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的12月28日,是2018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今天结束后,如果不是调休,后面就是周末和元旦假期了,然后,在时间上,或者在心理上,我们就开始进入2019年了。
其实,很多人,在心理上,早就已经开始进入2019年了。
2018,这个如刑克一般的日子,早点滚蛋吧。
不管前路如何,我们总需要拥抱变化,拥抱变革。
01
这张黑白照,是1968年12月21日,阿波罗8号冲出地球轨道飞向月球时,火箭燃烧时的画面。
这样的照片可能是迄今唯一一张影像,来自史密森天体物理实验室。
摄影师David Le Conte说,直到今天,人类首次月球之旅的画面,仍然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景象。
昨天读到李敖讲过的一段话,觉得和这幅照片,有共鸣:
“人的痛苦是只能同敌人作战,不能同朋友作战;或只能同朋友作战,不能同自己作战。只有性格上大智大勇又光风霁月的人,才能自己同自己作战,以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作战。”
作为一个大摩羯座男,每一个生日临近的这段日子,我都在曾经内心里惶恐不安。
每当变幻时,总是风雪载途,年底年初的重压和期望,旧我和新生的纠缠割舍,熬过去,就是明天,就是新我,就是春天,就是未来的希望。
就像我常常想起的,大学时开运动会,那个美丽的女生,用她永远美好的声音传送的话语:
那是春天鹅黄的希冀,那是黎明东方天空的第一抹蓝、第一抹红,第一道霞光,第一份希望。像刀,像剑,像戟,刺破所有的黑暗,拥抱所有的光明。
别往后退。还是希望你勇敢,勇敢去接受,勇敢去承担。
勇敢去面对生活里的惊喜和荆棘。
该是你的别躲,别怕它会消失,转瞬即逝的瞬间也值得好好珍藏,就是它们让生命闪光。
02
找到了去年初生日来临前写的文字:
今天是一个礼物
按照阴阳历互推,如果我过阳历生日的话,今天应该是我的生日。
Today is a gift。今天是一个礼物。
01
我对于生日的来临,内心里一向恐惧。恐惧的原因,无非就是时间的流逝。因为流过去,就再也不能回来。
害怕又有什么办法,只能看它流过去,无能为力,就像孔子叹息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曾经有个非常重要的比喻——洞穴比喻。
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它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做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后来,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后来又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迸,以致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刻舟求剑是傻瓜的行为。
人都是自己观念的井底之蛙,人总是用自己所知道的去推断自己所不知道的。却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永远大于自己的所知。
02
忘记了这段话作者是谁了,总之这段话在某一个瞬间打动过我,所以我记在了手机的备忘录里:
很多时候发现记忆就像夜里做的梦,当时投入逼真深刻,仿佛刻入了大脑沟回,但是醒来,只要醒来,日常的潮汐就会淹没梦的沙滩,上一秒还清晰着,下一秒就被抹去。 所以,也感恩还在写朋友圈的人们,因为手机里的你们,让我匆忙迅疾的日子,悲喜切换的情绪,还有一片描摹着时代背景的微小的附着地。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说,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
03
下面这段话,也是记在手机备忘录里的:
在《十三邀》节目里,许知远曾经采访“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罗振宇就一脸生意人的精明表情,直言不讳地说:“我是挺可怜那些唱挽歌的人,你怎么还能这样浪费生命呢?”
在他看来,许知远这样的知识精英,动辄心怀天下,忧心忡忡地为时代唱挽歌,早已是不合时宜的,当下最需要什么,是罗振宇这样的生意人,成功的标准是什么?不是理想主义有多高尚,而是看你能如何抓住乌合之众的商机,去赚更多的钱。
04
意大利导演保罗·索伦蒂诺的电影《年轻气盛》中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桥段:
迟暮的电影导演米克带着他手下的年轻编剧们上山,让编剧透过双向望远镜看出去,接着他问道:“看见对面的山了吗?”
年轻人答道:“看到了,看起来非常近。”
“没错,当你年轻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切看起来都非常近,那就是未来。”
然后米克把望远镜反过来让她看身边的伙伴,说:
“当你老了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切都那么遥远,那就是过去。”
05
《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活着是为了讲述》里这样写到:
“ 年轻有什么用,人像条老狗似的咳个不停。我是个典型的加勒比人,伤感、腼腆、重隐私,所有关乎隐私的问题我都会毫不客气地挡回去。
我坚信自己的厄运与生俱来,无可补救,特别是财运和桃花运,命里没有便是无,但我不在乎,我对荣誉、金钱、衰老一概不感兴趣,我笃信自己会年纪轻轻地死在街头。我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
每当读到这样的文字,我都觉得惊心动魄。应该有多么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说这样的话,活出这样的生命经历啊。
类似的话,应该还有廖一梅说过的一段话:
“我从来不屑于做对的事情,在我年轻的时候,有勇气的时候。年轻时并不知道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但一直清楚地知道我不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那些能预知的,经过权衡和算计的世俗生活对我毫无吸引力,我要的不是成功,而是看到生命的奇迹。”
也许这并不是廖一梅说的,而是她笔下的某个人物说的。
就像有人说的那样:那些满身疮痍无其归所的人,脑门上是都无一例外地刻着“不安分”三个字,他们并不一定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一定会拥有丰富的人生。没刻字的人倒也不用羡慕人家的丰富,因为你们的神经承受不了这样的起落。
我应该就是那种神经承受不了这样起落的人吧?
06
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我心里涌现出的常常是这样一句叹息: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或者换个说法,人活着,为了什么呢?
我曾经反反复复地思考这个问题,并且把我所有生活汇总的所有的不成功,都归结于我太执着于寻找这种意义。
我甚至想过,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这个世界,如果要真的有一座坟,或者一块墓碑,什么应该刻写什么?一个终其一生苦苦寻找生命意义的人?
估计很多人会说这是一个傻子。
昨天看到有人说电影《无问西东》,立面有一句旁白:从思索人生意义的羞耻感上解放出来。
也许在现实的人看来,苦苦思索人生的意义,真的是一种羞耻。
07
衰老是你穿过那扇门,发现门后空无一物,回过神来时发现,门正在以无可阻逆之势缓缓关上的过程。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里说过另外一段话:
尘世是惟一的天堂。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的。它使我们清醒,使我们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办法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它使我们心中感到平静。
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08
下面的文字,应该是在瞎聊群里,某位大虾发的文字。我有心,复制粘贴保存在了手机备忘录里:
很多年前看过洛伦兹的一本讲动物的书,作者指出了当时动物园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动物笼舍的空间大小,往往和动物的体型成比例,因此给了一些蠢笨而巨大的动物很大的空间,像狐狸和狼这样小型但是聪明的动物,得到的空间非常有限。聪明的动物更容易认识到自己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意识到生活的单调性,因此在笼舍狭小单调的时候,更容易崩溃。在动物园里,我们看见狮子老虎都占据着整座山,然后天天躺在那里睡觉,而狼和狐狸,在狭小的笼子里面来回来踱步,经常显得非常焦虑。
聪明的动物就是这样的,到了一个地方,分分钟就能把这个地方是怎么运作的搞得一清二楚,看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体察到有些扯蛋的事情是多么扯蛋。可惜,如果你的地位和机遇,没能给你更大的发挥空间,那你就像那些困在笼子里的狼和狐狸一样,把一切看得一清二楚,但却无能为力。
聪明人开心的少。
生活有时候就跟做手术似的,你非得挨这一刀,非得流血,聪明人就是那些挨刀不打麻药的。他们什么也知道,但是和不知道的人一样,无能为力。一般养蚕的人可能只是觉得生活艰难,写出“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那个,如果也是养蚕的,那是真的痛苦。
我劝所有有天赋的和聪明的人,付出十倍于常人的努力来追逐你们想要的、让自己变得更强,因为,你们比庸人更不能忍受这个世界上的不合理。改变或者离开,需要的可不仅仅是那一点儿聪明。
09
有人说过,一个人最初和父亲相像之日,也就是他开始衰老之时。所以,在我有时候不得不照镜子的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想,我的样子,是不是在开始变得更像父亲?
父亲是造物的恩宠。因为有他,我们才生命有自,来到这个世界上经历这一场生命的历程。哪一天失去了他,我们就成了孤独的孩子。
格里高利派克和奥黛丽赫本在《罗马假日》里的表演深入人心,以至于有人说如果奥黛丽是天使的话,派克是唯一能让天使爱上的人。派克46岁的时候获得了扮演《杀死一只知更鸟》里的芬奇律师的机会,小说原著作者哈珀李来探班,看到早已不是《罗马假日》里白马王子模样的派克,突然眼眶中噙满了泪水。派克走到她面前,轻声问她为什么哭。哈珀李说:“我刚才看到你大腹便便的样子,和我父亲生前一模一样。”
10
饶述一译本《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开头这样写到:
我们根本就生活在一个悲剧的时代,因此我们不愿惊惶自扰。大灾难已经来临,我们处于废墟之中,我们开始建立一些新的小小的栖息地,怀抱一些新的微小的希望。这是一种颇为艰难的工作。现在没有一条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但是我们却迂回前进,或攀援障碍而过。不管天翻地覆,我们都得生活。
林清玄曾经写到:记得胡适先生在四十岁时,曾在照片上自提了“做了过河卒子,只要拼命向前”,我把它改动一下“看见彼岸消息,继续拼命向前”,来作为自己四十岁的自勉。但愿所有的朋友,也能一起前行,在生命的流逝、在因缘的变换中,都能无畏,做不受惑的人。
今天是一个礼物,感恩一切。
03
前几天写过一段话:
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常常喜欢用历史上的某个日子,来映照今天的某个日子。希望由此得到某种智慧,或者某种力量。
所以,我们常常开会,借纪念过去的某个日子,某件事,某个人,来昭示今天应该怎么做。文雅一点的说法是让历史告诉未来。
这自然是好的。但我们对过去的迷恋和信仰,和对未来缺乏想象力的毛病,却是很多人意识不到的。
我们在读金庸和二月河的作品的时候,其实就应该想到,这些伟大的堪称聪明智慧的脑袋里,充分地表达了对过去的烛照。或者换个说法,他们用自己的智慧,点亮了过去的历史的黑暗。但他们无疑缺乏的是,指向未来的力量,或者说,缺乏对未来的想象力。
这可能才是我们今天最需要的。
一个正常的,人格完善的人,或者族群,所应该拥有的,应该是两个方面,拥有知道尊重过去哪些东西的智慧,也拥有重新想象未来的勇气。
就像古罗马神话里的两面神:一张面孔朝向过去,一张面孔朝向未来。
越来越觉得,我们所需要的,更多的是想象未来的能力。
04
昨天读到投资人易伟的一段话,写他写微博的初衷。我觉得心有戚戚,似乎可以说明我写这个微信公号的初衷:
可惜我非大智大勇,写一些东西更谈不上“度”,纯粹觉得表达本身,始终是快乐的。也时常遇到一些不自由,或者困惑。度人不先度己,己之智慧不堪敷用,度人之术终穷。及求度己,又易遗弃众生,显与本旨相违。好在放眼望去,这个世界本身就是矛盾而前行的,不完美,甚至不趋向完美。也就不了了之,说到哪里是哪里,谁看到都一样。
05
八戒一直想移民,最近报了个英语班,据说英语口语水平大幅提高。
前天,他去即墨路小商品市场批发ck内裤,看一青岛小曼,和她外籍男友吵架。
外籍小伙估计是中国话不咋地,只会说,I love you。
青岛小曼不依不饶:你个彪子,你拉乌个屁,你拉乌恁奶奶个腿,你个biang的。
外国小伙听不明白,耸耸肩,两手一摊:I dont know,what are you say?
八戒在一旁看不下去了,开始给人翻译:yong man,she said you are bitch。
06
话说昨天的钱眼群里,苏州美女yoga过生日。一大早,就群情振奋,红包皮满地,祝福的话语满天空飘,估计就是群主本人过生日,也不会这样热闹。因为群主是个瞎老头。
八戒看了眼热,自言自语说再过几个月他就25岁了。
有人看了,立即不忿,说二哥,你谎报年龄了吧?估计最少瞒报了三十岁。
秦穆公又忍不住了,说,二师兄,有个故事,说的就是你这样的人 。
大家一听有段子,都看热闹不怕事大,鼓动秦公公快点说。
秦穆说:话说某趟长途汽车上,到了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儿的地儿,司机把车停下来,要车上的乘客下来方便。说如果再不方便,后面就没地儿了。
一个楞头青小伙子,下车没走两步,众目睽睽之下,一转脸就掏出家伙放水。
旁边一大妈看了气愤不过,说:哟哟小伙子,你都多大了?还随地大小便。
小伙子脸皮厚,腆着脸说:大妈,你都这把年纪了,啥没见过啊。我在你眼里还不就是小屁孩儿嘛。
旁边大妈的姑娘看不过了,说:哟哟,就你还小屁孩儿,你看看你那玩意儿,都啥色了,跟茄子似的,还小屁孩,你真以为俺不懂啊?
-
DNR 置顶作者
-
小草作者
-
雨作者
-
Bank潜龙在渊作者
-
Uncle Chow作者
-
马建国作者
-
karen作者
-
?Lily?-wan
-
杨小敏作者
-
qz作者
-
蚂蚁作者
-
不困鱼?
-
stock1918作者
-
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
浩南
-
仁德(桑吉扎西)
-
方方作者
-
方才作者
-
淡水
-
庄生梦蝶
-
Lydia
-
学樊
-
温松佳作者
-
无名
-
读书大房
-
温松佳
-
兆朋จุ๊บ作者
-
阿锐
-
目心作者
-
HPH作者
-
宝贝鑫行
-
王尔
-
韩华
-
上林牧歌
-
磊子
-
巴顿
-
Yan
-
心善貌傻
-
张
-
胡建民
-
行进的驴
-
刘黔
-
老徐
-
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