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绝大部分人无法理解。
一
2018年,我做过很多的预测,其中,最令读者费解的有两个,一个是在年中,央行财政部隔空大讨论期间,我做出的2019年国家将开始“财政去杠杆”的推断;一个是在年初,正值两会期间,我做出的2020年开始启动房地产税工作的推断。
如今,随着各类基建、地方专项债的再次启动,以及最近半年房地产税热议的散去,很多读者也在问我,这两个推测是否应该进行修正。
说起来,这些年我写文章区别于其他媒体,有两大特色,一个是敢于大规模的对未来进行预测,另一个是如果预测错了的话,我都会做出郑重的道歉。
嗯,相信老读者们对于我的几次道歉都是记忆犹新的。
而“财政去杠杆”和“房地产税启动”这两件事儿,我觉得我应该是不会有机会致歉的。
二
记得2017年的时候,我推测过国家将控制炒房和调控价格,后来被“房住不炒”证明了。后来在2018年,我还有过一个推测,国家在2019年将开启大规模的减税(以增值税为主)。
减税的这个推测如果正确的话,那么确认的时间点,大概率将是今年的两会,并于年内实施。
就像昨天文章中说的,对于国家级政策,很多高级官员尚且是“盲人摸象”,直明白自己分管的那摊。
更不要说圈子外的人了,房地产商和购房者只会关注“房住不炒”和房产税等政策,实体经济的企业家们则只会关注减税等政策,大家都只关注涉及自身的领域。
但是,就像两条相交的直线可以形成一个平面,如果将一些政策交织起来,则可以从更高的维度之上考虑问题,并探寻未来的走向。
所以,如果我们把这两件事儿捏到一起。
一方面,在目前分税制的分成之下,国家对于实体经济的大规模减税,会大幅降低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而减税带来的经济刺激效应,却无法短期内为政府带来税收的增加。(特总去年的减税是个很好的例子)
另一方面,随着房住不炒和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政策坚定推行,全国房地产销售增速放缓,这也使得地方政府过分依赖的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收大幅下滑。(菏泽等城市拼老命解限售就是例子)
如果把实体经济和房地产这两个地方政府税收最大的来源,领域捏合到一起,就会发现,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2019年开始,全国所有的地方政府都会面临财政收入锐减的剧痛
嗯,我认为是无一例外。
但是,政府支出几乎都是刚性的,能缩减和腾挪的空间并不大,全球这方面老美几十亿美金的墙不都是搞不定么?
缩减开支不可能超过10%,而实体经济方面的减税,以及房地产领域的放缓,对于地方政府的税收影响将远超10%。
因此,在2019年各地政府手头自主调配的基金支持下,很多开支还可以勉励支撑,而进入2020年,当这些地方政府自主调配的基金也“没有余粮”之季,会发生什么?
嗯,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只有危机才能倒逼改革,在财政压力之下,地方政府必然会被迫开源节流。
一方面为了“节流”,将停掉大量的无效重复基建,另一方面为了“开源”,之前如房地产税等代表的“硬骨头”,到了那个时候也将不会那么难啃。
三
那么,推演了未来之后,机遇在哪里呢?
历史往往是我们的好老师。
去年在财政部央行隔空“论道”之际,当时我的判断是,“财政去杠杆”将取代“货币去杠杆”,成为下一个阶段的主流。
如果这个判断争取,那么财政周期一定程度上,也会来模仿货币周期。
回顾过去两年,在货币去杠杆之下,大量为过剩产能提供资金的影子银行、P2P垮台之后。今年,一个面相未来的资本市场,科创板,在“货币去杠杆”之下凤凰涅槃。
那么可以推演,未来在财政去杠杆之下,大量地方的重复基建必将像P2P那样停止,而取代他们的,一大批打通中国东西部的超级工程,以及打通重要城市群之间的大基建,也将随之上马。
事物不变,就没有机会,只有随着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腾笼换鸟”,才会诞生大量的机会。电气化的工业时代来临,才出现了富裕蓝领工人,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才出现了白领的工作。
而在这历史转折的几年中,就像P2P的募资必然要被券商和资管取代,搞弱智网络游戏的必然要被智能与大数据所取代,卖虚假保健品的必然要被生物科技取代........
未来很多传统领域将慢慢消失,但是大量的新机遇,则将在这些传统领域的废墟之上,茁壮成长。
正是货币与财政的两则去杠杆周期,将历史进程的机遇摆在我们的面前。而大家要做的,就是深刻的去理解他们。
毕竟,机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绝大部分人无法理解。
最后,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
投资骑士作者
-
行者作者
-
大山作者
-
SKY作者
-
小米
-
竹子舒作者
-
王文锋
-
顾本昊作者
-
小虎子作者
-
彬芯作者
-
爱工作爱学习的小马™作者
-
轻风扬作者
-
蚱蜢也一样
-
胡任杰作者
-
Zack.X作者
-
cos作者
-
十三不靠
-
骆驼?
-
梦逐尘
-
傅敏特
-
Hz.
-
曹非曹
-
三案之梃击
-
FD-奋斗作者
-
拨云见日作者
-
光亮
-
湫梩
-
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