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 龙凤育凤龙,鼠子衍子鼠 | 灏泽先生

正文:

前几天,有读者在留言区问我:国内的富二代 或者说更上层的各种二代群体,他们是怎么培养的?

同时,他还非常有兴致的询问我:自己既然已经身为“败一代”,那有没有可能借鉴那些上流群体的培养方式,去培养一个拥有“胜二代”的能力和眼界的孩子呢?

那今天,我就想借此来和你好好讨论一下,关于孩子的培养问题。

但是首先,我想先回答那位读者:

我认为任何人都不应该放弃自己努力 而苛求别人成功, 无论这个对象是自己的爱人 亦或是自己的孩子。

同时,我也非常反对任何人 主观的去放弃自己,并以一副“屹然天命 理所应当”的姿态,去判定自己就是一个失败者。

当然,言归正传,说回到你 “架空养二代”的这个构思上。

对于这个构思,我可以毫无疑问的回答你,这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一个根本性的因素,是你已经认为自己是一名失败者,而一个失败者是不可能用自己的教育思路,培育出一名成功者的。

如果侥幸孩子杰出和优秀,那也是孩子自己天赋异禀。

是的 人和人之间从来不平等,有的人就是有卓然的天赋,有的人就是庸碌一生,没道理好说的,这就是老天给的。

任何否认天赋,一味认可努力的观点,都是反人性的毒鸡汤。

第二个根本性的因素,即一名优秀的二代,是不可能通过任何形式的系统性教育给你培养出来的。

这种软实力只有父辈的言传身教 和孩子的耳濡目染能够得以传承,绝不是任何一个教育科目能够给与的。

因为这种软实力,并非是一种知识 而是基于眼界 充以三观 补于底蕴 最后还要炼于性格,最终呈现的产物。

所以,二代之所以是二代,真正的英杰之所以是英杰,要么就真的是天赋决定,要么就真的是父辈是实实在在的“一代”。

虽然我是一名命理师,但是之所以吃这口饭的原因,就是因为坚信命运再牢固,它也有能够突破瓶颈的“裂缝”。

我的工作就是找到,并教你自己去打破这条裂缝。

换而言之,我不仅是告诉别人他们的“命牌”是什么,更是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试图告诉他们“命牌”该怎么打。

那么接下来,我将和你分享一下,我个人对于“教子”这件事上的一些心得。


关于“教子”:

相信你要问了,这个命运的裂缝有没有可能被打破?以及如何打破?

答案对于第二个因素来说,即是师徒制。

其实师徒制不仅仅流传于传统的比如中医、厨艺、方术、玄学等领域。

实际上师徒制始终流传于任何领域的顶尖圈层里。

比如如果你是一名建筑设计师,那你有没有被一线大咖手把手带过,是决定你能不能步入一线的绝对分水岭。

建筑的灵感其实谁都能天马行空的憋出来,但是真正落成于作品,则需要对甲方需求、对建筑材料、对成本核算、对这个行业的一切都有一个宏观认知。

这种认知,不可能为天赋所补足,哪怕你很牛,甚至是划时代的天才级大牛,要想悟透,那也要五十岁以后了。

但是有师傅,你悟性好,三言两语就能点透。

同比,如果你是一名律师、一名厨师、一名投资者、一名学者,一名运动员。

所以,要想真正的快速步入第一梯队,那自己父辈不行 就必须拜一名到位的“师傅”。

因为这位师傅甚至不需要手把手教招,光是花一个下午,把很多心法告诉你,你都会受益匪浅。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就有说过,这并非一席话的技术包含度有多浓,而是一席话背后的高度有多超然。

高度有了,技术从来不是问题。

但如果你认为,以你的能力和你孩子的命运,可能这辈子都遇不到这么一位贵人来照顾。

那么我们就要回到第一个问题了,即孩子的教育方式上。

说到孩子的教育方式,我今天非常肯定的说,全国95%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方式和方向是错误的。

因为他们自己也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所以他们对人生的理解,和“育人之道”其实都是一头雾水。

来,我们不妨作一组对比,由你来判断,下述两列能力中,到底哪些技能是真正重要的。

1 -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2 - 共情 志向 眼界 自信 热忱 交际。 

你看,两方一经罗列后,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脑子都不用动就知道哪个重要。

可事实上绝大部分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着力点”,却绝对是 上述的第一列为主。

那如何能够让孩子在第二列上拥有更好的培养空间呢?

这时候,我们就要插入一根非常残酷和冰冷的分割线了,并且我要明明白白的告诉你。

如果你作为父母,你的财力和精力没有办法给孩子提供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外的教育内容的话,那么我接下去分享的内容和你毫无关联。

因为下面的每一个方案和思路,都是需要起码是“中产”才能够承担的财力和精力。

但如果你认为你能够通过努力,或者已经达到中产线了,那么请接着看下去。


关于“素质教育”

我本人从来不避讳承认 自己是一名“素质教育”的绝对拥簇者。

同时,我也是“ 私立教育 ” “ K12教育 ” “ 少年留学派 ” 的忠诚拥护者。

换句话说,我个人非常排斥 让孩子去接受9年义务教育,并且坚信,孩子的教育是一项完全值得花财力去提升品质的投入。

注意,这里我要澄清,即我也知道,所谓的私立教育和贵族教育实际上大概率培养不出精英。

但是我更明白,9年义务教育是绝对超大概率会埋没好苗子的。

(所有中式传统教育下超脱出来的英雄好汉们,你们是真的让我感到佩服。)

我坚信,让孩子从小学开始到高中就一直承受超高的学习压力,这种经历本身不仅仅是反人性的。

同时这个过程中,一定会让孩子失去许许多多他本来真正应该学习的技能。

毕竟一个从初中开始被大量课业压着的孩子,基本不太可能有精力和时间去探索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

一个从高中开始大量刷题,疯狂准备高考的孩子,也不太可能在青春期建立足够的人际情谊去培养自己的情商和交际能力。

但是经过上述两个环节摧残的孩子,一定一定会想办法在宽松自由的大学生活里,竭尽全力的去弥补自己青春期失去的快乐。

这也是如今为何大学校区盛产宅男和宅女的根本原因。

所以你必须明白 ,花钱接受素质教育,并非仅仅是为了去接受更好的教育。

而是让孩子脱下9年义务教育的限制和枷锁,转而去接受真正属于小朋友的教育。

尤其当你去国内的正规私立学校转一圈,还有所有的北美私立看看,虽然它们的正规文化课程一样也很紧凑。

但它们往往都有大量的时间段,是几乎“逼着”孩子去玩 去培养属于自己的兴趣的。

兴趣与爱好

才是真正塑造孩子灵魂与人格的点睛之笔。

请务必牢记,刷题万遍,孩子脱离了卷子,这些本事啥都不是。

倒背如流,孩子离开了考场,这些记忆一文不值。

可是,在足球场上,被对手踢成败狗,孩子会反思 与 总结。

最终凝结而成的,是领导力 和 抗压力。

可是,在钢琴键上,随性弹奏挚爱曲,孩子会感触 与体验。

汇聚而成的,是共情心 和超脱感。

说到这一点,我就又不得不说说很多庸人父母的短视之处了。

从最近六七年开始,我们会发现社会上涌现出了大量 “伪精英”教育模式。

即那些父母也开始让孩子参加兴趣班和业余爱好了,可是那种写在脸上的“急功近利” 真的是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奈。

哪怕其中有一部分总是标榜自己 “我支持孩子课余的兴趣爱好!他爱学啥学啥!从不施加压力!”

但现实生活中他们一旦发现孩子对某样东西失去兴趣,照样会虎着脸说 “这可是你自己选择的爱好,你必须好好学,钱都给你交了。”

稍微温和一点的,则会说 “我们要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要慢慢学会持之以恒哦!”

说到底,还是奔着孩子一旦选择了什么,就要求孩子应该在什么事儿上面开花结果。

在他们眼里

孩子是没有试错概念的

只要有投入

就必须有产出

哎 ~ 短视

来,请你猜猜看,为什么绝大多数的“真精英”家庭,往往会在孩子小时候采取放羊式教育?

甚至在很多时候,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哪怕孩子只有三分钟热度,都无怨无悔?

你要牢牢记住,兴趣和志向,是“试”出来的。

学了半年的马术,不喜欢 就丢掉。

学了一年的芭蕾,不喜欢 就不去。

学了两年的油画,不喜欢 就放弃。

但是终有一天,这个孩子会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并无比热忱的在其中燃烧自己。

为什么老牌资本主义帝国的精英阶层,各个站出来都有一两手除了立命之本以外的绝活?

答:烧钱 烧出来的。

有时候我真的很难理解许多庸人父母的逻辑,因为在他们的世界观里,居然认为养孩子的模式是存在“性价比”的。

不好意思,一辆中端奔驰,每年的维护和各种杂费烧掉你几万块都是不带商量的。

那你哪来的幻觉认为 “培养一个小有成就的孩子”能够是个省钱活呢?

这便是很多家长的共有特征,他们一边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另一边希望小池塘养龙 小鸟笼养凤。

至于另一个极端,则是不顾一切的猛烧,并且烧的全不在路子上。

比如最典型的,就是很多父母会不惜一切代价的买一套学区房,宁可自己背上沉重的负债。

(这个话题我们先不聊投资价值,仅仅聊教育价值。)

之前,有一位朋友告诉我,别说北上两地,光是深圳 一套好的学区房,都能卖到近千万,甚至以上。

且很多父母真的会为了孩子能够接受好的公立教育去花这个钱。

对此我真的深感不解,因为上千万的资金投入,基本是能够让孩子在国内乃至世界上所有叫得出名字的私立学校读个遍还有剩,同时还包括来回机票和衣食住宿。

更关键的是,稍微花点心思,还能够选个好点的英美私立,大大大大的提高进入世界超一流学府的可能性。

(中高端私立进藤校和罗素校盟的可能性能高达50%,远比你自己考要保险的多得多。)

至于很多父母担心的,孩子从小海外成长,会不会缺乏和国内接轨的能力?

不好意思,我本人三岁奔赴加拿大,研究生毕业回国,与国内的有限接触全是每年的寒暑假还有回国后的积淀形成。

我如果不说,你会觉得我的思维很“西化”么?

且像我这样的例子,我身边又无数个可以举给你看。

所以不要小看孩子的学习和吸收能力。

所以,如果要我在孩子的少年阶段,让我给你一段总结,那很简单:

只要有条件,就争取让孩子避免九年义务的摧残,九年义务是好的宏观制度,但绝不是好的个人教育方案。

随后争取在适当的监督下,让孩子尽可能多尝试和接触各种玩乐,只要健康和积极,三分钟热度也没有任何问题。

只要做到这一点,我能保证你三件事:

1 - 孩子如果有天赋,他不会被埋没

2 - 孩子的天性不会被压抑,他的心灵会很健康

3 - 你作为父母的压力会小很多,因为心力的消耗少了很多。


教育的终点:

最后,我们在来聊聊孩子教育的终点 , 即 “大学”的选择。

说到这里,我想先插播一段内容,那就是之前的更新里,我有说过如何“走捷径”步入我国排名前十的院校。

突破口就在于“国籍”上,具体的不多说,之前就因为把操作手法讲的太细,而惹了一些小麻烦。

不过大家可以查一下,我国四大院校,在2018年时各自发布的“国际生入学门槛”,你就懂我的意思了。

当然,后来他们也因为觉得太不好意思,就适当的提高了一些难度。

但是在我看来,这些难度都是一个正常智商的人,只要付出“学会熟练开车”的精力,就能够轻松达到的。

然后至于国内其他的院校,我个人始终秉持一个观点,即如果你孩子本身具备了考取985 和211的能力,那么就争取不要让他去盲目的择校。

除了翰林系的“清北复交人”,其他所有院校都应该奔着“校脉”去。

(现在除了清北,复交人的翰林味已经很淡了,毕竟时代已过。)

比如你孩子如果喜欢金融,那就是奔着上财 南财等点对点的院校,其他任何跨专业的院校不要考虑。

因为校脉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所学校带给孩子最直接的力量,别的不说,就说江西财大,我们的小赖哥就给里面多少的学弟铺了路?

当然,这没有绝对的正确,但是我希望你作为父母,在孩子填志愿时,能起码了解一下:

孩子的选择的这个院校的专业,有没有足够的校脉底蕴?

学校不强不一定致命,但是这个专业出来的校脉必须够硬,孩子以后肯定会受益。

如果没有,那么最好考虑一下校脉更强的院校才是正途。

至于孩子如果有机会选择海外院校进修,那么就要分多重角度进行考虑了。

我个人简单总结下思路,仅仅作为参考:

1 - 孩子如果确定出国,那就争取早点送。

大多数高中才出国的孩子,其实远比初中生更容易,荒废自己的学业。

因为高中生的年龄本身就已经是近乎成年人的状态,心智本身就有一定的叛逆之意,所以一旦出了国,父母对他的监护就更加鞭长莫及了。

结果,高中生步入一个新的环境,往往会有两个极端,要么瞬间像断了线的风筝 彻底放飞,要么恐惧外界环境 极度自闭。

毕竟在国内普遍都被压迫了太久,在新世界到底会做些什么,谁都不知道,这种极端例子简直太多。

但是初中生因为往往需要安顿于院校、或者寄宿HOMESTAY、或者父母伴读,反而有更好的长辈监护条件。

等他成年后,他也已经融入了环境,面对环境的心态反而更安稳。

2 - 孩子如果确定不出国,那也争取凑钱给孩子在中国寒假期去一趟美国的藤校观摩。

绝非妄自菲薄,也不是崇洋媚外,我非常热爱我们的学府,我也坚信它们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可是作为一名亲历者 我想明白无误的告诉你。

我们的顶尖学府,距离北美的顶尖学府,在底蕴上的差距是惊人的大。

这种底蕴差距不一定表现在校园的硬件设施上,而是在其中的师资气场和学生的精神面貌上。

尤其是当你漫步在北美任何一所TOP30的院校里,你都会感觉,嗯 你是在一个“知识凝结的世界里”。

可我回国后不止一次游历过我们的清北等院校,给我的感觉却是 “单薄”,哪怕它们是我国最一流的学府,还是会在对比下充满着单薄感。

尽管这种单薄很难用具体的话语去形容,但是所有亲身做过比较者,都一定会有这种感同身受的体会。

有条件,你自己也不妨陪孩子一同游历一次,你就懂了,很多的观感是没办法用言语形容的。

3 - 如果孩子无法确定出不出国,那争取让孩子参加几次北美靠谱院校举办的“夏令营”。

相信我,这笔钱是绝对值得你花费的,因为几乎所有参与过这种夏令营的孩子,回家后。

在精神面貌上的改变,几乎都是坚定了父母让孩子出国进修的念头。

还是那句话,不是崇洋昧外,而是我国教育系统对于孩子的心性培养实在实在是太过于薄弱。

让孩子健康、阳光、开心的舒展一个暑假,绝对是你这辈子花的最值得的冤枉钱,没有之一。

(放心,我是纯粹出于真心实意的建议,没有任何广告。)

总结一下大学阶段的建议就是:

孩子如果要送出去,就早点送,高中时候送出去,是绝对毋庸置疑的最差选择。

孩子如果不出去,那就让他出去开开眼界,已经读了万卷苦书,行个千里路舒展舒展,绝对有益于他的身心健康。

如果犹豫孩子的未来出路,夏令营 短期交换生都是很好的选择,并且都是有百益处而无一害的方案。


结语:

最后的最后,这是我少有的一点命理都不谈的文章,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谈命说运,实在是为时过早。

而且根据我的经验,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一个孩子哪怕自身的命格平平,但是有一对“靠谱”的父母,他的人生也基本不会出大问题,甚至一样能取得很傲人的成就。

毕竟,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父母 本质上都是怀着美好的心,在无意中做着于子女人生毫无益处 甚至有所减分的努力。


精选留言
  • 223
    能找个好师傅,确实是人生中一大幸事。可惜年轻时不懂,以为自己努力就行。
  • 153
    讲点我自己的故事吧,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和父亲关系不好。08年离家出走,因为考试没考好,家长会回来我爸先把我骂了一顿,摔门走了。我奶奶正好回来,跟我说:养条狗还知道看门,养你呢。那年我14。后来因为自己比较叛逆,15岁左右离家出去求学吧。16年大二,抑郁症。那时候开始在想,自己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反观到原生家庭,是真的跟家庭有很大因素。后来学习了心理学、家庭教育,真的是希望家长能给孩子一个正确科学的教育环境,生而为人,孩子不是为了父母活着。 后来机缘巧合,接触了术数,开始发现:有很多因素其实先天在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比如风水不好会导致夫妻吵架甚至离婚,夫妻吵架自然会给孩子带来伤害。那导致夫妻吵架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流年、风水等等,也可能是后天的沟通方式不得当。 我一直认为:趋避开先天的客观外在影响因素(比如风水),通过后天的主观内在的人事行为去改善,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越来越好。现在创业方向其实就是把心理学、家庭教育和玄学术数神秘学结合。 接着说,夫妻感情好了,孩子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而且,父母恩爱、独立,不捆绑孩子,尊重孩子,交还给孩子应有的权利,孩子才能卓越。 我们决定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可以决定自己孩子的原生家庭。真的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向内求。先成为更好的自己,再遇见对的人,两个人一结合,孩子出生的先天养分自然优过同级的其他人。
    108
    作者
    说的太棒,加油,人生漫长 让我们一起逐步变好!
  • 140
    灏泽先生是真的想要中国强大起来。 因为你们所在的阶级,愿意俯下身来,教底下的老百姓,往上走的,真的不多。 从这一篇篇的文章中,能感受到的,是你想做一个伟大事情的真心。 谢谢你。
  • 28
    孩子太早送出去,父母不在身边,绝对会自卑内向。
    107
    作者
    恰恰相反,绝大多数孩子的环境融入能力反而极佳,千万不要小看孩子
  • 91
    国外的教育真的能改变人,本人12岁出国留学,虽然一直觉得国内才真正适合我,但是我以后绝对不会让我的孩子在国内读书的,国内的教育虽然在教育部的指示下改了一点点,但是完全不够,尤其是应试教育,让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没办法解放天性的人,以后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真不是我杠,这个只有自己出了国,在国外呆了很长时间才能看到的事实)
    93
    作者
    非常赞同,我本人也是同样的看法,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宏观良策,但我不会希望我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 就这么简单
  • 44
    鼠窝里并非出不了龙凤,而是几率实在太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如果不看那少少几个例子的话 一般的父母眼界不够开阔,也无法给孩子带来更广阔的天地,他们会将孩子约束自己于所在的笼子里,甚至在造出一个更小的笼子,好让孩子挣脱不开自己的掌握,有意无意的把孩子的翅膀给撕下来,然后美其名曰“孝顺” 但如果能坚定信心、苦练内功,借外界之力,打破牢笼,眼界会瞬间开阔,但是,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86
    作者
    是的,很多潜在的龙凤之材,被硬逼着按照鸡与蛇的路子培养,这是最可怕的。
  • 22
    对于大多数中产家长而言,校脉,想了解,也了解不到。
    78
    作者
    这个很简单啊,校园的招牌专业 杰出人物 和他们的从业领域
  • 73
    我现在看真的是两行泪,怎么说到心坎上了呢?现在大四毕业,真的真的很后悔当初选院校和专业的不用心,奉劝各位,能报多高报多高,不要看专业,尽可能去发达的地区。虽然这篇文一直讲出国啥的,普通家庭可能负担不起,但是高考真的是改运啊,真的,我现在都想回去念高三重考。有几段话真的是经历了才知道是真真实实,实习找关系带了两个月,真的是不一样啊,做的项目都不是我平常能看到的。拖前辈的福,见到了x总y总等我这种家庭根本见不到的人,感谢感谢。大学真的是报复性的放松以至于我现在活该找的工作都很差,不怨天地父母只怨自己不行。关注公号也有段日子了,现在打定决心不找工作,今年集中考证,两年两个大证再找工作吧。许愿两年注+税,等还愿吧
  • 72
    我爸刚还在给我说,父母是绝对不会害你的。我就想回一句,羊群里能长出狼吗?父母太单薄只能靠自己。
  • 28
    很多家长先把孩子教育成好人就行了
    60
    作者
    是的,可惜 目前的教育制度 是奔着考试去的,根本不给你育人的时间资本。
  • 56
    其他的不敢说,但那个师傅带进门,这一点我无比赞同。因为我本人就带过好几个后辈入行,而他们可以踩在我的肩膀上,绕开我曾经踩过的坑,光这一点,就比绝大多数人要幸运了 一位程序员高手曾经这么告诉我:什么是大佬?大佬就是一次次从坑里爬出来,浑身是土浑身是伤,然后告诉大家不要跳的人 不是每个人都会撇帚自珍,勇敢去讨教,或许就能拜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贵人师父呢?不过去的时候要把礼备足,因为我就是这么干的
  • 49
    我高中的时候去了英国,接触了G5学校的四所学校。仅仅是在学校里,我的感受就很不一样,无法用语言描述,但,这就是我一直很想要的那种大学的感觉。高三的时候申请了莱顿大学,最后没去成是因为自己身体还不够好,出去读书生活会吃力。不过在我心里,一直保留着这个目标。美国有加劳德特聋人大学我也去了解过,虽然我的状况还没有到极重度耳聋和全聋,但我当时了解的时候,内心是很感动的。因为真的会有聋人大学,而且这个体系几乎和正常大学一样,无非是多了一个手语要求。
  • 48
    师范毕业的,一般这种文章不想看。但是看到先生说天赋那一点的时候,就知道先生真的是个明白人。其实所有的教育学专著都会把“遗传”作为孩子智商的第一决定因素。但是从来没有多少人愿意听。因为人都是只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东西,他们把希望寄托于子辈,却并不想为他们未来可能的短板承担责任。自己现在也做了教育行业,绝大多数家长就跟先生说的一模一样。
  • 46
    先生,您好!我是一个三个孩子的家长,我对您一直很敬佩,只是在这个育儿观念上和您有交集也有空理。您的观点我大体上是认同的,只是在送孩子出国的这个时间上是不认可的,父母在未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之前不能送孩子出国!我在美国生活了五年,我的孩子在美国出生,我对美国私立教育也比较认可,只是我们是中国人,孩子在国内也完全可以做到独立的素质教育,我不想孩子把孩子送给美国,我个人认为大学出国才是最好的,前提是能考入全美的前二十所名牌高校,否则不如读清华北大复旦!以上
  • 38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线上其实是对父母说的。父母自己各方面提得越高,就能给下一代未来搭建一个更高的起跑点。耳熏目染和言传身教,都是对下一代的塑造。至于下一代能跑多远跳多高,取决于营造的环境和他自身的造化了。父母不要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焦虑瞎干预,就已功德无量了!
    34
    作者
    是的,干脆让孩子较低压力的自由成长,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 37
    占座再看~每次灏泽更新了像过节一样开心啊哈哈哈~
  • 13
    幸好听先生的,股市正在如您预见的
    34
    作者
    不急,剩下八个月,我关于房产的分析和股市的分析,全部会逐一应验的。
  • 13
    有些私立学校对分数的追求,比公立学校要严苛得多,毕竟,要打出牌子去,然后保住牌子,这当然首先是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比起素质,目前大多数家长更关心分数和升学率,而上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大多是由家长来做决定的。
    31
    作者
    你说的没错,但是问题在于,私立有更丰厚的兴趣培养资源,这才是点睛之笔。
  • 29
    对先生所写深有感触,家中父母均是普通工人,小学学历。小时家境所限,没出过省,没接触过其他,只培养出读书这一个爱好。父母放养,寒窗十年,进了985。刚进大学,不但成绩比不过,自己眼界,心性,格局都逊于旁人,很短视。但这三年自己依然读书学英语,出门旅游,结交社会上的哥哥姐姐,对自己提升很大。感谢在大三的时候遇到了先生,让自己更上了一个台阶,先生提到过胆色与悟性,这句让我受益很大。和自己小时成长环境有关,父母普通工人,没见过大世面,做事很束手束脚,让自己性格很犹豫。这句胆色,让我剔除了自己性格中很多懦弱的成分,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硬着头皮上就完了,让自己更果决。自己这三年,也没做成什么,失败比成功还多,但真就是这一次次失败,把自己的心胸活生生撑大了,让自己学会如何面对现实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今年考研,也很焦虑,感谢先生的八破供瑞一文,在面对困难时,让自己活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29
    作者
    太感恩您的认可,我也为自己的文章能帮到你,而感到欣慰。 加油!我们一起努力!
  • 28
    学中医的路过,有一个优秀的老前辈指点,弯路少走七八年乃至十年。
  • 28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跨阶层实属不易,但不代表没这个可能性,自身得有辨别是非能力,拜师傅,拜好师傅,师傅的人脉资源,也会与你分享。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正所以,你以为你创造了命运,殊不知是命运选择了你!
  • 25
    体会最多的是,高考填志愿时候,全校几乎都一无所知自己的专业,大学学了,毕业了,上班了,才发现所学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未来要从事的专业与大学专业完全无关,我几乎怀疑这种短板制度是上层故意所为
  • 25
    感谢先生分享。我想到朋友圈里一位学长,除了可以看到他买奔驰,去俄罗斯自驾游的分享内容,比较让我惊叹的是他在学业上的努力程度(医学专业)和课外兴趣爱好的高度。最近看到他获得去剑桥交流,他女朋友获得去哈佛交流的机会。除了感叹羡慕,只能勉力自己更加努力。
  • 21
    个人觉得国内名校的单薄也与国内前期资源的匮乏有关,毕竟外国的名校坐享多种资源很多年,其积累远非新兴国家的学校所能比拟的。但是,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内的资源也会慢慢聚集和追赶,以后这种单薄感会慢慢淡化的。
  • 20
    当年钱学森大佬放暑假的时候想学画画,身为教育局长的老爹找来了张大千………………学了一个月后钱老觉得没意思就放弃了…………这种教育真的不是谁都能给的啊
  • 19
    看了先生的好文非常震撼,也写下来点感受1.在网络时代,我们其实可以寻找偶像的成长路径,以偶像的路径模板走下去,慢慢就会找到自己的路,对于底层家庭来说2.非常感谢先生解答名师出高徒的内涵和底层逻辑,感谢先生点醒我了小资们的学区情节是怎么回事,先生就是名师在我心中,哈哈 3.现在的公立的中国教育不是育人,更多的是为了提供高素质劳动力,尤其是大学扩招后 4.孩子的未来需要家长花钱和时间试错试出来,成本高昂,小资和无产者很难做到 再次谢谢先生
    8
    作者
    太客气了,感恩支持,也感动您精彩的总结!
  • 19
    中上流985全国知名高校在读,对于先生所言单薄,深切感受,假期将于米国公立之巅参加夏校,并欲留学,然先生讲过移民的落幕那请问留学以后在回国是上佳选择对吗
  • 19
    看结尾不禁唏嘘。 ”一个孩子哪怕自身的命格平平,但是有一对“靠谱”的父母,他的人生也基本不会出大问题,甚至一样能取得很傲人的成就。 毕竟,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父母 本质上都是怀着美好的心,在无意中做着于子女人生毫无益处 甚至有所减分的努力。” 身为一个两岁娃的妈,责任又重了一分,眼界又宽了一分。感恩!
  • 18
    试错论真的是醍醐灌顶金玉良言,我上了班才觉得自己从来不甘心当螺丝钉果断辞职,投资则是当沙包当的乐此不疲,这篇文章简直就是量身定制,我有个半岁的女儿,我太太是美籍 我一直觉得只要我能赚钱上海还是美籍身份无所谓,我太太比较偏好美籍,觉得上清华还是留学都方便,但是我们都反对兴趣班和填鸭式教育,正好就看到这篇,非常感谢!
  • 13
    感谢先生分享~今年大三,读研打算去日本,家里只能说不是很穷。当时高考成绩离一本线差8分,也不知道自己想干嘛,爸妈并不同意我复读,报了一个相对来说好的专业和学校。也是20岁才开始的年纪,年龄大点才有点自我意识,能为自己做决定,有太多需要提升。之前一直默默关注先生,持之以恒加您的微信加了一段时间才通过十分荣幸能在年轻时就能看到您的文章,待我攒攒钱一定要咨询先生
  • 12
    前天看到您的文章后立即关注公众号狂刷文章,有的已经看了两遍,这是我看到质量最好的公众号,没有之一,包括留言,我都看。很遗憾没早点看到您的公众号,对心理学和玄学了解多年,自己的经历也一步一步验证,先生的文章说言极是,我们很多人的努力和选择其实有时候真的不用算命,当然,有高手指点一二,人生顺遂很多,但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多读书,多思考,智慧无比珍贵,得来也不难,难的是选择正确的方向坚持学习并且知行合一。
    9
    作者
    感恩支持!
  • 12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初衷是扫盲,且培养共和国能够适用的劳动力。精英教育就是扯淡的。如此高压力的集训式,应试化教育,就是为了批量的培养工厂一线工人,大量技术劳动者,以及脑力服务人员。根本谈不上优秀和出类拔萃。极其少数的孩子凭借九年制义务教育+父母家庭教育+课外培养、才能走出一条阳关道,成为百万高考雄师中的佼佼者。但这不仅仅是9年义务教育的功劳,更多是孩子自身努力和环境的培育。
  • 12
    九年义务教育,是对于早年普遍不识字的情况下的教育托底政策,保障的是所有人尤其是最薄弱家庭的基础教育权利。对于富裕阶层和有天赋的人,积极作用委实不高。当初考虑到家境,有海外名校留学的机会和能力而放弃了,至今仍后悔不已。
  • 11
    非常同意本篇关于师傅的言论。但希望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不要幡然醒悟然后火急火燎为自己或孩子做出出国规划,而是要结合自身情况好好思考做出判断和选择。身边不少小学毕业左右就出国的朋友。共性就是适应力不错,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自信。这和性格有关,和放出去以后原生家庭的教育和监护人家庭都有关。但是教育的关键确是性格培养,即使不出国,只要知道这个关键并坚持不被大流带跑偏,除非命太差, 不然一定未来过得不错。本篇开篇很重要:千万别放弃自己,上天全看在眼里
  • 11
    『先生』三岁出国,成长在欧美一线国家,现在不但看不出来“西味”,而应该说或许从来就从根里是“中味”,文章里句句都是证据,恐怕连“为什么”都写在文章里。这就是格局,境界!
  • 11
    一个孩子哪怕自身的命格平平,但是有一对“靠谱”的父母,他的人生也基本不会出大问题,甚至一样能取得很傲人的成就。 一对命格普通的父母,正在努力成为靠谱得父母,也是充满艰难险阻,时常感觉格局不够,受教了!
  • 4
    先生我想问一下,水库的欧成效曾鼓吹上大学只上清北,他说在中国,只有清北才能在仕途上给孩子帮助。其他学校复交人之类的都已经没落了,尤其是留学生更没有价值了,包括哈佛耶鲁毕业生都是落毛的凤凰,他说的有道理吗?
    9
    作者
    说的有道理,但是有点极端。
  • 9
    HLi 先生之文,每次读之如精神盛宴,洞察根本,精辟无比!股市、房市、留学等方面都是准确的指引!感恩看到!
  • 9
    灏泽先生,我看了之前的文章,觉得自己只能在底层。因为我觉得我的智商实在是不行:既不能考公务员,又没有迅速赚钱。我还生病。我也很担心因为自己的不努力,一直待在底层,但是自己的心理浮躁不能定下心来好好做事。我其实已经放弃上升。我只想好好活着,开心的活着。其实我不甘心的。
  • 9
    好老师,好同学,好校风绝对事半功倍,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十几年学生生涯,有幸遇到的好老师(很纯粹很专业的那种)就三个,有一个人品有点问题不太喜欢,不过教学方法很有一套,只好把他算进去了,数学老师厉害真的很给学生省力,他们都是用最简洁聪明的方法施教,可以帮助学生短时间内成绩有质变。三位老师都对官场没兴趣,有自己的爱好和倔脾气。另外就是从小养成喜欢看书的习惯,不能只限于教材课本,多看经典,比如四书五经资治通鉴之类的,有助于开拓思考的宽度和眼界
  • 8
    再次小表心意。 如饥似渴地读完,感觉如获至宝! 有些也是我内心呼之欲出的认知。
    6
    作者
    感恩支持!
  • 8
    感谢先生,从先生这里学到了很多,先生说的校脉这一块深有体会,我目前就读与某高校王牌专业,感觉整个行业里的大佬有四分之一来自我们学校啊。我是小山村出来的,小的时候教育资源匮乏,英语是地理老师教的(不是玩笑),现在博士在读,争取这一辈能达到中产阶级吧。切身感悟,父母在孩子成长这方面真的起到关键作用,如果真的不能物质上富养孩子,但精神上一定要富养(我很佩服我爹,我上大学之前他都没出过省,却一直在教我成长),避免孩子性格出现问题,见过很多偏执的孩子,往往家庭问题。但是不得不承认,家庭所在的阶级确实决定一些问题,比如说我的眼界不够开阔,做事不够大方等等。对于贫民出身的我们来说,读书是唯一的也是最快捷的晋升方法。最后感恩先生,先生的文章对我帮助很大。之前特别想加您微信,但是感觉现在还得靠国家养活的自己,肯定付不起酬金,等到有经济能力了,特别想跟您单独聊聊。
  • 8
    以我经历来看 我初中时候家里有些钱 所以上的是那个公办民营的那种还不错的学校,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一件事,历史老师在讲汪辜会谈时,我问历史老师,汪辜两家什么背景,老师答道他们家以前都是生意人,我说为什么家国大事,会落到商人身上,是不是一个商人足够厉害便可以扮演这样的角色。老师又笑着说:一切都告诉你了,就没有什么意思,你的自己去找资料,自己去思索。多年后,才明白在中国有这样的老师有多么不容易,这样的老师只会出现在什么样的学校,而这样的学校又在培养什么的人才。人生的分叉路口,也许早早就定下了
  • 7
    最近经济比较困难,只能小小打赏一下,很抱歉。感谢大师把孩子教育的问题说得这么清楚,对于我这种目前没能力让孩子出国的人也有具体的操作方法,真的很感谢。好好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强,让孩子减轻些负担,起码让孩子以后活得轻松些。
    7
    作者
    感恩支持!
  • 6
    先生提到江西财大是我母校,传统优势专业校友资源真是很强大。
  • 6
    感谢灏泽先生分享! 现实是残酷的,多少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帜,活生生把孩子塑造成自己心目中的自己? 可现实又是必然的,这个阶层日趋分化的时代,正是教育,让精英与普罗大众,二八分! 我不是不孝顺,只是客观陈述,当年父母不到五十的时候,我刚工作两年,有了些积蓄,想资助他们开个馒头店,被骂的很惨!说他们已经老了,就想歇歇。其实他们这一生基本上都是得过且过,好面子,虚荣,不愿意吃苦!
  • 6
    我既让孩子去了美国夏令营,又在初中把孩子送了出去,只是希望孩子别成考试机器,人就应在价值观,情怀,性格,社交等上下功夫。知识仅是人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
  • 5
    生养育,大多数只是生。
  • 5
    建筑业真的是文中讲的那样,本人建筑院校毕业,毕业从事方案,接触了越来越多的大咖,这些大咖的履历真的是不禁翻,用点儿心一翻才发现,没有师傅的提拔,你顶破头也就是个………唉,财富是一代代积累的,阅历同样也是。
  • 5
    确实,工作后没有去到BAT,但是在一家细分领域的前三互联网企业里面工作,由于后期团队属于大老板直接带领,会跟我们分享他的见识,对于项目的理解,趋势的判断,还有他夫人的投资理念。最开始也会因为一些观点不同争执,后期自己创业了才发现,其实当时争执的点是一个企业家视野和一个员工视野因为格局不同的争执。谢谢那段时光,让现在的我成长得更好
  • 5
    灏泽先生关于教育的这篇文章对于大多数家长都是很有帮助的,但是我觉得当务之急并不是孩子的教育,而是家长的教育,大多数家长受到的所谓教育本身都是扭曲的,所以这些家长自身的三观都不正甚至根本就没有形成,那么后面所有的关于对孩子的教育实际上对家长们是不适用的。当然,这个结果不一定都是家长们自身的原因,是人性、体制、文化等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形成的结果,这种结果从目前来看,不但无解,甚至是恶化的趋势。
  • 5
    本人很喜欢西方的“天赋教育”,并且一直给老大进行一些鼓励和支持,很幸运经过几年的浸淫式引导,老大在13岁那年很坚定的告诉我,要去国外留学,要考国外的哪所艺术大学。惊喜之余坚定不移的站在孩子背后给她各种力量支持,孩子不负母望,被排名第一的艺术高中以优秀年轻艺术家资格录取,所以不要以自己的浅薄见识去安排孩子的未来,她的未来只能她自己去选择。孩子的留学低龄如果家长能陪就去,不能陪一定让她有成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分辨善恶再放出去。
  • 5
    感谢先生指点!现在研究生,985在读,迷茫了有一段时间,看了您的分享心里有些莫名难过。现在该找工作了想去大城市和远一点的地方,总会想到家人的反对,可我真的想去外边看看。最近真的有些迷茫,我知道他们心里都是爱我的,这种爱让人觉得很沉重很难过。再次感谢先生指点!看了先生的话,我还是下定决心出去闯荡一番,做了决定整个人都轻松了!也顺便给未来的孩子准备一个更好的自己!
  • 5
    火车上的信号哈哈哈让我的沙发没了!一直蒙氏园我绝对素质教育拥护者 不确定是否出国 明年娃小学的老母亲 正有点考虑是否世界学校一次到位
  • 4
    非常感恩灏泽先生,有个洗您稿子的人,我还举报了,哈哈。能有如此无私之言,先生之风范,敬仰! 师傅领进门一说非常认同,同理,陈东升有句话“创新就是率先模仿”,2000年前后很火,大概中国现在做得好的互联网企业或者其它新产业都是这一思路的产物吧,做人做事皆然,向最优秀的人学习,向最优秀的企业学习。冯仑学万科,任正非学美国,都是走正道学先进傍大款,great minds thinks alike,成功的人有一套相似的思考方式,想想这些,不禁内心叹服不已,更觉山高路远前路漫漫。
    4
    作者
    感恩支持!真的!
  • 4
    看了先生公号里的所有文章,每一篇都深受启迪。特别赞成优秀的孩子多有靠谱的父母。身为父母,如何为孩子指引人生:少年留学,回国立业成家是否是大概的轨迹?可是,留学国外就缺失了国内教育体制下形成的各阶段紧密的同学网,会不会也是很大的损失呢?真想跟您当面请教明白。
  • 4
    每次读到先生的文章都如获至宝,都是在第一时间赶紧读完生怕看的迟一点慢一点文章就被删了。每次读完以后也是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久久都无法入睡。对我来说,读到先生的文章自己的眼界,心性就提升了不少。真心感谢先生能为我们这些低阶民众打开了一扇进阶之门,能让我超脱周围的环境不断探询进阶之路
  • 4
    如今,经历的含金量远胜于学历。 知识易学,道法可遇不可求。遇到开明、任由儿女折腾尝试的父母,算是好运了。若再遇到如先生般三五个明眼人,简直是上天厚爱。 先生几句话,少则节约十年时间,多则改变家族或行业无数人命运甚至更大。? ? ? 先生今年有43岁么?竟有这种集真知灼见、悲悯超然、有道有术于一体的罕见修养。? ? ?
  • 4
    不论原生家庭如何,自己一定要不断努力进取,不放弃任何成长的机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也有利于引导和培养孩子。命在天意,运在人为,天意和人为结合一起方成就自己的命运。越努力越幸运,风水也会越来越好,天助自助者啊
  • 4
    好的父母就是最好的师傅,人格健全,眼界开阔,世事澄明。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吸收养分,自然这样的苗更茁壮,更有精气神。可惜大部分中国父母使错了劲,往往3、40岁就不再追求个人的努力与成长,让自己成为言行合一的良师,只寄希望于子女的努力。
  • 4
    先生有一句说的是十分一针见血的,中产家庭因为资源的缺乏,在教育这件事是往往都是追求性价比的。如何成龙成凤不敢说,这世界能用性价比来形容的……都是有性价比的,没法产出奢侈品。
  • 4
    应试教育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孩子的创新性、想像性、批判性思维,大多数人花在选择上的时间太短,在选择之后所花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金钱成本太大,效果也不佳。
  • 4
    身为一个16岁少年的老母亲,时常感觉格局不够,这篇好文真是及时雨,受教了!感恩
  • 3
    这文较深刻,看过的,这篇最好!师承啊师承,早已是忘却了的纪念。哎。爱因斯坦早有名言:人类的任何知识,不过是逻辑体系与经验体系的融洽!我们当今的教育体系、乃至全社会,却共识式的以这些不断更新的知识及其衍生的更多的无穷尽的“用”——去压榨、压灭甚至压死孩子们的心灵之火!悲哀啊! 对西之宗哲科一脉之学的根(动用人类储备智力去假设)、对祖传的根,今朝我们教育界、乃至全社会,至此悲愕的完全处在——既不知己、更亦不知彼上!!!完全四不像。令人扼腕叹息,又何用只有?! 人活着是心啊,心活着是火啊,但这火绝不是贪得无厌(不加最后这局句,今国人懂哪去只有鬼 知道),哎!
    2
    作者
    感恩支持!
  • 3
    别人家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一对别人家的父母。中国几千年只教训人怎么做“合格”的子女,不引导人做称职的父母。这不仅是文化的缺失,更是对人性的泯灭。改开40年,这是千年未见的大变局,面临中西方文化冲击,我辈当深刻反省教育方面,给孩子一个更可期的未来。
  • 3
    先生这篇文章的主旨与我家长久以来的教育理念几乎一致,不能同意更多!只是我有些担心,出生在加拿大的孩子,虽然给予的家庭语言环境是中文,但他们最先学会的居然还是英文字母和数字。想问一下,先生是如何在三岁赴加拿大后,还能把中文学的那么好的?
  • 3
    今晚和远嫁英国的朋友聊了一下,朋友提到一个建议:幼儿园开始出去是最好的,不一定是移民,可以是旅居的方式。学龄前安排密集一点,上学后安排在寒暑假。国外租一个房子,就住着,让孩子融入本土社区和环境。
  • 3
    对先生的观点举双手赞成 说说自己的感受吧,国内高校稳定了十几年的教师,因为访学的机会六年前来到美国,老大一路从最开始的K-5上到了五年级,我们也放弃了国内所谓稳定和丰厚的生活,重新在美国安顿下来,一点儿都不后悔,看到孩子每天自信满满,人性的善良和上进最大发挥,,,很多难以用分数来量化的东西,我就知道我们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但即使人在美国,身边也有很多华人的家长仍然在用之前的旧观念来教育孩子,可惜咯! 再次为先生的无私分享点赞,会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们
  • 3
    这两天刚想问先生这个问题,就在这篇文章中获得了解答,不能再赞同了。这一个多月研究国外的私校,育人理念非魔都学区房可比。首长提出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在国外的私校中比比皆是,体育也真的是在育上做功夫。
  • 3
    听很多人说太早让孩子寄宿会跟父母关系淡薄,还说影响孩子心理成长,所以很纠结小学升初中的时候要不要让女孩子去考我们这边有名的私立中学,这间私立学校要寄宿的。
  • 2
    先生,我关注你公众号很久了,从欧神那里看到你的文章推荐,就一直喜欢你的文章,每周最快乐的事情是看到你的文章推送消息!我喜欢研究玄学命理的知识,觉得你说的东西,都能触动我的心灵!我想通过我失败的人生总结一下教育这个问题。小时候我学习成绩很好,很小就感受到自己超常的记忆力和悟性。但是上初二的一个假期,连续白天不分黑夜的睡一个星期后,开始得了可怕的失眠症,人生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为了治失眠,吃了各种调理的药,还找了各路巫婆道士,都无济于事!因为失眠导致严重的抑郁症,靠着天赋勉强考上大学,但都不是我想要的结果,仿佛我的人生从14岁就已经死了。我现在最大的阻碍是心理问题,这对我的生活工作造成巨大影响,旁边的人都不理解我,我常常看你们的文章才能平复内心。我的家庭极端贫穷,从小到大,我和我家人身上从来没有一笔超过一万的现金停留超过一天,我的大学学费快毕业了才借网贷交!现在我每天都在还贷的压力中度过,我的身体健康也出了很大问题,心灵和肉体都遭到极端摧残!我准备去流浪了,就要摆脱那些可怕的高利贷失眠肾结石抑郁症精神病……了!虽然我无比渴望美好和自由,但,你们说的都对,原生家庭的苦难,是一辈子都走不出去的,我们这些底层世界的人,不配拥有更好的生活。谢谢你的文章一直在安慰我,你的福报会很巨大。
  • 2
    感觉先生说到心里去了!我就是一直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很多时候只是为了生活,但是内心又总是渴望着什么!上学的时候就觉得读书只有考试不是自己喜欢的,很排斥,最后也因为种种原因辍学!刚开始到社会觉得应该要赚很多很多钱,慢慢的发现自己的眼界,贫穷的短视,以及生长的环境限制,很多事情看得不够远,自然也就错失很多的机会!这些才慢慢明白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而这一切原声家庭的影响真的太大,太大!自己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发现很多恶的习性已经融到骨子里,改的时候无异于刮骨疗伤
  • 2
    先生说的实在,就算是没有处在两个极端,日子也不好过。对于中上层而言,英语几乎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常识性的技能,而对于以下而言,单纯从普通学校学习的英文压根不够用,甚至高考题的难度也不过是人家小学初中水平。想好好学习,奈何人家几乎二十年的英语差距是几乎补不回来的,除非真的自身天赋禀异,要不然只是学习都很难追上
  • 2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到先生文章也相当于我等受教了一番。有些观点先生早就提过,此番系统性的提出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感谢冥冥之中遇到灏泽先生!
  • 2
    七岁孩子的娘,除了自己努力工作精进修心,孩子的成长花很多心力在抓。习惯,成绩,品德,健康,发现真的不能急,有耐心慢慢来才能跑得快。尽最快的速度做完课后作业,留更多的时间自主阅读。
  • 2
    个人觉得高中出去刚刚好,也可能我身边高中以下出去的孩子很少听到有不错的,所以还是今年在孩子九年级送出去,希望一切顺利,老师的每篇文章我都仔细拜读,为什么这么多人讨饭也要把孩子生在国外,大家都懂的,就看你如何走出这一步。
  • 1
    我家的教育观跟先生所谈很接近,对孩子的培养也是尽最大努力提供经济条件让他试错。缺陷是孩子选择的行业没有好的人脉资源,可以当孩子师傅让他更上一个台阶。师傅带进门这个观点我无比赞同,找到一个好师傅,少了好多坑。但愿未来孩子有幸,能找到。
  • 1
    1,看到了笔误:“给与”→“给予”。 2,看过一个笑话,说一对鸟飞不高飞不远,下了一个蛋,养了一只小鸟,拼命要求小鸟使劲飞高飞远。 3,我们对父母应当是感恩养育之恩,对于自己,我觉得当是理解父母,因为他们的格局眼界有限,所以自己突破父母的局限,而不是也不能抱怨父母。作为父母,深深觉得,身教甚于言传,虽然给不了更多,但是树立自己健康积极正向的人生态度和习惯,也是助力子女成长,是一笔无形财富,正向循环,几代改良,必能产出英杰。 3,感恩先生的文章,深深受教!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