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导弹危机到越战失败——黄三思同学的美国外交政策简史(三) | 新潮沉思录

文 | 黄三思

今天是黄三思同学的美国外交政策简史第二期,没看过的同学们可以先复习一下第一期第二期
古巴导弹危机与灵活反应——肯尼迪的困境与选择时间进入62年,我们必须将目光从越南暂时转回南美——国际政治和好莱坞电影最大的不同就是,好莱坞的叙事总是线性的,前后联系紧密;而国际政治的热点问题总是在不同区域反复跳跃,互相之间也不一定存在联系。相较于短暂的三年任期,肯尼迪所经历的历史节点其实相当多:猪湾事件、柏林墙的建立、越战升级、民权运动、太空竞赛;但是真正在他任期之内产生了足够影响的其实只有两件:越战升级与古巴导弹危机。

按照重要程度来说,古巴导弹危机是必须要放在首位的: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限接近互相毁灭的关键时刻;其过程与结果相信读者们应该都很熟悉:苏联在美国的后院古巴部署弹道导弹和核武器的尝试导致了美国的激烈反应,双方舰队在古巴外海对峙多日,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交火(数条装备了核鱼雷且获得了发射授权的苏联潜艇在美军驱逐舰围堵下被迫上浮;一架U2被击落,一架RF-8A被击伤),最终肯尼迪以撤回美国在土耳其、意大利部署的导弹为条件换取了赫鲁晓夫的让步。

如果只需要看个热闹充作谈资的话,以上部分的内容便足以覆盖古巴导弹危机的全部内容了;但是对于肯尼迪本人而言,古巴导弹危机让他开始反思美国政府内部的一些问题——古巴导弹危机实在是过于惊险,以至于最终能够和平解决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运气:叠床架屋的复杂结构使得官僚机构行动拖沓,提供的信息杂乱无章缺乏梳理甚至互相矛盾,部分机构行动权限过大甚至出现了抛开总统单独行动的隐患,整个事件的解决过程中官僚系统和军方提供的帮助极其有限,最终方案的敲定几乎都是肯尼迪本人外交斡旋的成果;如果再来一次类似的情况,谁都不敢保证美国还能有这么好的运气。

首先,军方不受指挥,当肯尼迪不断通过外交途径试图解决问题时,军队却不愿意服从他的命令,私底下各种搞小动作,甚至试图通过制造既定事实的方式来逼迫他选择军方所偏好的解决方案;其次,在苏联也拥有了核武器的时代,核讹诈不仅不再能吓到苏联,反而会逼迫他们通过更加激进的方式来重新达成战略态势上的平衡,甚至有可能对美进行预防性的核打击;最后,美苏双方亲自出马在前台面对面实在是过于危险,哪怕在最微小的细节上应对失当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基于古巴导弹危机的经验与教训,肯尼迪重新审视了艾森豪威尔与杜鲁门的遗产,并且提出了被称之为“灵活反应”的新战略:加强与苏联高层的联系与沟通,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等而出现战略误判;同时尽可能通过第三方代理人的方式来反制苏联的行动,避免与苏联直接对峙;在需要采取行动时,只给予“对等”的授权,苏联人做到什么程度,美国也就反应到什么程度,避免过于激烈的反应导致态势升级;最后,加强常规军力的建设,保证美军能够在两个主要方向,以及一个次要方向同时打赢“两场半”战争。

踏入战场——肯尼迪与约翰逊的越南

早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前,肯尼迪刚刚就任的61年,蛰伏数年之后,得到苏联与中国援助的北越也开始了对南方的大规模渗透活动,再次开始升温的越南战场迫使美国向南越政权提供更多的经济援助(约十亿/每年),同时向南越军队中派驻军事顾问的速度也陡然加快,从55~60年每年数百人的规模迅速提升到了62年底的1.5万人;与此同时,成建制的美军特种部队也在61年中被投入边境地区,试图切断位于老挝与柬埔寨境内的胡志明小道。

越南问题需要越南人来解决,美国只负责南越做不了的任务,同时提供必要的训练与支援——这是肯尼迪一开始的规划,而从他在古巴导弹危机之中表现出的能力,以及越南战场的发展来看,这个规划非常稳健:首先,由吴庭艳的弟弟吴庭儒主持的战略村计划有效的阻碍了北越游击队在南方的发展;其次,虽然南越的“百万大军”中大部分都是毫无战斗力的保安部队,而且地方割据势力始终尾大不掉,但是由西贡直接控制,以恐惧北越政权的天主教徒为骨干组建的海军陆战队师、空降师、装甲骑兵与别动军在深入到连排级的美军顾问指挥下,在战场上证明了他们能够随时机动增援任何北越军出现的地方,并且足以在人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击败北越的进攻——换言之,不管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只要中苏不直接参战,南越政权都有能力保证其自身的存活。

但是问题出在了肯尼迪自己身上:他遇刺了。

肯尼迪的死,其背后的诸多谜团至今仍然悬而未决,所以也没有必要在这里多做讨论,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他的突然死亡使得美国的整个越南战略都出现了动荡:在肯尼迪遇刺前,由于吴庭艳政权在内部事务上(尤其是宗教问题上)的表现实在是过于难看,由宗教矛盾导致的内部冲突已经到了难以压制的动荡边缘;同时为了对美国施压让美国继续加大援助,吴庭艳甚至摆出了要单独与北越进行接触的姿态来威胁美国。

在南越政权与吴庭艳之间只能二选一的情况下,肯尼迪政府默许了以杨文明为首的南越军人集团谋划已久的军事政变(具体可参见美国国务院发给美国驻越南共和国大使的243号电报);虽然当时的南越国内并没有其他有资格取代吴庭艳的人物存在,但是在美国的直接监管之下,花上一两年时间为新领导人培养能力与声望并不成问题——然而肯尼迪与吴庭艳在同一个月相继横死,让后续的一切安排都变成了泡影:美国的掌舵者从侧重外交,关注东亚的肯尼迪,换成了将美国国内问题放在第一位的副总统林登约翰逊。

在肯尼迪执政时期,由于理念上的矛盾,林登约翰逊一直被肯尼迪与他的核心圈子排挤在外;在林登约翰逊的眼里,越南的价值跟他的副总统职位差不多——一文不值;林登约翰逊想要大展手脚的地方不在东亚,不在中东,甚至也不在欧洲,而是在美国国内:于他而言,总统权力的价值并不在于遥控万里之外的某个国家,而在于可以影响民权、民生、医保、教育等等与美国人民息息相关的事物,他要在美国建设“伟大社会”,至于越南——管他的越南呢。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约翰逊准备完全放弃越南,他虽然不支持肯尼迪的越南政策,但艾森豪威尔的多米诺理论还是信的,在美国国内建设需要更多精力与资源的情况下,越南问题的边缘化是无法避免的——如果没有东京湾事件的话。

这里说的东京湾,指的不是日本首都那个东京湾,而是位于北越与我国海南省中间的那个东京湾(也称北部湾),1964年8月,正在配合南越海军对北越进行沿海破袭作战的两条美国海军驱逐舰宣称他们受到了北越海军鱼雷艇的袭击(如今比较公认的结论是05年的CIA调查报告,认为不存在鱼雷艇,只是雷达故障);海军遇袭的消息传回,美国公众什么反应不好说,但是美国国会迅速群情激愤了起来,在极短的时间(不到三天)内迅速全票通过了“东京湾决议”,给约翰逊开出了一张近乎无条件,无限制的空白支票,要求他扩大对越南的介入,向东南亚条约组织的成员确保美国不会在中苏的压力下弃他们于不顾。

在国会(同时也在即将到来的选举)的压迫下,美军获得了直接介入越南的授权,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上,这场战争该如何介入?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美国国内的政策制定者之间仍有不同意见。

正如之前提到的那样,林登约翰逊在就任总统之前一直都是白宫的边缘人;这种亲疏关系明显的小圈子使得约翰逊与肯尼迪留给他的顾问们之间一直若即若离:约翰逊不相信肯尼迪挑选的顾问们,而顾问们也不知道该如何突然之间手握实权的约翰逊相处,这种隔阂最后演变为了著名的“星期四午餐会”制度——约翰逊只在他的私人聚会里和他挑选过的顾问讨论真正的国务,其余不受他喜欢的人只能读报告了解发生了什么和要发生什么。

在这种顾问们小心翼翼,不敢违逆的背景下,早在东京湾事件之前,被派往越南实地调查的国防部长Robert McNamara便向约翰逊保证,只要美军还在,越南的局面就可以维持,哪怕美军必须撤离,最差的结果也不会比朝鲜半岛更差——也正是基于Robert McNamara的这个保证,约翰逊最终得出了基于“逐步升级”理论的越南策略:在避免与中苏发生冲突的前提下,通过有限轰炸和陆上行动,制造北越无法承受的损失,以逼迫北越放弃武力解决南北冲突的打算。

然而,越南人的意志比美国人预想中要坚韧得多:美军在接下来的四年里,派驻到越南的军队数量从一万上升到五万,再上升到十三万,再上升到十九万,最后上升到四十七万,尽管美军在战场上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每次战斗都能给北越造成沉重的打击和伤亡,但是不管美军如何增加兵力,如何扩大空袭,撒下多少落叶剂(“橙剂”只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种),烧掉多少村庄,数出来多少尸体(设定杀人目标,认为伤亡达到某个数量,超过北越的补充速率,北越便会因为承受不了损失而被迫求和,是大本营参谋本部精神成员,国防部长Robert McNamara的一个伟大发明)北越总是能迅速恢复,并且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而战争的长期化也造成了更多的问题——

由于没有正式宣战,所以也无法进行新闻管制,电视中毫不遮掩的血腥画面使得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日益高涨:适龄青年们开始往加拿大和欧洲流动,走不掉或者不想走的开始组织反战游行与集会;人口比例占少数,但是被征召概率却远大于白人的少数族裔们也开始拒绝征召(典型如拳王阿里);当春节攻势之后国防部准备再次增兵二十万的计划被泄露时,处于征召年龄内的青年与他们的父母们开始聚集起来——美国,而不是越南变成了不愿承受更大损失的一方,用约翰逊在回忆录中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走不了,能够动用的力量又打不赢,现在我连自己该干什么都不知道了。”

缓和战略——尼克松的新思维

单就军事实力而言,美国毫无疑问的始终具有将北越彻底摧毁的能力,但是问题在于,没有哪位总统具备相对应的决心与意志去承担这个选择的代价——越南再怎么重要,也不可能比欧洲更重要,将全部军事力量投入东亚,意味着将欧洲地区的软腹露给华约;同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尚未瓦解,美元也未与黄金脱钩的情况下,美国疲软的经济仅是维持现有状态便已非常困难,扩大战争更是无从谈起——如果说肯尼迪思考的是如何在越南取得胜利,约翰逊思考的是如何维持现状的话,那么当尼克松进入白宫时,他所面临的问题已经变成了美国究竟需要采取何种行动,才能在越南体面的离场——或者按照他在当选后的全国演讲中所强调的那样,达成“美国需要的”和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尼克松提出了他的新政策:缓和(detente)。

缓和的第一步,是扩大在越南的战争:扩大美国轰炸目标的范围至北纬十七度线之外,同时扩大美军行动的范围至老挝与柬埔寨——这并不是一种矛盾,事实上,这是美军撤出的第一步:将战争“越南化”。为了实现竞选时结束战争的承诺,尼克松需要在短时间之内减缓北越对于南方渗透,争取到时间让美国可以武装更多的南越军队,并且让他们逐步取代美军在地面战场上的位置;而美军地面部队完成撤离之后,只要还有美国的空中力量优势作为保险阀,那么凭借人数上的优势(1975年美军完全撤离时南越有大约110万武装部队和“世界第三”的空军)南越政权应当能够独自生存,不至于影响整体战局的稳定。

从1969年底到1972年初的两年多时间里,美军驻扎在越南的部队迅速从近50万缩减至6万左右,同时地面战斗几乎全部交给了南越军队,美军只保留了一部分空军力量与少量军事顾问,同时北越在此期间发起的大部分进攻,包括精心策划的复活节攻势也都被南越军队挫败,甚至还组织了针对北越位于老挝境内补给基地的蓝山719行动(这场战斗南北越双方都认为自己达到了目的);尼克松的越南化计划执行得很顺利。

至于真实情况,按照目前已经解密的尼克松与基辛格的通话录音来看,到了75年美军基本完全撤离之时,他对经过美国数年苦心栽培之后仍然一无是处的南越政权已经彻底丧失了信心,对于美军完全撤离的后果也完全清楚,但是南越政权的死活已经不在尼克松的考虑范围之内了:他亲口在录音里对基辛格说,“如果我们走了之后南越政权要倒台,那就让他们倒去吧”,因为他的目的一直都很明确:体面的撤退;当撤退已经完成之后,南越政权的死活就不再是美国的问题了——美国接下来最重要的目标是缓和政策的第二步,扩大美国对苏联与中国的接触。

尼克松与中国的接触,相信读者们应该都很熟悉,中美建交与上海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之间外交正常化的第一步,而尼克松的选择放在几十年之后,中美外交联系紧密的今天看来也许非常正常以至于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地方,但是这种“正常”放到尼克松所处的时代,那个对于共产主义的恐惧正值最高峰的冷战时期,其实才是最大的不正常以至于尼克松的访华行程被称之为“震惊世界的一周”——这意味着美国的外交政策在中苏问题上不再以意识形态挂帅,而是转向更加务实的现实主义。

也正是基于这种现实主义,美国开始采取新的姿态来接触苏联——不仅承认了苏联也是一个有资格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强权;也承认了苏联的影响范围(spheres of influence),不再追求过于理想化的目标,而是立足于与苏联达成共存,而这种新姿态的结果,最终落实为了战略武器限制条约、赫尔辛基条约、美苏基本关系协议等条约;一方面确立了欧洲的基本国际边界,另一方面也确立了美苏之间的新的共存方式:有限竞争,通过代理人战争解决问题,避免直接冲突。

尼克松的选择,自有其背后的客观因素:第一,三次美元危机与通货膨胀的压力使得美国必须退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同时稳定国内经济,而在苏联常规军力与核军力都达到甚至超过了美国的70年代,想要在维持高强度对抗的前提下实现这一点是不现实的;第二,国内民权运动此起彼伏,被越战激化的族群分裂迫使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在国内政策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与关注来弥合伤痕;第三,中苏之间的矛盾使得美国发现了从共产主义阵营内部获得同盟共同对抗苏联的机会,而这种机会也是无法通过全面对抗的政策来实现的;第四,欧洲同盟们也需要美国降低对抗的烈度与情绪,以获取更多的与东欧诸国的交流机会(典型如西德的“东方政策”)。

当然,南越的彻底覆灭(这个时候尼克松已经因为水门事件而下台,由福特接任总统)也为美国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之所以必须在此提及,是因为这些经验在接下来的另一场战争中被采纳与使用——也即是两个学派:改革学派(reform school)与胜利学派(win school),其中改革学派的观点直指战争的深层驱动:别再玩国家建设( nation-building)了,推翻一个主权国家再扶持一个代理人政府不仅昂贵,而且一旦入局就很难抽身而出,二战后在西德与日本的成功经验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无条件复制的范例;而胜利学派的观点则只针对方式方法:下次出现越南式的局面,必须避免逐步升级的添油战术,要么置身之外,要么全力以赴。

改革学派与胜利学派的观点,在里根时期进一步的发展为了一个新的指导纲要:Weinberger-Powell Doctrine(其中Weinberger指的是里根的国防部长的 Caspar Weinberger,Powell则是小布什时期的国务卿Colin Luther Powell,两者是承接关系而非平行关系),其中涉及到了Weinberger与里根的国务卿George Shultz的分歧:如何定义使用武力的必要性?

按照 Shultz的理论,在国际事务中,最具有说服力,也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就是武力,没有强制力背书的外交政策就是废纸一张,所以对于使用武力这件事情,必须定下高敏感低阈值的标准,而Weinberger的观点则与他相反:低强度,四处出击,根据需求缓慢升级的添油战术只会不必要的消耗人民对于战争的耐心与容忍度,同时也无助于解决任何问题,所以必须慎言使用武力,设立低敏感度高阈值的标准,只在有明确的目标,普遍的支持,万全的准备和核心利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才能考虑使用军队来解决问题,而一旦下定决心要动用军队,就必须全力以赴,投入最大的力量一次性解决问题。

美国在越南这几十年,当然不能算成功,但是实际上也不能说失败。东南亚地区的局势和韩国,日本,拉丁美洲或者中东都不一样,李承晚之后的韩国政府班子虽然是军政府,但那也是日本人几十年半本土化殖民体系培养出来的,至少有合格程度的组织和利用资源的能力,所以美军哪怕撤走也能稳住局面,而南越自吴庭艳死球之后一茬不如一茬,离了美国的钱连军饷都开不出来,倒台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说美国彻底失败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实际上是一体的,美国虽然没扶起来吴庭艳,但是至少扶起来了朗诺和拉富马,把越南的统一拖到了中苏交恶前后,这个时间差其实是非常宝贵的。如果美国一开始不进这个烂泥坑,不管吴庭艳,那他们管不管东古拉赫曼?管不管苏哈托?后两者哪儿比吴庭艳强了?他们能活是因为南越没死,而不是他们没那么烂,而中苏交恶中美破冰之后,东南亚地区最大的革命输出者消停了,南越死不死都无所谓了,事实上越南一统一就开始想搞大印支联邦,这个时候中美反而一起扶红色高棉折腾越南了。

所以说,就算美国不在南越流血撒钱,他们也得在马来西亚,印尼流血撒钱,如果咬死了不去东南亚,那么赤化之后的东南亚就切断了马六甲,甚至会向泰国,缅甸甚至印度扩散,就这么利滚利下来,真到了必须下场的时候,流的血撒的钱就不一定只有越南那一点了。


精选留言
  • 65
    那个“大本营参谋本部精神成员”可以说相当灵(昭)性(和)了~
  • 36
    而Weinberger的观点则与他相反:低强度,四处出击,根据需求缓慢升级的添油战术只会不必要的消耗人民对于战争的耐心与容忍度,同时也无助于解决任何问题,所以必须慎言使用武力,设立低敏感度高阈值的标准,只在有明确的目标,普遍的支持,万全的准备和核心利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才能考虑使用军队来解决问题,而一旦下定决心要动用军队,就必须全力以赴,投入最大的力量一次性解决问题。 美国人用无数的金钱和人命印证了孙子兵法: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24
    没有办法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盟友;不能完美的掌握军队的力量(收放自如,指哪打哪,瞪谁谁怀孕)。 这美国……不像想象中那么强,(当然了,独立日里他们都开始打外星人,这个笑话我们可以另外讲,最骚的是这个笑话在《超级战舰》里又讲了一次)
  • 22
    就算美国不在南越流血撒钱,他们也得在马来西亚,印尼流血撒钱,如果咬死了不去东南亚,那么赤化之后的东南亚就切断了马六甲,甚至会向泰国,缅甸甚至印度扩散,就这么利滚利下来,真到了必须下场的时候,流的血撒的钱就不一定只有越南那一点了。 这个论断有意思。
  • 19
    国家利益高于意识形态间的分歧,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才可能会成为一个好的领导人。
  • 9
    意识形态是服务国家利益的工具,根据需要或大或小,或存或续。。。
  • 8
    很连贯,期待下周更新?
  • 7
    所以美帝在越南损失惨重几十年才学会“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的基本功。。。真是个好学生
  • 5
    事后诸葛亮的看法,回顾历史,是不是美帝在越南焦头烂额时,是解放宝岛的好时机?不过那时候宝岛的海军空军,应该比大陆强不少,尤其是空军?
  • 5
    当时肯尼迪这个新贵家族太上头了,和巴顿将军一样被干掉了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