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的交锋为什么没有想象中精彩?
尽管国内媒体清一色点赞,但我说句大实话:
很多看了昨天辩论的人,都觉得太短、太平淡,甚至让人太失望。
我看很多人意犹未尽的问题是:
这场前期火药味十足的互怼,最后为什么以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姿态收尾?
刘欣在这场交锋中的表现,究竟是赢了还是输了?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场电视辩论?
其实,交锋字里行间还是有很多值得玩味的细节,我会在下周的《外刊精读》课逐词逐句精讲。
如果你不是我们的学员,但对这场中美空前对决感兴趣的话,可以移步文末的限时小专辑。
今天这里,结合最新出炉的各家外媒的报道,也加一点个人观察和分析,我想先从两个细节说起,最后来谈几个大家关心的终极问题。
1
一上来就自我介绍:“我不是共产党员……”
但与之相反,外媒都将这作为当晚交锋的第一个焦点。
尤其是当官媒都不发声音的时候,一些民众也会以为:在这件事上我们是处于心虚,甚至有人觉得刘欣一上来就说“我不是党员”,好像是急于撇清。
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还原一下这一段被多数国内媒体掐掉没播的部分。
在辩论最开始的介绍环节,翠西·里根对观众介绍刘欣。她的笑容虽然灿烂,但说辞却很有心机:
她说,在今晚我与刘欣的谈话中,我自己不会代表任何人,我仅代表我个人的意见,但刘欣不是——她供职的机构受中国共产党监管——但是没关系,我依然愿意与刘欣这位来自中共媒体的主持人对话。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来澄清人设,表示我并非代表你所谓的什么党国意志来辩论,这恰恰是一种聪明,一种“你挖坑我不跳”的机敏。
而且巧妙点在于,在时间这么有限的的辩论里,她直接以我不是共产党员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实予以回敬,而不是一堆冗长的大道理,在辩论技巧上也实属高明。
当然,翠西对刘欣的回应同样简洁有力(至少从技巧层面):
“你不是共产党员,但你是为共产党服务的。”
一场围绕贸易战的讨论,一上来先问你姓社还是姓资,这么强烈的意识形态意味,我们后文再细讲。
先替刘欣解套:谈及自己并非共产党员,并不是为了主动划清界限,只是回应对方再三用意识形态强绑定。
2
我看有一些网友的评论说,翠西在这个问题上曲解了刘欣的本意。
那我觉得也有必要说说主流外媒如何看待双方这一部分的交火。
当时翠西问刘欣,中国是不是窃取了美国的知识产权。抛出问题同时,在她的头像旁的画面里,滚动播放带有“中国知识产权偷窃”标签的判例。
她还举例:美国公司之间也经常就知识产权侵犯告来告去,所以你不能因为有知识产权的问题发生就说"美国在偷中国"或者"中国在偷美国"。
那么,刘欣这番“承认知识产权偷窃”说,到底有没有问题?
别的话我放最后讲,这里就说一个细节:多家外媒——包括这家《华尔街日报》——都不约而同将刘欣这番话一字不差地完整引述。
相较我看到很多外媒引用当事人表述的断章取义,这种连续两段的完整引述可以说非常难~得。
挑明一点讲:这种完整转引本身,是对刘欣这段表述的认可。
3
还真不是。
就像广大网民的感受一样,我们心目中的这场辩论应该是电光火石,刘欣据理力争,用事实用数据把这位美国主播压制得哑口无言。
现实是,她的回应并没达到很多网民的预期。
那关于这场辩论胜与负的讨论,我想提醒各位注意的两个问题:
第一是目的,第二是标准。
所谓目的,就是不管刘欣也好,还是她背后的国家宣传机器,我们想借这次中美主播互怼达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有两个:
第一对国内提振士气。这段时间美国人太作威作福,尤其在对华为的问题上步步紧逼,让国人感到很憋屈,所以需要一个机会,在国际舞台上对着美国出口恶气。
说白了,多数人在意的,其实根本不是什么贸易战,他们就想看一场酣畅淋漓、扬我国威的骂战。
并行的另一个目的:对美国人民传递中国的声音。我们需要借助这样一次难得的——能在黄金时段进入美国电视荧屏和主流媒体版面——的机会,去传达中国人对贸易战、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态度和诚意。
在这种情况下,脸色就不能太难看,话说的也不能太难听。
你看,这两种目的其实有很强的矛盾性,而这种矛盾性,正是中美当下这种一边在打一边谈的形势决定的。
所以刘欣在这场辩论中,尺度拿捏不易——太软了国内民众不答应,太硬了感化不了美国老百姓。
原因很简单,这种到人家里好好说话的机会,比起骂人逞强的机会更稀缺。
美国社会西方舆论在对待中国的主流态度,一贯怀疑多于肯定。即便刘欣不放狠话,我们还有《环球时报》,还有各路我们称之为鹰派的媒体,ta们的犀利言论每天都能被西方媒体捕捉去;
反倒是中国鸽派的声音——向世界解释我们的善意,坦承我们的不足——太少能进入西方民众的视野里。
所以,如果刘欣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在言论上火上浇油,反倒会失去一个非常难得的借助美国主流媒体的黄金时间触达千百万美国普通家庭的机会。
而且这些美国老百姓,纵然对中国有误解、有偏见。但他们不是我们的敌人,反倒是永远值得我们去争取的人。
因为最终,是他们在买made in China, 也是他们在投票决定谁来当他们的总统。
所以,刘欣的表现,从辩论的角度可能显得温柔,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可能更容易走近和打动美国人的内心。
像是前面提到的场景:翠西·里根搬来一大摞案例问刘欣,中国是不是窃取了美国的知识产权?
刘欣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绕弯子——我甚至注意到,她的回应是当翠西·里根自己都要从这个问题中走开时,刘欣又主动地拉回来讲——说“我没有否定”这些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存在。
这样的坦诚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正视问题,但也比起否认、扭捏或者反怼说“你美国的龌龊行径难道少吗”,要更加的真诚。
所以我看翠西·里根的反应其实是有点吃惊(当然也不排除她有那么一丝得意——中国女主播被我套出话,亲口承认中国偷了美国知识产权)。
但我觉得,这种承认问题的背后反而有更大的格局。因为在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上,中国本来就有心也有必要做得更好,这点上美国的诉求和中国的需求本来就不存在根本分歧。
所以简单来讲,这场辩论之所以从一开始的剑拔弩张变成了后来的温馨对话,说到底与辩论水平或者能力无关,而只在于中方的目的取舍。
4
这也能部分解释这场辩论为什么不好看,为什么看不出输赢——说到底,在这场辩论背后,双方在意识形态、在价值观层面存在着太大的分歧!
我特别留意到,翠西·里根在辩论开始和结束时面带笑容的表情以及与之相伴的表述。
她在一开头就告诉自己的观众:要跟我对话的这可是共产党媒体,但就算这样我也愿意跟你辩论。
我想这样的说辞背后,以及她在辩论最后对刘欣那种居高临下的结束致谢,我认为写满的不是对刘欣的不礼貌,而是对大洋这头整个制度的不认可、不相信。
我想这种“对中国整个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都不买账”的美国人不只翠西·里根,甚至不是少部分人。
对于这部分人,他们不相信在中国这样的体制下,你一个国家电视台主持人讲出来的话可以只代表自己,也不相信在这样的一个体制下你的经济能够充分地尊重市场规律,让每个个体无论国有私有,无论内资外资,都能在竞争中享受平等公平。
因为基本制度的辩论,唯有现实和历史能给到最终的评判。
微词卡
square off
对垒;交锋
reach
[riːtʃ] v. 触达,影响到
-
闹爸
-
大侨 作者
-
媛媛
-
黄晓东AIA-MDRT终身会员
-
句号小姐
-
Michelle
-
Xun xun
-
尹玉
-
Gloria媛咪
-
安心
-
frank⭕️
-
刘磊
-
饶小刀作者
-
Wayne
-
范 娟娟
-
Han
-
crispy?
-
西语
-
陈家新Jason
-
汤鲲鹏
-
Annie Diana
-
酱油混可乐
-
卢海燕Echo?作者
-
jessamine
-
千山暮雪
-
Jimmy
-
朱苦力
-
米狸狸
-
Amanda?Cute
-
Kien
-
J¤A¤M¤F
-
烤大猪蹄子
-
一只羊吃禾花鱼与与翼翼
-
Yafei Grace婉若游龙
-
YY
-
丁酉
-
X
-
May.
-
Eos??????
-
Eos??????
-
Jerry 的Tom
-
lemon
-
老正
-
Ann
-
harry wu
-
Suri作者
-
静静
-
席心
-
莊槿森
-
张鹏
-
小镇
-
虞亮
-
协商or债转?
-
Cissi
-
libbylong
-
zym
-
Migi C
-
青灯
-
春赐百花开
-
jack
-
晓欧
-
hear
-
Lizzy
-
四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