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认真想想,我小时候对端午节,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
应该是吃鸡蛋,门楣上插野艾。小时候鸡蛋稀罕,有鸡蛋吃就是一种享受,野艾是田间地头荒地上都有,随手就可以割一点回来。所以不稀奇,也不稀罕。
没有人告诉我是为了纪念屈原。
我知道屈原这个名字很晚,应该是看电影,露天电影,放香港电影《屈原》,当时觉得这个名字好奇怪,居然是姓屈,在那之前,我不知道还有人姓屈。后来读高中了,才知道,我们那里几十里外的乡镇,就有人姓屈,而且数量很多。
那时候的电影,都是《地雷战》、李向阳之类,第一次知道可以用人名做电影名。
对电影的印象很模糊,只记得有鲍方,有朱虹,有鲍方的女儿鲍起静。
为了写这段,百度了一下,制片人居然是李安,1975年的电影,应该不是后来《藏龙卧虎》的导演李安。
印象最深的,是婵娟,是屈原的侍女。居然就是鲍起静演的。之所以印象深,是觉得婵娟这个名字好。
雄黄酒应该是南方的习俗,赛龙舟也是,因为在我小时候,这些观念,绝对不存在。
所以后来看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里面出现喝雄黄酒的情节,我就说,这些,在我小时候的生活里,是不存在的。
02
读初中的时候,基本上不上音乐美术课,因为没有老师。后来我堂哥张庆安,成了公办老师,他开始教我们美术和音乐。整个初中阶段,我印象里,他教了我们两首歌,一首是周璇演唱的《四季歌》,一首就是电影《屈原》里的《橘颂》:
前几天在机场的书店里,看见梁惠王的一本书《悠悠我心》,里面也提到这首歌,昨天还看到澎湃上选了他的这段文字:《端午思屈原,为什么橘颂是一首伟大的作品》。
程十发 《屈原橘颂图》
其实,我印象里看到的最早的香港电影,应该是《巴士奇遇结良缘》和《三笑》。《巴士奇遇结良缘》的导演是张鑫炎,就是后来拍《少林寺》的那个,男主人公是方平。《三笑》就是唐伯虎和秋香的故事,演秋香的是陈思思。这个秋香,比后来巩俐的秋香好看多了。
印象最深的是里面的那一段歌曲,唐伯虎求二奶奶把秋香婚配自己:尊一声二奶奶听我表一表,华安本是块好材料。
03
我第一次知道婵娟这个词,是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一个废弃的香烟壳子,上面有人用圆珠笔抄录了一首词,写在里面的金箔纸的反面。现在的香烟都不是这样了,估计有人会没有印象。我记得那香烟壳子是大前门牌的:
诗是抄录在反面的,我那时候,还不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苏轼苏东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那时候不知道这是苏轼写给自己兄弟的,只是觉得很美好。为什么美好,不知道。
那是精神粮食匮乏的时代。很少有书读,找到一本书,真的像高尔基说的,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那个时候,粽子,也是没得吃的。我说过了,有鸡蛋吃,就很好了。那是贫穷的年代,现在回想起来,似乎又是丰沃的时代。
04
前两天在微博上看到这张照片:
有文字解说:这新华社编发的一张照片:1994年,湖北三峡坝区三斗坪镇东岳庙村黎开英之子望军,在全国高考中以651分的好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乡亲们纷纷来到他家祝贺,黎望军不停地给大家夹菜以示感谢。
别以为知识改变命运,其实是制度改变命运!
有人跟帖评论:从清华官网上能查到,望军现任广汽本田某制造工厂部长。
05
还是从微博上看到的一段文字:
选择一种生活跟买鞋不一样,甚至跟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关系也不大。过日子的意义在于抱团,和另一个人身上的你自己抱团,还需要回忆、墙壁、碗橱、餐具抽屉等等来帮助你知道各种东西都放在哪里。
有人专门私信我,要我把这个图放在这里。
-
張巖
-
Liu GZ
-
MR.zhang
-
不言不语
-
大海
-
无花果
-
张晓丹
-
Ricky
-
航空老人
-
佛系
-
阿雄
-
明辨笃实
-
?鲁迪?世界?
-
齊天大勝
-
海微澜
-
谌chen 映
-
寒山和上
-
王尔
-
Anne???
-
黄振兴
-
侯效峰13934088933
-
不要被工作中的烦恼激到你!作者
-
宸
-
佛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