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站在阳台上听了一会儿鸟鸣。
天气不好,灰蒙蒙的,但鸟好像没这样的感觉,和昨天的叫声听不出什么差别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是对那些能沉睡的人说的。像我醒得早的人,每天5点多就醒来,就听得鸟们在窗外叽叽喳喳,有时候会忍不住想,它们为什么每天都那么兴奋呢?
好像是哪个诗人还是哲人说过,鸟之所以能飞得远,是因为它们不需要像蜗牛,走到哪里都要背着个房子,也不用带行李箱,只要有一双翅膀和想飞的心就行了。
当然,它们也不需要带盘缠,不用刷信用卡或者扫微信。
没来由想起一首歌,好像是电视剧《公关小姐》的主题歌,依稀记得歌词是“自从踏进茫茫人世间,走过了春天到秋天.....”。搜索了一下,是张咪唱的《奉献》。
在QQ音乐上还看到,韩寒的电影《飞驰人生》,片尾曲居然是苏芮的歌曲《奉献》。
妈蛋,韩寒也老了。
01
昨天在一个微信公号上,读到了一段话:
多克托罗写过一个替代品理论,大意就是每一代人都没什么不同,可能整体上有些进步,但实际上只是替代而已,比如韩信替代的是白起,科比替代的是乔丹,王菲替代的是邓丽君等等。除了比例稳定的名人和偶像,常人、变态、傻逼的替代关系也是基本恒定的,因为维系世界运转的规律是基本恒定的。使用着航空器、高铁、智能手机、抽水马桶的我们,和历史书上那些被一笔带过的人类并无任何区别。多克托罗说,这个理论实际上是一个人在生活中所体会到的悲伤或者说绝望。
这段话很有意思,可以和刚才读到的另一段话联系起来思考:
02
我有时候会觉得,读一些丧气的话多了,人也会变得丧气,没有干劲。比如,现在是春天,按理说应该是朝气蓬勃的。但触目望去,好像很多人都很丧气。
连钱眼群里都是这样的情绪。
只有八戒牛逼,他昨天带着金莲老师去长白山滑雪去了。
我好羡慕他。
03
昨天晚上,看了电影《绿皮书》。
怎么说呢,是一部绝对好莱坞绝对奥斯卡的电影。首先是政治正确,所表达的,都是普世价值,都是价值观绝对正确的东西。不管是白人、黑人的肤色种族问题,还是南北对立,还是家庭至上,爱至上,信奉上帝,都是绝对好莱坞的东西。
这样的电影,给人温暖,也给人希望,不让人感觉丧气。或者说,这样的电影,有正能量,有建设性。
我突然觉得,建设性这个词好。
04
很少有人想到,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在美国,黑人还是那样没有地位,肤色歧视、种族歧视还是那么严重。有些酒店,白人能住,黑人不能进,甚至有些区域,黑人都不能进。
才几十年啊!原来历史上还有这样黑暗的一页。
但电影有建设性,或者说有正能量,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唐和托尼互相成就,彼此都在成长,变得比以前更好。
他们冒着大雪,在黑暗里前行的镜头,充满了对历史的隐喻。
再就是结尾托尼家族围在一起过圣诞节的温馨画面,把美国价值观的表达,表现得淋漓尽致:家庭至上,爱至上,上帝拯救美国。
05
整个电影里,最让我心动的是托尼给妻子写信的情节。
反身自问,我们多久没有写过信了?
年轻的时候,给朋友,给心上的她,写过多少信啊。那种把信投递出去的心情,那种盼望来信心情,就像放飞了一只鸽子,又盼望着它回来。
可惜,随着手机,电脑,各种通讯工具的电子化,我们越来越少写信了。就像徐志摩的《爱眉小札》,傅雷父子的《傅雷家书》,甚至鲁迅的《两地书》,还有《查令十字街84号》。
06
尽管身边有很多丧,但你还是要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伟大的人格和伟大的心灵。尽管我们心向往而不能至。
这也许就是傅雷为什么要自杀,张爱玲参加了第一届文代会后立即就去了香港美国。
野蛮和文明的分野,从来都在。人总是向往光明,想活得有尊严。
尽管那些践踏尊严的势力在,甚至有时候很强大。
就像蒋勋说的那样:
有时候我会问自己:为什么要读一首诗?在现实生活这么多的压力下,文学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文学不是现实。“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这样一种自信自在,在文学里是难能可贵的。可是文学如果变成要去谈功利、谈伦理的时候,就已经不再是很好的文学了。好的文学里一定存在过生命,无论是那个渡河而死的人,还是采莲的女子,也不管是秦罗敷,还是因为丈夫到远方打仗而在床上辗转不能成眠的妇人,都让我们感觉到有尊严的生命形态,让我们有刹那间的动情,感觉到生命的真实,这才是最重要的。
07
顺便说一下,昨天的点赞抽奖送新茶活动,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这两天统计出来,会在这里公布。谢谢各位的美意。
-
唐小云
-
?Lily?-wan
-
msk
-
xY
-
拒绝再玩
-
大鹏
-
晏晏
-
黎明
-
庄生梦蝶
-
火炎焱燚
-
Ben0 Xing
-
徐明
-
从容沉默
-
Bob -远方
-
一个都不能少
-
安多的风
-
梨็้窝็้笑็้
-
鵬少
-
Jack H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