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有点不尊重吴承恩,他会不会托梦来骂我?应该不会。《西游记》作者是不是吴承恩,颇有争议。
在古代,写小说是件很丢人的事,多是不举的文人偷偷摸摸写,写好后也不愿署上真名。另一部伟大小说的作者兰陵笑笑生,更是千古之谜。
能为吴承恩作证明的,是淮安府志记录的一句“吴承恩著西游记”,但是没提他写的是小说、戏曲、还是诗词。《西游记》跟吴承恩存世的其它作品相对比,风格差异很大。
也有说法作者是全真教的丘处机,不仅是他跟随成吉思汗到过中亚地区,更重要的是《西游记》里有大量道教用语,其主旨也非常符合道教的思想。
见的是佛,炼的是道,儒释道合一,为的是修成正果。取经路上那些妖魔鬼怪,都是修炼的代表,吞吐纳气、修炼成精,再吃块唐僧肉,就能长生不老了。
不过,他们是修炼的失败者,要么被收服,要么被打死,真正修成正果的大妖精,是孙悟空。石头缝里蹦出来,道观里学艺,花果山当洞主,牛魔王做兄弟,被玉帝收服之前,孙悟空妥妥是只妖精。
压在五行山下,孙悟空只是服了,不敢闹了,本质还是妖精。西天取经之路,才是他修成正果的过程。伺候并解救唐僧、跟八戒斗嘴、跟妖精斗法、每渡过一难,孙悟空的修炼就更深一层。
到达西天,此时的孙悟空,不毛躁了,沉得住气了,既会讨师父欢喜,又能团结同志,成了取经路上的模范,被评为“斗战胜佛”。成佛后的孙悟空除了摘掉紧箍咒外,没有增添一项本领,没有领到一件法宝。可见成佛只在一颗心,心悟了,佛就成了。
为什么孙悟空是只猴子,不是马、驴、老虎?一方面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里有个神猴形象;另一方面,修炼讲究的是气定神闲,最忌心猿意马。心和猿,是一件东西。
猿猴是最活跃的动物,即便被关进动物园,也是跳来跳去,片刻不宁。心也是这样,不信就闭上眼睛,清空所有,一点念头也别生,看看能坚持几分钟。没经过修炼的,一分钟都难,乱七八糟的念头会不断涌起,片刻不宁。
世间的老艺术家,应该是修炼成功的代表,能够克服杂念,气定神闲,造诣高深,又能经得住诱惑,只做利国利民无私无畏的事。
从级别上来说,六小龄童可以算作老艺术家的代表,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2014年文艺座谈会72位代表之一。
作为老艺术家的代表,六小龄童心猿意马、片刻不宁。他经常到高校演讲,经典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抨击不按规范耍猴的其他演员,努力制作一套以他为标准的孙悟空ISO9000规范。
《西游记》的作者还没搞清楚,孙悟空的标准从何而来,仅凭一部86版电视剧吗?
对比原著,86版的改动可是相当大,把孙悟空刻画得太过英雄主义,唐僧塑造得过于尽善尽美。原著中,唐僧是有点啰里啰唆,小心眼不少,很像《大话西游》里的那位;孙悟空身材矮小,长相凶狠,更接近《西游·降魔篇》的装扮。
六小龄童的孙悟空标准,支持者越来越少。中央台的猴年春晚没请他代言,出版的精装书《听孙悟空说西游》少有人购买,“金猴皮鞋”跟着也砸了锅,至于他绘声绘色号召大家来玩的网络游戏,打眼一瞧就是款烂货。
时至今日,能帮助六小龄童修炼成佛的,也只有“今年下半年,中外合拍的电影《西游记》即将正式开机,我继续扮演美猴王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