ラブ・ストーリーは突然に小田和正 - Oh!Yeah!/ラブ・ストーリーは突然に
今天是5月6日,立夏。
早几天看新闻,日本明仁天皇退位,平成时代结束,德仁接班,日本进入令和时代。
昨天想起来我在2011年春节的时候,是在日本度过的。回来后还写过一些印象记之类的文字。
在网上搜了一下,居然还能找到,在搜房网当时为我做的一个镜像博客上。
之所以说是镜像博客,是因为我当时在半岛网上写博客,在当时的青岛,也算是小有影响。搜房网邀请我去他们那里写博客,我说我实在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他们就安排了人,给我开了个博客,每天自动还是人工,直接把我在半岛的文字,复制到搜房网上去。后来,半岛网打不开了,没想到搜房网的文字还在。
一晃眼,今天已经是2019年了,距离2011年,已然是十个年头的光景了。
下面就是当时写的文字。
01
1
春节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去了趟日本。从东京到横滨到京都,再到大阪,一路走来,线路很长,感触很深。因此这篇杂记也就写到拉拉杂杂,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2
上面的题目是取自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演讲题目。日本有两位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位是川端康成,一位就是大江健三郎。在日本书店的时候,搜到了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国》,《伊豆的舞女》。《伊豆的舞女》拍成过电影,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他们后来成了夫妻。
认真说起日本来,最早的印象是咱们国家抗战电影里凶残的侵略者,然后是日本电影、电视剧如《血疑》里的幸子、《排球女将》里的小鹿纯子、《铁臂阿童木》里的阿童木、《追捕》里的杜丘、真由美。还有就是三口百惠和日本电器。再就是靖国神社、钓鱼岛。对于这个一衣带水的东邻,我们的感觉一直很复杂。一方面是徐福带五百童男童女东渡日本的传说,一方面是遣唐使学习中国唐代文化,鉴真和尚传播佛教等值得我们自豪的历史,另一方面,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的屈辱过去,再到日本经济遥遥领先我们,到最近的被我们赶超,以及钓鱼岛等领土的争端。总之,爱恨交加,感情很复杂。
3
出发前,买了一本关于日本旅行指南的书,很厚的一大本,孤独星球系列,很详尽的日本介绍。从樱花到刀,从生鱼片到居酒屋,从洗温泉到买电器,应有尽有。
台湾有首流行歌曲,里面唱到,天上的星星,很远又很近;地上的人们,很近又很远。说起我们和这个东邻来,估计关系也是这样,很近又很远。地球是一个孤独的蔚蓝星球,人和人,也是。尤其是心灵和心灵之间。
也许正是因为孤独,所以才更需要文化、情感的交流。
国与国之间,也应该是这样吧?回来后看到106岁的学者周有光先生说,互联网时代,人们信息文化的交流,会改变国家政治现状,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联想到刚刚发生在埃及以及突尼斯的事情,FACEBOOK等新媒体所起到的传播作用,老先生讲的其实蛮有道理的。
4
飞机在东京的成田机场降落。因为是晚上,机场人不是太多,很有序,如果不是耳边想起的日语声音,好像感觉不出是在另一个国家。稍微感觉不同的是,这里的人似乎更安静一些,也更文明一些。
请原谅,我更想用有教养这个词。而且这个感觉后来越来越强烈。我在后面的篇幅里会更多的谈这一点感受。
过关很顺利。我们一行人大包小包,我以为会受到很苛刻麻烦的检查,没想到检察官微微一笑,招招手就让我们过去了。
到处都是鞠躬的动作,我也禁不住频频低头鞠躬了。
这算不算环境改变人?算不算入乡随俗?
5
从时区上来说,东京比北京早一个小时。在酒店住下,准备去吃饭。
走在夜晚的东京街头,作为一个曾经文艺情结很重的人,很容易想到《东京爱情故事》开头的场景,耳边响起小田和正作曲的那首:《突然发生的爱情故事》:
我不知从何开囗
时间却不停地流逝
虽只是老生常谈
却教我欲言又止
只是因为你太完美
令我无法坦白说爱你
雨大概要停了
伫立在黄昏中的你和我
在那天 在那时 在那地方
如果不曾与你邂逅
我们永远也不会相识
……
就像最近在国内情人节档期上映的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一样,在当年,《东京爱情故事》是当时文艺青年的爱情圣经。刺名莉香,是很多人的梦中情人。而当年国内的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其实是对《东爱》的模仿之作,里面徐静蕾扮演的文慧的服装打扮、甚至表情,都是在模仿扮演莉香的铃木保奈美。
6
日本的居酒屋一般规模不大,十几个或者几十个人就坐满了。我们走进去的是一家叫“ART”的居酒屋,里面只有两拨客人,我们进去,算是第三拨。
一句日语不会,会的也不能说,比如电影里学来的“米西、八嘎“之类。老板娘是一位中年妇女,见我们进来就鞠躬,我们也赶紧鞠躬。选定座位后,上来一个侍应生招呼,很小的小姑娘,很像江南哪个城市里的小姑娘。
语言不通,只好借用英语交流,首先说自己是中国人,问会不会汉语,说不会,英语也只是一点点。好在有菜单,看护说话,胡乱点。
这样很难受,突然想起来写字。日文里不是有很多汉字嘛。说不通,可以写啊。这招很管用。
这是在日本的第一顿饭。对了,米饭很好吃。据说日本旅游观光局每年都向赴日游客做调查,日本好吃的东西,排名第一的就是日本米饭。理由有两个,一个是日本的米好,再一个就是日本的电饭煲好。所以很多中国人,从日本回来,都要背一个日本产的电饭煲。我们家里就有人要背一个回来,让我拦住了。
7
早晨醒来,看见窗外是一条河,水很清澈,没有国内很多城市河流的污浊和乱扔垃圾的漂浮物。河边是一株株樱花树,可惜不是樱花盛开的时节。
远处的建筑布局很有层次,非常和谐。从每一个角度看上去,都是很好的画面。
天空有些阴暗,仔细看在下着很小的细雨,远处街道上的行人,有不少打着伞。
日本多雨,出国前,导游再三叮嘱的就是不要忘记带伞。
站在清晨的东京街头,觉得有点和在国内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说不出来。仔细想了想,想起了几米的漫画,系着围巾,骑自行车的人。向左走,向右走。
8
参观日本皇宫。
咱们中国叫皇宫,日本叫皇居。其实规模很小,和中国的故宫比起来,确实小,不仅是规模,还有形制。对游客开放的,更是只有相当于花园的一部分。中国游客、欧美游客、日本国内游客,很明显,一眼就能看出来。衣着上基本没差别,差别的是精神面貌。
当时就想起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那句话:世界的一切,都写在脸上。
学者陈丹青第一次到美国纽约,说他最大的感受是看着人的脸,都透着一股没有被人欺负过的表情。国内的作家李海鹏说,不仅透着没有被人欺负过的神情,也透着没有想欺负别人的表情。
这些话,都值得人思索。
9
导游说,日本的国土面积是中国的三十三分之一,人口是中国的十三分之一,东京的很多地方是填海填出来的。填海用的材料,有城市垃圾,还有就是从国外进口的煤炭。比如从中国进口的。
国家小,资源贫乏,日本民族的居安思危意识特别强烈。
10
导游的话很准,日本的天气果然是变化莫测,一会儿雨一会儿雪,尤其是雪,突然就下了起来,纷纷扬扬地飘下来,城市的街道上,瞬间就绽开了一朵又一朵伞花,如果站在空中向下俯拍,在狭窄的街道上,肯定画面很好看。
上学放学的日本学生,女孩子一律裸着小腿,穿短裙。很冷的天,也是如此。
导游说,在日本,小学生一入学,妈妈可以在开始一周内接送,然后就不允许了,除了皇室有特殊之外,即便是首相家的小孩也不能例外。否则,只要发现,就会被开除。所以,再冷的天,你都会发现,上学放学的时间,在街道的两旁,那些学生,穿着短裤短裙,背着书包,手里拿着伞,成群结队或者一个人独行。
导游还说,学生在学校里,中午饭,一定要吃妈妈做的便当。所以日本街头很少中国的小吃摊,更没有地沟油食品。
其实国内的新闻上,微博上正打拐。很多人把在街头发现的流浪乞讨的孩子发在微博上,解救被拐卖的孩子。
两相一对比,心里真的很感慨。
作家韩寒说,之所以有拐卖孩子的事情出现,是因为有买卖孩子继承子嗣的市场。在孩子的安全没有保证的情况下,家长怎么敢放心让孩子自己走路上学放学?
善与恶,其实就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11
日本的很多商场,只要是中国游客麋集的地方,大都配备了会说中国话的导购员,而且有指示牌,上面写着,这里有会说中国话的工作人员。秋叶原是日本东京最大的电器销售集中地,很多大的商场,一进门,就会有操着中国普通话的人会为你服务。我问过几个,一位刘小姐,是浙江人,一位王小姐爸爸是日本人,妈妈是中国人,有两位姓张的,都是大连的,还有一位姑娘,说是吉林的。一些人是在日本工作,一些人是在日本留学,业余打工。
日本劳动力缺乏,每年都需要很多海外劳工。所以日本的很多地方,自动贩卖机很多,几乎到了农村街头都有的地步。劳动力值钱,自动贩卖机就降低了人工成本,销售的东西就会比在超市零售店里的便宜。
7-elven店里的自动取款机,可以兑换人民币,很方便。很多大店,都可以直接刷银联卡,人民币直接消费。导游说,中国游客支撑了日本经济。国家政治关系和经济息息相关,如果不是因为去年钓鱼岛争端,今年中国游客会很多。
回国后看新闻,说中国国内GDP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起来,我们还是不行。人家多大的国土面积,多大的人口基数啊。
12
京都和东京比起来,古色古香,别有风情。它似乎不如东京时尚,但更多了一份沉静和安稳的感觉。
据说,日本东京能够在二战中保护下来,没有被战火破坏掉,梁思成是大功臣。是他给当时的美国驻太平洋部队司令麦克阿瑟将军写了一封信,建议保留作为人类文化文明遗产的京都。
值得庆幸的是,麦克阿瑟将军采纳了他的建议。
13
因为刚下过大雪,去看富士山,变得不容易。旅行车绕着富士山转了好久,但老天一直不开眼,云雾缭绕,只知道富士山在那里,但看不见。到了下午,我们准备回程的时候,富士山突然从云雾中展露出她美丽的容颜,雪线之上的部分,很漂亮,也很圣洁。
等我们找好停车点下来准备拍照的时候,她又突然用云彩遮掩了自己美丽的容颜。
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三次火山爆发形成的现在的状态。日本有很多活火山。我们此次的行程中,就与一项是去看一个活火山遗址。站在那个叫大涌谷的山口,很远就看见冒出来的白色气雾和刺鼻的硫磺味。当地的人用这个熏蒸鸡蛋卖给游客,叫玉子,黑色的,煮熟的鸡蛋。
在日本的另一个地方,一座大的火山那几天一直在喷发,日本电视台里天天都在报道。
14
有一天晚上,住到了山里,说是洗温泉。
住在这里的,全是中国游客,据说这个日本温泉酒店,全有赖于中国游客的到来,否则就倒闭了。
换上日本和服,在半露天的池子里泡着,氤氲雾气中,看远处的山,看天上的月亮,很有意境。可惜没有下雪。如果再有雪花落下来,该是别有情味。
15
从京都去大阪,一路上都是高速公路,中途有很长时间下雪,导游就介绍高速公路两边的防磁屏障。说日本人发展住在高速公路两边的人生育力低,是因为电磁波的问题。为了日本国民的健康,就斥巨资安装了这个先进的防电磁屏障。
回国后看新闻,说最近下马的铁道部部长腐败案件里,其中就有高铁声屏的事情。
16
十几年前,《南方周末》有过一个征文活动,是海尔集团赞助的,所以这个征文活动就叫“海尔杯XXXX征文”,内容是写一个你难忘的艺术形象、一部电影,一首歌曲等等。我写了一篇叫“永远的山口百惠”的文章,获得了第二名。第一名北京的女作家赵赵。
现在想找那篇文章,找不到了。网络上,有些片段,大多是被人引用的。那张报纸,现在也不知道收藏到什么地方了。
17
拉拉杂杂写来,其实最想说的,还是觉得,我们通过改革开放,通过勤劳努力,富裕富有了,但我们在文明文化教育甚至个人教养上,还有很多不足。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群体的问题,更是我们每一个个体的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让自己变得美好,这个族群就会好起来。
也许,这还需要很多时间。
18
东京的导游林先生,50几岁,自己说爸爸是日本人,妈妈是中国台湾人,以前一直在日本和台湾之间奔走,五年前搬家到大阪,现在是日本籍。
一上来他就说日本人和中国人是一家,都是徐福带去的500童男童女的后代。保留了中国很多的文化传统。而相当多的文化传统,在中国都失传了。
以后几天里,我们的出行都在同一辆巴士上,司机是一位很清瘦的日本人,叫前田修一,话很少,很安静,见面就弯腰鞠躬。很友好。
第一天和第二天住的是同一家酒店,这也是我们在东京要停留的时间。游览东京的迪斯尼乐园,观赏东京的市容,参观日本皇居外苑。当然,最少不了的是购物。同行的有几位姑娘,准备了很大的旅行箱,据说要买很多很多的东西。以至于我忍不住问其中一位她准备花多少钱。她回答,总之是感觉有许多东西要买,没有数。
中国人在世界的购买力,最近一直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我们是富了,作为平常普通百姓的人们,可以很自豪地出国购物了,确实很自豪。但在“购买全世界”的自豪之外,似乎还有些我们无法用钱来购买的东西。
这种感受,在我最近一两年的出国感受里,越来越强烈。
02
以上的文字,因为写于10年前,代表了十多年前的认知水平。所以文字里的很多物事,还都是以当时的认知来表述的。现在如果再去日本,再写对日本的感受,可能就不是这样了。
我曾经很多次和人说过,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出国过,想要出国认识一下世界,第一站,最好是去日本。
为什么呢?
首先是因为距离近,航程短,再就是便宜经济。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你可以看一看和你一样同文同种的一个族群,在历史上他们曾经不如你,拜你为师,向你学习,后来看不起你,打击你,甚至要吞并你的这个族群,如何向更先进的文化学习,变得更强大的。
再就是,日本是怎么样的一个和谐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和我们城乡之间的对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意戾气、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比较起来,我们作为曾经的师者,现在应该如何虚心。
看看人家曾经和你一样的族群,为什么活得这样体面,有尊严,不紧张,不戾气。这是第一站去日本的理由。
第二站,应该去欧洲,英国、德国、法国、瑞士、荷兰,北欧国家。看看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的族群,人家是怎么活着的。
尤其是瑞士、德国,特别是北欧国家,我甚至发狠说,有些方面,我们和人家比起来,感觉我们是猴子,或者说还像猴子一样活着。
第三站,你再去美国,看看世界大熔炉,是如何融汇世界文明的。
观照了世界,你再来观照自己,看到了同与不同。有了这三种观照,你再回过头来思考,就会发现,活着,有很多种方式。如何活得体面,有尊严,其实只有一种方式。
这样,你可能就不会再觉得做奴才很幸福了。
03
前不久,看过一篇文章,讨论日本的“暧昧”。
日文“あいまいな”(曖昧な),音同“哎呀妈呀”,类似中文的“暧昧”,有“不太清楚,比较含混”的意思。
中文常常用暧昧包装爱情,比如许多情歌里唱的那样:“暧昧让人受尽委屈”,或者“反正现在的感情都暧昧”。干脆有中国人把暧昧根据字形,分析为爱日未日。
但在日本文化里,也有一些中文语境不太常见的暧昧场景,比如电影《小偷家族》里,奶奶在海边用沙子盖着自己的老人斑说,“哎呀斑点越来越多了呀。”这是对死亡的无憾,还是懊恼?
再比如,奶奶和安藤樱走在开满樱花的桥上,奶奶说,“是我选择了你,你也选择被我拖累。”安藤樱笑着说,“是羁绊。”
还有一幕,下着大雪的冬夜,堆完雪人回到屋里,哥哥问爸爸,“当时我摔断腿,律师说找上门时你们正准备逃跑,是打算扔下我吗?”爸爸说,“嗯。对不起。”哥哥说,“嗯。”这是能够依靠的亲情,还是需要互相体谅的底层脆弱?
日本文化不喜欢把中心思想用露骨的语言表达,他们认为那样会破坏掉文学艺术本身的气场。
《小偷家族》是典型的日式暧昧,它对于底层亲情的描写极为细腻。它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对于日本文化来说,道德审判和审美体验是两套系统,审美并不承担道德的责任,一旦进入到审美体验当中,道德的善恶就被暂时放弃了。
这与中国的区别是,中国儒学的道德主张扩展到了美学领域,并消灭掉了美学的独立性。而日本暧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抵抗住了道德的沙文主义,给了不完美一个生存的土壤。
在美学的领域中,它愿意欣赏道德的不完美。
在日本服务业,服务人员常常尊称顾客为“様”。“様”简单地说,可以翻译成“大人”,比如“神様”,就是“神明大人”的意思。
“様”的汉字也就是中文里模样的“样”,模样是怎么表示尊敬的呢?叫人模样,日本人真实要表达的是:了不起的顾客,您真实的自己是多么丰富,而我是卑微的,我只能够认识到您表面的模样,所以我只能用您的模样来称呼您。
英美文化十分在意中心和边缘的区分,他们觉得人的实质是重要的,表象(即模样)是不重要的。实质有真理的意思,表象则表示虚假。在不暧昧的西方人看来,叫人模样,大概类似于说对方是个假人。
对于英美人来说,每个人都是颗糖炒栗子。 糖炒栗子里面是重要的,壳不重要,被叫糖炒栗子壳,没有人会开心,被叫糖炒栗子仁才开心,好吃。
日本人看人,是看成洋葱。洋葱外面剥了一层还是一层,里面一层外面一层也没什么区别,剥到最里面,就看到一个字——空,啥都没有。因此,叫人模样,也就合情合理了。
日本有悠久的神道教传统, 他们相信,世界上应该有800多万位神,他们跟凡人一样,游走在各处,各个阶级都有自己的神,你能想到的,都有一位专职的神在庇佑。比如有保护树的,保护眼睛的,还有庇佑美貌的。每年的农历10月,就是神的聚会,他们会从四面八方赶到位于日本岛根县的出云大社拜见大国主大神。
在神道教影响下的日本家庭,家教和中国的家教差不多,都主张吃饭时要把米粒全吃干净,但背后的道理和我们不一样,我们的道理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日本人的道理是,每一粒米里面,都住着七个神灵,你不好好吃,就是对不起神灵。
所以日剧里,日本人吃饭之前都先要拍拍手,说“我开动了”,它真实的含义就是,感谢食物把精气贡献到了我的身体里,使得我的生命可以延续。
食物也可以像人一样对话,这是日本文化对生死的界限。
日本人说话,还喜欢把事实和情绪、价值做打包处理。
“山田さんは奥さんに逃げられた。”直译成中文是,“山田先生被他的太太逃走了”。这句话的真实的含义是,“山田先生,很不开心的,被动地接受了他太太逃走的事实”。
逃走是一个客观事实,不开心是一种价值判断与情绪反馈。而这句话里,情绪被隐藏起来了。“不开心”变成一种有心人之间的暗语,它要求你进入说话者的心理状态,体会他的说话意图。
1945年8月9日,B29轰炸机飞到小仓上空,发现云把小仓给遮住了,炸弹扔不下去。于是他们计划去炸离小仓比较近的备选目标,长崎。此时长崎晴空万里,炸弹扔下去,长崎顷刻化为废墟。
这是个偶然事件,在现实世界中,毫无疑问长崎被炸了,但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可能世界:可能世界中,长崎上空的云也闭起来了,使得美国人也没有轰炸,长崎就没事了。
正因为可能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初始条件非常接近的,不过就在于一片云彩和两片云彩,它是不是遮住了视线。而它造成的后果差别又非常巨大,长崎存在和不存在,而这就使得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观感产生了巨大的“偶然性感觉”。
我们当然无法否认长崎市被炸的客观历史事实,但是要加上“偶然”这样一个很重要的模态副词,伴随着模态副词,也许是其他的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就是可惜、可怜,要不是这样,那就那样,我们都能够体会。
这件事如果站在西方哲学的角度会怎么看?西方哲学的代表莱布尼茨曾经与人讨论上帝。来人问莱布尼茨,既然上帝是全知全能的,为什么人间还有苦难?莱布尼茨回答说,上帝造了很多很多房间,每个房间都是一个可能世界。你是不是看到我们房间有很多灾难?你到别的房间里面去看一看,别的房间苦难更多。
西方哲学放大了命运的必然性,而这件事在日本人看来,却带有了一种极其偶然的美学属性。
什么叫偶然性?如果我们说得诗意一点:偶然性,就是必然性和不可能性在邂逅的一刹那撞出的火花。
不可能性和必然性交织在一起,这事就可能发生,也可以不发生,决定它的只是一些很小的因素,对于长崎来说,就是一片云的事。
而长崎事件中最神秘的是,为什么风此时此吹开了长崎的云?此时科学不能解释,为什么它们来得这么巧。
而这,在日本人看来,就是「扑面而来的命运」。命运有好有不好,个人要紧的是一种旁观者心态,接受它,甚至欣赏它。
日本文化相信,在人看到的现实世界旁边,还有一个与它非常近的可能世界,只要稍稍小小的参数变了,情况也就变化了。
人根本没办法解释,为什么参数被调到此刻看到的位置,而不是另一个位置。这种没有办法解释让世界产生了模糊感,产生了暧昧感,产生了神秘感。日式暧昧哲学相信,这是世界的本相。
这种对于命运的暧昧感,让日本人多少有些相信水到渠成的缘分。暧昧似乎成了一种更容易让人开心的哲学。它把人间的苦难当成常态,有一点快乐就蛮开心。
这也许可以解释前面文中十年前为我们做导游的那位林先生为什么在吃饭时经常发出的那个“享受”。
04
我曾经很多次提到过敬畏和感恩。
人有所畏,才能有所敬。敬很多时候,是要靠畏来建立的。有了敬,才有了感恩。
知道自己有天命里的不可能,才会对可能有敬畏,因为从某种意义来说,这可能就是对不可能的降维打击。
所以,我们敬畏命,对命感恩。
以我往昔,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为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日本民族固然有很多缺点,比如他的嗜血性的对大陆民族的侵略所造成的伤害。
但他们精神里的敬畏与知天命,好像是我们现在缺乏的东西了。尽管我们有过。
没有敬畏和感恩,就没有底线。就可以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所以很多道德没有底线的事情,就可以做。我们身边这一类的例子太多了。
写到这里,我有点担心,因为说日本的好,会被一些民族主义立场特别强烈的人反感。
正视历史是必要的。正视差异性,也是必要的。
苏珊 桑塔格在《关于他人的痛苦》里这样写到:
一个人若是永远对堕落感到吃惊,见到一些人可以对另一些人施加令人发悚、有计划的暴行的证据,就感到幻灭(或难以置信),只能说明他在道德上和心理上尚不是成年人。
在达到一定年龄之后,谁也没有权利享受这种天真、这种肤浅,享受这种程度的无知或记忆缺失。
她的话未必全对,但她提供了一种思维的角度。
05
昨天晚上临睡前翻了一会儿毛尖的《一寸灰》,看到里面自己做的札记:
我曾经以为我与同龄人的差距是时代的原因,我把自己的失败,挫折和不成功的原因归咎于时代对我的束缚。但慢慢地我意识到,并开始接收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我的种种一切固然有时代的原因使然,但更多的是因为个体的差异。
昨天晚上,不知道是因为读了什么,还是个人的虚弱,矫情,突然觉得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崩溃和坍塌,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和价值。所以只能关灯睡觉,好让自己在睡眠中修复,在睡梦里期待第二天早上满血复活。
06
成年人的世界里似乎没有正式的告别,不信,翻看一下微信,手机通讯录,里面有多少人,没有正式告别说再见,却再也不会相见不会有联系。大家得体地试探,婉转地博弈,优雅地转身,然后渐行渐远渐无书,成全双方的体面。
皮兰德娄在《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里说:
唉!先生,每一个人在别人面前,总是装得一本正经,但是他自己心里清楚他心里有些什么不可告人的东西。
向诱惑屈服之后,马上又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就像在一座坟墓前竖起一块完整坚固的石碑一样,以此来掩饰羞耻的痕迹和埋葬丑恶的记忆。
人人都是如此,只是没有勇气把这些说出来罢了。
就像赫塔·米勒说的那样:
"每天看着自己和其他人,却不曾注意到在你的身体里,有多少东西在崩溃,又有多少在重建,从何时起你的状态好了起来,又在何时丧失了气力。在长长的沉默之后说出的话,原本根本就不愿意说。"
-
龙虾泡饭
-
别看了我就是那个灵魂有趣的家伙。
-
xiangang
-
?Lily?-wan
-
春夏之娇
-
无明
-
水公寿辰
-
郭保儿作者
-
小马的妈妈作者
-
Janine作者
-
懒猫
-
指南针作者
-
鵬少
-
无花果
-
一条锦鲤
-
Nobody
-
胡乃欣 nathan
-
一口气上五楼作者
-
阿范
-
方才
-
Baya
-
唐伯虎住二楼
-
川 川
-
恰逢雨时
-
心善貌傻
-
庄生梦蝶
-
拒绝再玩
-
LJ
-
?
-
梨็้窝็้笑็้
-
只工作不聊天
-
YANZI
-
知行DESTINATION
-
Bob -远方
-
宝贝鑫行作者
-
?
-
天天
-
吴国卿作者
-
最喜欢提子了
-
Mr.Zhang作者
-
心静自然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