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贵族学校霉变食品事件
这次的霉变食品事件,源自于上海的一家国际贵族学校,上海中芯国际小学,这是一个标准的贵族学校,我查了一下,学费大概每年消耗10万大洋,不是年入百万的家长根本负担不起这么贵的学费,扣掉房贷后还能拿出10万当学费的家长真的很牛X了。
这次的霉变食品事件,其实是一个乌龙,家长们最初找上门的原因,是因为这家贵族学校收费达24元的所谓营养午餐,只提供二个速冻包子,可怜的一点菜和一盒牛奶。
随便去什么学校吃饭,24块钱都可以吃到很豪华的午餐了,哪怕去肯德基吃都可以,现在这所谓的贵族学校就提供了这种伙食待遇?
家长们愤怒了,找到校长要说理,要求更换午餐的供应商,校长很傲慢的回答:“你没做过领导吧?我都说过了会监督,你还要怎么样”。
于是家长们炸了,要求检查后厨,但是很奇葩的是,校长和供应商进行商量之后同意了这个要求,居然同意了!我这里严重怀疑这些所谓的领导以前从来没进过厨房,否则他们打死都不会同意的,因为家长们很快就在后厨里发现了这些东西。
发霉到这种程度,还打算做菜给孩子们吃的霉变番茄。
处处是霉点,依然是打算拿来做菜的洋葱。
还有显示生产日期为10月20日的各种食材,要知道家长们是在10月19日突击检查后厨的,10月20日生产的食材是什么鬼。
家长们气疯了,气愤的程度可以参见这个朋友圈截图。
我们经常告诫自家的孩子,学校食堂的东西最健康,少吃外面饭店的东西,没想到我们遇到的是这种学校食堂。更过分的是,这家国际学校采用的是国际大牌食品供应商,英国团餐巨头康帕斯旗下子公司怡乐食!
在国际上,康帕斯集团的食物就代表着放心、可靠、贵族、特供等一系列含义,没想到来了中国之后,落地就变质了,收着特供食品的钱,却卖着连街头小吃都不如的霉变食品。
更可怕的是,由于康帕斯集团太有名了,上海、甚至北京很多著名贵族学校都是康帕斯集团供应的食品,根据目前的新闻媒体爆料,仅上海,至少有中芯国际,耀中、包校、美国协和、德威等学校采用康帕斯为食物供应商,丑闻爆发后,这些学校的食堂负责人开始紧急处理后厨。
还有8月21号的面包一直留到10月份没吃的。。。
这些家长们以为自己摸到了上流社会的门槛,年入百万,愿意花钱给孩子上中国最顶级的学校,就能让自己的后代享受到高质量分服务,没想到,中国社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实现人人平等,如果不是这次偶然和意外,恐怕这些孩子会在呕吐和腹泻中度过自己的学校生涯,或者直到他们的肠胃开始彻底适应这些霉变食物才算结束。
这件事情,上海有关部门已经开始介入调查,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我们等着看结果就可以了,今天我们讨论的主要是,为什么这类事件层出不穷。
如何彻底根除这类问题
中国的食品问题很多,学校问题也很多,甚至某种颜色到现在都是个敏感词,带有这个词汇文章都无法过审。很久以来,类似的问题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然后屡禁不绝。
首先,康帕斯旗下的怡乐食之所以敢这么干,完全是因为违法成本太低,罚款的损失和违法所得相比微不足道,也不存在被赶出中国食品流通领域的危机,过几年风头过了,又是一条好汉。
正是因为被抓现行概率太低,抓到之后的处罚也不严,所以这些公司如此肆无忌惮,解决办法很简单,大幅度提升处罚力度,直接罚到倾家荡产。
那么,这是第一条解决思路,也是最简单粗暴的一个思路,这是参考美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来制定的,比如这一次,如果给每个家长赔偿100万人民币,按1000个人算也要赔偿十亿人民币,一下子就给弄破产了,以儆效尤看下次谁还敢。
但是实际上,这个思路在中国行不通,因为中国目前还没有惩罚性赔偿制度,都是按损失进行赔偿,车祸撞成残废也才赔偿几十万医药费而已,吃个霉变食品算什么,又没吃死人,最多赔偿你几百块钱去打个点滴喽。
那么既然惩罚性赔偿无法推行,还有没有什么其他办法可以解决呢,其实也有。这个办法,首先我们需要分析一下这些学校屡屡出问题的根源。
在我看来,当法律法规存在盲点惩处不到位的时候,市场经济其实是能解决一切的,如果中芯国际或者某园出事之后,以后都门可罗雀无人报名,最终不得不破产关门,那么即便是法律没有任何惩处,他们也会狠抓质量,不敢造次。
那为什么现在的私立学校爆出巨大丑闻之后依然生意兴隆呢,学生络绎不绝,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学校严重不足,供不应求,很多家长为了找学校上都要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哪里还有挑剔的余地。
看到这里你可能有点疑惑,不是说中国新生儿数量一路下跌吗,十年前那么多新生儿,学校都够用,现在新生儿变那么少了,怎么学校反而不够了?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入学人数急剧减少的这些年,很多地方学校也在大幅度的裁撤、合并,教育局的思路很简单,既然没什么人上学了,这片区域还留这么多学校干嘛,关掉几个有问题吗?
关掉多余的学校当然没问题,这些教育总投入成本最低,由于公立学校的数量是可以人工调控的,所以这么多年来,无论入学人数是增是减,教育资源的供应都是维持在总体供需平衡上,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应,永远是供不应求。
在公立学校不断被裁撤的同时,私立学校的进入却设置了大量的行政门槛,需要的审批流程非常繁琐,成立一个工厂很难,但是成立一个私立学校却难上加难。高门槛导致资本很难进入,能开学校光有钱是不行的,还得打通那密密麻麻的关系,所以都知道开学校赚钱,但是学校的数量和规模却始终上不去。
在市场经济里,不会存在赚钱洼地,任何一片蓝海出现,瞬间就会被狂涌而入的资本给杀成红海,私立学校教育领域这么多年都没变成红海,很明显,有某种力量阻碍了资本的涌入。
如果到处都是幼儿园,某园爆出丑闻后,还用得着政府出面惩罚吗?我上哪个学校不是上,还犯得着去你家的幼儿园啊。如果到处都是私立中小学,我上谁家不是上,你家拿霉变食品喂孩子,哪怕政府不罚你,你也等着关门破产吧。
但是实际情况是,这些学校压根不怕没人来,出个道歉声明表示自己痛改前非,以后一定严加管理,这事就算过了,既往不咎。家长们也没办法,学校基数太少,别说好学校了,差学校都不那么好上,你有什么办法呢,整体的学校供应就那么多,没得选。
富裕的学校,在教育局看来是一种浪费,但是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特征,富裕的供应其实并不是浪费。例如中国家电领域的产能,早就足够中国人用了,但是依然有源源不断的资本新建工厂,整体的产能始终的富裕状态,每年都有小工厂破产,也有小工厂新成立,正是因为如此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才让中国人享受到了物美价廉大彩电,十年前卖一万的大彩电,现在2000都没人要。
如果不是因为彩电产能始终都富裕了一部分,市场经济哪里能发挥的出他优胜劣汰的能力,中国的教育产能别说富裕,始终是供不应求的,滥竽充数的学校在里面无法被淘汰,也是理所当然的。
大幅简化学校的审批手续,取消行政门槛的寻租,让一部分学校因为生源不足自行破产,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到真正优质的教育。
号称不盈利的教育产业,其实干着最盈利的事情,号称为了盈利而开的家电工厂,却成了公仆产业,这里面的诡异和奇葩之处,就是市场经济的奥妙了。。。
大力推动教育产业化,不是说要减弱公立学校的教育投入,而是在保持公立教育投入的基础上,大力引进私有资本,大幅度扩大教育产能供应才是产业化的核心,它的核心精髓是通过教育产业化得到充沛的产能供应,然后通过市场竞争来优胜劣汰。不断的减少公立教育投入,那不叫教育产业化,应该叫教育甩锅化。
所以,在如今的中华大地上,不管你年入10万还是年入100万,你的孩子都很难找到一个放心靠谱的学校。
-
Lisa爸比作者
-
邱小乐
-
Anti!H
-
XiangXiaoping作者
-
『钱来钱往』作者
-
冲鸭!作者
-
吴有娟作者
-
夏凉作者
-
潇
-
石剑峰作者
-
应鑫磊
-
吃土少年xoxo
-
陆华
-
cavin作者
-
若安好
-
何浩铭作者
-
叶晓明
-
张雪
-
?狸猫有毒?作者
-
达眼
-
Gina牛角包大魔王
-
Mr.李
-
蓝海越作者
-
大星
-
Albert作者
-
? ? ? ? ?
-
云集
-
翻滚吧!菜菜
-
WLMT