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的背影 | 404厂

▲褚时健(1928-2019)

2019年3月5日下午,“网易财经”突然播发了一则快讯,原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褚橙”创始人褚时健于当日中午在玉溪市人民医院去世。

对于现在的中国人而言,褚时健这个名字可能并不算陌生,却也有些距离,提起他所创立的“红塔山”牌香烟,恐怕中国烟民没有几个不知道的,而他的起起落落,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塔山不倒我不倒,雪花不飘我不飘。”

对“90后们”而言,“红塔山”香烟与“雪花”啤酒,即使算不上桀骜青春的回忆,至少也是一个鲜亮的文化符号。作为1988年第一批十三种国家放开售价的名优烟草之一,“红塔山”一夜之间席卷全国,至今不衰,在大多数“90后”的学生时代,价格低廉,香味醇厚的“红塔山”可能是他们“人生的第一支烟”。

早在“90后们”出生的时候,年产量900多万箱的“红塔山”就已经成为中国香烟产业蓬勃发展的象征:外国人将它视为能与“万宝路”、“555”并驾齐驱的中国香烟,海外留学的中国学子打趣道“抽起红塔山,不忘我家乡”。

而在“红塔山”之风席卷全国的时候,红塔山的创始人褚时健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站在了鲜花与掌声的中央。他的沉沉浮浮,也映照了一代中国创业者永远向上,永不停歇的创业人生。

01

褚时健1928年生于云南云南省黎县青龙区禄丰乡矣则村(今华宁县青龙镇)。抗战期间,褚父在大轰炸中受伤,他便逃学回家,接手了父亲的烤酒生意,开始了他的第一段“商业人生”。不过,这段“守业”生涯时间并不长,1944年,褚时健到昆明读中学,后来参加了解放军的游击队,并在那里加入中国共青团。1952年,26岁的褚时健转业回家,当了一名地方干部。

1957年,作为玉溪地区“反右”领导小组副组长的褚时健因为没有完成“反右任务”,自己被打成了“右派”,被下放到元江河谷的红光农场种地、烤酒、榨糖,他当学校教师的妻子也跟着他去了农场,负责给农场喂猪。

兴许是命里跟“烟酒茶糖”结缘,1961年,干了四年农活的“右派”褚时健被摘了帽,两年后,他又去了嘎洒糖厂当副厂长。在他的带领下,1965年,这个嘎洒公社的社办小厂竟然实现了30多万元的盈利。可以说,这是他创造的第一个商业奇迹。

不过,在那个“阶级斗争为纲”的特殊年代,奇迹般的盈利并没有让他享受荣耀,反而成了他遭受批斗的诱因。挺过了那艰难的十年,褚时健再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1978年,50岁的褚时健获得平反。当时玉溪地委副书记白水鱼找他谈话,希望他回地委工作。但褚时健还是选择回到企业,并来到玉溪卷烟厂任厂长。

那时候,褚时健可能没有想到:他已经选择了历史。

现如今,红塔山集团的官网上,还写着这样一段文字:

“红塔山”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是从1979年至1996年的十八年间,在这十八年里,“红塔山”从最初的千把箱销量增加到1996年的近90万箱,这个成绩让当时所有的卷烟望尘莫及,“红塔山”一枝独秀,独领风骚。把中式卷烟的这个时期命名为“红塔山时代”相信任何人,包括他的竞争对手,都不会有任何的异议。

而这十八年,正是褚时健担任玉溪卷烟厂厂长的十八年。

02

玉溪卷烟厂成立于1959年,当时,从上海调来的36名卷烟师傅和30台卷烟机被安置到云南玉溪,在生产出最早的“人民公社”牌香烟后,当时的厂领导以玉溪一座在“大跃进”中被刷成红色的元代古塔为原型,设计了“红塔山”品牌。

1979年,褚时健到来的时候,玉溪卷烟厂已经有了60台卷烟机,每年最多可生产30万箱香烟。

1982年,在褚时健主持下,玉溪卷烟厂将旗下香烟分为“红塔山”、“阿诗玛”和“红梅”三个品牌,分别对应高、中、低三档。在商品经济刚刚解冻的时代,这种市场细分的经营方式无疑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为了解决辅料不足的问题,褚时健还大胆地提出了“串换辅料”的生产方式,为此,当时的纪委还认定他是“投机倒把”,给了他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心有不服的褚时健将报告打到了云南省政府,最终,省政府同意了他的“串换”。

解决了辅料问题,玉溪的生产顿时走上了快车道。而此时,来到云南的广东商人也发现了这种价格公道,味道醇厚、包装精美的香烟。他们在云南低价批发香烟,运到广东贩卖,在“外烟”大行其道的八十年代,竟然打出了一片市场,这批“烟贩子”,也跻身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批“百万富翁”。

1992年,玉溪烟草最后一批旧设备完成更新,这座成立三十多年的国有老厂,成了亚洲最大的卷烟厂,而褚时健也戴上了“亚洲烟王”的桂冠。

此时,褚时健本人也成为了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虽然此时他的工资水平仅相当于该烟厂一名普通工人的工资,18年的工资收入总计仅60多万元。

▲当年只有60台卷烟机的玉溪卷烟厂,已经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03

世事浮沉,繁华往往不过转瞬。

在历史的大潮中,有弄潮儿,就会有溺水者,有时候,这两者的界限往往就在弹指一瞬之间。

1990年代初,当玉溪烟草合并重组为红塔集团,开始进军能源、造纸、金融、交通等各个领域的时候,褚时健本人却到了人生的“下坡路”上。

1994年,贵州省的一起贪污案中涉及的5万件红塔山香烟引起了那位老人的重视,他就此批示道:“要重点查处领导干部及其子女以烟谋私的问题。”紧接着,一起河南省境内的投机倒把案将褚时健卷入其中,他的妹妹、弟弟、女儿、外甥先后被捕。1995年年底,褚时健的女儿在狱中自杀身亡,次年年底,在云南河口海关过境时,褚时健本人也被拘押。

1998年8月,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以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对褚时健提起公诉。随后,1999年1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其作出判决: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20万元。

从“国资功臣”、“烟草大王”到“贪污犯”、阶下囚,才不过数年的光景。

又过了两年后,2002年,褚时健因重症糖尿病保外就医。

保外就医的褚时健承包了2400亩荒山,种植橙子,他自己种植的冰糖橙取名“云冠”,并成立了一家公司,妻子任董事长,自己当顾问。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只不过是他晚年的聊以消遣的“副业”的时候,年过古稀,重病缠身的褚时健开始了他人生新的创业。

2005年,“云冠”改名为“褚橙”。2011年,就在褚时健多次减刑,最终刑满的时候,“褚橙”实现了3000万元的利润和8000万元的固定资产。2012年,“褚橙”打入北京市场,被称为“中国最励志的橙子”、“云南最好吃的橙子”。84岁也因此再次成为亿万富翁。

▲当年的“中国烟王”,在耄耋之年把自己的头像印在了橙子的包装上,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

 

04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当“褚橙”的奇迹再一次引发舆论关注的时候,褚时健走了。

他的故事历久弥新,还在激励着更多的创业者在这片土地上谱写新的史诗——他是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企业史。

随着褚时健们纷纷离去,那一代创业者的光荣与梦想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成为历史的记忆。新的历史交响还在每天不断地奏鸣,催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历史大潮中的弄潮儿起起伏伏,不断将自己的名字镌刻于人类文明的长廊之中。

褚时健走的这天,广州下起了大雨。三十年多前,“红塔”被带到这座港口城市,开启了中国香烟与“万宝路”这样的外国名烟同台竞技,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奇迹的历史。三十年后,中国香烟产量突破两万三千亿大关,品质、销量、价格都足以称雄世界市场。

目送着褚时健沧桑的背影渐渐远去,从70年前云南山间的烤酒铺子,到40年前的老卷烟厂,再到云南山坡上的橙园,那是一个世纪产业革新的历史,也是一代创业者留给世界丰厚的遗产。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