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潮水的方向走
2018年7月26日
有个新闻说,云南的一个小伙子,高考后就跟着父母去建筑工地打工了,然后邮递员找到他,给他送来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我认识的一个媒体人说,学什么,也不该学新闻与传媒啊。尤其是这样贫寒人家的子弟。
他这段话,让我想起来,应该是去年还是前年,微博上曾经有讨论,有个孩子准备报考大学历的新闻系,请教一位知名的媒体人。这个媒体人,学什么,都不要学新闻。在中国,没有新闻。
为什么媒体人,都不鼓励学子学新闻,原因很复杂,我不想讨论,我倒是想起前几天在《镜像》里,我说的一件与之有关的事儿:
我在某家上市公司服务的时候,有一块分管的工作是品牌文化,因为公司是在乡下,明显的是团队力量弱,我就想整合一下整个集团的力量,于是到处扒拉人,有一条有人告诉我,说某个部门有个年轻人,是清华大学传媒专业毕业的。我心想,这孩子,放在他现在的岗位上太可惜了,于是约他谈谈,想让他调整岗位来做品牌文化,因为毕竟是清华大学传媒专业毕业的嘛。
那是2014年的事情,其时他已经毕业两年了,也就是说他现在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两年了。
人到了我办公室,我请他坐下,和他聊天,听他讲他的经历。
人是河南人,某个不知名的小县城的乡下出生,自己也莫名其妙就考上了清华,莫名其妙学了个专业,自己也不喜欢,毕业后也没想法,别的同学出国、考研、考博、进机关,进大媒体、留校、进知名企业,统统和他无关,他没人,没关系,也没想法,就来到了这个企业,每个月3000多块,他觉得挺好。
我问他,你的父母对你没有要求吗?他回答,他们都是乡下的农民,不识什么字,也不懂。
我问他愿不愿意调一下工作来做,他说不愿意。对未来有什么打算,说没打算。
后来,我就让他回去了。
我后来就反省我自己,是不是我对清华大学这个牌子太高看了?
后来我离开了这家企业,也就自然不再过于关心这家企业如何如何,但有时候,我会想起这个青年。有时候我会想,他的一生里,最辉煌的,该不是乡亲们前锣打鼓欢送的那一刻吧?
02
常常有人给我留言,说瞎爷你多讲讲年轻人应该如何选择职业,如何选择人生的道路,或者说,如何才能成功,才能发财致富。这样对我们也是一个启发,一个参考。
我听了类似的问题,常常苦笑。如果有一夜暴富的门路,我何至于拉着行李箱,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到处出差?
不过,我倒是真的常常想,年轻人,到底应该如何选择职业,选择人生的道路,最起码从我的视角,谈我的经验和教训。
如果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跟着财富的流向走。
用一句比较庸俗的话,就是张爱玲说的那句话,你要想有钱,就要和有钱人在一起。
打个比方,你要借钱,穷人哥们即便把全身的钱都给你,也就是那么一点儿。富人呢,你借10万,打个对折,总是可以。前提是他有。当然,至于他借不借给你,那是另外一回事儿。
纵观中国最近几十年来,创造财富最多的,首当其冲的是房地产业,其次是金融证券行业,再就是互联网行业。
同样大学毕业,选择了房地产、选择了金融证券、选择了互联网行业,十年后,每个人的境遇差别,应该是很明显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就是跟着财富的流向走,不要逆潮流而动。
前两天看北师大的钟伟教授的一篇文章,说中国几十年来楼市这么好,每个买房子的人都财富增加了,可你就是不买,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蠢。这就是财富的方向,潮流的方向。
说起钟伟教授,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年,我所在的企业请钟伟教授和住建部政策研究室的秦虹主人过来给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做培训,我做主持人,还故意调侃钟教授,因为都是熟人,老朋友。
再比如著名的财经学者吴晓波,名声很响,出了很多书,但他这些年来最大的致富途径其实是买房。有了钱就买房,十几年下来,房子的升值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傻瓜都知道。
03
人世在世,就像置身海洋,你也许本来只是其中的小鱼小虾虾,但你总是错觉,以为自己是大鲨鱼。
潮起潮落,你随波逐流,在某一天,随着潮头扑上来沙滩,潮水褪去,你贪图安逸,留在了沙滩上的小水洼里,然后呢?然后你可能晒成了小鱼干。
如果你幸运,遇到一个小男孩,在你没晒成鱼干之前把你扔进海里,你又活了下来。
或者遇到一个善良的小姑娘,从水洼里捉住你,把你放进玻璃瓶里,你可能多活了几天。
这其实就是很多人的命运写照。
04
当然,历史也有大周期小周期。对个人来说,毕竟生命短暂,要首先适应小周期,然后再符合大周期。
比如,前几天,看到新闻,说香港的高考前几名,都选择了学医,而大陆的高考状元,前30名,都选择了财经金融,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使然。
而在美国,选择最多的,还是法律、医生、金融。这也是美国的国情使然。
05
每个人的一生,时间都差不多,但创造的价值和财富,却可能有天壤之别,出生、机遇、后天的努力,当然也有时代的环境使然,就像有位长者说的那句话:年轻人,当然要讲个人奋斗,但也要顺应时代的需求。
06
大道理,人人会讲,但要活得好,很多时候,还要现实。一方面是目光远大,胸怀远大,一方面还是要立足于现实。既要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
既是老生常谈,但还是劝世良言。
07
还是回到专业、职业的选择这个话题上来,前不久,在北京,在住的酒店附近路口,看到有个修自行车的摊铺,修自行车的师傅,忙活一天,修不了几辆车。我从他的摊铺前经过,忍不住为他算账,即便一天修十辆车,每辆车收20块钱,一天下来,也就是200块。在北京这个地方,房价、交通费用、吃饭,用度上可想而知。
问题的关键是,他不可能一天挣200块。很多时候,你看不到他有车修。
最关键的是,共享单车到处都是,车坏了,就往一边一扔,很少有人修车了。
我当时就忍不住想起来降维打击这个词。
如果他开个车行,卖各种自行车,还可能是个潮流,但他偏偏是在路边修车。
我没有看不起人的意思,我的意思是,他选择了一个loser的职业。当然,至于他为什么选择这个,那是另外的话题,我不希望有人过来喷我,怼我。谢谢您,你对,你都对。
08
我前一阵子说过,人一辈子要经历三次打击: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父母是平庸的。你小时候特别佩服你爸爸,觉得他什么都会干,等你长大了,发现他也就是个平庸的人。你感觉到了失望。然后,你慢慢地发觉,自己也是个平庸的人,小时候的伟大理想,全变成苦涩的笑话,你既没变成警察,也没变成伟大的人,只是一个平庸的人,于是你第二次失望。你失望最严重的是你的孩子,你总以为你一辈子就这样了,孩子总会比你强,你给他报各种班,学各种技能,但到后来,你发现,他未必就比你强,可能甚至不如你,于是你更失望了一次。
我以前说过,这个社会,是分层的,有的人注定是那20%,有的人,或者话说更多的人,是那80%。
你所能作的,就是靠努力,靠奋斗,尽量让自己成为那20%,而不是那80%。
当然,20%有20%的快乐和艰辛,做80%有80%的安逸和艰辛。
生活里的艰辛、龌蹉、下作、不体面,你可能都需要去感受,生活里的荣光、尊严、羡慕、嫉妒,你可能也需要去尝试。
09
微博上读来两段话,觉得有意思,照录在这里:
@尉迟燕窝:大部分工作只是贩卖自由,得到的工资就是精神损失费。然后大家再用精神损失费去买一些或大或小的东西试图补上自己灵魂的缺口,看起来可以,其实是不行的。
“我们所拥有的,仅是贩卖自己自由的自由。”
@蔡尹珊珊:多走一些路,走得远些,更远一些,就能看到日常生活的狭隘与渺小,从懊恼的日常生活中飞升起来。寻常日子都是迷宫,里面有很多的米诺陶恶兽,我别无他法,只能戴上翅膀起飞。不要飞太高,因为会坠落,不能飞太低,因为会被卷曲深海。
一个平凡的人,需要你有不同的目光去看待,他就在闪着光:不是聪明,不是富有,不是显赫,他就是一片苔藓,爬满倒下的树木上。如果你不理解寂寞,你就难以发现他静默的美。
所以我很喜欢仔细观察和体会一个并不那么特别的人,静静的人。
艺术很美,但是静默无声的自然,更美。它们已经被完美设计,就呆在那,它们期待的并不是被阐述,而是被直接体验。
-
林祥庆15153327271作者
-
别看了我就是那个灵魂有趣的家伙。
-
kylex?作者
-
蓝天白云
-
知行DESTINATION作者
-
徐忠怀Paul
-
鵬少
-
林祥庆15153327271
-
123
-
李海涛
-
德者诚者
-
徐忠怀Paul
-
Liu GZ
-
Donghouliang
-
谌chen 映
-
庄生梦蝶
-
阿飞
-
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