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商人姆努钦 | 404厂

1911年5月,大清帝国行将就木,67岁盛宣怀却老树开花,在庆亲王奕劻为首的“皇族内阁”里当上了邮传部尚书。这位晚清巨商戴着鲜红的“顶戴”,昂然立于内阁一众八旗勋贵之间,俨然大清朝中流砥柱。

但任谁也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后,大清国就被“盛尚书”一纸“铁路国有令”搅闹得天翻地覆,武昌起义三声枪响,“三百年祖宗基业”轰然倒塌。

大清亡了,盛家的产业却依旧兴旺发达。民国建立以后,这位晚晴最大牌的“红顶商人”继续在租界执掌着汉冶萍公司和轮船招商局。四年后,盛宣怀去世,他的葬礼惊动了整个上海滩,2.5公里长的送葬队伍,耗费了整整30万两白银,上海市民艳羡地称之为“大出葬”。而此时,大清国的皇室正蜗居在紫禁城的北部,从太妃到太监,靠变卖宫中古玩度日。

呵,商人。

呵,当国的商人。

百年之后,万里之外,美国文官没有“红顶戴”,然而,同样是商人出身的美国财长姆努钦却时常系着一条“红领带”。

——这种不够优雅甚至有些粗俗的颜色,显然在美国的“高端”圈子里面并不受欢迎,却和特朗普最常见的造型相得益彰。

2016年11月的最后一天,在大洋彼岸权力中心的椭圆形办公室中,姆努钦系着他那条夺目的鲜红色的领带,面对主持仪式的副总统彭斯,他左手按着《圣经》,右手举至齐眉,宣誓就任美国第77任财政部长。

瘦削的姆努钦身后,体格壮硕的总统特朗普像极了一个稳固的靠山,这位高调张扬的总统那一天一反常态地系着一条低调的深蓝色领带——似乎,面对棘手的金融体系,莽撞的总统也识趣地知道,谁才是此刻的主角。

▲财长就职仪式上的姆努钦与特朗普

在资本主义世界,财政部长可以说掌握着一国命脉,英国首相最早的称谓,便是“首席财政大臣”。而在美国这样一个央行(美联储)名义上还不是公共机构的国家财政部长的地位甚至仅次于负责外交事务的国务卿,居于参赞全球最大军事力量的国防部长之前

一百多年来,美利坚的经济命脉,靠着名义上是民营资本经营的美联储和联邦政府“两条腿”走路。而如今,联邦政府的财政大权,也掌握在这位56岁的犹太商人手中。

 

01

 

“今晚,这是我极大的荣幸,来向美国人民任命我们新一任合众国财政部长——史蒂夫·姆努钦。史蒂夫,我想恭喜你。有很多人垂涎这个职位;很多人,很多非常成功的人……”——特朗普

姆努钦宣誓就职前几分钟,特朗普用他那特有的“玩世不恭”的语调向人们简短介绍了这位新任的财政部长——在接下来的四年里,他将执掌全世界最大经济体的财政政策。

在美国,比姆努钦有钱的富豪多的是,比姆努钦学养更深厚的学者多的是,比努姆钦政治经验更丰富的政客也多的是,可是1962年出生的姆努钦,却在美国一众“非常成功的人”当中脱颖而出,登上了财政部长的宝座,握紧了这位同样商人出身的总统的“钱袋子”。

姆努钦今年56岁,与73岁的老总统特朗普相比,显得身强力壮,活脱脱一个“花花公子”的形象,在华府一众老狐狸里,也显得“年轻有为”。

年轻有为的花花公子,当然是不能没有点桃色新闻的。

2016年底宣誓就职的那一天,在姆努钦左手边手持《圣经》的露易丝·林顿还只是他的未婚妻。这位生于1980年的好莱坞女演员,2017年,终于和年长自己17岁的姆努钦结了婚,成了后者的第三任妻子。

而就在当年,美国媒体爆料,姆努钦动用政府的飞机去肯塔基州观看日蚀,而且还顺带利用“三公经费”带上了露易丝。

姆努钦为此辩称:“肯塔基人很看重日蚀,但我作为一个纽约人,我对观测日蚀没有一丁点兴趣。”

——毕竟,姆努钦在履新之前也是个有钱人,还不至于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三公经费”问题折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在补交了露易丝的595美元费用之后,这个花边新闻也再没掀起什么波澜。

▲路易斯·林顿,一位苏格兰出生的好莱坞电影明星,最终成为美国财长夫人

大佬们多多少少都有些寻常人的爱好。“股神”巴菲特喜欢在牌桌上小赌怡情,“悔创阿里”的马云喜欢在西湖边打打太极,出身“普通家庭”的马化腾喜欢闲暇时吞云吐雾。

姆努钦的爱好,大概就是他的电影梦了。

2004年,作为副业,姆努钦创立了沙丘娱乐(Dune Entertainment),主要给“20世纪福克斯”的一些电影做融资支持,其中包括《金刚狼》系列电影以及《阿凡达》。

虽然在自己的爱好上成绩非凡,但姆努钦作为金融家的生涯其实并不算励志。

洛克菲勒说“三代培养一个贵族”。巴菲特也好,姆努钦也罢,这些世界政治经济领域的顶级玩家,其实他们也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巴菲特的父亲是内布拉斯加州在华盛顿的众议员,巴菲特很小的时候就混迹于美国的“元老院”。

再看姆努钦的家世,其祖父是贩卖钻石珠宝的俄裔犹太人,其父更是在顶级投行高盛耕耘多年,其母也在上流社会打拼多年,留下了一大笔可观的遗产;所以,以其家境之殷实,姆努钦有点电影艺术鉴赏水平便不在话下。为此在好莱坞结下一段姻缘,真也不足为奇。

读完高中,姆努钦毫无悬念地去了美国顶尖的耶鲁大学。大四那年,姆努钦加入了耶鲁一个神秘的组织“骷髅会”——这个神秘的校园组织吸纳了耶鲁一大群“有志上进”的“二代”们,父子皆为总统的布什家族就是其中的成员。

同样是因为“父荫”的缘故,还没毕业,姆努钦就得到了去高盛接受高水平的金融教育的机会,从耶鲁毕业后,更是留在高盛继续工作。

 

02

 

从1985年大学毕业,到2002年,姆努钦在高盛工作了整整十七年。

这一年,刚刚过了40岁高管姆努钦终于决定,要“单飞”了。此时,他已经身兼高盛执行副总裁、管委会委员、首席信息官等要职,手里的股票估值达到4600万美元。

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尔森·贝兰克梵说,这个青年高管是一个“非常聪明,有野心的人”。

事实证明,老上司看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当四十岁的姆努钦终于下定决心离开高盛以后不久,高盛随即陷入了一系列的麻烦之中,此后,随着金融危机的逼近,这家全球顶级的财富公司一天天走上了下坡路。

▲高盛集团总部,无数金融精英的梦想之地

是“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还是嗅觉灵敏的姆努钦看出了高盛内部危机的端倪,及早抽身而退?这个问题可能得等到这位老奸巨猾的商人退休以后,想写回忆录的时候,才能看出点端倪来了。

不过,姆努钦可不是第一次这么幸运了。据说,他的母亲有一位好朋友,名叫麦道夫。当时,美国上流社会都愿意给这位投资专家投钱——他生活奢靡,看起来不缺现金流,给投资人的回报也远超市场预期;不仅如此,他还曾是美国纳斯达克的主席。这一切都让他可靠得闪闪发光。从1990年代开始的近二十年里,他游走在美国富人俱乐部、犹太人社团之间,渐渐成了美国最大的可独立从事证券交易的交易商。

姆努钦的母亲,一位成功的基金主任,也是麦道夫的老朋友兼大客户。在她去世时,给姆努钦兄弟俩留下了一大笔给麦道夫的投资。姆努钦和他的哥哥算了半天,总觉得麦道夫的账目有问题,思来想去,他们把母亲的投资折算成320万美元,早早逃离了麦道夫的“小池塘”。

没过多久,金融危机爆发,麦道夫的“庞氏骗局”破产;2009年华裔美国联邦法官陈卓光判处麦道夫150年监禁。梦工厂总裁卡森伯格、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自称“中国最好的职业经理人”“打工皇帝”的唐骏,全都载在了里面,姆努钦却是毫发无伤,全身而退。

这两次“逃顶”生意以后,全世界都知道,这个犹太小子,真的不简单。

 

03

 

离开高盛,姆努钦跟索罗斯干了两年。后来,索罗斯给了他10亿美元,帮他创立了“沙丘资本管理公司”。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谁能靠做空自己祖国赚钱,还能赢得世界尊敬,那这个人就是索罗斯了。被这位金融大鳄玩趴下的富豪、商业帝国乃至主权国家数都数不过来,连自己的“祖国”美国也被他摆了不止一道——也就1997年在中国香港吃过一次瘪。

而能得到索罗斯赏识的姆努钦,发起“国难财”来也从来是毫不手软。

金融危机的前夜,嗅觉敏锐的姆努钦义无反顾地杀入了即将被次贷危机席卷的房地产行业。

不过与以特朗普为代表的传统地产商不同的是,姆努钦干的不是“盖房子”的生意,而是逼别人用房子抵债的“催收”生意。他利用自己在高盛期间积累的住房按揭贷款方面的经验和资源,在金融危机席卷下的美国“大杀特杀”。

——简单来讲,就是先是买下业主由于现金流困难而正在贱卖的物业,完成略带残酷的产权变更之后待价而沽;或者向陷入资金困境的业主提供贷款。

当然,资本主义不是搞慈善,借新还旧,以债养债的模式无异于饮鸩止渴。

在次贷危机的时候,姆努钦琢磨上了特朗普的几处产业。一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圣地夏威夷檀香山(火奴鲁鲁)的特朗普国际酒店,另一处在五大湖畔的风城芝加哥。

当然,特朗普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为了延长贷款期限,在2008年把姆努钦告上了法庭。这场官司打得阵仗不小,但特朗普也没占到什么便宜。后来,随着两人的庭外和解,这场官司也就不了了之了。

那时候,特朗普只不过是富人圈子里面的边缘人物,圈内有头脸的富豪们多半会称赞麦克·布隆伯格(彭博社的创始人),而对这个纽约的“暴发户”不屑一顾。

特朗普自己也实在不像是那个圈子里长大的样子。甚至在今年的G20峰会之前,作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在这次访日期间会见企业家代表时,竟然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直呼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的掌门人丰田章男为“Toyoda”(丰田), 就连“Mr.”(先生)这样最基本的礼节性称谓都没有加——如果在三年前,财大气粗的丰田章男恐怕得当场拂袖而去。

难怪人们说,“权力是男人最好的美容剂”。

特朗普早年间写过一本书,叫做《交易的艺术》。只是那个时候出版商还把特朗普译为“川普”。不过说句实在话,读完那本书之后,大部分读者的感觉是索然无味。如果说《人类简史》三部曲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素材让读者手不释卷的话,那么“川普”的著作里面讲了什么,估计以后被人问起之时,读者只能依稀想起“年轻时读过”。

▲特朗普说,这本《交易的艺术》是他本人第二喜欢的书,仅次于《圣经》

这么一个人竟然成了美国总统。

人呐,就都不知道,自己也不可预料。

姆努钦大概也不会想到,曾经在圈子里面广受白眼的特朗普有一天能骑到昔日身边朋友们的头上。所以说做人还是得留有余地,毕竟“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04

 

富豪也是人,而且也都想做受知识分子和年轻人喜欢的体面人。

财富虽然极大地便利了他们的生活,但他们依然摆脱不了七情六欲,依然逃不开人性的弱点。鄙夷也好,仇恨也罢,顶级富豪圈子中对特朗普的不屑似乎成了群体中一种默契的“政治正确”。

这种所谓的“政治正确”也同样弥漫在民调数据当中。一般而言,2016年大选中,希拉里是大学校园里的“政治正确”,如果一个大学生公开宣称自己站在特朗普一边,那么周围的同学往往会急忙与其划清界限。

除了齐泽克还在操着一口南斯拉夫英语警告大家:特朗普可怕,但希拉里把我吓坏了。

但几个美国的中产阶级能像齐老爹那样肆无忌惮地说真话呢?

一时间,除了极右翼选民可以肆无忌惮地为特朗普摇旗呐喊,被加在中间的摇摆选民其实很难做人——为了保持自己的生活关系不受影响,面对媒体镜头,他们学会了“闷声发大财”,这也是造成大选民调数据失真的一个原因。

二战以后,整个英语世界的知识分子都被纳粹和古拉格吓怕了,整整几十年间,他们讨论的议题一直是“怎么防止出现一个极权社会”。

小时候跟父母从苏俄逃到英国,后来又在“大清洗”时期在莫斯科当过外交官的犹太人以赛亚·伯林说,苏联搞出大清洗,是因为他们怀着一个积极的目标:要把全世界变成一样的。所以,伯林认为,西方世界应该搞多元化,反对现成的“普世价值”。

但是从德国逃到美国的犹太人列奥·施特劳斯却认为,德国人之所以把希特勒选上去,就是因为笃信“相对主义”的魏玛德国没有一个“绝对”的价值观,结果把反对民主的希特勒用民主的方式推上了权力的巅峰。所以,必须树立一个“普世”的“绝对价值”。

几十年后,不管嘴上说怎么笃信“多元价值观”,美国精英阶层身体还是很诚实地接受了施特劳斯的理论,把特朗普当成了“洪水猛兽”,一心要把他摁倒在摇篮之中。

这个时候,看似“四面楚歌”的特朗普向“老对头”姆努钦递去了橄榄枝,希望他能为自己的竞选团队乃至未来的新政府管理财务。

在最后一刻,这个精明的犹太人接受了特朗普的邀请,成为其竞选班子的财务主管。

听闻此事,姆努钦的朋友圈炸了锅。

“加利福尼亚和纽约的很多人不想和我做朋友了。”姆努钦长叹道。

 

05

 

在最后最后一刻出山,好像显得迫不得已;但其实姆努钦却是精明得很,会得一手两面下注的高超本领。

2016年大选之前,在姆努钦的献金名单当中,36笔捐款给了民主党人,11笔捐款给了共和党人。在2016年年初,姆努钦的献金对象是两位民主党人Kamala Harris和Michael Wildes,但也仅仅是4000美元的小额捐助。但是,在形势初露端倪之后,姆努钦押下了自己的筹码,他个人向共和党献金40万美元,献金对象当中就包括特朗普。

只不过,物议汹汹,不到最后一刻,这只老狐狸是不会明摆着站稳立场的。

特朗普赢得纽约州共和党初选后,姆努钦出席了他的庆功宴;这样看来,姆努钦心里大概早就蠢蠢欲动,只是故作矜持以其抬高价码,“口嫌体正直”罢了。

与站稳了“政治正确”高地的希拉里不一样,特朗普的竞选很难在白领和中产阶级喜闻乐见的大型电视节目和网站上占据有利地形。但是,在“被淹没的大多数”那里,这个犹太富豪有的是拉票还赚钱的招数。

比如,特朗普团队自己开了家店,出售印有特朗普竞选标语的文化衫、棒球帽、旗帜等等“周边产品”。选民们花钱买了这些东西支持特朗普竞选,最后钱还被特朗普的竞选团队赚走了。

相比之下,一直在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站上砸广告的希拉里团队,真是一分钱的本也收不回来了。

大选最后阶段,姆努钦已经为特朗普团队筹到了42.5万美元。而这笔经费,又有四分之一被投到了特朗普名下的企业。别人竞选花钱如流水,特朗普这一趟竞选,却稳稳地赚了一大笔。

以至于当时有人怀疑,这位年近古稀,说起话来没着没落的大富豪,是不是准备借机炒作一番,赚点钱就走的?

▲竞选成功,志得意满的特朗普,其实还借机发了一笔小财

2016年底,美国“沉默的大多数”把特朗普“推”进了白宫,生财有道的姆努钦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美国新一任的财政部长。

经过与“老对头”这一番勾兑,姆努钦从“许多非常成功的人”当中脱颖而出,坐上了财政部长的宝座,不仅是总统的第5顺位继承人,而且他签字生效的文件将影响着美国甚至全世界的经济发展态势。

他成了“成功者中的成功者”。

 

06

 

美国的富豪有千千万,但在任的财政部长只有一个。如果向有所作为不负平生所学,财政部长这个位置上发挥的光和热可以照亮更多的人。

同样,商人出身的总统特朗普也是一样。

虽然看起来,他们好像是两种商人。

二百多年前,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六个月前,启蒙作家西耶哀斯写了一本小册子《什么是第三等级?》。他说:

“第三等级是什么?是一切,是整个国家;第三等级在政治秩序中的地位是什么?什么也不是;第三等级要求什么?要求取得某种地位。” 

当然,在西耶哀斯眼里,这个第三等级可不是农民、手工业者和无套裤汉,而是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十多年后,这位曾经革命的推手成为了皇帝拿破仑的忠实拥护者,只因为他颁布了一部保障资产阶级利益的《民法典》,在启蒙作家眼里,戴上皇冠,解散议会,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不是说商人就一定没有“政治操守”和“社会理想”;商人群体中不乏一些很有立场、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但古人说“慈不掌兵,义不带财”,干一行就得像一行,这种斤斤计较的“务实”理性,在一个浸淫商场多年的人身上,总还是要有一些的。

上任三年来,姆努钦和特朗普的政府在财政方面,可以说是颇有动作:简化税收体系、放松金融监管、推动“房地美”和“房利美”私有化、对华态度也比彭斯等特朗普团队的其他成员要“软”得多。

▲现实中,华尔街的“公牛”面前,还没有过“无畏的女孩”

尽管华尔街和硅谷很多人不再是他的朋友了,但姆努钦还一直是他们最忠实的“朋友”,毕竟,四年或者八年过去以后,还得回去吃那碗饭。

当年,美国政府为了应对2008年的次贷危机,把“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经营房屋贷款的龙头企业收归国有。在次贷危机的“拖累”之下,“两房”手上全都是坏账,加上政府接管,股价跌得一塌糊涂。

金钱的“血腥味”自然逃不过对冲基金的大小“鳄鱼”敏锐的嗅觉,一小撮兴风作浪的买家纷纷入场抄底。现在,经过了十年的复苏,美国的房地产业又焕发了活力。《赫芬顿邮报》算了一笔账,哪怕“两房”的股价只是涨到30到40美元,投机者们能拿到的收益也是个天文数字。

现在,对冲基金出身的姆努钦当上了财政部长,这项私有化方案当然得明明白白提上日程了。

刚一上任,姆努钦就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网采访的时候明确表示:“两房”需要改革,不能再由政府控制了。消息一出,“两房”股价急剧飙升。

当年为了接管“两房”的烂摊子,联邦政府拿出了1198亿美元给房利美,716亿美元给房地美当“援助金”。而这几年间,“两房”上交给财政部的利润累计已经高达2797亿美元。从账面上看,纳税人的钱好像是连本带利还清了,但是,对打“民意牌”上位的特朗普来说,“两房”捏在政府手里,的确能给急于购房的美国人吃一颗定心丸。

毕竟,在“两房”私有化的年代,房贷利率要比现在高得多。

不过,从经济数据上看,美国房地产已经走出了危机,再维持政府管控下的低利率好像也没什么必要,这也是姆努钦和他背后的金融大佬们要把这笔财富“提现”的重要动因。

三年来,市场一直关注着“两房”私有化的进程,姆努钦说要“私有化”的时候,市场一阵欢呼,股价暴涨;姆努钦态度暧昧,迟迟拿不出时间表的时候,市场又一片惨淡,“两房”的股价甚至一度跌了11%。

不过,现在看来,这场私有化的盛宴还是大势所趋。毕竟,特朗普向“草根”们许下再多诺言,他和他的财政部长也知道,自己究竟是在与谁“共治天下”。

 

07

 

姆努钦不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商人财长,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

比如上一位共和党总统布什内阁的保尔森,曾经是尼克松的总统幕僚助力,水门事件后去了芝加哥银行,后来又去了高盛,在商场混迹多年,号称“华尔街最赚钱的银行家”。

但是像姆努钦这样一位毫无从政经历的“素人”担任财长,在美国历史上可谓是凤毛麟角。

而且,他还出身于特朗普最不待见的“高盛”。

西方的媒体说,你看看,这个老家伙就是这么没有逻辑,嘴上骂着高盛,最后请了一位高盛出身的“政治素人”来当财政部长。

平心而论,这项任命,才是一个着眼现实的政客该有的城府。

特朗普不待见高盛,无非是因为在竞选的时候,高盛把宝全压在了希拉里身上,特朗普因此对这家名列全球最大投资机构的集团公司的政治眼光嗤之以鼻。但是,美国历史发展到今天,谁也无法否认,最懂金融的一批人都在这些投资机构里。

更何况,在竞选阶段,姆努钦已经向特朗普证明,他的确是一个理财好手,让他掌管联邦政府的钱袋子,总统是能放心的。

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已经过去了一多半,与姆努钦一样出身高盛的白宫经济委员会主任加里·科恩、通讯主任斯卡拉穆奇、副国家安全顾问蒂娜·鲍威尔纷纷离职,只有这位财政部长还坚守岗位,与这位“老冤家”“君臣相得”,其乐融融。

大国政治,“原则”“立场”当然不能不讲,但对于把“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挂在嘴边的特朗普来说,选一个务实、低调,但是能干事儿的财政部长,比选一位跟着他一起怼天怼地的副总统要重要得多。

这不,副总统彭斯在到处大嘴惹人的时候,姆努钦正在紧张地打电话下文件,敦促美国公司尽快给华为恢复供货,把总统想要在大选前收拾好烂摊子的指示落实下去。

更何况,站在特朗普“对立面”的华尔街和硅谷的大佬们嘴上说一套,但还是需要一位代言人在特朗普身边为他们谋利益打算盘。

仔细想想,号称“灯塔”的美利坚,也就那么回事儿。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