也能感觉到,不断上涨的海水正一点点没过自己的脚背。

精选留言
  • 62
    这文,收了多少钱? 屁股都歪了,新加坡多大,多少人? 对比下,还香港土地不足!扯淡! 就那丘陵地带,有啥开发难度。 不就是英资,英资白手套等等资本 需要賺取超额利润吗!
    25
    作者
    新加坡自己估计十五年后才能有650-690万人口,而且它有四分之三的住房是建屋发展局开发的“公共住房”,有可比性吗?
  • 56
    一看就是欲言又止,意犹未尽,辛苦辛苦
  • 48
    不用洗白,香港现在的发展,这些大资本妥不了干系,他们手里掌握这么多资源不作为,房价高企怪普通人的消费行为,说的他们好像有选择似得
  • 33
    关注你很久了,你这次夹私货了,屁股歪了,取关……
    5
    作者
    不送
  • 24
    看过说李在大陆上海重庆等地拿地,迟迟不开发,推脱说是周边环境太差,不适宜开发,政府把地铁等基础建好推涨低价后直接把地卖了。导致的是土地荒废十年,他转手赚了巨额差价。
  • 18
    替李嘉诚说话吗?
  • 18
    回复大地:去年我们学校曾拜访过港澳台办公室,一位姓张的司长回复我们说,广东人也要绿水青山,也要好的环境,珠江不是香港人的珠江,广东是不会答应填海的。
  • 18
    香港人不能来内地买房置业?
  • 16
    一点实质性的内容都没有,太水了,董的八万五为什么付诸东流,一个字都没交代
    1
    作者
    往后看一个自然段就是
  • 16
    第一次留言,确有洗地的成分在里面,也不要怪很多人对这篇文章的立场和动机有意见。一个英国人的白手套,确实洗无可洗了,把锅甩给普通香港人,甩给消费欲望,实在是说不通。底层人现在缺的是住房,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别墅。太艰难了才会反衬出李家的无耻。
  • 13
    匆匆收尾。。。至少还有两千字没写
  • 10
    当年在内地搞经济建设时李嘉城拿了很多便宜的地,当时作为请进来的财神,但是其在拿便宜地的同时并没有产生更大的贡献,如新城的开发等等,他是拿了核心地段的地,很多又捂了又捂,前几年一卖了之,转战英国,在香港其占了更多的公用类的基础公司水电,电信,地产,在这次表态时其又想两不得罪,商人以利以势而随的心态表露无疑。可能我们在N年后才能明白其现在到底表明的是啥态度,但仇富不仁的心态是目前大多数人的心态,真希望李嘉城是一颗红心爱中国的!
  • 9
    @尧臣鱼 兄台所言甚是。没有李嘉诚,还有王家诚,孙家诚…各位可知?红空富豪前十,八个是搞地产的(不过就是换了名字的李嘉诚)。看到留言里这么多觉得博主是在挺李嘉诚的,严重怀疑博主读者的质量,文章都看成这样了,以后就不要看了,好好躺着玩王者荣耀吧!!
  • 8
    剖析再深度点,不爽
  • 8
    既然港府搞不动,何不以内地政府在香港边上围海造地
  • 7
    那么房价会下来吗
  • 6
    好一个被狂风裹挟的一叶浮舟小编屁股用力歪歪 看看人家让你坐上这小舟不
  • 6
    作者只是陈述了事实而已。谈不上给李大佬说话。咱们现在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人。事后再算帐
  • 6
    厂长,放出来的留言里怎么那么多替老李家说话的
  • 6
    平息这场乱局后,不知道港府有没有胆识重启公屋计划
  • 5
    只是不知道,当旁观者嘲笑他们今日的困境时,是否也能感觉到,不断上涨的海水正一点点没过自己的脚背。 哈哈哈!这句经典。。。!
  • 5
    评论里面有人说替李嘉诚说话,这文章明显匆匆结尾,展不开来说。看了这么多锅主文章了,还能质疑这个真是无语。锅主前面理的是香港的地缘时代,让李嘉诚等人把握住了这种时代的机会,他不干,也会出现和温家城,郭家城
  • 4
    董生的8万5并不是因为金融危机导致死胎的,这不是主因,而是有产阶层和房产商搞掉的,作为有房产的人你会让自己两代或三代人的几百万买来的房子变成几十万吗?不会啊。回看国内只要房子一降价就有人砸售楼处就知道了。房产商更不会让自己的蛋糕变成旺仔小馒头了。
  • 1
    九龙城寨怎么可能在新界……
    3
    作者
    1860年割让的九龙只是九龙的一部分,九龙城寨是另外一部分,也就是1937年以后说的“新九龙”
  • 3
    小编的确是屁股歪了,或者说是鼠目寸光,替资本家洗白不了,牵强附会的辩解毫无说服力,倒显露出跪舔的嘴脸。
  • 3
    前半段这么明显地剖析事物本质,还有何疑?明明都是“搅屎棍”惹的祸!
  • 1
    感觉小编是有点赌气放出来的骂的言论,目的是让那些跟他们有同样观点的取关。我为啥没感到洗李城主,反倒是在期待中央的态度?
  • 1
    我没看完,只第一句话就能看透你。
  • 1
    有道理。收入越高 消费也越高。换句话说 搞it的催高了房价。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